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在沙漠種樹30年,然後奇蹟出現了!

2020-12-11 南博士

今天看到一組沙漠的衛星對比照,簡直是見證奇蹟的時刻。

這是庫布其沙漠的對比圖,位於內蒙古鄂爾多斯,是我國第七大沙漠。腹地深處寸草不生,邊緣地帶風吹沙跑侵蝕周邊草地,面積超過1.8萬平方公裡,被稱為死亡之海。

曾經每年光沙塵暴就有50多次,小風天空一片黃,大風天空一片紅,甚至漆黑到伸手不見五指。

在這裡,很多村民蓋房子都不敢建圍牆,因為刮一晚上風,沙子堵門就出不去了。出現下面的場景真不是兒戲,牆裡比牆外看著更像沙漠。

低矮的土房子被沙子埋得死死的,門都打

在大風後,低矮的土房子被沙子埋得死死的,門都打不開,只得從窗戶把沙子扒開才能爬出去。平日裡就算門窗關嚴,窗臺上也少不了沙土。

張嘴吃沙,喘氣吸沙,在這裡生活吃沙是常態。出門沙子打臉生疼,就算戴上口罩,溜達一圈耳朵裡都塞滿細沙。你在戶外坐下來沒幾秒,就像剛刨出來的摸金校尉。

而且庫布其是距離北京最近的一片沙漠,那裡一吹風,北京就吃土

北京就吃土

在沙漠上,人活著都艱難,更不用說農作物。好不容易埋下的種子,風一吹,要麼被吹跑要麼被埋進深處。到了斷糧的時候,全家人只能吃野草籽。

這種地方還能住人,本身就是奇蹟了。更神奇的,是這些人想要改變被沙子趕著跑的日子。從80年代,他們用盡各種方法防風固沙。在今天看他們的成就,竟然成功了。

1997年,庫布其的一家內陸曬鹽場決定,必須治沙,因為鹽廠正被流動的沙丘一點點覆蓋,再不固沙鹽場就沒了。所以他們決定每賣一噸鹽就從利潤中拿出5塊錢用於治沙,還組建了一支27人的綠化隊伍。

鹽廠周邊的沙漠固定之後,運鹽又成了問題。要把產品遇到火車站,為了躲開沙漠要多走三百多公裡,賣鹽的利潤全都補貼了運輸費。為此他們又決定修一條穿沙公路,流動沙漠中修公路,曾經的異想天開竟然也成功了。

剛修的路轉眼就被沙子蓋住了,為此當地有人的出人,有錢的出錢,沒人沒錢的農民就提供玉米、小麥秸稈扎建草方格進行固沙。在庫布其沙漠中,一小塊綠色就這麼出現了。

這時,在大家看來,改造沙漠,有譜!

不過村民發現,只是不斷重複挖坑種樹澆水,成活率太低,種下十棵都活不了一棵。

後來,也不知是誰的腦洞大開。因為樹苗埋在幹沙裡一點溼土也沒有,於是他們把耐旱品類的樹苗直接插入玻璃瓶。瓶中裝水一起埋入地下,樹苗在瓶子裡面生根,後續只要有一點降水,它就從瓶口的上面生出根須,這時候瓶子裡的部分就開始退化。用這樣的辦法,成活率高達80%。

隨著科技進步,沙漠村民又用上了水衝植樹法,用高壓水槍在沙子裡打洞、噴水、種苗,10秒搞定一棵苗。

就這樣,沙漠中的綠色植被越來越多。
就這樣,沙漠中的綠色植被越來越多。
1988年的庫布其沙漠還是這樣的。
到了2016年,已經局部出現綠洲,同樣讓
年都會有韓國人前去庫布其沙漠種植他們
種樹的外國人中,最著名的應該就是日本

他是日本鳥取大學教授,早在80年代來中國種樹,一直種到97歲,大概幹了14年。

期間他每天種樹10小時,一個坑,一棵樹,一桶水,在他的影響下,日本7300志願者來到庫布其的恩格貝地區種樹,種下樹木300萬棵,染綠黃沙4萬畝。

他曾說環保事業超出國界,在中國種樹也是在幫助日本人。2004年,他去世時留下遺囑,骨灰一半埋在日本故鄉,一半埋在了中國恩格貝。為了紀念遠山正瑛的善行,當地人還為他立了紀念碑。

