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潮來襲,吃貝類易中毒?那中山的海鮮還能吃嗎?市食藥監局說……

2021-02-08 城市零距離

很多中山人都喜歡吃海鮮

一些貝類海鮮

也是大家餐桌上的美味佳餚

但最近在南方部分海域

產生了一些含有毒素的貝類

食用後,會對人體產生危害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目前這部分貝類有沒有流入中山呢?

今期《食品安全知多D 》

跟著小何一起來了解下


6月6日,福建省泉州石獅市

梅林碼頭附近海域發現赤潮

面積約2平方公裡


所謂赤潮,是指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海水中某些浮遊植物、原生動物或細菌爆發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體變色,而貝類是以過濾水中的微生物作為食物,當藻類含有一定的毒素,它就會將毒素附著在貝類,所以當赤潮發生時,貝類很容易就被汙染。



一旦人體食用這些受赤潮汙染的貝類,輕則會出現口唇麻木和刺痛感,重則會導致呼吸肌麻痺而死亡。


那麼這些受赤潮汙染的貝類

有沒有流到中山呢?

記者走訪了部分市場了解情況

沒受影響,一直是這樣賣,大多數拿貨都是來自江門市場、珠海那邊。

市食藥監局表示

目前中山暫未發現「問題」貝類!

這次監督抽檢了新鮮貝類水產品35批次,其中貝類23批次,貝類暫養水12批次,抽檢結果全部合格,目前我市暫時沒有發現來自赤潮地區的貝類。



市漁業局說,

貝類毒素無法通過肉眼分辨,

高溫也無法殺死

街坊最好到正規檔口購買貝類產品,

烹煮前也要小心處理。

在烹飪貝類時,一定要煮熟煮透,高溫下會大大降低微生物汙染所造成的食源性風險。

避免食用貝類周邊內臟、生殖器及卵子等發黑的部位,最好將貝類肝臟進行去除,儘量減少它們毒素沉積的風險;同時,減少食用頻率,單次食用量不宜太多。

蔬菜水果等含維生素C較多,多吃有助於肝臟排毒、加快毒素分解。

牛奶、米湯等也可以保護胃腸道,因此在吃海鮮之前吃蔬果、喝點米湯,或可起到輕微的緩解之效。

記者:何潔瓊 湯嘉源 | 編輯:小零

*公眾號如需轉載城市零距離原創內容,請聯繫授權:13928182333;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下面是有獎問答時間:

市藥監局最近抽檢了多少批次的貝類產品呢?

A.35批次

B.45批次


知道的街坊,發送「食品安全知多D+答案+姓名+聯繫電話」到《城市零距離》官方微信公眾號或在《中山食品藥品監管》微信公眾號回答問題都可以的喲。我們會各自隨機抽取4名觀眾,每人送出100元加油卡哦!~~

上期獲獎觀眾:

