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霧霾:政府挨罵,強硬出招

2020-12-15 青年參考

緊急啟動單雙號限行

巴黎霧霾:政府挨罵,強硬出招

本報記者 賈曉靜 《 青年參考 》( 2014年03月19日   11 版)

    與往日相比,3月17日的艾菲爾鐵塔(下)幾近「消失」。

    3月17日上午5時30分開始,巴黎市及近郊22處市鎮地區實施機動車尾號單雙數限行措施。巴黎60個檢哨站部署了約700名警力進行檢查。 圖片來源CFP

    過去數天,受反常天氣影響,法國巴黎以及附近地區出現少見的嚴重汙染,著名的艾菲爾鐵塔也「消失」在一片霧霾中。

    自3月17日起,巴黎實行機動車尾號限行政策,摩託車也將納入限行範圍。這是法國自從1997年以來,第二次啟動單雙號限行。有環境專家認為,巴黎霧霾的嚴重程度和北京差不多。

    空氣汙染成公共衛生問題,「被迫採取強硬行動」

    自3月14日起,巴黎居民可以免費乘坐地鐵和公交車,這個好消息背後的原因卻讓人笑不出來——空氣汙染嚴重,為了減少尾氣和碳排放不得不如此。

    進入3月以來,巴黎及周邊地區一直無風少雨。空氣品質監測數據顯示,自11日起,由於空氣中可吸入顆粒物PM10濃度超標,巴黎大區已連續5天空氣汙染指數超過警戒線,14日的PM10濃度達到每立方米180微克,超過法國設定的80微克的安全底線。

    在《紐約時報》看來,以優雅著稱的巴黎發生如此嚴重的空氣汙染,叫人頗為意外——巴黎人向來對空氣品質要求不低,建築高度都被嚴格限制,只為讓民眾擁有「大量流動的空氣」。但從現狀來說,巴黎人此前對空氣的良好感覺,或許只是錯覺。

    法國環保部門表示,巴黎已超過中國北京,成為「世界上空氣汙染最嚴重的城市」。

    「巴黎看似陽光燦爛,天氣相當不錯,這是因為人們看不到那些微小的汙染粒子——它們太小了,無法被看到,這正是危險之處。它們能輕易鑽進你的呼吸系統和肺。」環保組織Airparif負責人傑羅姆·克雷夫說。

    英國《衛報》指出,與上世紀70年代當地出現的「煙霧」不同,現今巴黎的汙染物近乎無形,讓不少人掉以輕心。

    米歇爾·奧比爾是巴黎比沙醫院的呼吸科醫生。過去幾天,由於春季花粉和惡劣的天氣,不斷有病人向他抱怨呼吸困難。隨著氣溫上升,汙染物難於擴散,患上呼吸疾病的病人也在增多。

    「病人們咳個不停,也更容易氣短。」奧比爾說,「特別是那些患有哮喘病的人,處境相當糟糕。我建議有呼吸系統疾病的人減少出行。」 

    3月13日,環境部長飛利浦·馬丁宣布,由於細顆粒物造成嚴重汙染,將採取一系列緊急措施。衛生部長馬裡索爾·海納說:「汙染已成為公共衛生問題,我們被迫採取更為強硬的行動。」

    巴黎出「大招」,限行治汙染

    巴黎及近郊地區的空氣汙染粒子連續5天超過安全標準後,3月15日,法國政府決定再出「大招」,於3月17日起執行單雙號限行,巴黎市內一半的柴油和汽油車被禁止上路。

    根據規定,自17日上午5點30分起,除電力車和混合動力車外,巴黎市和近郊22處市鎮地區僅奇數號的機動車允許上路,違反則將被罰款22歐元。同時,巴黎市政廳為車牌尾數為雙數的車輛提供免費停車。至於計程車、公交車、急救車和乘坐3名乘客以上的車,可以免受此限制,照常上路。

