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空氣哪裡尋?巴黎連續七天霧霾,被稱為「塞納河畔北京」

2020-12-17 世界說

世 界 說宋 邁 克發自 法國 巴黎

「大氣汙染是未來的衛生醜聞,它威脅著法國人的健康,特別是法蘭西島大區(作者註:即巴黎所在大區)和裡昂的居民。數字可以被質疑,但數量級已經確認:根據法國國家公共健康局計算,空氣汙染這一禍害每年導致四萬八千人過早死亡。」12月8日《世界報》(Le Monde)的社論一開頭便擺出了警示的姿態。在這篇題為《巴黎汙染:仿佛是塞納河畔北京》(Pollution à Paris : des faux-airs de Pékin-sur-Seine)的文字中,作者鄭重呼籲:「即使測量數據還不能真正跟中國首都相比,但巴黎和巴黎所在大區這幾天竟有『塞納河畔北京』之感。必須堅決治理大氣汙染了。」

△ 12月6日,霧霾中的艾菲爾鐵塔(來源:www.telegraph.co.uk)空氣汙染這一話題對巴黎人來說不是什麼新鮮事了,然而今年11月底至12月中旬的一段時間卻是十年來最嚴重的一次冬季汙染高峰。從11月30日至12月17日,這次法蘭西島大區的汙染高峰持續了18天,其中有11天出現了汙染物指標超過通報或警戒限度的情況(有10天PM10超標,1天二氧化氮超標),而12月1日PM10的日均值達到了146g/m,幾乎是警戒限度(80g/m)的兩倍。這場由反氣旋影響下的汙染高峰並未像往年的春季汙染高峰一樣使能見度顯著下降,但據大區醫療機構的統計,從11月30日至12月7日的一周內,因呼吸疾病而前往兒科急診的病人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5%。為了緩解汙染高峰,巴黎採取了一系列緊急措施:巴黎及近郊22個城鎮實施汽車單雙號限行、法蘭西島公共運輸系統免費、主幹道限速、經過卡車必須繞行等等。從1997年第一次實行單雙號限行以來,這一措施在巴黎至今實行過九天,其中六天都在今年12月。單雙號限行,一場政治紛爭在這次汙染高峰之前,並非沒有其他持續幾天的汙染高峰前例,然而單雙號限行這一措施卻極少使用。在法國,這一措施的決定權屬於國家權力在地區的執行者——總督察(préfet)。根據2015年出臺的法規規定,「在汙染指標預期將超過警戒限度或汙染持續的情況下」,總督察「可以決定推行」包括限速、單雙號限行、關停工業設施等措施,而決定的做出前需向一個由地區議員等組成「專家委員會」的諮詢。該規定出臺時,生態部長羅亞爾(Ségolène Royal)曾說:「不讓一個人開車是一個取消自由的措施(une mesure privative de liberté),需要有足夠理由。」事實上,國家決定延遲單雙號限行的「理由」往往是政治的。

△ 巴黎及近郊每年實施單雙號限行的天數2014年3月的市級選舉(élections municipales)前,一直不願惹惱法蘭西島大區駕車人的社會黨政府直到汙染高峰持續一周後才決定實施單雙號限行。在該決定實施的一天中,車流量減少了18%,顆粒物汙染因此減少了6%,二氧化氮含量降低了10%,在高峰期這一效果更佳明顯。在這次市級選舉中,社會黨的安娜·伊達爾戈(Anne Hidalgo)當選為巴黎市長,她所在的社會黨與綠黨、左翼聯盟等政黨組成了巴黎議會的多數。伊達爾戈上任以後,推行了一系列旨在促進環境建設、減少城內汽車數量的措施,而巴黎在環保方面的步伐邁得太大,卻讓國家有些頭疼。一年以後的2015年3月,類似的事情再度上演:汙染高峰預計將在3月21日周六到來,而省級選舉(élections départementales)的第一輪投票將在周日進行。這次不同的是,已經當選為市長的伊達爾戈不必再像2014年選舉期間那樣縮手縮腳,她這次明確向國家叫板,要求採取措施遏制汙染。最終,政府答應了巴黎市長的要求,決定實施限行,但日期是在投票後一天……而今年的這次汙染高峰中,政治紛爭再度上演。紛爭的一方仍然是伊達爾戈,而另一方變成了法蘭西島大區主席瓦萊麗·佩克雷斯(Valérie Pécresse)。2015年底的大區選舉(élections régionales)結束了左翼對這個首都所在大區近18年的統治,來自右翼共和黨(Les Républicains)的佩克雷斯(Valérie Pécresse)成為新任大區主席。政黨分歧讓佩克雷斯與伊達爾戈從年初開始就在關於塞納河右岸的河畔通道改造計劃上各執一詞,而在這次汙染高峰中,兩人更是接連交鋒。 