134****0312,155****6556,135****5155,135****0387

相關焦點

  • 赤潮高峰期來襲,這種貝類海鮮要少吃
    赤潮高峰期來襲,這種貝類海鮮要少吃 2020-04-20 22: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河北唐山發出安全警示:這種貝類海鮮近期少吃!
    安全警示中表示:結合近年唐山市市及周邊地區海虹麻痺性貝類毒素發生、發展的規律,海虹麻痺性貝類毒素含量4—5月份將達到最高。食用海虹中毒後,患者初期症狀為口唇、手腳麻木,後期伴有噁心嘔吐、頭暈等症狀,重症患者呼吸困難、四肢無力、伴有昏迷。
  • 赤潮高發期來襲 慎食貝類海產品
    然而最近一段時間,愛好吃海鮮的人千萬要注意了!食用貝殼類海產品,可能會引發食物中毒!浙江省各級食藥監管部門已啟動應急機制,組織相關部門採取防範措施,舟山、寧波、台州、溫州等省內海鮮主要產地已陸續開展抽檢排查。截至目前,全省尚無重大食品中毒事件發生。
  • 福建多個海域發生赤潮!廈門的水產品還能吃嗎?監管部門這樣說
    市場方面介紹說,赤潮發生後,他們已經啟動了相關的應急預案,嚴防赤潮發生地的水產品流入市場,一旦發現赤潮海域水產品特別是貝類,馬上下架銷毀。同時加強關於索證索票、產地證明、進貨票據的查驗。:赤潮都有毒嗎?:分無毒赤潮和有毒赤潮。
  • 權威丨舟山食安辦發布:慎食赤潮區域貝類海鮮
    近日寧波發生赤潮的海域6月26日,舟山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發布《關於慎食赤潮區域貽貝等貝類海鮮的消費提示》。近期,我國南方部分海域發生赤潮,貝類產品質量安全風險加大。6月11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已發布慎食貝類海鮮的消費提示。6月14日,農業部辦公廳印發《農業部辦公廳關於加強貝類質量安全監管的緊急通知》(農辦漁〔2017〕39號)。為避免市民發生貝類食物中毒事件,現就有關食品安全消費提示如下:麻痺性貝類毒素是我國海洋赤潮毒素中最常見的毒素之一,其毒性極強,尚無特效的解毒方法。
  • 國家食藥監提醒慎食赤潮貝類 常見貝類海鮮有哪些
    據報導,近日,國家食藥監總局官方微信發布消費提示。近期,部分南方海域發生赤潮。赤潮生物第一優勢種為鏈狀亞歷山大藻,該藻種可產生麻痺性貝毒。麻痺性貝類毒素毒性極強,尚無特效的解毒方法。建議消費者及餐飲單位儘量避免購買來自赤潮地區的貝類,如發現誤食,出現中毒症狀,請儘快就醫。
  • 吃貝類海鮮中毒!?「緊急擴散文」滿天飛,真相到底是什麼?
    吃貝類海鮮中毒?!小編最愛的辣炒花蛤還能吃嗎?是謠言還是確有其事?秉持探求真相,服務「吃貨」、為海鮮正名的小編,決定一探究竟!最早,傳出吃貝類海鮮中毒的是「萬能」的朋友圈。隨後,泉州石獅市市永寧鎮人民政府發布通告:至此,吃貝類海鮮中毒事件落下「實錘」!靠海吃海,吃了一輩子的海鮮了,貝類海鮮早已成福建沿海人民餐桌生的常客,怎麼偏偏這幾天吃的就有問題呢?不能光聽「元芳怎麼看」,挖掘真相,小編要聽取各方聲音!
  • 假期想吃海鮮了?來自赤潮海域的貝類不要碰
    新京報訊(記者 歐陽曉娟)假期到來,一些人對海鮮是躍躍欲試,不過其中可能暗藏健康風險。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發布的食用貝類的風險提示指出,每年4-6月,汙染嚴重的沿海地區可能發生赤潮,造成貝類產生毒素,食用後會引發中毒。
  • 福建海域出現赤潮!近期吃海鮮,要學會「挑挑揀揀」
    赤潮是海洋生態系統中的一種異常現象每年4至6月是赤潮高發期過去因赤潮導致的貝類中毒事件時有發生什麼是赤潮千萬不要自行採食野外貝類!專家表示,即便有毒赤潮已經消亡一段時間,受汙染的水產品依然會有毒素反應,尤其是對雙殼貝類的影響較大。02吃海鮮一定去正規市場購買!
  • 惠安大港灣、寧德、莆田、福州、平潭出現赤潮!海鮮慎吃!
    同時,各地加強對水產品,特別是濾食性養殖貝類的赤潮毒素檢測,如發現貝類毒素超出限量,及時提請當地政府發布禁止採捕、銷售水產品的通告,並配合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做好受赤潮影響的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嚴防受赤潮毒素汙染的水產品流通入市。因赤潮導致的貝類中毒事件時有發生曾造成福建多人中毒!