    為確保政策實施,市政府在巴黎60個檢哨站部署了約700名警力進行檢查。根據結果,當局將評估是否繼續實施限行措施。

    一些駕駛組織抱怨稱,限行措施為生活帶來極大不便,法國汽車俱樂部協會(ACA)更直斥此舉「倉促行事,而且沒有效果」。

    反對黨人民運動聯盟執行長讓·弗朗西斯科擔心,政府的一系列舉措將造成一團混亂。「生態學家施加了極大的壓力,政府因此匆忙作出決定,而這些決定缺乏連貫性,很難落實。」他告訴歐洲第一電臺。

    但政府並不打算改變策略。政府發言人表示,目前巴黎「別無選擇」,並寄望於每位公民的「責任意識」。

    「如果被罰款,這錢該由老闆付!」

    倉庫工人讓·桑格利爾住在巴黎東部郊區的舍爾市,每天開車8公裡到城市西邊工作。新的限行政策讓他十分不滿。「這讓我怎麼上班?開車只要20分鐘的路,乘公共運輸工具要花一個半小時!」他決定不理會政府的限行要求,繼續開車上班。

    「如果被罰款,這錢該由老闆付!」他對《衛報》說。

    一位在萬森納公園擺攤的小販也決定違抗禁令。「如果沒有車,我不知道怎麼在周一帶著貨物去集市。」在他看來,22歐元的罰款不是不多,但為了工作也只能「頂風作案」。

    法國汽車協會在一份聲明中警告,車輛限行將導致不公和混亂:「這是對低收入家庭的懲罰,給居住在郊區的家庭製造了額外的經濟成本。」 

    據美國《赫芬頓郵報》報導,僅3月17日中午,警察已給4000人開過罰單,還扣留了27名拒絕合作的司機。一些快遞公司也開始抱怨失去的收入。《衛報》指出,政府舉措給了一向暴躁的巴黎人一個大發抱怨的新理由。

    不過,也有不少民眾支持限行政策。

    「空氣汙染讓我的過敏加重——眼睛刺痛,鼻子無法呼吸。我有車,但為了更好的空氣,我願意把它留在停車場裡,乘坐公共運輸工具。 」讓·皮埃爾告訴英國《獨立報》。

    「我認為,如果每個巴黎人都騎自行車出行,這裡的空氣會好得多。」騎行愛好者大衛說。

    事實上,政府的一系列舉措似乎頗見成效。17日,巴黎的車流量比平時少了兩倍,近80%的車輛遵守了新規定。官方發布的數據顯示,新方案實施後,該市空氣汙染指數未見增長。

    霧霾成政治籌碼?

    英國廣播公司指出,由於巴黎市長選舉即將在數日後舉行,一場以空氣為賭注的政治博弈上演了。

    有力競爭者之一、現任副市長安妮·伊達爾戈指責政府推行「不負責任的政策」,鼓勵開柴油車,結果造成了今天的局面。

    據法國《回聲報》報導,伊達爾戈已在競選綱領中提出了改善空氣品質的具體計劃,包括增加市內電動車充電樁的密度;禁止不合標準的大型卡車、旅遊巴士進入市區;禁止一些排放超標的柴油車進入市區等。這將成為她參選的重要籌碼。

    另一位競爭者克里斯多福·納德多夫斯基也欲打「環境牌」。「巴黎市政廳未能充分履行職能,更沒有針對排放的有效措施,比如汽車交替使用、多人搭乘等。」他告訴美國《大西洋月刊》。

    彭博新聞社稱,汙染警報可能再度引發關於柴油稅的爭論。環保團體紛紛指責歷屆政府推廣柴油車,並呼籲對汽車製造商徵稅,以限制柴油車上路。

    上世紀60年代,法國政府一度認為柴油發動機汙染較少,於是著力推動車企研發柴油發動機。為此,法國汽車巨頭雷諾和標緻雪鐵龍公司投入巨資,引進柴油引擎。作為補償,政府在徵稅方面一直給柴油車優惠。