如今,根據數據統計,庫布其沙漠森林覆蓋率、植被覆蓋率已分別由2002年的0.8%、16.2%,提升到了2016年的15.7%、53%,每年阻止上億噸黃沙流入黃河。

從1988年到2016年,庫布其的降雨量從每年不足100毫米增加到456毫米,沙塵暴從每年50次減少到每年1次。生物種類從不足10種增加到530種,成了世界上唯一被整體治理的沙漠!

因為植被覆蓋率增加,綠化的沙漠地面開始積累出了土壤層,規模化的種植也成了可能。

還有更多的產業,在逐漸平緩下去的沙漠地帶,光伏產業出現了。

因為局部氣候的改善,旅遊產業也開始出現在沙漠中,甚至出現了星級酒店。

經過30年的治理,曾經樹苗種一棵死一棵的庫布其沙漠,如今有三分之一被植被覆蓋。曾經躲在屋裡都能吃沙的地方,在哥看來,如今充滿想像力。

話說所謂的奇蹟也就不過如此了吧,而那些種樹的人,堪稱功德無量。

相關焦點

  • 阿拉善沙漠,他們種樹也種下愛情
    那是一棵他們再熟悉不過的花棒樹,徐世軍用妻子的名字為它命名「阿拉騰花」。蒙古語裡,「阿拉騰花」意為金蓮花,能給人帶來幸福。而細心的網友們發現,這一天給手機裡的螞蟻森林「愛情樹」澆水520克,就會出現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畫面,這是這個公益項目在向阿拉善沙漠深處這對「花棒夫妻」致敬。
  • 螞蟻森林已經出現三年了,馬雲斥巨資在沙漠種樹,現在效果如何?
    螞蟻森林已經出現三年了,馬雲斥巨資在沙漠種樹,現在效果如何?螞蟻森林已經出現三年了,馬雲斥巨資在沙漠種樹,現在效果如何?螞蟻森林是支付寶在2016年8月推出的一個公益活動,不用浪費時間,也不用特別的關注,只要每天在閒暇之時用幾十秒種把自己的能量收集可。這些能量是用戶通過步行、地鐵出行、在線繳納水電煤氣費、網上繳交通罰單、網絡掛號、網絡購票等行為產生的,當能量集到相應數量的時候,用戶就可以在支付寶裡養一棵虛擬的樹。
  • 美國人質疑:中國搞面子工程,浪費幾千億沙漠種樹,怎麼會實現?
    不過最近幾年,大家都有感觸,新聞中不再是經濟增長,而是頻繁出現保護環境的消息。最深刻的一句話,「金山銀山不如自己的綠水青山」,實際上這個口號不僅僅是號召人們做出實際行動,我國政府也在不斷做出好的帶頭作用。
  • 中國在沙漠裡種樹,卻出現令人意外的現象,網友:良心不會痛嗎?
    說起沙漠,很多人都還心有餘悸,沙塵暴的還偶爾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那種黃沙漫天的壓抑還隱藏在人的內心。隨著國家和大家越來越重視環境,不少組織和人自發的每年去沙漠種樹,希望以往一米米蔓延過來的沙漠又一米米的退回去。
  • 4年了,當年馬雲砸重金要帶領全國人在沙漠種樹,如今沙漠變啥樣
    在我們人類長達幾千年的長久發展之中,我們造就了無數的文明和奇蹟,是統治這個地球的目前智力最高的一個物種。在第一次工業革命進行過後,世界上更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工業時代的到來讓很多普通的重複的工作被代替,誕生了許多高科技的產品,也採集了許許多多的自然資源為我們人類所用。
  • 幹掉千年沙漠,種出8個韓國:中國人種樹到底有多牛?
    一片形成於唐代、存在了上千年的大沙漠,已經快被陝西人民「幹」掉了。這是世界上第一個即將被「消滅」的沙漠,幾乎全部變成綠洲。光這麼說,恐怕大家沒什麼概念。但我放幾張對比圖你就明白這是一個怎樣的奇蹟了。想讓沙漠變成綠洲,也絕非是種一棵兩棵樹、花個一年兩年就能做到的。但毛烏素的樹,一種就是70年。一開始,只是一群農民用手挖、用肩扛。他們自學背苗、扎林、剪枝,一個坑一個坑固沙,一鏟子一鏟子種樹。
