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健康的吃貝類海鮮呢?

2020-12-13 騰訊網

常見的貝類海鮮有鮑魚,仙貝,生蠔,海虹等。你們知道怎麼挑選最新鮮的貝類嗎?知道怎麼烹飪貝類海鮮嗎?這些訣竅我就一一教給大家。

首先教大家怎麼挑選貝類海鮮

確保貝類的新鮮,這裡有一個小訣竅,那就是新鮮的海鮮貝殼都是是緊閉的。一般來說,只有死的,或者不新鮮的才會是殼打開的狀態。再由一個就是看產地是否安全,生貝類海鮮的零售者應該出示發貨標籤,證明捕撈於安全的海岸。挑外殼平滑的。相對於外表疙疙瘩瘩的生蠔、扇貝等,蟶子、貽貝等外表乾淨、平滑,附著髒東西少,相應汙染也少。

海鮮買來之後立刻冷凍,不能將貝類海鮮放入封閉的容器和自來水中,用防溼橡皮布將其包裹並放在冰箱的最底層。去殼的貝類應放置在密封的容器內,生貝類可以在冰箱存放2到4個月,主要取決於它們的新鮮度和質量。要保持貝類海鮮遠離煮熟的食物,並保持良好的習慣,如勤洗手、用溫水和肥皂洗菜板和案臺;

說完了如何挑選,現在說一下如何吃貝類海鮮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吃內臟。貝類海鮮的重金屬等汙染物容易積聚在貝類生物的內臟團中,而肌肉中的重金屬含量最低。因此,只能吃貝類的肌肉部分。察言觀色也是一種常用手法,打開殼後,略微發黑的肉塊多是內臟團。有些貝類內部有一根黑色的沙線,也不能吃。

再有就是按季節吃海鮮。貝類海鮮屬於生冷類,傳統收穫季節是秋季或秋冬交接,反季節少食,否則對身體不利。

鹽水浸泡,充分加熱。烹飪前,先要把貝類放入食鹽水中「養」一段時間,這樣能幫助貝類排出各種毒素和沙子。反覆幾次,否則容易得結石病。然後,用小刷子仔細清潔貝殼的表面。烹飪手法首選蒸、煮等,能徹底加熱、殺死細菌。燒烤的方法易造成受熱不均,外熟裡生,建議少用。