    但近20年來,政府逐漸意識到這是個錯誤——柴油發動機汙染比汽油發動機更為嚴重,現在,柴油車、工業排放和城市供熱系統,被認為是法國空氣汙染的三大元兇。由於經年累積,目前法國的柴油車佔有率已達67%,為歐洲之最。

    環保組織Airparif曾警告,巴黎居民攝入的二氧化氮和顆粒汙染物長期處於高水平。歐盟委員會也曾多次警告,該國汙染物超標,不符合歐盟在歐洲範圍內的規定。《巴黎人報》稱,由於大大超出歐盟對空氣顆粒的限定值,法國恐面臨來自歐盟委員會的上千萬歐元罰款。

    《今日美國》報稱,巴黎在控制汙染方面的努力遠不及其他歐洲城市。早在數年前,雅典就採取了類似的交通管制措施,以減少空氣汙染。巴西聖保羅引入了非常複雜的車輛管理系統,以確保每輛車在每周的尖峰時段停駛一天。德國柏林針對不同種類的車在市區行駛有嚴格規定,而英國倫敦則要求司機在市中心駕駛時支付「擁堵費」。

    過去數天,受反常天氣影響,法國巴黎以及附近地區出現少見的嚴重汙染,著名的艾菲爾鐵塔也「消失」在一片霧霾中。

    自3月17日起,巴黎實行機動車尾號限行政策,摩託車也將納入限行範圍。這是法國自從1997年以來,第二次啟動單雙號限行。有環境專家認為,巴黎霧霾的嚴重程度和北京差不多。

    空氣汙染成公共衛生問題,「被迫採取強硬行動」

    自3月14日起,巴黎居民可以免費乘坐地鐵和公交車,這個好消息背後的原因卻讓人笑不出來——空氣汙染嚴重,為了減少尾氣和碳排放不得不如此。

    進入3月以來,巴黎及周邊地區一直無風少雨。空氣品質監測數據顯示,自11日起,由於空氣中可吸入顆粒物PM10濃度超標,巴黎大區已連續5天空氣汙染指數超過警戒線,14日的PM10濃度達到每立方米180微克,超過法國設定的80微克的安全底線。

    在《紐約時報》看來,以優雅著稱的巴黎發生如此嚴重的空氣汙染,叫人頗為意外——巴黎人向來對空氣品質要求不低,建築高度都被嚴格限制,只為讓民眾擁有「大量流動的空氣」。但從現狀來說,巴黎人此前對空氣的良好感覺,或許只是錯覺。

    法國環保部門表示,巴黎已超過中國北京,成為「世界上空氣汙染最嚴重的城市」。

    「巴黎看似陽光燦爛,天氣相當不錯,這是因為人們看不到那些微小的汙染粒子——它們太小了,無法被看到,這正是危險之處。它們能輕易鑽進你的呼吸系統和肺。」環保組織Airparif負責人傑羅姆·克雷夫說。

    英國《衛報》指出,與上世紀70年代當地出現的「煙霧」不同,現今巴黎的汙染物近乎無形,讓不少人掉以輕心。

    米歇爾·奧比爾是巴黎比沙醫院的呼吸科醫生。過去幾天,由於春季花粉和惡劣的天氣,不斷有病人向他抱怨呼吸困難。隨著氣溫上升,汙染物難於擴散,患上呼吸疾病的病人也在增多。

    「病人們咳個不停,也更容易氣短。」奧比爾說,「特別是那些患有哮喘病的人,處境相當糟糕。我建議有呼吸系統疾病的人減少出行。」 

    3月13日,環境部長飛利浦·馬丁宣布,由於細顆粒物造成嚴重汙染,將採取一系列緊急措施。衛生部長馬裡索爾·海納說:「汙染已成為公共衛生問題,我們被迫採取更為強硬的行動。」

