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用品市場回暖 361°卻一年關店近千家

2020-12-13 第一財經

全民體育的熱潮讓本土的體育用品企業從低谷走出,公司業績也隨之開始進入復甦期。儘管如此,因早前粗放型大規模開店,目前一些公司仍舊在調整開店速度,甚至收縮門店數量。比如361°(01361.HK)。

根據361°昨日晚間發布的公告,該公司在2016年四季度期間共關閉464家店鋪,以平均每天4家的速度關店。而這並不僅僅發生在這一季。記者回顧梳理了361°在2016年店鋪經營狀況,發現這家公司幾乎每季度都在以上述速度收縮門店數量:第一季度關閉336家店鋪、第二季度關閉510家店鋪、第三季度則是關閉511家店鋪。

若單以關店數字來計算,361°去年的累計關店數量驚人的達到1800多家,但由於在關舊店鋪的同時也在開新店,所以最終調整後的總店數顯示是達到了6357家門店。而這一數字在2015年同期時則為7208家。

最近幾年361度一直在持續進行渠道調整。官方數據顯示:2012年底公司擁有8082間成人服裝零售門店,到2013年底已經縮減至7299家,一年關店近800家。不過,需要指出的是,彼時也是國內體育行業的低谷期,大規模關店並不足為奇。以當時排行老大的李寧為例,在渠道復興計劃下,李寧2012年一年之內就關閉了1800餘家店鋪,由8255家大幅減少至6434家。

行業普遍的觀點是,由於之前各大品牌渠道持續快速擴張、終端存貨增加,加上消費市場隨經濟增長放緩,產品同質化問題嚴重,運動服裝品牌間競爭激烈異常激烈。為消化庫存,各品牌大幅度打折、割價促銷,整個運動品牌行業壓力沉重。包括361度、李寧和安踏在內眾多體育品牌在2012年前後業績均出現下滑,關閉低效門店成為行業共同的做法。

但自從2014年下半年後,整體市場開始回暖,國家政策也在大力支持體育事業發展。國務院《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國體育消費總規模達到1.5萬億元,而其中,體育用品及相關產品製造(體育製造業)、體育用品及相關產品銷售、貿易代理與出租 (體育服務業中的一部分)兩者佔比相加高達驚人的 86.2%。可以說,體育用品相關市場仍然是我國體育產業的主要構成部分。

在各項利好下,361°的大規模關店就顯得較為少見。對此,361°方面的解釋是,由於城市建設規劃改造等外部原因需要關閉低效店面。一份來自國信證券的研報認為,361°的關店原因是由於次級城鎮的發展,同時這份報告還人為電子商務渠道的發展也導致了線下零售門店的關閉。

相對於安踏已經突破與百億規模的體量,目前最適合與361°拿來做比較、在業績上也最為相近的則是同樣出自福建特步(01368.HK)。由於特步官方並不像361°會在每季度都公布運營狀況,所以,目前可以參考的僅是,2016年中期,特步的零售店鋪數量約為6800家,而截止2015年年底這一數字約為7000家左右。

記者採訪了解到,受各項利好影響,幾家主要的體育用品公司近一年來基本都是在穩步地增長,但鑑於前車之鑑,市場擴張方面還是持保守、謹慎的態度維持低速擴張。

特步主席兼行政總裁丁水波受訪時曾表示,受到社會運動風氣帶動,集團於奧運期間的同店銷售有所提升。不過,被問到會否增加分店時,他就指現時消費結構有所改變,部分消費者會通過電商途徑購物,因此集團未來都會專注同店增長及去庫存,不會增加分店,反而會關閉表現較差的店鋪。