△ 法蘭西島大區主席佩克雷斯(左)與巴黎市長伊達爾戈(右)從11月30日汙染高峰一開始,伊達爾戈就在巴黎展開了動作:她決定對巴黎市內居民區內的停車實施免費。12月2日起,巴黎市便開始要求督察署實施單雙號限行等遏制汙染的措施,伊達爾戈還通過推特等手段展開了宣傳陣勢。而法蘭西島大區則一直不同意實施限行。直到12月6日汙染高峰持續一周後,督察署終於決定執行限行措施,佩克雷斯並沒有提及大區政府之前的態度,只是表示自己支持在今後「當汙染級別需要時自動實施單雙號限行」。

△ 伊達爾戈12月5日的推特:「我重申我向國家提出的要求:必須實施單雙號限行。」圖釋中的文字為:「公路交通佔巴黎二氧化氮排放的三分之二,顆粒物排放的55%」。12月6日實施限行措施的當天,伊達爾戈肯定了國家的決定,同時不忘抓住大區政府的另一決定大做文章。當天,在佩克雷斯的主持下,法蘭西島交通工會(作者註:STIF,管理法蘭西島大區交通建設的機構)通過決定,將大區的柴油動力公車的退出時限定在了2029年。伊達爾戈指責道:「上一屆大區行政部門(社會黨執政期間)承諾這批公車將於2025年前被置換為清潔公車,而這一日期被佩克雷斯女士推遲到了2029年。」大區方面的回應也不甘示弱:「在攻擊法蘭西島交通工會退出柴油車的日程時,安娜·伊達爾戈展開的是一次過分的攻擊和一次對歷史的重寫。」「巴黎市長應該知道如果要在2025年就讓柴油車退出的話,考慮到公車的使用壽命,第一批清潔公車的訂單應該在2011年就發出,那時左翼在法蘭西島交通工會佔多數……那時電動公車的技術還不存在。」城市與郊區、受害人群和私車主的利益衝突政黨鬥爭之外,伊達爾戈和佩克雷斯的紛爭體現了空氣汙染治理、公共運輸規劃等議題上不同層級政府間複雜的責任關係,也的確代表了針對汽車尾氣問題的兩種聲音。對大部分在巴黎或近郊居住並工作的居民來說,發達的地鐵系統使得他們對汽車的依賴並不高。而維護生活環境中的空氣品質往往是他們的首要考慮。巴黎市政府在2007年推出了公租自行車系統Vélib』,又在2011年開全球之先,推出了公租電動汽車系統Autolib』(《如何在浪漫法蘭西優雅地租車約會》)。而今年展開的塞納河右岸河岸車道的人行道改造更是進一步強化了巴黎市政府「反汽車」的形象:這段建成於汽車正在法國全面普及的60年代的市內快速通道將從此對汽車說不,被改造為人行道,將來還可能會修通無軌電車。然而郊區居民對巴黎人追求優美環境的努力似乎並不買帳。對於一些距離巴黎市相對較遠的郊區居民來說,汽車是他們每天上下班最方便的選擇。無論是單雙號限行這樣的臨時措施還是快速通道的人行道化這樣的長期措施,受損的都是這些人。連接巴黎和郊區的鐵路公交系統不僅遠不如市內的地鐵系統密集,還因為年久失修等原因時常出現各種故障,延遲或阻斷了一些郊區居民唯一的出行通道。最近幾十年內,法國政府在將鐵路網方面的投資重點過度集中在高速火車(TGV)線路上,而對普通線路的維護則長期嚴重投資不足,區域快鐵C線(RER C)部分路段的接觸電網已經使用了近一個世紀都沒有更新。今年二月,國家審計法院(Cour des Comptes)的一份報告描繪了法蘭西島大區鐵路網絡的糟糕狀況,指出這一鐵路網的狀況「將持續惡化直至2020年,到2025年才能回復到現在的水平,而這一水平遠不優秀。」在這樣的背景下,單雙號限行遭遇的反對與抵制似乎也可以理解。2014年和2015年的兩次限行都還取得了一定效果,而今年12月6日實行單雙號限行的第一天,本應減少一半的車流量幾乎沒有變化,巴黎甚至還出現了高於平時的堵車現象,使得這一措施完全失去了作用。檢查不足、罰金過低乃至車主的自私自然都是原因,但恐怕公交系統不改善,也很難讓郊區居民真正認同限行措施。 

