陸地巡洋艦P.1500,二戰德國的又一瘋狂,古斯塔夫的升級版

2020-12-20 丹書戰史

二戰時的德國對陸地重炮簡直達到了痴狂的地步,要說重炮的巔峰,恐怕非800毫米口徑的古斯塔夫巨炮莫屬,這門巨炮無論是威力還是造型都讓人嘆為觀止,元首對它尤其看重,不過這款重炮有一大缺點,那就是它的行動離不開鐵軌,整套火炮需要拆解後運抵目的地,然後再組裝作戰,靈活性太差,為此德國提出了一項更加瘋狂的Landkreuzer P.1500計劃。

P.1500往往被冠超級坦克、怪物坦克等名稱,但是從本質上來講,它其實是一款巨大得不切實際的自行火炮,反倒是沒有坦克的作戰性能。

該武器在1942年被提出,由克虜伯進行設計研發,相信克虜伯的設計師接到這一任務時內心肯定是拒絕的,因為這幾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放在能夠生產超大型的工程機械的今天也不可能,最終的產物不過是一個行動遲緩的靶子。

無論如何設計師還是對它進行了最初的構想,P.1500擁有一個巨大的履帶式底盤,這樣才能承受住800毫米口徑的火炮及其配套設施。為了驅動這輛底盤,設計師打算使用4臺MAN M9v 40/46船用柴油發動機,這些引擎原本用於德國U艇,單臺擁有2200馬力的動力,預計P.1500能達到15千米的最大時速。

如此大型的底盤幾乎可以肯定無法使用較大直徑的負重輪,所以我們在很多設想圖裡都看到它使用小直徑負重輪,不知道設計師是不是打算將行走裝置設計成邱吉爾步兵坦克那樣的結構。

這輛怪物級的裝甲車輛被規定長度為42米,寬18米,高度在7米左右,預計總重量在1500噸,對於任何反裝甲武器來說它都是一個絕佳的靶子,為了提升防護能力,P.1500的正面計劃安裝250毫米厚的鋼裝甲,側後未知,不過相信不會很薄。

800毫米的巨炮安裝在底盤上,為敞開式的戰鬥部,車輛後方還有用於彈藥轉移、裝填的起吊設備。輔助武器也不少,標準的輔助武器為兩門150毫米sFH 18/1 L / 30榴彈炮,另外還搭配若干MG 151/15和MG 42機槍,既可以進行簡單的防空,又能反步兵。不過考慮到常規反坦克和防空的需求,更加靈活的88炮可能更加合適。

操作如此大型的P.1500需要多達100人,真的就和巡洋艦一樣需要一個指揮中心、輪機組、戰鬥組等,否則真的開不動這輛自行火炮。

P.1500的初步概念在1942年12月提交給元首,元首表示很贊同,這種設計自然很符合他的胃口,要求在1943年開始實際施工建造。對於元首的決定沒有人敢違逆,該項目拖拖拉拉幾個月後,軍備部長Albert Speer取消了它,理由是「考慮成本」,當時P.1500已經生產了少量行走裝置的零散部件。

無論如何P.1500都是一項浪費資源的產物,在二戰中新的戰爭背景下,超重型坦克都已經不具有實際意義,更何況這種1500噸的陸地武器,即便是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建造完成,也會淪為一款無用的武器,試想一下,軍隊要如何把這玩意兒運抵前線?是自己開過去還是拆解後運過去?前者會極大的磨損自行火炮,後者和軌道炮又有多大區別?而在實際使用中,P.1500肯定會成為敵人重點「照顧」對象,軍隊恐怕經不起它的損失,日常的維修也是一大麻煩,還不如把生產P.1500的資源用於生產常規武器實在。

