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減稅從百億升至萬億元 增值稅改革逐步規範稅制

2020-12-14 東方財富網

摘要

【八年減稅從百億升至萬億元 增值稅改革逐步規範稅制】增值稅在最近八年幾乎每年一步進化改革,今年主要是大幅降低增值稅稅率和增加進項抵扣。接下來,這備受千萬家企業關注,也直接影響著億萬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改革仍將持續。值得注意的是,儘管改革政策頻出,但增值稅改革有兩條清晰的主線:減稅和完善稅制。這兩條主線有時方向一致、有時也衝突明顯,而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則成為當下的第一目標。(第一財經日報)

  增值稅在最近八年幾乎每年一步進化改革,今年主要是大幅降低增值稅稅率和增加進項抵扣。接下來,這備受千萬家企業關注,也直接影響著億萬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改革仍將持續。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改革政策頻出,但增值稅改革有兩條清晰的主線:減稅和完善稅制。這兩條主線有時方向一致、有時也衝突明顯,而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則成為當下的第一目標。

  2012年營業稅改增值稅(下稱「營改增」)在上海兩個行業試點時,全年減稅約135億元。而今年推出的增值稅減稅新政,全年規模將突破1萬億元。

  中國政法大學財稅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減稅是契合當前經濟現狀下相機抉擇的短期政策,更重要的是完善增值稅制度、形成長期制度性減稅,這就需要建立簡潔、規範、科學的現代增值稅制度,這樣才能給市場以穩定的預期。

  在精簡稅制改革方向下,國務院已明確增值稅6%、9%和13%三檔稅率將簡併為兩檔。而在減稅大潮下,多位財稅專家分析,未來部分行業的增值稅稅率還有望下調。而增值稅立法已經進入關鍵時刻,財政部力爭年內完成增值稅法起草工作,及時上報國務院。

  減稅規模攀升

  自1979年引入以來,增值稅到目前已是我國第一大稅種,2018年收入規模突破6萬億元。

  為消除營業稅重複徵稅,中國2012年開始探索營改增,在上海針對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兩個行業啟動了營改增試點,正式拉開了這一輪增值稅改革序幕。

  財政部副部長程麗華3月27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堅持減稅與完善稅制並重,採取「分步走」的方式,先局部再全國、分行業逐步推進營改增試點,按照現代稅制的要求逐步推進位度建設,八年來通過「十大步」改革不斷向現代增值稅制度邁進。

  從2012年到2016年,交通運輸、郵政、電信、建築、房地產、金融、生活服務業等行業先後納入增值稅試點,實現增值稅對貨物服務的全覆蓋,營業稅退出歷史舞臺。2017到2019年,相繼對增值稅4檔稅率精簡下調至3檔,並引入不動產、國內旅客運輸服務等抵扣,符合條件納稅人增值稅新增留抵稅款可退稅。

  而這一輪增值稅改革中,最大的特徵是確保改革後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

  從減稅規模來看,2012年上海兩個行業試點營改增全年減稅135億元,此後隨著試點行業和地區拓展,減稅規模不斷擴大。2016年5月1日營改增全面鋪開後,全年(至2017年4月)減稅近7000億元。2018年增值稅降低兩個百分點等政策減稅約4000億元。而今年實行增值稅稅率16%降至13%、10%降至9%等政策,財政部稅政司司長王建凡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減稅降負規模應該超過1萬億元。

  施正文分析,增值稅減稅體現在簡併降低稅率和規範稅基增加進項抵扣兩方面。為發揮增值稅中性作用、減稅對經濟活動幹預,增值稅稅率四檔並為三檔,並將向兩檔方向繼續簡併,明年有望推出。此前增值稅稅負高的另一大原因是抵扣鏈條不夠順暢,這方面政策也在不斷修補,比如今年允許一次性全額扣除不動產進項稅,並新增國內旅客運輸服務抵扣,未來企業貸款利息也有望逐步納入抵扣範圍。

