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風霜·第154期·南北朝史 文案/沐小瞳 圖片/沐小瞳)
前兩年火遍各大平臺的《琅琊榜》,確實是一部良心之作,不僅劇情精彩,演員的演技也是無可挑剔,在如今爛片泛濫的年代確實如甘霖一般滋潤人心。當然,喜歡歷史的朋友看完這部古裝劇之後就會去找一些跟其相關的歷史資料,比如劇中所處的時代背景—大梁。
《琅琊榜》中的大梁皇室姓蕭,建都金陵城,也就是今天的南京,而且地處南方,所以有的人就覺得劇中所處的朝代原型便是歷史上南北朝時期的南梁政權。南梁,建國於公元502年,滅亡於公元557年,前後共享國祚55年,由梁武帝蕭衍取代南齊稱帝而建立,定都建康,這個建康也是今天的南京,因皇室姓蕭,所以在歷史上又被稱為「蕭梁」。
《琅琊榜》中的大梁是先強盛,再腐敗,而後再度中興。根據劇情所提,梁帝登基的時候,赤焰軍主帥林燮以及言侯等人拼死擁護梁帝坐穩皇位,之後就是他們兄弟幾人開創盛世,這是大梁起初強盛。第二個局面是祁王冤案,因祁王太賢明而受到梁帝的猜疑,與此同時赤焰軍又功高震主,所以一大批忠臣名將被冤殺,之後的十二年內,雖說大梁沒有什麼大的戰爭,但朝廷也積弱不堪,這是腐敗。
第三個局面就是靖王上位,革除弊政,在一群賢臣良將的協助之下,大梁再次中興。在劇情的結尾,更是安排了大梁「一挑五」的精彩環節,靖王派遣五路大軍分別迎戰大渝、東海、南楚、夜秦、北燕五國,並且取得最終勝利。不管是後期的朝政,還是對外的戰爭,從結果看大梁的底子還不薄。雖然劇中的大梁往觀眾期待的方向發展,但是真實歷史上的南梁卻實在不堪。
開國皇帝蕭衍本是南齊宗室,後來漸漸獨攬大權就萌生了取而代之的想法,在稱帝之後,蕭衍大力發展經濟文化,使得南梁成為南北朝經濟文化最盛的時期。南方發展經濟,北魏卻發生內亂,此後數十年沒有對南方展開攻勢,所以南方相對來說很和平。不過在國力慢慢上升的時候,梁武帝開始好大喜功、痴迷佛學,在南梁境內極力營造佛教氣氛,為此虛耗了大量國家財力。同時梁武帝不問朝政,使得廟堂之上佞臣得勢,國家開始呈現出敗亡的跡象。
公元548年,侯景之亂爆發,叛軍攻入建康,梁武帝蕭衍被軟禁餓死,接下來就是源源不斷的傀儡皇帝,基本都被立了不到一年就又廢了,南梁陷入一片混亂。此時的北魏被分裂成東魏和西魏,接著又變成北周和北齊,兩股勢力先後進行改革,使得北方實力雄厚,在南梁內亂之際紛紛插手,北周和北齊也因此獲得大量土地。公元557年,時機成熟的陳霸先經過數十年的戰爭基本控制了長江下遊地區,於是在建康稱帝,建立陳朝,自此南梁滅亡。
真實歷史中的南梁還真沒有《琅琊榜》中的大梁那麼厲害,不過蕭梁一朝的文學盛況,在中國歷史上只有盛唐和北宋能與之比肩。建國55年,有五分之四的時間都是開國皇帝在位,可以說是一直在走下坡路,因而其地位在歷史長河中顯得如此微不足道。
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擊關注哦,十分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