相關焦點

  • 二戰德國巨炮重1350噸,打48發炮彈膛線就磨光了
    「二戰」前,各國依舊將大型要塞作為防禦主幹。一邊是堡壘裝甲越造越厚,而另一邊為了摧毀這些堡壘,又投入大量資源研製重型大炮。其中,德國製造了一種人類有史以來口徑最大的可移動膛線炮——「古斯塔夫」列車炮。
  • 二戰火炮巔峰:古斯塔夫巨炮一次「表演」,輕鬆毀掉一座城
    作者:Agvensome 無論是一戰還是二戰,德國人對超級大炮都有一種特殊的迷戀。早在一戰,就有叱吒風雲的巴黎大炮。二戰,納粹更擁有了600毫米口徑的「卡爾」重型臼炮,還有家喻戶曉的800毫米口徑的「古斯塔夫」鐵道列車炮,其中後者名氣更大。
  • 兇狠勇敢的鬥士 二戰時期十大重巡洋艦
    重巡洋艦是特定時期,由海軍條約限制所產生的一類巡洋艦。雖然是條約的產物,但各國的重巡洋艦在大戰中都發揮了極其巨大的作用,在為自己的陣營立下汗馬功勞的同時也蒙受巨大的損失,是二戰中損失數量最多的大型水面艦艇。
  • 「大和號」主炮的炮彈,轟擊陸地目標的殺傷範圍有多大?理性評估
    1948年遼瀋戰役的塔山阻擊戰期間,蔣軍噸位最大的「重慶號」輕巡洋艦曾經在葫蘆島海面上,以152毫米艦炮助戰,這個口徑在陸地上絕對屬於重炮行列了。,尤其是巡洋艦和戰列艦,所追求的就是單發命中殺傷力。
  • 二戰時期德國裝甲無敵,為什麼沒有發展航空母艦呢
    航母是一個國家的重要戰略力量,可是在二戰中,一心想稱霸世界的德國竟然沒有發展航母,海軍在跟英軍的對壘中顯得非常被動。那麼,二戰中德國為什麼不發展航母?條約限制作為戰敗國,德國與1919年6月28日在巴黎跟戰勝國英國等國籤訂了,《凡爾賽和約》,該條約對德國軍力提出了具體限制,除了對陸軍限制外,還對德國海、空軍力量劃定了如下紅線:「海軍只能擁有6艘10160噸,裝備280毫米主炮的非無畏戰列艦,6艘輕巡洋艦、12艘驅逐艦和12艘魚雷艇
  • 陸地版大艦巨炮!德國千噸超級戰車,一輛輕鬆單挑美蘇一個裝甲師
    由於體型巨大、火力配置強勁,好比將海上的軍艦搬到陸地並裝上履帶,因此很多人看來這些車輛已經不能用坦克之類的概念來將其歸類,而應稱之為"陸地巡洋艦"(Land Cruiser,德文為Landkreuzer)。
  • 美海軍二戰後造了多少巡洋艦,核動力型號多數量少
    【話說軍世】在戰艦進入了飛彈為主要武器裝備的時代後,通用驅逐艦逐漸成為航母和兩棲艦之外,最為重要的水面戰鬥艦艇,而二戰後包括美國在內的海軍都放棄了戰列艦的發展,不過還是曾發展了一定數量的巡洋艦,其中美國海軍擁有過很多的巡洋艦。
  • 二戰德國投降時,德軍還有多少兵力?數一數至少還有200萬精銳
    德國在一戰後沒得到徹底清算,導致20年後再次反撲,所以二戰時歐洲盟軍堅決作戰到底,佔領並瓜分了德國的領土。德國雖然不是廣土眾民的大國,但它的戰爭潛力是非常恐怖的,這從它二戰的擴軍進程就能看出一二。
  • 二戰時期,德國橫掃北歐,為何偏偏放過了瑞典?
    然而,這個中立國不是想當就能當,尤其是在二戰之中,很少有歐洲國家能在德國的坦克履帶下倖存,比如同為北歐國家之一的挪威和丹麥,都未能倖免。那麼瑞典憑什麼能夠在德國面前保持中立?首先第一點原因肯定是瑞典有著讓德國忌憚的實力,畢竟打鐵還需自身硬,在弱肉強食的戰爭時代,只有自己足夠強大,才能百毒不侵。
  • 二戰不可思議一幕,英國航母PK德國巡洋艦竟被擊沉
    6月3日,英國的3支運輸船隊運載著2.4萬名盟軍部隊連同大量的裝備和補給品,在「光榮」號航空母艦、兩艘巡洋艦和16艘驅逐艦的掩護下陸續撤離納爾維克港。6日,修復後的德國海軍「沙恩霍斯特」號,「格奈森瑙」號戰列巡洋艦以及「希佩爾海軍上將」號重巡洋艦,在4艘驅逐艦的掩護下,又重返挪威海。德國水面襲擊艦此次巡洋遊獵的重點是英軍運輸船往來頻繁的納爾維克海域。
  • 二戰蘇聯海軍的輕型巡洋艦們 為衛國戰爭作出了積極貢獻
    上一期給大家介紹了二戰蘇聯海軍僅有的重型巡洋艦「塔林」號(原德國重巡希佩爾海軍上將級「呂佐夫」號),接下來棟哥會繼續帶領大家在二戰蘇聯海軍的巡洋艦大雜燴裡遨遊。之所以說是大雜燴,實在是因為蘇聯海軍在整個二戰前後都屬於一個動亂時期,人員不穩定,裝備更是只能有啥用啥。
  • 風景與音樂的美好交融 武漢豐田陸地巡洋艦汽車音響改裝