  • 馬雲曾斥巨資在沙漠種樹,如今已過去了4年,沙漠現狀如何?
    馬雲曾斥巨資在沙漠種樹,如今已過去了4年,沙漠現狀如何?對於馬雲,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人們對於他的印象一向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他創立的阿里巴巴是國內數一數二的企業,旗下的業務也涉及到了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 滬種樹母親獲澎湃和阿里2萬獎勵:沙漠種的樹是我的孩子
    3月15日,上海賣房到內蒙古沙漠種樹的母親易解放在接受澎湃新聞專訪時說,自己已經67歲了,希望有年輕人能來接手這份公益事業。  此前在3月14日,澎湃新聞刊發《上海一母親賣房完成兒子遺願,內蒙古沙漠12年種樹兩百萬棵》,講述易解放為完成兒子的遺願,從2004年起變賣房產,帶頭在內蒙古沙漠種下了200多萬棵樹的故事。
  • 在中國最大的沙漠裡,國家每年花費數億種樹,只為了保護它
    在中國最大的沙漠裡,國家每年花費數億種樹,只為了保護它—中國最特殊的一條公路:塔克拉瑪幹沙漠公路,它因石油而生,每公裡造價是普通國道的數倍,邊種樹邊修路,路修完了還要種樹。種樹花的錢比修路還要多。它就是享譽世界的塔克拉瑪幹沙漠公路。是所有遊客心中旅遊的聖地。
  • 30年治沙成為全球荒漠化防治樣本,庫布齊沙漠仍有困惑與難題
    46歲的張飛在庫布齊沙漠工作了12年。「這片林子是我們2009年種下的。」他一邊說著,把肩上的鐵鍬掄下來,插進沙裡,指向我們南面的一片楊樹林。這片高聳而齊整的樹林在延綿起伏的沙丘上蜿蜒,每一棵楊樹都生得茁壯端直。油綠扁長的樹葉迎著春風譁譁作響,透出烈日下奇蹟般的沙漠生機。
  • 那些在沙漠裡種樹的人
    (已經成活的梭梭/攸克君拍攝自阿拉善壹五一假期,出了一趟特殊的差,不是看項目也不是踩盤,而是到沙漠種樹。且不談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下種樹有多艱難,單是要說服牧民們放棄放牧,開始種樹,這就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貳和阿拉善的會面,從五公裡的徒步開始。走過的這片戈壁,在三年前,還是一片荒漠。一路上,成片的梭梭林改變了這裡原有的地貌,沙漠中有了生機,變得不再荒蕪。
  • 上海種樹母親獲澎湃和阿里2萬獎勵:沙漠種的樹都是我的孩子
    此前在3月14日,澎湃新聞刊發《上海一母親賣房完成兒子遺願,內蒙古沙漠12年種樹兩百萬棵》,講述易解放為完成兒子的遺願,從2004年起變賣房產,帶頭在內蒙古沙漠種下了200多萬棵樹的故事。3月15日,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第133期正能量故事評選中,易解放獲評特等獎,得到阿里公益提供的20000元獎金。
  • 我國沙漠裡面出現了一個奇蹟!在寸草不生的地方挖出了大水庫
    中國陸地面積很大,但是人類真正生活的地方並沒有那麼廣,中國的許多土地都被沙漠侵蝕,所以人類基本上不可能在沙漠中生存,但是現在我們國家的沙漠裡出現了奇蹟,在寸草不生的地方挖出了一個大水庫,讓外國人坐不住了,今天我們就聊一下我國沙漠裡面出現了一個奇蹟!在寸草不生的地方挖出了大水庫。
  • 內蒙古出現奇蹟?把黃河的水引入沙漠後,出現了什麼奇觀?
