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探訪澳門人家 贈送瓷器作紀念品

2020-12-25 騰訊網

習近平到訪澳門家庭

習近平與澳門市民親切交談

【習近平探訪澳門人家】19日中午抵達澳門不久後,習近平即前往位於路環的石排灣公屋,親切看望澳門市民,受到當地群眾熱烈歡迎。習主席先後來到譚玉娥、梁志華兩戶人家,與他們拉起家常,噓寒問暖。譚玉娥激動地說:「習主席來我家,好高興!」

【習近平對澳門青年人說,學好葡語很重要】習近平走訪澳門市民譚玉娥的家庭。得知她的大女兒在澳門大學學習葡語,習近平說,學好葡語很重要。我們要把澳門打造成為中國與葡語系國家聯繫的平臺。比如,與巴西等新興經濟體合作交流前景十分廣闊。

【習近平:老梁,我給你帶來一份紀念品】19日下午習近平到澳門石排灣公屋看望市民。在物流工人梁志華家,當得知他從廣東臺山來澳門工作定居,習近平說,隨著珠三角一體化建設,往來兩地會越來越方便。告別時,習近平指著一套景德鎮產的花瓶和餐具說,老梁,給你們帶來一份紀念品,祝你們生活幸福。

【公屋——澳門的廉租房】澳門特區政府實施「居有其所,安居樂業」的公共房屋政策。公屋分為社會房屋和經濟房屋兩種。社屋以低廉租金向低收入、困難家庭提供,經屋則以置業形式向收入不足以購買私人樓宇者提供。習主席到訪的石排灣公屋有九千多套住宅,是最大的公屋項目。