  當增值稅進項稅大於銷項稅,納稅額為負,形成了期末留抵稅額。我國此前採用的是結轉下期抵扣的制度安排,基本不予以退稅。但2018年之後有所改變。

  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孫瑞標表示,2018年,為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釋放企業活力,我們對裝備製造、研發服務、電網等符合條件的企業,在一定時期內未抵扣完的進項稅額,實行了一次性退還,實現退稅1148億元。今年,我們又將留抵退稅擴大到全行業,納稅人只要符合條件,其新增留抵稅額可以退還,這標誌著我國初步建立了制度性的期末留抵退稅制度,在完善增值稅制度、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邁出了一大步。

  減稅優先

  減稅大部分與稅制改革同步,不過為確保行業稅負不增,一些優惠政策頻出也與現代增值稅制度建立有衝突。

  比如,今年在大幅降低部分行業增值稅稅率後,生產生活性服務業納稅人維持6%稅率不變,這將導致該行業納稅人進項稅抵扣減少,稅負可能上升。為了確保稅負不增,自2019年4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國家允許生產、生活性服務業納稅人按照當期可抵扣進項稅額加計10%,抵減應納稅額。這是一項臨時性優惠政策。

  一些財稅專家認為,這一做法偏離了增值稅原理,使得稅制更加複雜,可能會扭曲市場行為。

  施正文表示,不同稅種有不同定位,增值稅的定位就是籌集財政收入,保持中性原理,不幹預企業行為,這個稅種不適合調節市場行為。對進項稅進行加計扣除確實違背了增值稅原則,不過這項政策只是不到三年的短期措施,初衷是確保生產生活服務業稅負只減不增,短期加計扣除政策也合適。

  為了減輕增值稅加計扣除給納稅人帶來申報負擔,稅務總局採取了不少措施,比如採用由納稅人「自主判斷、自主申報、自主享受」模式,避免因納稅人數量較多、審核時間長而造成政策延遲落地,保證納稅人及時充分享受改革紅利。

  為了確保減稅落地,首要是升級增值稅發票開票系統,保證納稅人從4月1日起能夠按照下調後的稅率開出增值稅發票。

  國家稅務總局貨物和勞務稅司司長王道樹介紹,稅務部門需要在3月底前幫助全部930多萬戶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升級增值稅發票開票系統,截至26日晚上,全國已經有超過97%的一般納稅人完成了升級工作,可以確保3月底前全面完成。因為各種原因在3月底前沒有完成開票系統升級的納稅人,只需要開票時聯網點擊一下就可以自動升級開票系統,不會影響其對外開票。

  施正文表示,按照2020年全面落實稅收法定原則的要求,目前增值稅立法時間很緊,年內增值稅法草案起草完畢非常有必要,起草中增值稅改革中成功的做法要吸收進法律,不完善的地方則予以完善,增值稅改革和立法工作要同步配套推進。

  程麗華稱,深化增值稅改革,既是減稅降費政策的主要內容,也是完善增值稅制度的重大舉措。我們將會同稅務總局等相關部門,繼續紮實做好各項準備工作,確保改革順利啟動、平穩推進。改革實施後,落實好深化增值稅改革的各項措施,確保主要行業稅負明顯下降、部分行業稅負有所降低、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給納稅人實實在在的獲得感、減負感。同時,按照建立現代增值稅制度的目標,進一步完善增值稅制度,繼續向稅率三檔並兩檔方向邁進。

(文章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責任編輯:DF387)

