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近期吃貝類海鮮一定要特別小心!教你這樣吃海鮮才安全......

2021-02-07 瑞安發布

至於其他海鮮

小夥伴們食用的時候

也務必要掌握技巧

這裡附上一份海鮮食用攻略

小夥伴們請收好!


水產品的肌肉含有較多的組氨酸,是海鮮具有特殊鮮味的重要原因,它在水產動物死後,易分解。當水產品不新鮮或腐敗的時候,魚體中游離的組氨酸經脫羧酶作用產生組胺,當組胺積累到一定量時,食用後可能引起中毒或過敏,嚴重時可能致命。


所以,不要購買不新鮮、變質的海鮮,特別是青皮紅肉類海魚。


小夥伴們在選購的時候,如果發現魚眼睛渾濁變暗紅、魚的色澤不新鮮、魚鱗易滑落或者魚體無彈性時,最好就不要購買啦。



加工水產品的時候,大家要注意,生熟用具要分開,對加工時使用的器皿也必須嚴格清洗、消毒,以防汙染。


各種食品,尤其是海產品及各種熟製品應低溫貯藏。食品燒熟至食用的放置時間不要超過4個小時。



海產魚蝦的帶菌率高,病原菌一般是副溶血性弧菌。


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種食源性致病菌,廣泛存在於海水、海底沉積物以及魚貝蝦蟹等海產品中,其酷愛有鹽分的環境,屬於嗜鹽性細菌。因此,引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汙染源常為海產品,最常見於蝦、螃蟹或各種海魚等。


由此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多發生在夏秋兩季,患者臨床表現為發病急、潛伏期短,主要症狀為急性胃腸炎,呈現嘔吐、頭痛、腹瀉和低熱等症狀。


這類菌不耐熱,在加工海產品如魚、蝦、蟹、貝類一定要燒熟煮透




魚、蝦、蟹、貝類等海產品應煮透,涼拌食物清洗乾淨後在食醋中浸泡或在沸水中漂燙數分鐘,謹防食物中毒。




常見海鮮過敏的症狀有:腸道性潰瘍、上吐下瀉、皮膚紅腫、皮膚瘙癢等,重則危及生命。


有研究表明,海鮮能夠引發某些人群產生過敏症狀,主要是因為海鮮中富含一種或幾種過敏原蛋白。這些過敏原直接或間接地刺激機體免疫系統,並引起組織胺、肌肽等一些化學介質的釋放,繼而產生一系列複雜的生物化學反應,最終引發人體產生各種過敏症狀。


