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秦嶺,陰差陽錯穿越嘉午臺環線!偶遇無人村,人都去哪了?

2020-12-25 小漁的行旅日記

這是小漁的行旅日記,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西安。

旅行總是充滿了未知,這大概也是人們熱愛旅行的原因之一吧!

上周和好友相邀,我們挑戰了西安「小華山」——【嘉午臺】(PS.關於嘉午臺的旅遊信息及詳細攻略,看這裡:不收費的「華山」!就在西安,公交可達!風光奇險,深受驢友鍾愛)。作為體力一般的普通遊客,我們原本計劃從【白道峪】往返的,結果下山途中偶遇了兩名遊客,與他們結伴而行走了【大峪】下山,就這樣,陰差陽錯地完成了一次嘉午臺環線穿越之旅,想想倒是一次十分特別的「奇遇記」。

登頂【嘉午臺龍背】之後,我們一面感嘆自然的奇絕壯美,一面又暗暗遺憾時間不夠。為了趕上白道峪口晚上7點收車的最後一趟739路公交車,我們3點半就決定下山返程了。這樣應該能在5點半天黑前出山,畢竟秦嶺遊玩,安全還是第一。

下山途中,我們偶遇了兩位熱心遊客,邊走邊聊中他們得知我們是自由行進山,還要趕公交車回城,便提議可以開車捎我們一段路。

就這樣,我和好友便和這兩名熱心遊客一起從【大峪】折返了。

【嘉午臺】是位於秦嶺白道峪之上的一段山梁,不過其和【大峪】【小峪】等多個秦嶺峪口相互貫通,所以很多戶外達人都會選擇環線穿越。

正如前文所說,我們一開始計劃是【白道峪】往返的,畢竟這條路相對較為好走,更適合普通遊客。有了兩名同行遊客帶路(他們是從大峪登頂嘉午臺的),我們就這麼陰差陽錯的也完成了一次穿越之旅。

不過還是要提醒大家,如果是普通遊客,還是建議走【白道峪】往返。

【大峪】和【白道峪】的分叉口在【分水嶺】——就是那個遊客比較熟悉的賣涼皮的平臺處。【大峪】的入口在平臺那處小廟的背後,跟著兩位同行遊客,我們開始下山之旅。

臨行之前,涼皮攤的大叔還提醒我們:這條路不好走,要小心慢行。直到真正開始下山,我才知道【大峪】這條路到底有多不好走。

從【大峪】下山,前三分二的路是山勢陡峭的林間小路,路險、坡陡,而且因為秋冬落葉,小路上全部鋪滿了厚厚一層落葉。走在其中,真讓我膽戰心驚。原因倒不是險,而是真的太滑了!

同行大哥見狀,為我和好友「特製」了兩根拐杖,也讓我們稍微有了支撐。在這裡還是要提醒大家,秋冬爬山一定要穿防滑的登山鞋,因為腳踩林間落葉真的非常非常滑。

一路心驚膽戰中,我們見到了一片黃泥牆、黛瓦頂的房子。

走到近處才發現,這片房子已經荒廢了,並沒有人居住。但看它的成片規模,這裡原本應該是一個村子,不知道是不是統一搬遷到山外了。

此時,天山漸暗,周圍都是高山密林,除了我們四人在沒有其他過路遊人。行走在這個荒廢了的無人村落之中,倒讓我想起了《聊齋》中的某些情景,不由加快腳步,只想快些走出的大山。

穿過這個荒廢的村落不遠,就能聽到潺潺流水的聲音。我們已經從高山山脊處真正都到了谷底。5點半之後,天已經完全黑了。我們打開手電筒,順著小溪流、沿著碎石路前行,終於在晚上6點多走出了大峪。

後來,直到坐上同行兩位遊客朋友的車,才突然感覺雙腿酸困,困意來襲。就這樣陰差陽錯之下,我和好友完成了一次嘉午臺環形穿越。

最後,要再次感謝途中偶遇的兩位熱心的遊客,也要再次提醒大家,秦嶺遊玩,安全第一。對於普通遊客來說,登頂嘉午臺,最好走相對成熟的白道峪。此外一定掌握好返程時間,在天黑前下山。

想了解更多冷門、好玩的旅遊地,歡迎大家關注「小漁的行旅日記」。和小漁一起發現世界更多美景吧!