    巴黎出「大招」,限行治汙染

    巴黎及近郊地區的空氣汙染粒子連續5天超過安全標準後,3月15日,法國政府決定再出「大招」,於3月17日起執行單雙號限行,巴黎市內一半的柴油和汽油車被禁止上路。

    根據規定,自17日上午5點30分起,除電力車和混合動力車外,巴黎市和近郊22處市鎮地區僅奇數號的機動車允許上路,違反則將被罰款22歐元。同時,巴黎市政廳為車牌尾數為雙數的車輛提供免費停車。至於計程車、公交車、急救車和乘坐3名乘客以上的車,可以免受此限制,照常上路。

    為確保政策實施,市政府在巴黎60個檢哨站部署了約700名警力進行檢查。根據結果,當局將評估是否繼續實施限行措施。

    一些駕駛組織抱怨稱,限行措施為生活帶來極大不便,法國汽車俱樂部協會(ACA)更直斥此舉「倉促行事,而且沒有效果」。

    反對黨人民運動聯盟執行長讓·弗朗西斯科擔心,政府的一系列舉措將造成一團混亂。「生態學家施加了極大的壓力,政府因此匆忙作出決定,而這些決定缺乏連貫性,很難落實。」他告訴歐洲第一電臺。

    但政府並不打算改變策略。政府發言人表示,目前巴黎「別無選擇」,並寄望於每位公民的「責任意識」。

    「如果被罰款,這錢該由老闆付!」

    倉庫工人讓·桑格利爾住在巴黎東部郊區的舍爾市,每天開車8公裡到城市西邊工作。新的限行政策讓他十分不滿。「這讓我怎麼上班?開車只要20分鐘的路,乘公共運輸工具要花一個半小時!」他決定不理會政府的限行要求,繼續開車上班。

    「如果被罰款,這錢該由老闆付!」他對《衛報》說。

    一位在萬森納公園擺攤的小販也決定違抗禁令。「如果沒有車,我不知道怎麼在周一帶著貨物去集市。」在他看來,22歐元的罰款不是不多,但為了工作也只能「頂風作案」。

    法國汽車協會在一份聲明中警告,車輛限行將導致不公和混亂:「這是對低收入家庭的懲罰,給居住在郊區的家庭製造了額外的經濟成本。」 

    據美國《赫芬頓郵報》報導,僅3月17日中午,警察已給4000人開過罰單,還扣留了27名拒絕合作的司機。一些快遞公司也開始抱怨失去的收入。《衛報》指出,政府舉措給了一向暴躁的巴黎人一個大發抱怨的新理由。

    不過,也有不少民眾支持限行政策。

    「空氣汙染讓我的過敏加重——眼睛刺痛,鼻子無法呼吸。我有車,但為了更好的空氣,我願意把它留在停車場裡,乘坐公共運輸工具。 」讓·皮埃爾告訴英國《獨立報》。

    「我認為,如果每個巴黎人都騎自行車出行,這裡的空氣會好得多。」騎行愛好者大衛說。

    事實上,政府的一系列舉措似乎頗見成效。17日,巴黎的車流量比平時少了兩倍,近80%的車輛遵守了新規定。官方發布的數據顯示,新方案實施後,該市空氣汙染指數未見增長。

    霧霾成政治籌碼?

    英國廣播公司指出,由於巴黎市長選舉即將在數日後舉行,一場以空氣為賭注的政治博弈上演了。

    有力競爭者之一、現任副市長安妮·伊達爾戈指責政府推行「不負責任的政策」,鼓勵開柴油車,結果造成了今天的局面。

    據法國《回聲報》報導,伊達爾戈已在競選綱領中提出了改善空氣品質的具體計劃,包括增加市內電動車充電樁的密度;禁止不合標準的大型卡車、旅遊巴士進入市區;禁止一些排放超標的柴油車進入市區等。這將成為她參選的重要籌碼。

    另一位競爭者克里斯多福·納德多夫斯基也欲打「環境牌」。「巴黎市政廳未能充分履行職能,更沒有針對排放的有效措施,比如汽車交替使用、多人搭乘等。」他告訴美國《大西洋月刊》。