所以呀,如果小夥伴對某種魚、蝦等海產品過敏,那就最好不要再吃此類海產品啦。


相關焦點

  • 政府通告近期吃貝類海鮮要小心,要這樣來處理貝類,大可放心食用
    近一個月,多地發布緊急消費警示,告誡大家,食用貝毒素超標的貝類可能引發食物中毒,提醒廣大群眾近期不要採集、購買養殖貽貝和野生貝類「毛娘」等海產品,內容提及「已經發生多起食用海虹引發中毒事件」。此事一出引起眾多人的關注,為什麼貝類會毒素超標?該如何安全處理這類產品呢?一起來看。
  • 海鮮+維C等於吃砒霜? 吃海鮮前一定要搞清這7個問題
    原標題:海鮮+維C等於吃砒霜? 吃海鮮前一定要搞清這7個問題 時值9月,封海期剛過,肥美的海鮮成了老百姓餐桌的主力。魚頭富含重金屬、醉蝦醉蟹隱患多、螃蟹不能跟柿子一起吃……種種關於吃海鮮的「是是非非」究竟誰對誰錯,《生命時報》記者邀請專家來為你一一來解讀。 魚頭重金屬含量高,儘量少吃? 答案:有一定道理。 近年來常有「銅汙染的藍色生蠔現身大排檔」、「魚頭蝦頭富含重金屬」等新聞見諸報端。
  • 貝類海鮮如何食用 教你如何健康吃貝類海鮮
    原標題:貝類海鮮如何食用 教你如何健康吃貝類海鮮   貝類海鮮的種類有很多,要怎樣挑選呢?無論是挑選還是吃都有很多需要注意的,這樣才不會影響到身體健康。在這裡,小編為大家來科普貝類海鮮的挑選和食用的原則吧。
  • 日照吃海鮮套路詳解,日照吃海鮮去哪裡
    許多人特別愛吃海鮮,當然我也不例外,那麼問題就來了,去哪裡吃海鮮呢?吃海鮮,我首推日照。先來說說海鮮餐廳,大多海鮮餐廳只做活海鮮生意,信譽比較好;其次,日照靠海,海鮮以野生海鮮居多,吃起來香;最後日照的海鮮不像青島一些沿海旅遊城市那麼貴,價格還算良心。
  • 休漁期提前吃海鮮抓緊嘍 貝類是嘗鮮首選(圖)
    原標題:休漁期提前 吃海鮮抓緊嘍    今年從5月1日開始進入休漁期比往年早了一個月 貝類是當下嘗鮮首選    早報訊隨著氣溫回升,近段時間海鮮市場內的海貨品種也多了起來,活蹦亂跳的魚蝦、顆粒飽滿的貝類都成為市民嘗鮮的對象。記者了解到,今年休漁期為5月1日,比往年提早了一個月。有市場人士表示,隨著休漁期的臨近,海鮮價格或將在清明節後小幅上漲,所以想吃平價海鮮的市民要抓緊時間了。
  • 河北唐山發出安全警示:這種貝類海鮮近期少吃!
    4月14日,唐山市市場監管局發布關于謹慎食用海虹的安全警示。                   安全警示中表示:結合近年唐山市市及周邊地區海虹麻痺性貝類毒素發生、發展的規律,海虹麻痺性貝類毒素含量4—5月份將達到最高。
  • 緊急提醒!這種貝類海鮮近期少吃,0.5毫克可致命!
    眼下又到了各種海鮮變得十分肥美的時候啦但各位愛吃海鮮的吃貨注意啦!近期多地發布安全警示已發生多起食用這種海鮮中毒事件嚴重者可致命說的就是它——海虹!貽貝亦稱海虹就是廣東人常說的青口除了直接煮熟吃以外廣東人還會把它加工成幹品多地發布安全警示!
  • 25種貝殼類海鮮盤點,你最常吃的是哪一個?
    第二:貝類海鮮有很多會蓄水壓成,像香螺就很會吸水,所以在稱量之前一定要擠擠水。第三:如果買完之後吃不完,一定要即刻冷凍,不能將貝類海鮮放入封閉的容器和自來水中,用防溼橡皮布將其包裹並放在冰箱的最底層。17海螺絲海螺絲在網上說叫麥螺,這個是不可多得的美味,雖然吃起來需要牙籤這個工具輔助,不過要是肉質很飽滿的話,直接用牙齒要出來的感覺特別的有成就感。海螺絲一定要挑個頭大的,肉出來的這種裸露在外的視覺衝擊力,有一種看著就想揪出來的衝動。
  • 狗狗吃海鮮利弊各半,常見海鮮不一定適合狗狗,量和處理很重要
    海鮮是一種讓人又愛又恨的東西,它美味的程度往往跟食用的風險成正比。人們一方面垂涎於它的味道,另一方面又對通風、過敏和寄生蟲膽戰心驚。如果說我們人在吃海鮮之前都要考慮再三,那麼我們認知當中不適合吃人類食物的狗狗是不是更加不合適吃海鮮呢?
  • 日照吃海鮮去哪裡,教你選海鮮,教你選好店
