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評《金色塵埃》:古典混音版艾莫絲

2020-12-21 華夏經緯網

《金色塵埃》

  專輯:金色塵埃 

  藝人:多莉·艾莫絲 

  廠牌:DG唱片 

  時間:2012/10/02 

  評分:★★★☆

  這是多莉·艾莫絲加盟DG唱片之後的第二張專輯。DG唱片,即德意志留聲機唱片公司,在古典音樂領域,有著響亮的聲譽,其出品的大禾花系列,更是古典唱片愛好者必備的藏品。 

  在音樂上,《金色塵埃》改編得很古典。但也許是因為艾莫絲本身創作的主線,以鋼琴為主,即使早年的編曲,都會運用搖滾和電子元素,營造出一種魔幻的氛圍效果,但還是改變不了音樂上的本質。所以,整張專輯聽起來就像是將舊作進行了一次古典混音,在音樂上幾乎沒有實質性的變化,從改編的角度來講,創造性上有所不足。但從另一個角度,是不是也可以說明艾莫絲其實生來古典? 

  文/愛地人

來源:京華時報

轉自新浪

 

責任編輯:侯哲

相關焦點

  • 多莉·艾莫斯《金色塵埃》呈現藝術生涯循環感
    個人第13張專輯《金色塵埃》已由環球唱片發行,這是繼廣受好評的《獵人之夜》(Night of Hunters)後她在DG錄製的第二張唱片。對於這位身兼多職又才華橫溢的創作型歌手來說,她的每一張唱片都力圖做到極致。在創作道路上不斷尋求突破,大膽嘗試新的實驗性音樂形式是其一貫風格。而此張專輯亦是她決定向古典樂界發展後,在一系列機緣巧合下完成的。
  • 多莉-艾莫斯《金色塵埃》將發 演唱風格轉變
    個人第13張專輯《金色塵埃》已由環球唱片發行,這是繼廣受好評的《獵人之夜》(Night of Hunters)後她在DG錄製的第二張唱片。對於這位身兼多職又才華橫溢的創作型歌手來說,她的每一張唱片都力圖做到極致。在創作道路上不斷尋求突破,大膽嘗試新的實驗性音樂形式是其一貫風格。而此張專輯亦是她決定向古典樂界發展後,在一系列機緣巧合下完成的。
  • 英國古典樂評人:古典音樂的希望在中國
    ▲英國樂評家萊布雷希特(左一)與中國音樂家楊燕迪(左二)對話音樂與文學。(資料圖片)  中文版的《誰殺了古典音樂》、《音樂逸事》、《永恆的日記》,以及《外灘畫報》上的專欄,讓萊布雷希特這個名字就算是在中國也粉絲眾多。他以音樂為主線的《名字之歌》甫一出版即大獲好評,中文版於今年上半年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以此為契機,萊布雷希特受邀參加今年上海書展。  8月16日晚,他與中國音樂家楊燕迪展開對話,暢談音樂與文學的相遇。
  • 行舟樂評:劍橋出身,DIY態度做音樂,卻起了個壞透的名字
    行舟樂評:《Rather Be》將弦樂、合成器流行樂及70年代舞曲完美混合,表達了一種雖漂泊在外卻有好友相伴身側的滿足感,古典風的小提琴,緩慢升高的浩室音樂再配上傑斯·格萊茵特有的聲線,讓聽眾頓時清新愉悅、感同身受。
  • 多莉·艾莫絲:這位另類搖滾女歌手,為什麼要沉默這些年?
    如果說起搖滾史上的女性音樂人,Tori Amos(多莉·艾莫絲)一定佔得一席之地。她曾八度提名格萊美,紅髮、鋼琴、近似呻吟的唱腔,讓她和她的音樂獨具風格,影響了後來幾乎所有的鋼琴彈唱創作型女歌手。Tori Amos,1963年生於美國,她有一個古典音樂的童年。
  • 北京地鐵播放古典音樂 樂評人:開拓性創舉