△ 2016年12月6日車流量與平時的對比:黑色曲線為當日車流量,藍色為平均流量,從綠到紅為車流量水平的不同級別,橫軸為時間。對於目前的局面,政府也提出了新的辦法。法國政府從今年初開始推行對每輛汽車尾氣排放水平進行認定的「空氣品質認證」貼紙(vignette Crit'Air),12月初的汙染高峰期間,政府做出決定:這一認證貼紙從明年起將在巴黎等幾個大城市強制推行。在未來的汙染高峰期,各地的督察署便可以根據汽車的汙染水平制定限行措施。這比具有一定盲目性的單雙號限行自然更加有效。而巴黎市的措施更為積極:從今年7月1日起,所有1997年以前上牌的汽車在周一至周五早8點到晚8點間將禁止在巴黎行駛。這一措施大約涉及全城10%左右的汽車。同時,巴黎還宣布將在2020年前徹底禁止柴油車。

△ 四種等級的「空氣品質認證」(Crit'Air)標籤這些措施也並非不存在爭議。年代久遠的老式汽車顯然排放級別更低,而新車、特別是電動車則佔據優勢。早年曾因為低能耗而得到政府鼓勵、補助的柴油車如今徹底失寵,成為治汙目標下最不受歡迎的車型。能買得起電動車的人畢竟是少數,而沒有經濟能力更換新車的人會因此受到損失。儘管政府也出臺了置換柴油車的補助政策,但這類通過排放等級來採取限行措施的做法仍然遭到不少批評。12月20日,幾百輛大巴在巴黎進行了遊街抗議,他們反對2020年徹底禁止柴油車的措施。他們指出在長途大巴中,還不存在柴油車的真正替代技術,並威脅道:「沒有大巴車,就沒有旅行團。」與這些車主針鋒相對的則是環保組織和空氣汙染的受害者。就在這次汙染高峰還在進行中的12月13日,10個汙染受害者家庭在兩個環保組織的協助下將國家告上法庭,控訴「公權力在近幾年特別是最近的汙染高峰期內的不作為」。這些家庭大都居住在城區或城郊的幹道周邊,有在汙染高峰期間肺病發作住院的成人,也有在這期間出現呼吸困難的兒童。這兩個環保組織在2014年就曾發起類似訴訟,但法院決定不受理(classement sans suite)。的確,面對錯綜的行政層級、複雜的責任關係和難以調和的利益衝突,難辦的恐怕不止有法院。面對每年近五萬人過早死亡的數字,治理空氣汙染仍將是法國未來的一個難題。