相關焦點

  • 增值稅改革八年減稅升至萬億元,未來稅率還有望下調
    增值稅在最近八年幾乎每年一步進化改革,今年主要是大幅降低增值稅稅率和增加進項抵扣。接下來,這備受千萬家企業關注,也直接影響著億萬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改革仍將持續。值得注意的是,儘管改革政策頻出,但增值稅改革有兩條清晰的主線:減稅和完善稅制。
  • 劉昆:深化增值稅改革是今年減稅降費核心內容
    萬億元,今年我國將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和更明顯的降費。去年,在落實好年初既定的各項減稅降費政策基礎上,年中又根據經濟形勢變化及時出臺新的舉措,全年減負約1.3萬億元,這對於降低企業負擔、激發微觀主體活力、促進經濟增長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宣布,今年全年減輕企業稅收和社保繳費負擔近2萬億元,財政部門將會同有關部門和地方精心組織,不折不扣地落實。
  • 減稅與簡稅|增值稅減稅:減了誰的稅?
    2019年4月1日,中國正式開啟了新一輪的增值稅減稅政策。這一輪的減稅政策是以降低稅率為核心的,16%的基準稅率降至13%,降幅高達19%(3%/16%),如果與2018年之前的17%基準稅率相比,近兩年累計下降了24%。增值稅是中國的第一大稅種,佔全部稅收收入的40%,在短短的兩年內,中國將增值稅稅率降低了近四分之一。
  • 四季度還需減稅1550億!下一步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或將調整
    擴大減稅在高層「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的框架下,減稅已經成為積極財政政策的優先方向。劉昆指出,在全面落實已出臺的減稅降費政策的同時,抓緊研究更大規模的減稅、更加明顯的降費措施,真正讓企業輕裝上陣、放手發展,預計今全年減稅降費規模超過1.3萬億元。
  • 增值稅減稅新政:4月1日起下調稅率 出差火車票、機票等納入抵扣範圍
    北京晚報 記者趙瑩瑩 2019年近2萬億元規模的減稅降費「大餐」中,降低增值稅稅率無疑是最受關注的「主菜」。繼本周國務院常務會議作出進一步部署後,21日,財政部、稅務總局、海關總署聯合發布關於深化增值稅改革有關政策的公告,標誌著將於4月1日啟幕的增值稅降率進入操作環節。
  • 減稅與簡稅|增值稅減稅:我們還有哪些期待?
    自2018年,中國正式啟動增值稅減稅改革以來,已經推出了一系列的諸多配套減稅降費措施,截至目前,最大規模的減稅和降費措施都已經實施。增值稅降率是最大規模的減稅,社保費降率是最期待的降費,此外還包括小微企業減稅、企業所得稅減稅等相關改革。減稅降費的效應是非常明顯的,其中一個指標是減少了政府收入。
  • 中國減稅「在路上」:是時候降低製造業增值稅了
    聯合國貿發組織最新發布的《全球投資趨勢報告》也預計,由於美國對外投資和吸引外資的存量之和佔全球外國直接投資總存量近50%,若無其他主要國家採取競爭性減稅的抵消作用,美國稅制改革將對全球直接投資格局產生重大影響。因此,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並與美國經濟高度關聯的中國,密切關注美國減稅的經濟影響,分析與選擇我們的政策應對,非常緊迫和必要。
  • 間接稅佔比過高 稅制結構改革迫在眉睫
    「但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稅收收入主要來源於增值稅、營業稅等間接稅,而不是來源於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等直接稅。自1994年稅制改革以來,即使我國稅收連年大幅增長,這種稅收收入的來源構成沒有發生大的變化,未來一段時間內應該也不會有大的變化,這種稅收收入結構是不發達國家的一個共同特點,它的好處是,便於徵收,能確保財政收入來源,不足是,影響消費意願,增加中低收入人士的『痛苦感』。
  • 高培勇:中國稅制改革方向要降間接稅增直接稅
    8月8日,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院長、著名的財稅學家高培勇就稅制改革問題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    在高培勇看來,現今的稅制改革,不再只是簡單地與經濟發展掛鈎,而將是更多地與稅收制度的公共政策功能結合起來。    他認為,下一步中國稅制改革的方向是降間接稅增直接稅,具體的方法是降低流轉稅,開徵財產稅和提高所得稅。
  • 任澤平:在減稅競爭中 中國全口徑宏觀稅高於美國