    彭博新聞社稱,汙染警報可能再度引發關於柴油稅的爭論。環保團體紛紛指責歷屆政府推廣柴油車,並呼籲對汽車製造商徵稅,以限制柴油車上路。

    上世紀60年代,法國政府一度認為柴油發動機汙染較少,於是著力推動車企研發柴油發動機。為此,法國汽車巨頭雷諾和標緻雪鐵龍公司投入巨資,引進柴油引擎。作為補償,政府在徵稅方面一直給柴油車優惠。

    但近20年來,政府逐漸意識到這是個錯誤——柴油發動機汙染比汽油發動機更為嚴重,現在,柴油車、工業排放和城市供熱系統,被認為是法國空氣汙染的三大元兇。由於經年累積,目前法國的柴油車佔有率已達67%,為歐洲之最。

    環保組織Airparif曾警告,巴黎居民攝入的二氧化氮和顆粒汙染物長期處於高水平。歐盟委員會也曾多次警告,該國汙染物超標,不符合歐盟在歐洲範圍內的規定。《巴黎人報》稱,由於大大超出歐盟對空氣顆粒的限定值,法國恐面臨來自歐盟委員會的上千萬歐元罰款。

    《今日美國》報稱,巴黎在控制汙染方面的努力遠不及其他歐洲城市。早在數年前,雅典就採取了類似的交通管制措施,以減少空氣汙染。巴西聖保羅引入了非常複雜的車輛管理系統,以確保每輛車在每周的尖峰時段停駛一天。德國柏林針對不同種類的車在市區行駛有嚴格規定,而英國倫敦則要求司機在市中心駕駛時支付「擁堵費」。

