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食,不過全國各地的粽子文化也大相逕庭。以嘉興粽子為代表的上海派肉粽,原料就是一塊半油半精的豬肉,近年來的發展是加進一個鹹蛋黃,糯米和肉都事先用醬油浸淹。廣東肉粽則複雜得多,餡除了小塊豬肉外,必須加進香腸、雞鴨塊、蝦米,甚至乾貝等各色上乘原料,糯米是不加醬油的,但加入去殼綠豆,相對製作複雜,成本也高。作為上海人,我還是痴迷我們從小吃慣的上海肉粽。
到了舊金山後,每逢端午想起粽子,外面市場上出售的都是廣式粽子,因為這裡的華人大多是早先從廣東、香港一帶移民過來,廣式飲食文化統佔了舊金山的華人圈子。要想吃到上海粽子看來只能自己動手了,好在這裡樣樣原料都有,連粽葉殼都有,於是乎我太太突然決定一試,雖然她從未包過粽子,但覺得不會太難,我當然全力支持。第二天動手開始包,出乎意料,居然一舉成功!
海鮮肉蛋黃粽在美國誕生了,味道絲毫不遜於嘉興肉粽,剩下的滷湯我們還煮了滷蛋,味道好極了!
大夥興奮不已,順便給我那個在舊金山開餐館的弟弟送一袋去。那天他不在店裡,我太太就交給了店裡一位夥計。第二天我弟弟去店裡,夥計告訴他昨天有人送一袋粽子過來,我弟弟因常有廣東朋友送他廣東粽子,但他也與我一樣,不習慣吃廣東粽子,就說你們分了吃掉吧。大夥樂了,一位夥計當場打開一個準備享用,突然他叫了起來:「老闆,這是什麼粽子呀!黑黑的,裡面除了肉、蛋黃,其他什麼也沒有,唔得哦!」(不能吃的哦!)我弟一聽,什麼?奔過來一看,「哇,My god!」這不是上海肉粽嗎?馬上問夥計是誰送來的,一位夥計說:「噢!我忘了告訴你,這是你嫂子昨天送來的。」一切全明白了,「Stop!」停止,不要動,全部粽子「收歸國有」。
弟弟後來打電話給我:味道太好了!(方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