貝類海鮮不宜與啤酒同時食用,容易得痛風、拉肚子。這個在之前的文章裡也有介紹,此地就不再贅述,可以飲用三鞭酒,勁酒,黃酒等。

相關焦點

  • 貝類海鮮如何食用 教你如何健康吃貝類海鮮
    原標題:貝類海鮮如何食用 教你如何健康吃貝類海鮮   貝類海鮮的種類有很多,要怎樣挑選呢?無論是挑選還是吃都有很多需要注意的,這樣才不會影響到身體健康。在這裡,小編為大家來科普貝類海鮮的挑選和食用的原則吧。
  • 多吃貝類的好處? 貝類海鮮如何挑選 ?
    貝類海鮮營養高 如何正確選購食用貝類海鮮的種類有很多,要怎樣挑選呢?無論是挑選還是吃都有很多需要注意的,這樣才不會影響到身體健康。 多吃貝類的好處有: 1、健腦:富含碳水化合物,維持大腦功能必須的能源。 2、明目:富含鈣,增加眼球壁的彈力,防治近視的發生與發展。
  • 赤潮高峰期來襲,這種貝類海鮮要少吃
    赤潮高峰期來襲,這種貝類海鮮要少吃 2020-04-20 22: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海鮮大拼盤看著美要吃著健康 蟹類貝類不宜同食
    不過有人就表示出質疑,一次吃這麼多種海鮮,對健康有影響嗎?多種海鮮一起吃膽固醇過高傷身體趙利仁介紹,這種海鮮大拼盤的製作原料多是一些蝦蟹和貝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微量元素,但是這類食物的膽固醇都比較多,而且多是偏寒性的食物,所以脾胃虛寒、有三高痛風的人群不適合食用。
  • 河北唐山發出安全警示:這種貝類海鮮近期少吃!
    安全警示中表示:結合近年唐山市市及周邊地區海虹麻痺性貝類毒素發生、發展的規律,海虹麻痺性貝類毒素含量4—5月份將達到最高。食用海虹中毒後,患者初期症狀為口唇、手腳麻木,後期伴有噁心嘔吐、頭暈等症狀,重症患者呼吸困難、四肢無力、伴有昏迷。
  • 貝類小海鮮近日當紅
    這段時間,貝類小海鮮成了市民的新寵。菜場裡很多水產攤位都有蛤蜊、海瓜子、蟶子、血蛤等小海鮮出售,而且價格十分親民,20元就能吃到一碗又鮮又香的小海鮮了。  「在貝類小海鮮裡,紹興人最喜歡吃蟶子了,每年的四月份,正好是蟶子最肥美的時候,而且只要30元/公斤,比一些蔬菜還便宜。」
  • 政府通告近期吃貝類海鮮要小心,要這樣來處理貝類,大可放心食用
    近一個月,多地發布緊急消費警示,告誡大家,食用貝毒素超標的貝類可能引發食物中毒,提醒廣大群眾近期不要採集、購買養殖貽貝和野生貝類「毛娘」等海產品,內容提及「已經發生多起食用海虹引發中毒事件」。此事一出引起眾多人的關注,為什麼貝類會毒素超標?該如何安全處理這類產品呢?一起來看。
  • 吃海鮮中貝毒?貝類:這個鍋我們不背!
    別急,臨行之前一定要看一下當地的新聞,看看這個時候到底能不能吃上「新鮮」的海鮮。網絡搜索截圖看到上面這些新聞,心裡是不是「咯噔」一下,自己心心念念的海鮮竟然成了毒物?!此時,黑心店主在心裡默念,這次海鮮中毒可不能再怪我給你們的海鮮不新鮮了吧,這海鮮可是夠「新鮮」的呢!就是因為太「新鮮」了,吃了才會中毒呢!
  • 平時吃海鮮應該注意些什麼呢?怎樣吃海鮮更健康
    海鮮一般分為:螺貝類、魚類、蝦類、蟹類等等,其中以魚類的種類最為繁多,千奇百怪,形態各異,大小不一。但是海鮮雖然美味,卻並非多多益善,吃得越多越好,畢竟凡事要適可而止。那麼吃海鮮應該注意什麼呢?首先海鮮的選擇。
  • 狂吃海螺內臟被撂倒 貝類內臟是元兇 巧食貝類有訣竅
    ,但與食用貝類相關的問題仍然引發了眾多市民的關注,海鮮貝類哪些部位可以吃?如何吃才能保證健康?為此記者進行了深入採訪。&nbsp&nbsp&nbsp&nbsp狂吃海螺內臟被撂倒  市民楊先生酷愛吃海鮮,海螺等各種貝類更是他的最愛,說起海鮮貝類哪能吃?哪不能吃?像眾多市民一樣,楊先生也說不清楚,所以他選擇「通殺」,而對於海螺的內臟,他認為別有風味。幾天前,在狂吃了一頓海螺後,他開始拉肚子,整整一晚都沒消停。
  • 貝類海鮮蘸醋吃 不僅是為了美味