    【原車分析】 豐田陸地巡洋艦,自1951年生產起就一直在越野車市場中獨佔鰲頭。不僅因為它的高大威猛的車身,豪華舒適的駕乘感受,還有豐田一貫精益求精的造車品質。外觀上,寬大的鍍鉻前中網霸氣十足,LED日間行車燈分布兩側,車頭立體感十足。
  • 二戰德國投降時,歐洲各地還有多少德軍?能打的精銳至少有200萬
    在20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裡,德國絕對是當之無愧的核心。在這兩次死傷幾千萬人的浩劫中,德國都是戰爭的發動者,一戰中它和奧匈帝國聯盟,想重新瓜分殖民地世界;二戰中它組成德意日三國軸心,想用徵服和掠奪的方式建立霸權帝國。德國在一戰後沒得到徹底清算,導致20年後再次反撲,所以二戰時歐洲盟軍堅決作戰到底,佔領並瓜分了德國的領土。
  • 曇花一現的戰列巡洋艦!這艘巨艦打滿二戰全場,最終在廢料場拆解
    20世紀初,海軍誕生了一款新型艦種,根據特點命名為戰列巡洋艦(簡稱:戰巡)。然而與其他種類不同的是,戰巡如同曇花一現的作品很快便凋零了。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戰列巡洋艦中最具代表性的一艘——"聲望"號。1、 戰列巡洋艦戰列艦火力猛,巡洋艦跑得快,那麼是否可以將二者的優點集合在一起呢?
  • 戰艦科普:瑞典海軍「哥特蘭」號,高航速有一定火力的航空巡洋艦
    規模較小的瑞典海軍為了保衛自己的領海,除了在重要港口或戰略要地部署有岸防炮外,也自己建造了一系列的「海防艦」。這些艦艇為了滿足數量上的需求,普遍噸位較小,面對蘇聯、德國等在波羅的海擁有一定實力的艦隊時自然難以對抗。瑞典海軍為了增強自身的艦隊實力,開始計劃新造數艘主力艦。
  • 德國「長命」戰艦:一炮吹響二戰「號角」,戰爭末期東躲西藏!
    在世界海軍歷史上,德國海軍一直都是比較低調的,因為資源和海岸線等原因,德國海軍和英法等老牌海軍強國相比,二戰除了「俾斯麥」號讓大家印象深刻外,也沒有多少能拿出手的著名戰艦!二戰德國戰艦但除了「俾斯麥」號外,有一艘德國老艦同樣值得大家去認識,這就是:「什勒斯維希-荷爾施泰因」號。
  • 二戰時期,兩艘巡洋艦能像遊戲那樣,高爆彈硬剛並擊沉戰列艦?
    但是巡洋艦「擊沉」戰列艦的案例還是有的,只不過並不是硬剛,而且也不是巡洋艦用炮彈擊沉的,而是戰列艦迫於政治壓力下選擇自沉的,不過這個功勞也可以算在巡洋艦身上。 在歐戰爆發後,德國德意志級「袖珍戰列艦」的3號艦「斯佩伯爵號」就遊弋在大西洋隨時對海上的英國商船進行洗劫,而英國第一個倒黴的是5000多噸的商船「克萊門特號」,遭到襲擊之後英國的商船感到十分的恐懼
  • 陸地巡洋艦古今異格賦頌不已 歲月洗不掉的越野傳承
    豐田的陸地巡洋艦已經有長達60多年的歷史了。早在1951年,受當時日本警察預備軍(即現今自衛隊)的委託,以豐田為首的數家公司開始研製四輪驅動車。陸地巡洋艦的開山鼻祖-豐田吉普bj便走上了歷史舞臺。「bj」的名稱是根據配置的3386cc水冷直列6缸b型汽油發動機和在sb型卡車上採用經過改良的j型底盤而來的。車身採用帆布蓬。
  • 二戰日本聯合艦隊重型巡洋艦一覽:古鷹級與青葉級
    青葉級重巡說到二戰海軍,軍迷大多侃侃而談的都是航空母艦、戰列艦,再不濟也是說的德國海狼和戰列巡洋艦。而作為戰場綠葉的重型巡洋艦卻缺乏關注,接下來幾期棟哥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日本聯合艦隊的重巡戰鬥序列。古鷹級重巡在華盛頓條約籤署後,世界海軍的艦艇劃分才變為今天我們熟知的樣子,航空母艦、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等等。而今天第一個出場的古鷹級重巡即是日本海軍第一級重巡。
  • 二戰日本最成功的巡洋艦,被稱為驚人的違約艦
    最上級重巡洋艦,是日本二戰期間建造的一型重巡洋艦,由於當時日本已經擁有古鷹級,青葉級,妙高級和高雄級12艘重巡洋艦,重巡洋艦噸位已經耗盡,所以無法再建造重巡洋艦,但是日本卻利用剩餘的輕巡洋艦噸位,建造了四艘最上級巡洋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