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山」實踐
在溫州鹿城區山福鎮利八坑白茶基地,5000餘畝山田綿延,遠遠望去,以霞光為襯,鋪陳出一幅層次分明的天然畫卷。早些年,村民守著群山耕作以求溫飽,後又有一代人出走務工創業留下荒山荒坡。如今,新鄉賢乘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東風,帶著投資前來,與山共美、與人共富,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實踐中,為「靠山吃山」賦予了新內涵。
廣植白茶
昔日荒山結「金果」
曾經的石旮旯茶樹成排冒新綠,偶有村民穿梭其間耕作,茶園豐富的層次與人和諧映襯——這樣一幅人景相映的畫面近來刷屏了鹿城區山福鎮諸多村民的朋友圈,天瑞然生態白茶綜合園也因此成為鹿城西片的「明星」茶園,村民喜笑顏開。3年前,新鄉賢魏澤龍帶著項目「扎」進山福鎮潮源村利八坑自然村時,村民們還想像不到這座荒山的致富圖景。3年間,他們看著昔日荒山,一步步變成了為村級集體經濟持續壯大而造血的「金山」,自己的錢袋子也越來越鼓。
天瑞然生態白茶綜合園為鹿城區首個農業億元項目,也是山福鎮帶著土地資源找投資的一個新鄉賢項目。「山福七分為山,土地面積小且分散,前些年在管理上多處於單一粗放的狀態。」山福鎮相關負責人介紹,後來鎮裡按照「依法、自願、有償」的原則主動牽線搭橋,探索創新土地流轉方式,讓規模化、產業化的現代農業盤活存量閒置土地,實現集體經濟和農民收入「雙增長」。
但土地有了,造血項目從哪裡來?山福的一批本地鄉賢為潮源村兩委幹部提供了思路。
山福鎮在外經商人士眾多,自然也拓展了豐富的信息資源、人脈資源,潮源村兩委幹部和山福鄉賢代表就前往湖州長興找投資,計劃在山福落地一個白茶種植基地。經過長達一年的招商、安商、扶商,在湖州市安吉縣開辦白茶種植合作社且恰好想擴大企業規模的魏澤龍來潮源村落地開發,並於2017年4月註冊了溫州天瑞然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廣植白茶
「荒山」變「金山」
三年扶商、護商,三年經營發展,初期僅種植600畝白茶的綜合園已持續流轉土地5000餘畝,種植面積達3500餘畝,項目總投資達3800餘萬元,並帶動周邊240位村民就業,帶動村集體和村民增收500多萬元。如今,天瑞然生態白茶綜合園仍在建設升級,未來潮源村的致富路還將越走越開闊。
飲水思源
省級項目進山坳
不久前,隨著金岙谷文化創意園開發有限公司與開元集團完成籤約,開元度假酒店正式進駐鹿城區山福鎮金岙谷藍城·溪園項目(即金岙谷度假村),預計於2021年底開業運營。屆時,鹿城西片的這處山坳,將成為一個以親子、康養為主題的休閒度假、田園隱居生活之地,這也是溫州市本級獨一個的省級「坡地村鎮」試點項目。
金岙谷度假村由金岙谷文化創意園開發有限公司投資超5億元建設,項目投資人是陳賢興等當地鄉賢。其中,陳賢興創辦的利爾達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部位於杭州,是國家重點領域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火炬重點高新技術企業,持續助力傳統產業智慧升級。
早年離家,但陳賢興在反哺家鄉中總是那個願出一把力的人。他也一直關注著家鄉這些年的變與不變——變的是發展面貌,其中有對小鎮環境優化的喜悅,也有對人才出走的感慨;不變的是怡人的田園風光。他想做個牽線人,引入一個帶動力強的項目,將好的生態留住,將願紮根鄉土的人留住,讓老鄉親們一起富起來,「我的老家叫金岙村,項目的名字就叫金岙谷。」陳賢興說。
為此,陳賢興帶頭投資3億多元,並動員當地鄉賢一同做飲水思源之人。目前,金岙谷休閒度假區已開工建設,規劃面積43000多平方米,包括85幢坡地民宿,1個親子酒店、1個溫泉度假酒店、1個健康管理中心,配套戶外活動基地、約30畝親子樂園、50畝花海、100畝果園菜園,20公裡的山中遊步道連接山洲嶺、金山寺、中非友誼館等周邊景點……
建成後,山福鎮金岙谷休閒度假村將會成為集鄉村親子活動、健康養身、休閒度假為一體的旅遊「田園綜合體」,和諧有趣的「鹿城後花園」,對於完善鹿城旅遊業產業結構、豐富鄉村休閒度假具有重大意義,為山福鄉村振興添磚加瓦。「靠山吃山,靠山養山」,這也成為山福鎮乃至鹿城踐行「兩山」理論的紮實之舉。
與山為善
企業家的責任感
「潤新」是國內水處理行業的領軍者,國內客戶70%用他們生產的水處理控制閥,每年還有35%的產品出口到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目標是成為國際性的水處理控制閥專業製造商、民用(商用)水處理器專業製造商。這樣一家企業,紮根山福已經12年之久。於溫州市潤新機械製造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潤德而言,這12年不僅是企業發展的12年,也是企業與這個被稱為「鹿城西片山區」的山福鎮,一同發展、致富的12年。
溫州市潤新機械製造有限公司於2000年成立,於2008年遷入山福鎮沙頭工業區。在此後企業快速發展的同時,逐漸吸納了當地大量勞動力,當地員工佔比為16%左右。公司每年為山福鎮納稅3000萬元以上,成為了當地經濟發展的排頭兵和重要引擎,同時各類國際性、國家級、省級、市級、區級會議在企業舉辦,提升著山福鎮乃至鹿城在外的影響力。
作為一名企業家,楊潤德在辦好企業反哺當地的同時,還身體力行做那個「與山為善」的踐行者。逢年過節,他都會安排對村裡的多位五保戶、困難戶進行看望,送上慰問金與生活必需品。逢黨員活動日、重陽節等日子,還會邀請多位老黨員、老人家來公司坐坐,拍張全家福、吃頓團圓飯,再送上節日慰問品。剛遷入沙頭工業區時,沙頭區還沒有自來水,村民多飲用的是山水、井水,楊潤德利用自身產品研製出了山泉水過濾器,以解決村民的飲用水問題,同時向臨江(山福)派出所、臨江多所學校捐贈並負責安裝了自己的淨水產品,以保證飲用水安全。十多年來,楊潤德除每年向山福鎮、學校捐出定向扶貧、老年人關愛善款累計數十萬元外,還捐資修復周邊山路、市政照明設施……
或因資源而來,或帶項目歸鄉,或長期紮根本土……山福鎮的新鄉賢惦念鄉土、鄉情、鄉愁,更凝鄉賢之心、聚鄉賢之力,為家鄉的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積極貢獻。據統計,目前山福鎮鄉賢庫共有在庫鄉賢111位,他們說,根在家鄉、心向家鄉、發展家鄉,將會是他們畢生的「課題」。
(供稿:溫州市委統戰部)
【來源:浙江統戰】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