    內蒙古出現奇蹟?把黃河的水引入沙漠後,出現了什麼奇觀?源源不斷的水源孕育了我們的華夏文明,但中國地大物博,在我國的大西北地區,個別的地方仍然面臨著缺水的現狀。眾所周知,在我國的西北地區有著大片的荒漠,為了治理這一片荒漠,國人民也開始絞盡腦汁治理這一片沙漠環境,前一段時間就有消息傳出說:內蒙古出現奇蹟?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日本:中國人跟全世界與眾不同,只有中國人想著在沙漠種樹
    中國作為一個世界大國,無論在人口還是領土面積,對「大」這個字,都是當之無愧的,可成為世界強國,我們還有一小段的道路要走,雖然這些年取得了不錯的成就,可很多尖端領域,我們依然被別人卡這脖子。而除了發展科技經濟之外,中國人對環保也是非常重視的,我們接觸過最多的一個環保,估計就是馬雲支付寶的螞蟻森林了,相信不少人都有自己的一顆梭梭樹吧,就是不知道現在怎麼樣了,而日本人也對中國人的環保意識大為讚賞,稱只有中國人和世界與眾不同,因為只有他們想著在沙漠裡面種樹。
  • 直擊中國第七大沙漠,用30年沙漠變綠洲,中國人創造的奇蹟!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壓力的變大,越來越多的人喜歡旅遊,一次旅遊能讓自己放鬆心情,釋放壓力,但是隨著喜愛旅遊的人的增多,各個旅遊景點可能都是人山人海,所以很多人把目光投向了那些不同尋常的地方,比如沙漠,今天介紹的就是這樣的一個沙漠,它叫庫布齊沙漠。
  • 阿里前CEO馬雲帶領全國人,在最大的沙漠種樹,時隔4年變怎樣了
    馬雲在支付寶帶著全國人民種樹,現在四年後中國沙漠怎麼樣了?我國最近幾十年經濟發展的飛速,但是在經濟發展的同時也要注意環境的保護,習近平總書記經常強調綠水青山才是金山銀山,光有金山銀山是不夠的,只有保住綠水青山才能長效發展。
  • 浪費幾千億在沙漠種樹,太虛偽了
    在環保這一塊,中國作為一個大國,一直都起著一個帶頭表率的作用,為了人類未來的發展,我們這些年對環保事業也是越來越重視,就拿森林的覆蓋率來說,中國近幾年一直呈現上升的趨勢,而很多國家都做不到這一點。在地球眾多的環境問題中,最嚴重的可能就是土地荒漠化,導致沙漠面積的增加,而中國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已經花了上千億的資金在沙漠裡面種樹,試圖改變沙漠面積的擴大,但很多國外專家卻質疑中國人的這一舉動,覺得我們是在搞面子工程,簡直就是在浪費錢。
  • 他們沙漠中建造農場,在300米地下取水,創造出了沙漠裡的奇蹟!
    沙漠指的是那些地面完全被沙子覆蓋的地區,在全世界範圍內,在不少地方都有大面積的沙漠,中國的西北乾旱區是沙漠的主要集中地,沙漠的不僅環境惡劣,而且大部分地方嚴重缺水,降水量也非常的少,並不適合人類居住,沙漠可以說除了漫天黃沙沒有別的了。
  • 馬雲攜支付寶投資上億,在沙漠種樹,如今這片沙漠怎麼樣了?
    馬雲攜支付寶投資上億,在沙漠種樹,如今這片沙漠怎麼樣了?相信大家一定都或多或少使用過支付寶裡面的螞蟻森林,很多人都知道這是公益,是造福整個人類的。其實最主要的有生力量還是由廣大支付寶用戶,用戶可以在螞蟻森林收集能量,然後慢慢積攢到了一定程度之後就可以種下一顆小樹苗,每天去澆澆水什麼的,然後螞蟻森林這個平臺就會花費上億的資金去阿拉善沙漠進行實地考察,去改善當地的環境。當然,最主要的還是用一種身體力行呼籲整個社會保護環境,這也是作為一個企業和企業家的責任和義務。那麼螞蟻森林已經上線2年多了,那麼它的成效到底如何呢?是不是已經將沙漠改造成了綠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