    無論是到正規的酒店吃海鮮,還是在夜間的大排檔一起熱鬧,一定得認真向商家詢問一下價格,今晚不要因為不好意思吃了大虧。海鮮的計量計價方式也是很重要的,雖然大部分的商家都是很誠信明碼標價的,但是運氣不好的話還是有可能上當哦!2.在大街上拉客的餐廳最好不要進入啦!
  • 小心被坑!你買的海鮮可能是注水的,「虛胖」海鮮最多可增重50%
    暑假來了,又到了吃海鮮的時節。蟶子、花蛤、小龍蝦、扇貝......一個不小心就吃胖了。不過最近聽說有的海鮮也開始「虛胖」了。蟶子炒出半鍋水,海鮮「虛胖」惹的禍廣州的劉小姐在微博上舉報了一件事兒,說她近期購買的蟶子上鍋烹製後,竟然炒出了半鍋水。在諮詢經營多年水產業的朋友後,劉小姐發現了一個行業黑幕。
  • 5月份儘量別吃這種海鮮,雖然物美價廉,但是對身體不利
    5月份儘量別吃這種海鮮,雖然物美價廉,但是對身體不利四月份可以說很多吃貨都特別開心,因為很多海鮮可以吃了,而且剛開春的海鮮吃起來特別的美味,但是過了五一之後,很多人都不樂意了,因為有些海鮮不能吃了,有些海鮮長老了!
  • 海鮮食用禁忌你知道多少? 這些海鮮部位千萬別吃
    海鮮食品一直以來都深受福建人的喜歡,夏季的來臨更是讓美味海鮮成為了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但如果食用不當或不注意飲食衛生,對身體的影響則顯而易見。為了讓您能在今夏安全地享受美味海鮮,海都食養聯盟特邀專家教您該如何正確挑選、食用海鮮。
  • 提醒北京人:不是玩笑!被海鮮扎手可能喪命?真的危險
    提醒北京人:不是玩笑!被海鮮扎手可能喪命?,防止扎手手套也最好戴一些厚一點的很多蝦蟹的殼體尖銳一般的手套很容易劃破2海鮮一定要做熟了吃千萬不要生吃海鮮魚蝦蟹貝等都要徹底煮熟就可以殺死致病菌3
  • 海鮮並非忌諱,準媽媽也可以放心吃~
    有孕後,準媽媽們特別注意飲食,特別是孕早期。因為擔心吃錯東西造成流產,大家紛紛拋棄海鮮等各種美食,好慘呀!其實,進入孕中期之後,大家無需太糾結,好多東西可以適當吃一些,還能補充營養促進胎兒發育呢~
  • 如何健康的吃貝類海鮮呢?
    常見的貝類海鮮有鮑魚,仙貝,生蠔,海虹等。你們知道怎麼挑選最新鮮的貝類嗎?知道怎麼烹飪貝類海鮮嗎?這些訣竅我就一一教給大家。 首先教大家怎麼挑選貝類海鮮
  • 近期千萬別吃這種海鮮!葫蘆島近鄰政府已發緊急通知!
    轉眼4月份了又到了吃海鮮的季節不過有一種海鮮可要小心近期吃了容易中毒!為嚴防食用海虹中毒事件發生,特通知如下:一、高度重視,充分認識此項工作面臨的嚴峻形勢各相關部門對此要高度重視,強化安全意識,加強組織領導和協調配合,嚴格落實責任,加強食品安全各環節的監管,排除食用海虹中毒風險隱患,防範發生中毒事故,保證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 赤潮高峰期來襲,這種貝類海鮮要少吃
    赤潮高峰期來襲,這種貝類海鮮要少吃 2020-04-20 22: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日照本地人在哪裡吃海鮮,怎麼吃海鮮,一些防宰攻略
    1.首先是活海鮮篇。眾所周知活海鮮的味道,比儲存了幾天海鮮味道好多了,野生海裡打撈出來的海鮮要比家養的海鮮味道好得多,所以想要味道好,一定要選擇野生的活海鮮。(1)日照是一個吃海鮮的城市,海鮮店眾多,首先要選擇口味兒正宗,品質上乘的海鮮店。日照本地人最有了解啦,所以他們推薦的地方也是不差的,容易坑人的地方絕對不會有回頭客,所以生意冷清的地方儘量不要選擇。
  • 這個地方的海鮮發現毒素!
    小心!小心!喜歡吃海味的人近期千萬不要吃海味!此處檢測發現人體內的貝毒素超標河蚌!○貽貝癱瘓性貝毒中毒多發生在氣溫較高的4-10月季節,這段時期海藻繁殖快,有些海藻含有「麻痺性貝毒」,被貝類攝取後,在其體內積聚,人使用含有麻痺性貝毒的貝殼後,便出現中毒現象。最近買海鮮要注意啦該處貽貝被檢測出貝毒素超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