相關焦點

  • 澳門街景精細還原!記者探訪《澳門人家》拍攝地
    央視一套熱播劇《澳門人家》已經播到了20來集。這部劇七成場景在中山影視城拍攝,記者近日來到中山影視城,探尋《澳門人家》拍攝實景地。去過澳門的遊客都知道,澳門街道很有特色,地面用碎石子拼貼成各種圖案和花紋,房屋色彩豔麗,有著濃濃葡國風情。
  • 習近平與澳門大學生交流 講述學生時代經歷
    回歸祖國15年之際,澳門一派生機勃勃、喜慶歡樂的景象。19日至2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祖國南海之濱的澳門考察訪問,帶來中央政府和全國各族人民親切問候。這是習近平擔任國家最高領導人後,首次踏上這塊「蓮花寶地」。28個小時,15場重要活動。
  • 中央慶祝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贈送11項紀念品,都送啥了?
    習近平總書記題詞賀匾最近幾年,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均迎來成立周年大慶,慶祝活動有一個固定環節,就是中央代表團向自治區贈送紀念品。今年,中央代表團向廣西贈送了11項紀念品。除了習近平總書記題詞賀匾、琺瑯瓶等富有紀念意義的物品外,還包括多媒體教學機、大型洗衣機、超聲波治療儀等實用性很強的物品,它們將被送到廣西的基層教學、醫療、福利單位,服務於各族群眾。
  • 習近平視察澳門政府綜合服務大樓
    正在澳門視察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今早(19日)到位於黑沙環的政府綜合服務大樓,了解民生政務服務。  綜合香港電臺和澳門新聞局發布的消息報導,習近平在視察政府綜合服務大樓期間與等候辦理服務的市民交談,並聽取澳門行政法務司司長陳海帆介紹澳門居民身份證的防偽特徵。
  • 習近平送越南19期報紙 國禮贈送有啥講究 收到禮物怎麼處理
    以下是此次贈送的19期人民日報全目錄。  國禮選擇有禁忌  國禮是國家特色的反映,由於政治背景及各國習俗不同,更多時候,國禮往往是贈送國特有的物產,凝聚歷史、人文、藝術等表現,並有濃厚的政治色彩蘊涵其中。  根據我國外事活動的相關規定,對外贈送禮物應儘量選擇具有民族特色的紀念品、傳統手工藝品和實用物品,樸素大方,不求奢華。
  • 代表團團長劉北憲向衝繩縣知事贈送紀念品
    代表團團長劉北憲向衝繩縣知事贈送紀念品6月3日,中國媒體代表團身穿衝繩縣特有的「島服」集體亮相,並向衝繩縣知事贈送紀念品。圖為代表團團長劉北憲(右)向仲井真弘多知事(左)贈送紀念品。
  • 凝聚澳門心 共圓中國夢——習近平主席考察澳門紀實
    3個多小時後,習近平的身影出現在澳門石排灣公屋,近距離感受澳門這些年來的發展變化,了解澳門普通居民的日常生活。澳門回歸祖國以來,特別行政區政府制定了「居有其所,安居樂業」的公屋政策目標,這是一項類似內地廉租房和經濟適用房的措施。石排灣公屋是澳門最大的公共房屋建設項目,建設有9000多套住宅。習近平走進從事文員工作的居民譚玉娥家中。
  • 默克爾向習近平贈送德國1735年繪製中國地圖(圖)
    1735年中國地圖:版圖面積超過1350萬平方公裡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訪歐之旅中周五晚間,德國總理默克爾和先生邵爾在總理府官邸私人宴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夫人彭麗媛。這也是這位德國女總理第一次用這樣私密的方式來接待客人。德國總理默克爾在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展開的下午正式會談之前,帶領習近平參觀了德國政府內閣的會議室。而在兩國領導人正式會談時,默克爾再次強調了德國與中國展開全方位戰略夥伴關係的願望。
  • 默克爾向習近平贈送德國1735年繪製中國地圖
    國家主席習近平30日上午9時15分抵達布魯塞爾,開始對比利時進行國事訪問,並訪問設在布魯塞爾的歐盟總部。比利時首相迪呂波到機場迎接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習近平是在結束對德國的國事訪問後從杜塞道夫抵達布魯塞爾的。比利時是習近平這次歐洲之行的最後一站。這也是中國國家元首時隔27年再訪比利時。
  • 習近平視察澳門特別行政區紀實
    12月20日,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隆重舉行升旗儀式,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新華社記者 李鋼 攝拳拳情意「時隔5年再次來到澳門,深切感受到澳門發展日新月異,澳門同胞當家作主風貌昂揚向上,澳門特別行政區前進步伐堅實有力。」
  • 習近平主席視察澳門特別行政區紀實
    12月20日,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隆重舉行升旗儀式,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新華社記者 李鋼 攝拳拳情意「時隔5年再次來到澳門,深切感受到澳門發展日新月異,澳門同胞當家作主風貌昂揚向上,澳門特別行政區前進步伐堅實有力。」
  • 凝聚澳門心 共圓中國夢——習近平主席考察澳門紀實(2014-12-22 07...
    3個多小時後,習近平的身影出現在澳門石排灣公屋,近距離感受澳門這些年來的發展變化,了解澳門普通居民的日常生活。澳門回歸祖國以來,特別行政區政府制定了「居有其所,安居樂業」的公屋政策目標,這是一項類似內地廉租房和經濟適用房的措施。石排灣公屋是澳門最大的公共房屋建設項目,建設有9000多套住宅。習近平走進從事文員工作的居民譚玉娥家中。
  • 默克爾向習近平贈送德國1735年繪製中國地圖(圖)
    1735年中國地圖:版圖面積超過1350萬平方公裡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訪歐之旅中周五晚間,德國總理默克爾和先生邵爾在總理府官邸私人宴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夫人彭麗媛。這也是這位德國女總理第一次用這樣私密的方式來接待客人。德國總理默克爾在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展開的下午正式會談之前,帶領習近平參觀了德國政府內閣的會議室。而在兩國領導人正式會談時,默克爾再次強調了德國與中國展開全方位戰略夥伴關係的願望。
  • 習近平抵達澳門
    12月1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乘專機抵達澳門,出席將於20日舉行的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大會暨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五屆政府就職典禮並視察澳門。這是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向歡迎人群致意。
  • 還原澳門街景!記者探訪《澳門人家》拍攝地
    央視一套熱播劇《澳門人家》已經播到了20來集。這部劇七成場景在中山影視城拍攝,記者近日來到中山影視城,探尋《澳門人家》拍攝實景地。
  • 媒體:馬英九將贈習近平「臺灣藍鵲」瓷器和老酒
    因為,在會談前,臺灣方面已經陸續曝光了馬先生計劃送給習近平的禮物,一件「臺灣藍鵲」的手工瓷器,以及馬英九會攜帶到晚宴現場的8壇臺灣產馬祖老酒。  在習近平掌權後不久,就在中共黨內頒布了八項規定,力倡節儉。所以,自此以後的幾次兩黨領導人會面,送禮也同樣趨於簡易。  2013年6月的「習吳會」是中共新一屆領導班子當選後兩岸首次最高層級的會面,但此次拜會雙方約定不交換伴手禮。
  • 中央政府贈送大熊貓抵達澳門獲高規格「禮遇」
    中央政府贈送大熊貓抵達澳門獲高規格「禮遇」 2015-04-30 20:29:1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穿越20年光陰,習近平的「澳門故事」
    小小的澳門,大大的牽掛。習近平與澳門之間的情緣和互動,穿越時空,意深旨遠。今年「六一」國際兒童節到來之際,習近平給澳門濠江中學附屬英才學校的小學生們回信,勉勵他們「傳承好愛國愛澳優良傳統」,學好本領,長大後「為建設澳門、振興中華多作貢獻」。他說,澳門小朋友從小懂得「祖國是澳門的堅強依靠」這個道理,他對此十分欣慰。
  • 專家盤點公務接待規定:不得贈送紀念品土特產
    原標題:專家盤點公務接待規定:不得贈送紀念品土特產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黨政機關國內公務接待管理規定》,就規範黨政機關國內公務接待管理,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作出規定。有關專家表示,《規定》對公務接待中暴露的部分「頑疾」一一開出藥方,呈現出四大亮點。
  • 習近平:澳門多元文化有特色,很繁榮
    1月11日,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到澳門著名文化遺址大三巴參觀。這是參觀後習近平與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何厚鏵(左五)等合影。新華社記者周磊攝    蔚藍的天空、高聳的大三巴牌坊、正在晨練的居民、興致勃勃的遊人……11日的澳門祥和、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