相關焦點

  • 法國巴黎遇霧霾天 艾菲爾鐵塔開啟隱身模式
    隱身的艾菲爾鐵塔 巴黎霧霾問題已經不算新聞,空氣汙染也長期困擾著巴黎居民。法國《世界報》(Le Monde)12月8日發表社論稱:「即使測量數據還不能真正跟中國首都相比,但巴黎和巴黎所在大區這幾天竟有『塞納河畔北京』之感。必須堅決治理大氣汙染了。」
  • 霧霾來了,北京人的乾淨空氣在哪裡?
    一到冬季,北京的霧霾叕如約而至,PM2.5指數不斷刷新,黃色警報和橙色警報接踵而來,首都變霾都,京城人民唯有望霾興嘆。「大霧瀰漫在這裡的每一條街道/空氣汙染指數竟然不斷爆表/除了仙境般的樓閣把你我圍繞/我依稀看到了滿街滿眼的口罩」,網友改編的霧霾版《北京北京》,唱出了京城人民的無奈和辛酸。
  • 北京後天起連續五天又有霧霾,大興通州等郊區今日空氣已轉差
    北京後天起連續五天又有霧霾,大興通州等郊區今日空氣已轉差 張航/北京晚報 2016-11-28 16:24 來源:澎湃新聞
  • 巴黎霧霾:政府挨罵,強硬出招
    自3月17日起,巴黎實行機動車尾號限行政策,摩託車也將納入限行範圍。這是法國自從1997年以來,第二次啟動單雙號限行。有環境專家認為,巴黎霧霾的嚴重程度和北京差不多。空氣品質監測數據顯示,自11日起,由於空氣中可吸入顆粒物PM10濃度超標,巴黎大區已連續5天空氣汙染指數超過警戒線,14日的PM10濃度達到每立方米180微克,超過法國設定的80微克的安全底線。    在《紐約時報》看來,以優雅著稱的巴黎發生如此嚴重的空氣汙染,叫人頗為意外——巴黎人向來對空氣品質要求不低,建築高度都被嚴格限制,只為讓民眾擁有「大量流動的空氣」。
  • 巴黎馬拉松:從香榭麗舍到塞納河畔,巴黎的夢幻半日遊
    這一段依然會經過不少柏油路和碎石路交替的路面,好在景色優美,跑在塞納河畔也容易讓人浮想些別的事,倒不會覺得過於疲憊;24K公裡:巴黎聖母院此處就會看到雨果小說《巴黎聖母院》中的故事場景,巴黎聖母院。跑馬拉松不會上島只是遠眺,但每個去巴黎的人都會去巴黎聖母院。
  • 罕見霧霾嚇到法國巴黎 官方緊急實施單雙號限行措施
    【環球時報駐法國特約記者 姚蒙 董銘】8日是法國巴黎為應對空氣汙染實施車輛單雙號限行的第三天。面對「10年來最嚴重的空氣汙染」,有關官員呼籲「公民的愛國心和責任感」,因為「汙染影響到每個人的生活」。  法國國際廣播電臺7日報導稱,由於連續四天遭遇空氣汙染,巴黎當地時間6日起臨時採取車輛單雙號限行等緊急措施。
  • 洛杉磯、倫敦、巴黎等城市治理霧霾與大氣汙染的措施與啟示
    近年來,我國中東部地區持續高發的霧霾,引發社會公眾對空氣品質和環境汙染問題的高度關注。2013年1月底,全國霧霾面積就達到143萬平方公裡。2014年2月20日起,濃重的霧霾在北京及華北大部分地區持續7天不散。專家稱我國大氣汙染治理已經刻不容緩。
  • 順著塞納河畔漫步而下,體會最正宗的巴黎情懷
    塞納河是法國的第二長河,自東向西流經巴黎,水流很平緩,特別適合在河上遊船觀賞巴黎兩岸的宏偉建築。塞納河的左岸是拉丁區,擁有著名的咖啡店,充滿了文藝氣息;塞納河的右岸是巴黎的商業與政治中心。午夜時分,巴黎的優雅浪漫無法言喻。
  • 巴黎的標誌——塞納河畔的舊書攤正在走向死亡
    塞納河畔的舊書攤與羅浮宮和巴黎聖母院同為巴黎標誌性風景線,許多人擔心可能迎來它們的最終章。塞納河畔的舊書攤。圖片:pixabay10月,法國為了抗擊新冠疫情捲土重來,在全國範圍內實施了新的封鎖措施,封城下的舊書攤們,正在失去最後的顧客。巴黎人鍾愛的遊手好閒——漫無目的地散步來享受生活——已經完全消失了,宵禁和隔離措施扼殺了它,同時使舊書攤失去了忠實顧客。今年的銷售額平均下降了80%,加萊說,這讓很多攤主陷入了困境。
  • 塞納河畔(2)
    新華社照片,外代,2020年4月6日 (外代二線)(13)塞納河畔 這是在法國巴黎拍攝的塞納河畔停泊的遊船。 新華社/西霸新華社照片,外代,2020年4月6日 (外代二線)(14)塞納河畔 這是在法國巴黎拍攝的塞納河畔停泊的遊船。