    美國稅改引發新一輪全球減稅浪潮,減稅競爭已經在英國、法國、日本和印度開始,中國減稅降費,尤其減企業所得稅和個稅改革是大勢所趨。英國降低企業所得稅和印花稅,上調消費稅和增值稅;法國取消居住稅,降低公司稅;日本對加薪、增加投資、科技創新的企業減少法人稅,對高收入者增加個人所得稅;印度推出商品與服務稅(GST)法,統一稅制,為統一大市場做準備。
  • 增值稅減稅:製造業稅率16%降為13%,交通運輸建築業10%降為9%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經濟觀察網 記者 杜濤 3月5日,正在召開的全國兩會中,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和加大支出力度,實施減稅降費方面,實施增值稅改革,將製造業等行業的現行稅率從16%降為13%,將交通運輸業
  • 增值稅4月1日起下調稅率 出差火車票、機票等納入抵扣範圍
    2019年近2萬億元規模的減稅降費「大餐」中,降低增值稅稅率無疑是最受關注的「主菜」。繼本周國務院常務會議作出進一步部署後,21日,財政部、稅務總局、海關總署聯合發布關於深化增值稅改革有關政策的公告,標誌著將於4月1日啟幕的增值稅降率進入操作環節。
  • 稅制改革向何處去?從企業為主轉向個人為重
    與之相對,「間接稅」是指納稅人能夠將稅負轉嫁給他人負擔的稅收,比如增值稅、消費稅和關稅等。自1994年稅制改革以來,我國長期是以間接稅為主體的稅制結構。這一結構存在諸多問題,比如不公平,中低收入者承擔的稅負比高收入者更高。
  • 增值稅稅率降低影響幾何
    本刊記者 代航航/文2019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稱,要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普惠性減稅與結構性減稅並舉,重點降低製造業和小微企業稅收負擔;深化增值稅改革,將製造業等行業現行16%的增值稅稅率降至13%,將交通運輸業、建築業等行業現行10%的增值稅稅率降至9%,確保主要行業稅負明顯降低;保持6%一檔的稅率不變,但通過採取對生產
  • 增值稅稅率簡併將踩油門
    中國近年來最重要的稅制改革——營業稅改增值稅(下稱「營改增」)試點收官。實施60多年的營業稅正式被廢除,而營改增主要成果有望納入修改後的增值稅暫行條例。隨著營改增擴圍完成,第一大稅種增值稅制度如何進一步深化改革,成為稅制改革焦點。
  • 李克強:深化增值稅改革 將製造業等行業現行16%的稅率降至13%
    以下為文字實錄:  李克強: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普惠性減稅與結構性減稅並舉,重點降低製造業和小微企業稅收負擔。深化增值稅改革,將製造業等行業現行16%的稅率降至13%,將交通運輸業、建築業等行業現行10%的稅率降至9%,確保主要行業稅負明顯降低;保持6%一檔的稅率不變,但通過採取對生產、生活性服務業增加稅收抵扣等配套措施,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繼續向推進稅率三檔並兩檔、稅制簡化方向邁進。抓好年初出臺的小微企業普惠性減稅政策落實。
  • 萬億增值稅減稅紅利落地!油電氣、鐵路貨運、部分汽車手機價格應聲...
    製造業等行業稅率從16%降至13%,製造業受益最大,PMI3個月後重回景氣區間。   4月1日起,深化增值稅改革政策正式落地,超萬億減稅紅利也將隨之落地。
  • 日本2021年稅制改革大綱出爐
    新大綱一方面針對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經濟衰退和企業普遍面臨的經營困難,通過減稅等措施幫助經濟紓困,另一方面著眼「後新冠時代」,加大對數字和新能源經濟投資,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培育經濟新動能。  在新大綱確定減稅主基調的同時,日本政府敲定的「追加經濟對策」大幅增加政府支出,使2020財年日本政府總支出擴大至180萬億日元,達到上一財年的1.7倍。
  • 日本稅制改革新動向
    三、法人稅改革:階段性下調稅率,鼓勵員工加薪、設備投資和研發投資在美國和歐洲國家相繼降低企業所得稅的國際背景下,日本政府也針對法人稅改革,出臺了一系列減稅措施。自2015年起,日本提出「成長型法人稅改革」的方針,分階段下調法人稅稅率。
  • 增值稅稅率4月1日起下調
    近日,記者從市稅務局獲悉,4月1日起,增值稅改革將再發力,在將製造業等行業16%的增值稅稅率降至13%、交通運輸和建築等行業10%的增值稅稅率降至9%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進項稅抵扣範圍,將國內旅客運輸服務納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