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蘭州的故事我們繼續,位於隴西黃土高原西部的蘭州,有著獨特的地理環境,典型的溫帶半乾旱氣候造成當地全年雨水偏少,但它又得益於黃河流域的資源,成為西北地區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城市,被譽為絲綢之路上的黃河明珠。
對於「橋」大家都不陌生,關於古代的木板橋和石板橋都有一定的了解,可對於鐵橋基本上沒怎麼聽說過,不過世上總有讓人意想不到的事。這不,在蘭州的黃河上有座古鐵橋,早在100多年前,清政府花巨資修建了一座橫跨黃河的鐵橋,在經歷了日月更替、風雨侵蝕後,依然完好無損的屹立在黃河之上,不得不說這是個奇觀。
蘭州的交通方便,4、6、9、15、25、37、74、105、109、137、139、142路等十幾條線路的大巴車和金城觀光公交專線都經過鐵橋,當我們到達鐵橋時,橋上已擠滿了遊覽的人。
中山鐵橋又名中山橋,是蘭州城區內最重要的地標建築之一,也是蘭州的景點之一。100多年前由德國公司承建, 鐵橋長兩百多米,寬約七、八米,橋身通體呈黑色,由鋼鐵焊接而成,橋墩上的五座弧型鋼架拱梁是蘭州市政府於1954年將其加固而增加的,宛若雕刻的窗格,整個造型大氣而古樸。
在黃河鐵橋西橋頭南大概10米左右的地方,矗立著一根高達三米,重約數噸鏽跡斑斑的大鐵柱。很早的中山橋是座浮橋,黃河兩邊各有兩個這樣的鐵柱,一百二十丈的鐵纜就系在這四根鐵柱上,用以固定浮橋。現在它的作用已消失,做為文物在黃河邊矗立了幾百年。
鐵橋南的對岸是起伏的山脈,山不高但連綿不斷,山上有許多的古建築和寺廟,在這邊看過去尤其壯觀。 因為時間的原因,我們沒有前往對岸,多多少少有些許的遺憾。
從中山橋到「黃河母親」距離不遠,十幾分鐘後我們在街邊廣場下車,路邊一座龐大的植物船迎面而來,大氣磅礴,色彩搭配沉穩詳和,如此巨大的城市園藝塑型還是少見,主題鮮明,體現的是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 蘭州市沿著黃河邊修建的這些軟雕塑比比皆是,養眼又環保,蘭州市在市容建設中的建樹讓人有目共睹。
「黃河母親」是蘭州的又一個人文景觀,意義深遠,它位於蘭州黃河南岸的濱河路中段。這座雕像長6米,寬2.2米,高2.6米,由母親和一男嬰組成構圖,母親面容慈祥安寧,胖胖的小男孩俯臥在母親身上,稚嫩的小臉陽光燦爛。她(他)們分別象徵了哺育中華民族生生不息、不屈不撓的黃河母親形象,和快樂幸福、茁壯成長的華夏子孫。 雕塑下基座上刻有水波紋和魚紋圖案,源自甘肅古老彩陶的原始圖案。
黃河母親寬廣的胸懷,是孕育蘭州華夏文明建設的搖籃,同時又是一代又一代蘭州人生生不息之地。在「黃河母親」的旁邊有座「全國青少年地學夏令營」捐刻的石碑,愛國教育從孩子抓起,中國未來的希望就在他(她)們的肩上。
繞過石碑有向下的臺階,順著臺階可以下到黃河邊上,這裡有一個遊船碼頭,它是橫渡黃河的起始點。站在黃河邊,下午的太陽不是很熾熱,只是看著這混黃的河水多多少少有些沉重感,濁浪排空,怎麼也和輕靈聯繫不起來,也許是我的格局太小,還感受不到它奔騰的豪邁。遠處有點點的倒影隨波蕩漾,黃河岸邊的高樓大廈此時顯得如此低矮和渺小。
和許多城市一樣,公園是城市人的棲息之地。離開「黃河母親」後,我們去了天香公園,進園就看見園丁正在替換公園前的鮮花,為了契合公園的主題「天香百合」,這些花開得奼紫嫣紅嬌豔欲滴,綠色植物做成的拱門相映成趣,浪漫旖旎。
公園內乾淨而清新,閒庭信步間看見遠處有波光閃動,有個人工湖在眼前豁然出現,湖水清澈如鏡,吸引了許多的小孩子在湖邊玩耍,太陽光照在湖面如鱗光閃爍,清悠悠的讓人心曠神怡。
我們與天香公園只有半小時的緣份,和租車師傅談好的時間到了,吃過晚飯,酒店旁邊的金城公園更值得一去。
金城公園位於西固區,旁邊有繁華的鬧市與居民區,華燈初上時金城公園內人海如潮,來公園散步和健身的人絡繹不絕,熱火朝天。
廣場中李息將軍的雕像,神態氣宇軒昂讓人仰慕,此時晚霞照在他的身上,仿佛看見他策馬揚鞭奔騰在戰場上,為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而戰。
廣場東邊是孩子們的遊樂場,也是最熱鬧的地方,童聲在這裡飛揚,蕩起的歡樂聲此起彼伏,讓人好不羨慕。
廣場側的漢代墩式樓闕氣勢雄偉高大,仿古建築與現代園藝相結合,壯闊而燦爛,太陽漸漸西下,樓閣亮起了彩燈,夜色也開始斑斕起來。
順著公園的人行道向右拐,一座九條龍噴頭水柱形成的小瀑布景觀杵立在眼前,周圍水霧升騰,一絲清涼滲透進皮膚,頓時將身體的燥熱去了一大半。
夜色開始朦朧,循著歌聲進入一片湖區,青灰色的湖水倒映著岸上的霓虹,大多數人在這裡駐足,感受微風送來一絲絲愜意的涼爽,我們的腳步也在這夏夜中漸漸離去,疲憊和滿足將我們包圍,一天的行程悄然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