相關焦點

  • 巴黎霧霾嚴重老鼠成災 艾菲爾鐵塔公園已關閉
    【觀察者網 綜合】世界遊客嚮往的浪漫之都巴黎,近期面臨嚴重鼠患和霧霾的雙重打擊。 據美國《國際財經時報》8日報導,巴黎街頭出現越來越多的老鼠,根據巴黎市政廳新聞稿,巴黎的公共衛生官員很快將開展一項「鬥鼠行動」,包括關閉公共廣場,布置捕鼠器,堵塞齧齒動物活動的隧道,清理死鼠,督促公眾不要餵食鴿子等動物,但目前收效不明顯。
  • 法國巴黎遭嚴重霧霾襲擊 公交免費三天應對(高清組圖)
    著名的艾菲爾鐵塔也被籠罩在霧霾之中據外電14日報導,法國首都巴黎遭受嚴重霧霾襲擊,當局採取公共運輸免費三天的非常措施加以應對。受反常天氣影響,巴黎出現少見的嚴重汙染,連著名的艾菲爾鐵塔都被籠罩在霧霾之中。專家表示,巴黎在本周出現的霧霾極為嚴重。環境部門表示,沒風,夜間寒冷,再加上白天反常的溫暖,促成了嚴重霧霾天氣的形成。
  • 洛杉磯、倫敦、巴黎等城市治理霧霾與大氣汙染的措施與啟示
    經濟快速發展所帶來的大氣汙染問題,先行工業化國家也曾經歷過,如美國的洛杉磯,英國的倫敦,法國的巴黎,日本的東部沿海工業帶以及德國的魯爾工業區。為治理大氣汙染問題,這些國家的中央和地方政府採取了一系列舉措,取得了較好的治理效果。為此,我們調研了這些城市在治理大氣汙染方面的舉措和經驗,以期為解決我國的霧霾問題提供參考。
  • 法國巴黎遇霧霾天 艾菲爾鐵塔開啟隱身模式
    隱身的艾菲爾鐵塔 巴黎霧霾問題已經不算新聞,空氣汙染也長期困擾著巴黎居民。 霧霾中的巴黎 霧霾中的巴黎 霧霾中的巴黎 霧霾中的巴黎 據新華社報導,早在本月5日,巴黎警察局就宣布,由於接連多日的空氣汙染現象仍將持續,於6日在首都巴黎及其周邊22個市鎮臨時採取車輛單雙號限行等緊急應對措施
  • 巴黎市政府「出招」挽救不堪「鎖」負的塞納河橋
    原標題:巴黎市政府「出招」挽救不堪「鎖」負的塞納河橋  新華網巴黎8月13日電(記者尚栩)法國巴黎市政府13日在藝術橋和主教橋兩個「鎖」害重災區貼出數十幅醒目的宣傳招貼畫,使用法、英、西三種文字呼籲來自世界各地的情侶們高抬貴手,放棄同心鎖,共同保護巴黎的文化遺產。
  • 法國巴黎霧霾嚴重艾菲爾鐵塔「消失」(圖)
    法國首都巴黎以及北部大部分城市最近汙染嚴重,當地時間18日,艾菲爾鐵塔「消失」在棕色霧霾中。  法新社報導,在巴黎,空氣品質監測機構用PM10來衡量汙染水平。PM10的安全界限被設定為每立方米80微克。
  • 巴黎艾菲爾鐵塔「消失」在棕色霧霾中(圖)
    巴黎艾菲爾鐵塔  近日,歐洲大陸方向吹來的髒空氣席捲英國法國,並可能引發健康危機。  另外,法國首都巴黎以及北部大部分城市最近汙染嚴重,3月18日,艾菲爾鐵塔「消失」在棕色霧霾中。  法新社報導,在巴黎,空氣品質監測機構用PM10、即空氣中直徑為10微米以下的顆粒物濃度來衡量汙染水平。按照監測機構的說法,「巴黎的汙染水平一直沒有改變,就算沒有超過警戒值,也差不多了」。
  • 當艾菲爾鐵塔消失在霧霾之中……
    原標題:當艾菲爾鐵塔消失在霧霾之中……  當地時間18日,巴黎和法國北部部分地區被濃厚的霧霾籠罩,艾菲爾鐵塔只能依稀可見,人們驚呼法國這是怎麼了!   據英國媒體《衛報》消息,空氣汙染狀況的飆升引起了法國政府的重視,政府迅速出臺緊急措施,比如降低機動車限速標準(20公裡/小時)、禁止焚燒垃圾,法國空氣品質檢測機構Airparif提高了空氣汙染警告級別,目前為次最高危險級別。其他舉措還包括兩輛車中只允許一輛進入巴黎以及公共運輸免費乘坐。
  • 巴黎遇霧霾施行單雙號限行 公共運輸工具免費使用
    巴黎遇霧霾施行單雙號限行 公共運輸工具免費使用   進入3月以來,巴黎及其周邊地區一直無風少雨,PM2.5和PM10指數連續多日嚴重超標。該拼版照片顯示的是分別拍攝於2014年3月14日(右)和2012年8月17日(左)的法國巴黎艾菲爾鐵塔。
  • 罕見霧霾嚇到法國巴黎 官方緊急實施單雙號限行措施
    【環球時報駐法國特約記者 姚蒙 董銘】8日是法國巴黎為應對空氣汙染實施車輛單雙號限行的第三天。面對「10年來最嚴重的空氣汙染」,有關官員呼籲「公民的愛國心和責任感」,因為「汙染影響到每個人的生活」。  法國國際廣播電臺7日報導稱,由於連續四天遭遇空氣汙染,巴黎當地時間6日起臨時採取車輛單雙號限行等緊急措施。