相關焦點

  • 西安秦嶺徒步,深山偶遇無人村,人都去哪了?
    作為體力一般的普通遊客,我們原本計劃從【白道峪】往返的,結果下山途中偶遇了兩名遊客,與他們結伴而行走了【大峪】下山,就這樣,陰差陽錯的完成了一次嘉午臺環線穿越之旅,想想倒是一次十分特別的「奇遇記」。,不過其和【大峪】【小峪】等多個秦嶺峪口相互貫通,所以很多戶外達人都會選擇環線穿越。
  • 穿越西安「小華山」嘉午臺,邂逅神秘「肉身菩薩」,感嘆神奇秦嶺
    ,除了成功登頂之時,站在龍頭、龍背處俯瞰終南群峰,為奇險壯美的自然深深嘆服外,沿途我們還偶遇了眾多人文風景。其中,印象最深的便是偶遇了一尊神奇的「肉身菩薩」。PS.關於穿越嘉午臺的具體內容和攻略,大家可以看看我上一篇遊記:
  • 穿越西安嘉午臺,邂逅神秘「肉身菩薩」,感嘆秦嶺終南山太神奇
    遊覽西安「小華山」嘉午臺,除了成功登頂之時,站在龍頭、龍背處俯瞰終南群峰,為奇險壯美的自然深深嘆服外,沿途我們還偶遇了眾多人文風景。其中,印象最深的便是偶遇了一尊神奇的「肉身菩薩」。PS.關於穿越嘉午臺的具體內容和攻略,大家可以看看我上一篇遊記:
  • 西安秦嶺穿越,無人深谷偶遇終南山隱士,生活和大多數人想的不同
    (PS.關於這次秦嶺穿越之旅的具體內容,大家可以看看我上一篇遊記: )這一路上遇到了不少平時難見的自然美景和人文舊事,也讓我深深感慨:用腳步丈量秦嶺,真的是一件非常有魅力的事兒!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場「偶遇」,我們在秦嶺深谷中偶遇了傳說中終南山隱士,他們的生活卻和大多數人想的不同。
  • 小峪口反穿嘉午臺
    嘉午臺號稱「小華山」,周末嘗試從小峪口反穿進入嘉午臺,這是第一次徒步以驢友反穿的方式實現徒步登山,秦嶺山中,小道依山環繞曲曲折折,依靠自己判斷,走在原始的山道上,心裡有點不平靜,擔心穿不過去就只能原路返回
  • 西安秦嶺深山老漢海拔1300米賣涼皮30年,一碗15不缺食客
    ,和好友挑戰了幾條秦嶺輕徒步穿越路線。再加上這裡和秦嶺白道峪、大峪、小峪等多個秦嶺峪口相互貫通、互為環線,且沒有門票,所以一直以來在西安戶外驢友圈子中很出名,也吸引著眾多遊客前來。早上10點開始爬山,大約12點半登上了嘉午臺標誌性的「分水嶺」平臺。說是「分水嶺」,其實就是一段較為平坦的山嶺高臺,高臺之上有一座不知名的小廟,廟內仍然供奉著佛像。從白道峪和大峪攀登嘉午臺,會在此處匯合,因此大部分遊客對這處平臺都不陌生。
  • 西安秦嶺深山,老漢海拔1300米賣涼皮30年,一碗15元不缺食客
    最近愛上了西安周邊的秦嶺徒步遊,和好友挑戰了幾條秦嶺輕徒步穿越路線。在依靠腳步丈量秦嶺的旅途中,我們也見到了有別於成熟景區的自然奇觀和人文風景,也遇見了形形色色的秦嶺人家……上周挑戰有西安「小華山」之稱的嘉午臺,讓我再次感受到了秦嶺的大美風光。(Ps.關於嘉午臺的詳細攻略,大家可以看看我上一篇遊記:不收費的「華山」!
  • 西安秦嶺徒步,深山偶遇不起眼小廟,竟保存數十枚舍利子
    西安秦嶺休閒遊,此練腿路線值得去!3小時輕徒步,人少路野景美)在這處人少地偏的秦嶺峪溝之內,我們邂逅了難得一見的靜謐風景,也遇到了許多終南山隱士的神奇故事。相較於西安周邊的其他幾個秦嶺峪口,扯袍峪名氣不大,但「來頭」卻不小。關於它名字的來源,和好幾位皇帝有關。
  • 西岔溝穿越翠華山一日徒步(逃票路線)
    ,而是選擇走後山或者一些戶外野路徒步穿越過去,從而進入到景區遊玩今日徒步西岔溝就是穿越前往翠華山的,西岔溝不僅可以穿越到翠華山景區,還可以穿越到南五臺,只因他在兩山中間,而秦嶺雖然很大,但是又是互通的;只不過穿越逃票路線一般徒步距離長,且路都是野路沒有開發,走起來並不那麼容易,所以沒有戶外經驗的新手一般也勿要輕易去嘗試;路不僅難走,沒有老驢友帶路的話也容易迷失在大山裡
  • 從化十登-黃茶園徒步環線穿越
    周五晚上商討去翻哪座山?從化十登選一座?老虎頭?通天蠟燭?……最後決定虐虐,走黃三線(黃茶園,三角山),露營兩天幹完。考慮到天氣預報有雨,打算不腐敗,乾糧解決了。黃三線,從化相對較難點的雙峰穿越線:黃茶園-三角山。黃茶園段好走,三角山段難行。