    北京地鐵播放古典音樂 樂評人:開拓性創舉 >  「樂行北京」古典音樂進京城地鐵站項目推行了近一周的時間,昨日記者來到地鐵站進行採訪,發現地鐵員工和乘客對這一項目普遍有熱情。
  • 行舟樂評:劍橋出身,DIY態度做音樂,卻起了個壞透的名字
    行舟樂評:《Rather Be》將弦樂、合成器流行樂及70年代舞曲完美混合,表達了一種雖漂泊在外卻有好友相伴身側的滿足感,古典風的小提琴,緩慢升高的浩室音樂再配上傑斯·格萊茵特有的聲線,讓聽眾頓時清新愉悅、感同身受。
  • 行舟樂評:紀念MJ熱單《Diamonds are Invincible》獲德榜亞軍
    麥可與貓王、披頭四兩組歌手並列為流行樂史上最偉大的不朽象徵,他開創了現代MV,他把流行音樂推向了巔峰,有權威樂評說:如果沒有麥可·傑克遜,世界至少將遲50年才有現代MV,流行樂壇將退後至少20年,他融合了黑人節奏藍調與白人搖滾的獨特的MJ樂風,時而高亢激憤、時而柔美靈動的聲音,空前絕後的高水準音樂錄影,規模宏大的演唱會無不在世界各地引起極大轟動。
  • 行舟樂評:金髮碧眼卻酷愛中國風,還被稱作「外國版」方文山
    行舟樂評:從Christine Welch選擇的專業是國文系,不難看出她真的很喜歡中文。而且據說她也非常的喜歡中國的古典文學,自己會經常查閱一些以前的名人著作等等,正是這些前期的積澱,她才可以創作出多首令人驚豔的中國風歌曲。她的這種對優秀文化的追逐與熱情,確實值得我們學習。
  • 行舟樂評:百大DJ阿明熱單《Blah Blah Blah》入榜荷蘭top 40
    所以在耳濡目染下,Armin很早便對音樂產生了興趣,到了80年代,更因著好友的推薦,開始接觸混音的技巧,也因此奠定他將來走入電音界的決心,進而成為世界知名的電音DJ。在了解DJ基礎的技巧之後,Armin轉而對運用電腦製作電音,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 行舟樂評:夢龍燃炸單曲《Natural》入iTunes榜前十
    行舟:中國90後學院派歐美音樂樂評人 專注90後音樂聽眾行為的研究者先來個勁爆消息:Imagine Dragons(夢龍樂隊)曝光第四張新專輯《Origins》豪華版曲目列表!一共15首歌,比普通版多了3首。之前的單曲Natural和《無敵破壞王2:大鬧網際網路》主題曲Zero都會收錄。
  • 搶票| 知名古典樂樂評人焦元溥簡談鋼琴音樂的偉大傳承
    有人說焦元溥是臺灣最專業的古典音樂推廣者之一數一數二的古典樂評人他不厭其煩地向人們介紹:古典樂是怎麼回事?2019年5月26日 15:00音樂大講堂:寫實和寫意,具象與抽象:簡談鋼琴音樂的偉大傳承主講:焦元溥演出地點:深圳音樂廳演奏大廳焦元溥古典音樂樂評人
  • 【混音】混音中的「MS 」及立體聲相位【進階篇】
    或參看midifan月刊2010年5月版)很一些壓縮器 EQ立體聲擴展器相位器混響器都有「MID」 與「SIDE」設置的!!當然這需要依據不同風格的歌反覆的調試 找到這個「甜區」 (混音確實 是件很細緻 很費功夫的工作)最後與伴奏或分軌 做整體的立體聲MS 當做好DEMO後一定要做MONOTEST(單聲道測試)原因很簡單,電視臺 電臺播放的音樂 傳至收音機 電視機後一般都是單聲道的,一個混音者,一定要保證你混出來的作品在立體聲的設備中聽的舒服
  • 焦元溥:如何聽懂古典音樂丨北京沙龍