  • 日本櫻花季:各地方政府出招引中國遊客
    日本櫻花季:各地方政府出招引中國遊客 2018-03-20 09:(日本國家旅遊局(JNTO)北京事務所提供)   中新網哈爾濱3月20日電 題:日本櫻花季:各地方政府出招引中國遊客  中新網記者 史軼夫  「在山形縣可以又滑雪又賞櫻,這在日本獨一無二。」
  • 巴黎治霾也限行:市區開車時速不得超20公裡,停車場全免費
    巴黎出招治霾:單雙號限行公交免費【點擊圖片查看詳情】 10        3月23日,為減少機動車排放的
  • 巴黎也霧霾了 去著名霧都感受「迷茫與繚繞」
    艾菲爾鐵塔不見了,消失在一片棕色霧霾之中,而整個巴黎還有北歐的大部分地區的汙染飆升。但是這些並不影響你擁有一顆旅行的心,去世界著名的霧都,去感受一下那環霧繚繞的「迷茫」感吧。艾菲爾鐵塔消失在霧霾中,這樣的天氣給人一種迷茫,有好像霧裡看花,說到霧,世界上有六大著名的霧都,也會給人一種「迷茫與繚繞」的感覺。
  • 巴黎連續七天霧霾,被稱為「塞納河畔北京」
    △ 12月6日,霧霾中的艾菲爾鐵塔(來源:www.telegraph.co.uk)空氣汙染這一話題對巴黎人來說不是什麼新鮮事了,然而今年11月底至12月中旬的一段時間卻是十年來最嚴重的一次冬季汙染高峰。
  • 歐洲多地今冬遭遇霧霾天氣 倫敦「黑色」預警
    歐洲多地今冬遭遇霧霾天氣 倫敦「黑色」預警 2017-01-27 04:58:43來源:北京日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盧巖
  • 專家:日或對釣魚島有更強硬措施 中國執法力量佔優
    軍事專家尹卓在接受央視《今日關注》採訪時表示,日本成立「釣魚島專隊」後,可能會在釣魚島方向採取更加強硬的措施,但從釣魚島周邊的執法力量部署來看,中方艦艇在數量和總噸位方面都佔有優勢。 報導稱,日本海上保安廳釣魚島專隊人員約600名,包括部署在石垣海上保安部的10艘1500噸級最新巡邏船在內的12艘巡邏船將負責有關任務。港口周圍新建了碼頭、船艦基地、宿舍和倉庫。
  • 2018日本櫻花季各地方政府出招引中國遊客
    在日本山形縣哈爾濱事務所所長大門明看來,隨著日本櫻花季的到來,日本各地方政府紛紛使出「渾身解數」,在中國推廣旅遊、吸引中國遊客到來。  隨著天氣轉暖,櫻花由溫暖的日本列島南端向北方依次開放,因此形成一條由南向北推進的「櫻前線」。據日本氣象協會最新預測,2018年的櫻花的花期,從九州到關東地區的開花、滿開日都比往年早一周左右。
  • 首爾霧霾籠罩 五招遠離霧霾傷害
    韓國首爾連日來霧霾籠罩引起該國民眾焦慮,一些人把矛頭指向中國。韓聯社5日稱,被稱作韓國環保主義先鋒的「綠色韓國基金」主席崔律和律師安庚載當天向首爾中央地方法院起訴北京和首爾政府,要求賠償粉塵汙染對他們造成的精神傷害。
  • 快來看看泰國的霧霾多嚴重,政府禁止農村燒山,保護地球人人有責
    就在今年以環境優美,空氣清新而聞名的泰國,突然也被霧霾襲擊了,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有人間天堂美稱的蘇梅島,和普吉島,都沒有躲過這場災難,而泰國霧霾特別嚴重的地方就是位於泰國北部的清邁。清邁市泰國的第二大城市,第一大城市是首都曼谷,然而清邁也是全世界各地的遊客都非常喜歡去的一座旅遊城市在這座城市中,文藝清新的風格隨處可見,在以前的印象當中,清邁的環境非常好,很難看見有霧霾天。就在這次來到清邁的時候,真的被嚇了一跳呢,眼前輝煌的天空看起來髒兮兮的,真不敢相信眼前的這座城市就是被稱為泰北玫瑰的那座清新小鎮。
  • 拳皇98手遊出招表 草稚京簡易出招方法
    18183首頁 拳皇98 拳皇98手遊出招表 草稚京簡易出招方法 拳皇98手遊出招表 草稚京簡易出招方法 來源:1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