  • 泉州、福州、寧德、莆田、平潭出現赤潮!海鮮慎吃!
    同時,各地加強對水產品,特別是濾食性養殖貝類的赤潮毒素檢測,如發現貝類毒素超出限量,及時提請當地政府發布禁止採捕、銷售水產品的通告,並配合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做好受赤潮影響的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嚴防受赤潮毒素汙染的水產品流通入市。
  • 寧波海域出現有毒赤潮 貝類慎用為上
    赤潮發生後,象山已臨時關閉該區域的貝類採捕,並告知沿岸養殖戶加強防範。「現在正好是禁漁期,海上基本沒有大規模捕撈作業,一些零星的採集貝殼也已停止。」工作人員說。  寧波大學海洋學院的蔣霞敏教授介紹說,濾食類貝類對有毒海藻相對不敏感,但有富集作用,毒素容易積聚在體內。據初步檢測,寧波發現的是短裸甲藻,屬於裸甲藻目。
  • 福建這片海域赤潮仍在持續!這種海鮮近期少吃
    據了解,赤潮是海洋生態系統中的一種異常現象。每年4至6月是赤潮高發期。沿海水質毒性強,嚴禁任何人員下海遊泳、入海採捕,切勿食用貝類等海鮮品,竹筏不得出海釣魚,以免發生中毒事件!要知道,因它導致的貝類中毒事件時有發生,曾造成福建多人中毒!泉州石獅:8名人員誤食貝類中毒!
  • 緊急:平潭赤潮預警!海鮮慎吃!海鮮慎吃!海鮮慎吃!海鮮慎吃!
    就在5月24日,平潭發生赤潮,已致大量魚類死亡!最新消息發布!近日,福建省羅源灣、黃岐半島、平潭蘇澳、湄洲島、惠安大港灣等部分海域相繼發現赤潮。截至27日18時赤潮影響海域,除平潭、連江部分養殖網箱發生魚類死亡外其他海域未發現養殖生物死亡情況
  • 為什麼四五月份海虹等貝類要少吃?來聽專家怎麼說
    海虹因肉嫩味鮮,一直是許多食客的海鮮必選產品。但每年4月-5月,海虹或因赤潮高峰累積一定毒性,食用有中毒風險,全國各地也紛紛出臺了一些安全提示,提醒市民少食慎食海虹。為此,小布也邀請上海海洋大學食品學院的陳舜勝教授為市民答疑解惑。
  • 鄰省的象山海域發現有毒赤潮!蘇州人愛吃的扇貝、蛤蜊…最近還能吃嗎?
    那麼,我們很喜歡吃的貝類海鮮,這次有沒有被赤潮「汙染」?這次發生的赤潮是短裸甲藻,屬於裸甲藻目,含有一定的神經性貝毒。昨天下午,寧波市海洋與漁業局透露,漁業部門已經對當地的貝類進行檢測。省海洋與漁業局也派出了專家組,趕到寧波指導工作。
  • 吃海鮮中貝毒?貝類:這個鍋我們不背!
    那肥美的魚蝦蟹貝光是想想是不是就很爽?別急,臨行之前一定要看一下當地的新聞,看看這個時候到底能不能吃上「新鮮」的海鮮。網絡搜索截圖看到上面這些新聞,心裡是不是「咯噔」一下,自己心心念念的海鮮竟然成了毒物?!此時,黑心店主在心裡默念,這次海鮮中毒可不能再怪我給你們的海鮮不新鮮了吧,這海鮮可是夠「新鮮」的呢!就是因為太「新鮮」了,吃了才會中毒呢!
  • 深圳人,貝類不能瞎吃,麻痺性貝類毒素你知道嗎?
    夏末是吃海鮮的好季節,辣椒醬油爆炒一碟花甲、蒜蓉蒸帶子等等哪樣是你的最愛?但美味的貝類其實也暗藏風險,今天就來為大家科普一下貝類中常見的一組毒素——麻痺性貝類毒素。
  • 福州、平潭、寧德赤潮還在持續!海鮮慎吃慎吃慎吃
    :赤潮都有毒嗎?由赤潮引發的貝類中毒是一種毒性較強的有機毒素因赤潮導致的貝類中毒事件時有發生曾造成福建多人中毒! 特別提醒大家赤潮沿海水域的貝類等海鮮食品別輕易購買和食用!勿生食貝類;若進食貝類海產品後,短時間內出現唇、舌麻痺及肌體無力、頭痛和暈眩等症狀,請及時前往鄰近醫療機構就診,並主動將飲食史告訴醫生。
  • 福州、泉州、寧德、莆田、平潭出現赤潮!海鮮慎吃!
    同時,各地加強對水產品,特別是濾食性養殖貝類的赤潮毒素檢測,如發現貝類毒素超出限量,及時提請當地政府發布禁止採捕、銷售水產品的通告,並配合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做好受赤潮影響的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嚴防受赤潮毒素汙染的水產品流通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