  • 秦嶺小華山探險 觀終南山嘉午臺美景 西安附近戶外旅行好地方
    嘉午臺西有小峪,東近大峪,南依秦嶺,北對少陵。嘉午臺遊覽區南北約7公裡,東西約1.5公裡,是一處風光秀美的佛教名山。上嘉午臺有兩條路,一條是從大峪五裡廟上,一條是從白道峪上,兩條路在分水嶺會合。開車可走的是白道峪,好停車。
  • 在秦嶺趕夜路,深山發現「無人村」,屋簷下還堆著柴火,卻不見人
    那天,我們去長安區引鎮白道峪村爬嘉午臺,這座山海拔1800來米,不算很高,路程往返約十來公裡,也不算很遠。我們下山其實也還算早,下午不到4點鐘就開始往山下走。嘉午臺在大峪和白道峪之間,山腰海拔約1300米的地方有一道天然的山梁,隔開了大峪和白道峪,往西走就到了白道峪,往東走可以下山到大峪。
  • 登頂嘉午臺,眺望雪瓦山
    嘉午臺位於西安城東南40公裡處的長安區引鎮街道小峪、大峪之間,是秦嶺崇山峻岭中一座岫巒疊起、奇峭突兀的山峰。最高處海拔1810米,因山險景奇,怪石嶙峋,景觀別致,大有西嶽華山之氣勢,故有「小華山」之稱。
  • 小華山嘉午臺
    秦嶺北麓,有南五臺、南六臺、小五臺、嘉午臺等等。其中南五臺、嘉午臺去過多次。兩臺共同之處是鄰近長安,能俯瞰關中平原,山勢險峻,適合隱居,寺觀和隱士較多。,到嘉午臺散心。到嘉午臺看到修行人,就回味林詩,探究隱士文化現象,同時把感想傳遞給我和老楊,很是受益。加上他主動提出退出領導職務,從此專心做愛做之事,不免叫隔壁老王羨慕。一路之上,他還是給我介紹這是「柳十二」、那是漆樹,這是什麼草、那是什麼花,在山區長大,見到熟悉的樹木,就津津樂道,能說出不少故事。
  • 秦嶺峪口哪一個最好玩?哪個人少景美且適合自駕或徒步?
    秦嶺峪口對於不熟悉的人來說有72峪,實際上秦嶺遠不止72峪口,只不過72個比較有名,這72個峪口全部分布在北坡的潼關縣、華陰縣、華縣、渭南市、藍田縣、長安區、戶縣、周至縣、眉縣內,其中著名的山峪有華山峪、大敷峪、文仙峪、蒲峪等。所以去秦嶺一定選擇北坡,這些峪口不但空氣好、風景好,更能放鬆心靈,是旅行的絕佳去處!
  • 徒步穿越秦嶺分水梁,高山草甸鷹嘴崖
    真正有意義的徒步旅行,在於發掘一個地方的精髓,選擇那些能夠探尋一個地方的歷史和文化的足跡。生命就像是一場徒步旅行,穿越荊棘和沼澤,我們終將會迎來最美的風景……冬季徒步穿越秦嶺分水梁,帶大家走進雪後秦嶺……
  • 5月28日秦嶺南五臺遊記
    題記 又到秦嶺五月,春暖花開之時,開上車帶上娃去秦嶺南五臺。南五臺、嘉午臺、翠華山同屬秦嶺終南山地質公園一部分,從三座山峰上都可以遠看其他兩座山峰。南五臺、嘉午臺、翠華山這三座山峰我都去過多次,風景各有不同。南五臺由5座山峰組成,上面有多處寺廟,以佛教聖地著稱。另外,山上有棵不老松,這株不老松來頭可不小,在中國家喻戶曉的那句「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裡的不老松指的便是南五臺的這棵松樹。據說已有兩千多歲,但仍筆挺健壯,枝幹圓潤,針葉繁茂。
  • 遊記丨穿越秦嶺的「香格裡拉」——大寺(上)
    從關中出發,穿越秦嶺,橫跨中國氣候南北分界線,走過中國最大的自然保護區群,踏著羚牛、雲豹的足跡步入無人的荒野…這些都是秦嶺探險的意義。在西安驢界,有這樣一種說法:「沒有走過大寺都不敢稱作驢友,只有走了大寺,才算是真正的驢子。」一般來說穿越大寺,驢友們都是正穿,也就是從秦嶺西萬公路分水嶺處徒步30公裡到達大寺三組,然後一路下坡到達大寺二組、大寺一組,最後到達高冠瀑布。
  • 西安秦嶺休閒遊,此練腿路線值得去!3小時輕徒步,人少路野景美
    作為普通遊客,3小時就能輕鬆登頂,沿途人少、路野,後半程拔高后景色也相當壯美。親自走過一趟,感覺這條「練腿路線」還是很值得一去的。步行至扯袍峪的沿途風光我和好友原本是坐公交車來玩的,沒想到穿越村道步行約一小時後,走到登記身份信息的秦嶺保護站,被告知還有3公裡的水泥路才到峪口。當下感嘆【扯袍峪】真的離環山公路太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