  • 法國巴黎——塞納河畔的浪漫之地
    法國巴黎,浪漫之都,時尚之都,文藝之都。 在我看來,和希臘一樣除了治安管理之外,其他都不錯。我遊玩歐洲一圈總結的就是:大部分好玩的國家治安都不太好,比如法國、義大利、希臘這些非常好玩的國家。這只是我個人的感覺,也許我在念書的地方習慣了。
  • KIDO'S VLOG | 時光從塞納河畔流過,留下了巴黎
    「有誰比較充分地談到巴黎各個不同季節之美,夏季的星期日,冬日的夜晚,街道這時變得荒寂靜謐,還有那些公路。 ——杜拉斯《物質生活》 晚上好,我是Kido。 每分每秒,這個世界上都有無數人在談論著巴黎,他們描摹它、嚮往它。 我們無法言盡對巴黎的愛與恨,也無法刻畫它的繁華與墮落,我們只能說,時光從塞納河畔流過,留下了巴黎。
  • 塞納河畔「綠車廂」,其實是個舊書攤
    巴黎塞納河邊的舊書攤是這座城市一道特別的風景。舊書攤其實是一隻只固定在橋墩上尺寸統一的鐵皮箱子,被漆成統一的草綠色,遠遠望去像一節節車廂,因此被稱為「綠色車廂」。這些綠色書箱沿塞納河從蘇利橋一直綿延到羅浮宮,長達近4公裡,可稱得上是全世界最長的圖書館。
  • 巴黎遇霧霾施行單雙號限行 公共運輸工具免費使用
    巴黎遇霧霾施行單雙號限行 公共運輸工具免費使用   進入3月以來,巴黎及其周邊地區一直無風少雨,PM2.5和PM10指數連續多日嚴重超標。該拼版照片顯示的是分別拍攝於2014年3月14日(右)和2012年8月17日(左)的法國巴黎艾菲爾鐵塔。
  • 巴黎艾菲爾鐵塔「消失」在棕色霧霾中(圖)
    巴黎艾菲爾鐵塔  近日,歐洲大陸方向吹來的髒空氣席捲英國法國,並可能引發健康危機。  另外,法國首都巴黎以及北部大部分城市最近汙染嚴重,3月18日,艾菲爾鐵塔「消失」在棕色霧霾中。  法新社報導,在巴黎,空氣品質監測機構用PM10、即空氣中直徑為10微米以下的顆粒物濃度來衡量汙染水平。按照監測機構的說法,「巴黎的汙染水平一直沒有改變,就算沒有超過警戒值,也差不多了」。
  • 今日杭城空氣汙染指數哪裡最高?周三寒冷來襲能否趕走霧霾君!
    看完杭州空氣品質指數,簡直就是一個大寫的懵逼,加粗的心疼!再看看杭州幾個區域的空氣品質指數 ↓↓↓↓↓五區的朋友在哪裡,讓我看到你們的雙手!讓我們在霧霾中緊緊相擁! 霧霾,這個冬天裡最讓人討厭的傢伙,總是這樣不請自來。
  • 法國巴黎霧霾嚴重艾菲爾鐵塔「消失」(圖)
    法國首都巴黎以及北部大部分城市最近汙染嚴重,當地時間18日,艾菲爾鐵塔「消失」在棕色霧霾中。  法新社報導,在巴黎,空氣品質監測機構用PM10來衡量汙染水平。PM10的安全界限被設定為每立方米80微克。
  • 法建築師擬在塞納河畔打造「水車膠囊旅館」
    據香港《文匯報》10月27日報導,法國兩名建築師擬在法國塞納河畔打造一個類似英國「倫敦眼」的「水車膠囊旅館」,讓旅客能夠通過不同角度欣賞塞納河河岸的宜人風光。  據報導,法國SCAU公司的建築師巴爾比耶和德拉曼計劃打造這一新奇計劃。
  • 巴黎霧霾嚴重老鼠成災 艾菲爾鐵塔公園已關閉
    【觀察者網 綜合】世界遊客嚮往的浪漫之都巴黎,近期面臨嚴重鼠患和霧霾的雙重打擊。 據美國《國際財經時報》8日報導,巴黎街頭出現越來越多的老鼠,根據巴黎市政廳新聞稿,巴黎的公共衛生官員很快將開展一項「鬥鼠行動」,包括關閉公共廣場,布置捕鼠器,堵塞齧齒動物活動的隧道,清理死鼠,督促公眾不要餵食鴿子等動物,但目前收效不明顯。
  • 歐洲多地今冬遭遇霧霾天氣 倫敦「黑色」預警
    歐洲多地今冬遭遇霧霾天氣 倫敦「黑色」預警 2017-01-27 04:58:43來源:北京日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盧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