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李麗儀
法爾賽宮,坐落在法國巴黎西南朝外的十六千米的位置,也就是一開始默默無聞的凡爾賽小鎮。凡爾賽宮的前生一片獵場。路易十三在這裡修建了一個酒莊,接著他的繼任者路易十四--太陽王在去世之前將凡爾賽變成了法國政府的王座。凡爾賽小鎮,這青史無名的小鎮,因為這所華麗的宮殿,到法國大革命的時候,已經搖身變為了有六萬人口的大城市中心之一,成為法國數一數二的城市。凡爾賽宮的自己也成為了「富裕」的標誌,記錄著法國在政治歷史上曾經的輝煌。
路易十四為何會選擇將法國的皇宮為何會修建在凡爾賽小鎮呢?史學家相信路易斯堅持將法國政府搬到凡爾賽,首先是因為凡爾賽離巴黎的這一段十六千米的距離,這樣能夠讓他遠離巴黎中心的動蕩的同時,逼迫那些貴族們去凡爾賽皇宮拜訪時,必須寄宿其中。
凡爾賽宮的修建和意義怎樣都繞不開這個自戀的國王路易十四。凡爾賽宮的修建,首先是為了彰顯路易十四的至高無上的權力,滿足他作為一個獨裁者的自大。在十七世紀的法國,路易十四擁有著絕對的權力,像座神像般,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他認為自己就是光輝的太陽,因此他也將太陽作為他獨有的標誌貫穿了整個皇宮。路易十四對自己的外貌也有著非凡自信,總是將自己比作古希臘傳說當中最為英俊的太陽神阿波羅。路易十四的自我欣賞深深地浸透在凡爾賽宮的每一處,參與凡爾賽宮設計的畫家勒布朗也說,這宮殿中所有的壁畫和雕塑都有且只有一個目標,就是為了讚頌偉大的國王路易十四。
凡爾賽宮西側有一系列設計非常工整的花園,而環繞其中的是古典雕塑和噴泉。相比於圓明園這種中式庭院,凡爾賽宮的花園更強調的是用自然元素構成絕對乾淨利落的幾何式圖形。圓明園相比之下更有「」自然」的痕跡。而凡爾賽宮的這個皇家花園代表了路易十四的絕對權力,通過將「自然元素」修整排列變形,來強調自己的權利和力量甚至是高於自然的。在凡爾賽宮的花園當中,有一個前所未見的大型噴泉。十七世紀的法國,噴泉甚是稀罕,但路易十四為了展現自己的財富與威望,召集了一群工程師將凡爾賽宮變成了一個水利上的藝術奇蹟。可惜這些噴泉只會在特殊時刻才會開啟。
宮殿裡大約有個單元,單元有不同的大小:大到有多間房間的公寓,小到只有一個壁龕大小的空間。居住空間的大小和位置是由訪客的階級和國王對其態度決定的。一個皇儲可能會擁有一個底層的多間公寓,而一個僕人可能只會有一間小小的閣樓或者在樓梯間一個湊活的房間。
路易十四的臥室修在高層並且修在了東西軸線上。這是整個皇宮最重要的房間,也是兩個最重要儀式的場所:國王在這裡會起床,和睡覺。他會被他的隨從所包圍,換上自己的狩獵鞋,或又脫下自己的狩獵鞋。這些看似普通的行為是路易十四太陽王稱謂的象徵。而所有的他的行為都成為象徵意義的隱喻來證實他神一般的地位。
儘管現在的人們非常確定凡爾賽宮是一個巴洛克和洛可可風格的建築,但是法國並不認為凡爾賽宮是巴洛克建築。因為它和義大利巴洛克建築完全不同。路易十四本人也非常討厭別人說這是巴洛克建築,巴洛克建築的內核和他強調的專制主義是矛盾的的。他相信他才是所有事物的中心。很多人認為凡爾賽宮應該是類似羅浮宮,是法國古典主義風格因為她強調了權利和永恆的主宰。
▲ 凡爾賽宮中最富有盛名的鏡廳:鏡廳的空間被鏡子的排列組合無限放大,仿佛凡爾賽宮擁有了全宇宙
在凡爾賽宮的所有東西都有象徵意義。天花板上畫的是羅馬眾神和作為太陽神的路易十四。在這個宮殿的各處,都有代表他名字的字母「L」。這強調了他是國王的事實和所有的權利都來自上帝。宮殿內的裝飾同時也強調了他作為國王的成就。負有盛名的鏡廳還有在它旁邊的和平與戰爭的沙龍裝飾著國王的歷史故事。鏡廳裡有三十個靜態畫面,描繪了路易十四和他的軍隊在1672年的時候穿越了萊茵河。他穿著羅馬的俯視,長長的頭髮飄在後方,他手上拋著雷電。像神明一般坐在一個馬車裡被大力神推行著。
凡爾賽宮象徵的極端專制主義在1789年迎來了中結,路易十四的後兩屆繼任者:路易十六被民眾要挾到巴黎城外,在法國大革命的恐怖反動中,凡爾賽被民眾多次洗劫,其中的內飾更是被洗劫一空。直到1793年宮內的藝術品和家具才開始全部運往羅浮宮,在這之後凡爾賽宮被淪為廢墟40年之久,直到1833年奧爾良網查的國王才下令修復凡爾賽宮,將其改為歷史博物館。就這樣凡爾賽宮曾經的個人主義輝煌變成了藝術歷史上一顆閃爍的星。
【歡迎關注WEART藝術觀察】帶你每天了解一個藝術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