相關焦點

  • 361度Q4再錄低單位數增長 近期回暖的體育用品板塊怎麼看
    (圖源:同花順)具體個股方面,板塊兩大龍頭李寧及安踏近一年漲幅分別為193.7%及118.32%,但同期其餘個股均出現一定程度下滑。而單就本年表現而言,板塊6隻個股中有4隻個股累計取得正增長,分別為李寧(15.85%)、安踏體育(11.90%)、特步國際(4.35%)及中國動向(3.53%)。
  • 國內體育用品市場復甦 361°去年卻關店800多家
    (原標題:國內體育用品市場逐漸復甦 361°去年卻關店800多家)
  • 體育用品市場冰火兩重天
    數年前,筆者曾在數個三四線城市的步行街發現,一些本土體育用品品牌開店步伐非常大膽但近兩年來,體育用品市場遭遇寒流,各大廠商都步入了戰略收縮的艱難階段。土企業關店收縮持續繼李寧、匹克、安踏、361度、中國動向等知名體育品牌相繼公告關閉部分門店之後,此前唯一一家沒有公開披露關店信息的特步也加入了這一行列。據統計,各大體育品牌去年一年關閉的門店超過......
  • 李寧安踏等六大運動品牌存貨31億 關店潮繼續
    有業內人士分析,目前體育品牌企業已經進入觸底反彈期,行業有望進入回暖期。  關店潮繼續  2012年以來,受庫存影響,國內運動品牌集體遭遇寒冬,為了改革渠道和消化庫存,關店潮在各個體育品牌中輪番上演,李寧、安踏、特步、361度、匹克、中國動向六大運動品牌關店數已超3000家,其中匹克和李寧在2012年關店數量就有上千家。
  • 第四次借力亞運,361°長期看好體育用品行業的發展
    那一年恰逢北京奧運會舉行,體育成為當時最熱門的關鍵詞,全世界都在關注著中國。彼時361°雖未上市,但在國內已有一定市場份額,擁有超過5000家店鋪,年營業額超過30億元。如果公司想要尋求更大的發展,便需要登上更高一層的舞臺,廣州亞運會作為北京奧運會之後的首個世界級賽事,自然而然地成了361°的最佳選擇。
  • 洪樓商圈僅剩一家體育用品店
    主要體育品牌都已在天貓開設網上旗艦店,不少網店僅單品就已銷售過萬件。不少店主表示,體育用品店受網絡影響銷量下滑。相關專家認為,體育用品店的主要購物群體是年輕人,他們偏愛網購,使得不少體育用品店開始轉向網絡。
  • 長沙體育用品市場分析 戶外漸成商場寵兒
    隨著戶外運動的興起,不少市民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購買戶外用品。"閉店潮"還在進行著,運動品牌下一步棋的落子也引人注目。五大本土運動品牌生產企業--安踏體育、匹克體育、特步國際、361°和李寧公布2012年業績,並齊齊"報憂"。 其中,李寧公司全年巨虧近20億元,這是其上市9年來首次虧損。 安踏的店鋪去年減少590家,今年還將繼續關閉約500家門店。
  • 中國體育用品市場分析 體育用品零售格局
    市場概括  隨著中國加入WTO和成功申辦2008年北京奧運會,體育事業、體育經濟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新焦點。這使得中國的體育用品市場迎來了一個新的高潮。中國體育用品市場自2000年起每年都以兩位數的速度在高速增長,到2004年,整個市場規模達到42億美金。與此同時,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體育用品製造基地,每年全世界大約有60%的體育用品是在中國生產製造的。
  • 體育用品「大豐收」的秘訣
    晉江新聞網4月7日訊 連日來,安踏、李寧、特步、361°等四大國內體育用品企業相繼披露2019年財報,均實現了營收、淨利業績雙增。42.4%,增速為近五年來最高。而361°核心產品鞋類、服裝及配飾的銷售均呈上升趨勢,分別按年增長7.9%、3.0%及31.8%,       立足於新的市場環境,361°側重錨定消費者喜好,積極與多項經典優質IP推出聯名產品,成功打造出一系列爆款,在市場上引起熱烈反響,例如備受大眾矚目的高達聯名系列,以及穿越火線、百事可樂和小黃人等知名大IP系列,都取得了亮麗的成績。
  • 361度(01361)兩年關店2000間業績依然堅挺的秘密
    公司 361度(01361)兩年關店2000間業績依然堅挺的秘密 2018年3月14日 20:58:55
  • 解密國內外體育用品品牌「天貓雙11」預售數據
    11年左右體育用品行業開始調整,國內各體育用品公司門店數量也隨之減少,在14年行業回暖,各公司的門店數量也開始回升,15年和16年中期均維持在7000家左右的水平(除李寧),可以認為在經歷過周期調整之後,7000家的門店數量是一個比較合理的水平,也符合各家公司未來門店發展之規劃。可以初步判斷,國內體育用品公司的線下渠道已經基本建設完畢,未來將以動態調整為主。