    【活動介紹】很多人都在抱怨,古典音樂太難懂了。很多人都在問,偌大的音樂廳,哪個位置最好?很多人都想知道,真的有「經典音樂入門名曲」嗎?焦元溥是臺灣最專業的古典音樂推廣人,自15歲起發表樂評、論述與散文,作品涵蓋樂曲研究、詮釋討論、技巧解析、音樂家訪問、國際大賽報導與文學創作。
  • 行舟樂評:新古典主義音樂作曲家——丁可 黑白鍵裡的吟遊詩人
    行舟:中國90後學院派歐美音樂樂評人 專注90後音樂聽眾行為的研究者丁可融匯了夢幻流行、極簡古典主義和後搖元素的獨特的音樂風格以及歌中流露出的電影配樂般的氛圍可令他的音樂目前在國內還是絕無其二的。從古典音樂出發,他出入於噪音搖滾、夢幻流行、爵士、電子氛圍等音樂配置,根據畫面和意境的需要隨意採擷,卻也總是顯得憂傷、沉浸、虛幻、悽迷。很容易將他和我曾寫到的My Education之類熱衷於電影鏡頭式表達的後搖樂隊聯繫起來,但丁可似乎又不是後搖傳統下的,更多展現出個人化的新古典編曲思路,鋼琴和弦樂的使用也都是在此路數下的。
  • 混音:是音樂製作中的一個步驟,壓縮是你進行混音時要做的之一!
    過去用來混音的常見設備,主要是合成器(Sound Module)、音效處理器(Signal Processor)與混音座(Mixing Console);近年來隨著電腦科技進步,也開始流行以音樂製作軟體混音,僅需使用一臺電腦及混音軟體,便可完成複雜的混音作業。
  • 行舟樂評:日本Billboard榜單最受歡迎歌手「米津玄師」
    他是被日本年輕人稱作「神」的人,他製作的所有曲子,從作詞、作曲、編曲、設計、演唱、演奏、混音等均由他一手操辦,而且動畫、原圖更是獨立完成。他而身高188cm,線條纖細,面容姣好,著裝中性,才藝俱佳,俘獲了大量女性粉絲。
  • 行舟樂評:刺蝟樂隊——青春盛宴,夢境之藍
    行舟樂評:跟很多藝術家一樣,藍色對於刺蝟來講也有著顏色之外的獨特意涵。藍,是時間的潛流,是金色的年華裡夢境的色澤,是作為遠方存在的、能讓我們談論死亡和忘記憂愁的海邊……最高產的搖滾樂隊從《白日夢藍》中的「青春,是青澀的年代,我明白,明天不會有色彩」,到《金色年華,無限傷感》中的「關於理想的故事,已不再有感覺」,再到《最後,我們會一起去海邊》中的「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 薦書丨音樂的極境:薩義德古典樂評集|格倫·古爾德|薩義德|丹尼爾...
    音樂的極境:薩義德古典樂評集20世紀極具影響力知識分子薩義德,論古典樂獨此結集 橫跨三十年,打通音樂、文學、哲學、歷史、政治學科壁壘,重新定義真正的樂評!【編輯推薦】² 古典音樂的未來在中國?不如跟隨薩義德的視線,看世界樂壇現狀。
  • PSP冒險遊戲《金色的琴弦 2f》日版下載
    遊戲名稱:金色的琴弦 2f / 金色琴弦 2f / 金色的琴弦2:加強版 / 金色琴弦2:加強版日文名稱:金色のコルダ2 f(ネオロマンスゲーム 2 フォルテ)英文名稱:Kiniro no Corda移植自2007年3月15日在PS2平臺發售的《金色的琴弦 2》同名版遊戲,面向PSP版的女性向(遊戲中登場的角色都是長得清新帥氣的美少男!)戀愛冒險養成遊戲:《金色的琴弦 2F》(Kiniro no Corda 2 f)移植強化版,遊戲目前預定2009年春季發售,本作的官方網站目前也已正式開通,並且放了遊戲的多張最新畫面,供各位玩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