    貝類海鮮蘸醋吃 不僅是為了美味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6.07.29 星期五     貝類海鮮正肥美,好多市民買回家後都是上鍋蒸了就吃,還有人特愛配著醋食用。
  • 吃貝類海鮮中毒!?「緊急擴散文」滿天飛,真相到底是什麼?
    吃貝類海鮮中毒?!小編最愛的辣炒花蛤還能吃嗎?是謠言還是確有其事?秉持探求真相,服務「吃貨」、為海鮮正名的小編,決定一探究竟!最早,傳出吃貝類海鮮中毒的是「萬能」的朋友圈。隨後,泉州石獅市市永寧鎮人民政府發布通告:至此,吃貝類海鮮中毒事件落下「實錘」!靠海吃海,吃了一輩子的海鮮了,貝類海鮮早已成福建沿海人民餐桌生的常客,怎麼偏偏這幾天吃的就有問題呢?不能光聽「元芳怎麼看」,挖掘真相,小編要聽取各方聲音!
  • 貝類海鮮細菌多別生吃 吃海鮮注意九大禁忌
    原標題:貝類海鮮細菌多別生吃 吃海鮮注意九大禁忌   眾所周知,海鮮營養豐富,相對於紅肉來說,吃海鮮更不易造成肥胖,因此備受廣大女性青睞。海鮮雖好,不過吃的時候也需要注意,究竟吃海鮮有哪些禁忌?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下!
  • 這6種貝類既美味又實惠!海鮮老闆:看來是吃貝類的行家!
    對於貝類來說,是很多人喜歡吃的海鮮之一。不少的貝類味道非常的鮮美,特別是在沿海的朋友,可以吃到不同的貝類。有些貝類不但美味,而且經濟實惠。很多人都懂得買回來吃。有的貝類非常適合爆炒,鮮香可口,配酒一流。有的貝類適合燉湯,在一些湯裡面放一點,會讓整個湯都非常的鮮甜。
  • 貝類海鮮第一天沒吃完,第二天你還敢吃嗎?會不會中毒啊!
    貝類海鮮一直是人們生活中的調味品,價格相對低廉鮮味相對優秀,是人們生活中經常會出現在餐桌上的海鮮食物之一,也是很多人閒暇時都會作為邊看電視邊食用的一種鮮美的宵夜!而且在晚上吃貝類海鮮根本不用擔心會長胖!因為貝類海鮮大多都是高蛋白低脂肪的!那麼隔夜的貝類海鮮還能吃嗎?
  • 這種貝類海鮮近期少吃,0.5毫克可致命!
    眼下又到了各種海鮮變得十分肥美的時候啦但各位愛吃海鮮的吃貨注意啦!近期多地發布安全警示已發生多起食用這種海鮮中毒事件嚴重者可致命說的就是它——海虹!貽貝亦稱海虹就是廣東人常說的青口除了直接煮熟吃以外廣東人還會把它加工成幹品多地發布安全警示!
  • 赤潮來襲,吃貝類易中毒?那中山的海鮮還能吃嗎?市食藥監局說……
    很多中山人都喜歡吃海鮮一些貝類海鮮也是大家餐桌上的美味佳餚但最近在南方部分海域
  • 吃斤海鮮比蔬菜都便宜 現在正是吃貝類好時候
    晚報訊 近期天氣回暖,蔬菜的價格也開始回落,相比之下,各類海鮮也開始上市,以物美價廉的貝類海鮮為主,部分海鮮價格甚至比蔬菜還便宜。昨日上午,記者探訪市場發現,隨著天氣轉暖,越來越多漁船出海,市場上海鮮種類明顯增多。小黃花、紅頭魚等小魚小蝦佔多數,而扇貝、海蠣子等貝類海鮮因價格便宜也頗受市民青睞。
  • 水產品裡有寄生蟲 如何安全吃海鮮?如何預防寄生蟲?
    水產品裡有寄生蟲 如何安全吃海鮮?如何預防寄生蟲?但是,最近一則展示海鮮中存在寄生蟲的視頻在網上流傳,視頻裡有寄生蟲在小龍蝦、魚類、貝類、螃蟹等海鮮體內的存在情況,並展示了分離過程。這其中,有些「寄生蟲」有大拇指大小,可以通過蠕動進入小龍蝦體內,有的比髮絲略粗,存在於活魚體內,讓人看後不禁心驚膽戰,擔心起海鮮等水產品的安全性。對此,視頻呼籲網友要少食用海鮮。我們應該如何健康、安全的吃海鮮呢?又應該如何預防寄生蟲?
  • 紐西蘭對貝類海鮮發出消費者警告
    食品夥伴網訊 據紐西蘭媒體報導,近日紐西蘭衛生部門針對來自紐西蘭科羅曼德爾灣(Coromandel) 以及普倫蒂灣的貝類海鮮食品發布了消費者警告,原因是經檢測,該地貝類感染了高濃度的麻痺性貝毒,會對消費者健康造成嚴重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