  • 運動品牌排名 中國體育用品十大品牌榜
    北京奧運會、廣州亞運會的舉辦,帶動了全民的體育運動熱潮,也拉動了中國體育用品市場的井噴式發展。在新的奧運周期,市場擴容帶來的競爭升級、營銷升級將體育用品行業的競爭推向了極致,國內體育用品市場出現了空前的繁榮景象,體育品牌已全面登上歷史舞臺進入了相互搏殺的白熱化競爭階段。
  • 9500家門店,超700億市值是李寧特步361°總和近3倍…百麗倒下,但新...
    ,安踏市值首次突破700億,躋身全球體育用品管理公司市值四強,已開出超9500家門店,安踏轉危為機,邁進品牌零售的3.0時代。但也是從那一年起,一直在國內市場排老二的安踏超越李寧。2012年,李寧虧掉近20個億,安踏以76.2億元營收超越李寧的67.4億元。此後5年,安踏進一步坐穩了國內運動品牌老大的位置。2016年,安踏一家淨利潤23.86億,比李寧(6.43億)、特步(5.28億元)和361°(4.03億元)三家淨利潤還多出8個億。
  • 法國體育用品零售巨頭:在中國僅有288家門店,一年入帳超過100億
    而除了阿迪達斯與耐克這兩大最知名的運動品牌之外,來自法國的體育用品零售商「迪卡儂」在中國市場的業績也突破了100億元,在國內的營收甚至超過了知名的國產運動品牌李寧(2018年營收105.1億元)、特步(2018年營收63.83億元)、361度(2018年營收51.87億元)。眾所周知,像耐克與阿迪達斯等品牌,高達幾百億元的營收也與其龐大的線下銷售網絡有關。
  • 雙循環新格局下,體育用品「狂飆突進」 資本市場持續看好國內行業...
    新冠肺炎疫情「黑天鵝」事件影響下,全球運動品消費市場格局正在改變。欣喜的是,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下,潛力得到充分激發的中國市場將為世界帶來更多需求。近段時間,我們看到,中國體育用品公司,有了成為主角的可能。
  • 體育用品商日子不好過 典當行賣體育用品的背後
    這是年前一位客戶抵押的物品,對方是休閒用品的經銷商,借了幾萬元周轉,到期了還沒來贖當,就成了絕當物品,典當行只好拿來處理,回收部分資金。  這批鞋子有近300雙,年前已經處理了一部分。畢竟不是專業賣鞋的,典當行處理的速度有點慢。記者現場看到,這種「守株待兔」式的處理,消費者並不待見,營業廳裡還是比較冷清的。相隔不遠的耐克專賣店,促銷力度全場2折起。
  • 超過李寧361°,中國第二大體育用品巨頭出現,全球有7000多家門店
    近些年,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國內體育產業獲得了快速發展,並湧現出一批優秀的運動品牌,例如安踏、李寧、匹克、特步、361°等。出人意料的是,排名第二的是鴻星爾克,品牌價值達315.81億元,超過李寧(234.54億元)、361°(145.6億元)。「TO BE No.1」的廣告語,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公開資料顯示:鴻星爾克(ERKE)總部位於福建廈門,經過20年發展,已成為集研發、生產、銷售於一體、員工近3萬人的大型服飾企業。
  • 361度的進階之路:通過「IP聯名」持續佔領年輕人市場
    疫情之後,361°擴大了其在IP聯名方面的布局,接連推出QQ飛車、聖鬥士聯名產品。一直以「以消費者為核心」的大眾體育策略成就了361°穩居國內體育用品行業第一梯隊的地位,那麼如今的聚焦「以專業碰撞潮流」,能否讓361°進階下一個能級,成功的捕獲更多消費者的心呢?
  • 日本最大體育用品商愛蓬分羹萬億中國市場
    2013年,這家體育用品商在上海四川北路開出第一家門店,名為SPORTS DEPO(運動德普)。據稻葉介紹,愛蓬在日本的店鋪一半是SPORTS DEPO,主營綜合類的體育用品,是面積在4000平方米的大店。另一半店則是GOLF5,主營高爾夫用品,面積則在1000平方米左右。「2015年至今,集團銷售額已經達到2150億日元,GOLF5的銷售額約為750億日元。」
  • 【361度官方網站】361度運動鞋361度運動服361度專賣店
    【361度官方網站】361度運動鞋361度運動服361度專賣店 2011-05-12 00:00:00 來源:來源:全球紡織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