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力!鶴山詠春、獅藝文化將亮相央視!大年初一鎖定這個頻道……

2020-12-11 澎湃新聞

給力!鶴山詠春、獅藝文化將亮相央視!大年初一鎖定這個頻道……

2020-01-23 19: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給力!

鶴山將再上央視!

鶴山人的驕傲!

春節期間,

鶴山詠春、獅藝文化將亮相央視!

向全國人民展示鶴山文化與風採!

屆時將在大年初一至年十五期間

在CCTV綜合頻道、CCTV戲曲頻道等平臺播出

中央人民廣播電視臺與十一套(首播)同步播出

4K頻道、長城平臺播出時間待定

1月4日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0春節戲曲晚會江門分會場在江門完成錄製,鶴山市組織帶領了近200名"詠春拳""龍獅匯"運動員參與。屆時晚會將於2020年春節期間在CCTV綜合頻道、CCTV戲曲頻道,長城平臺CCTV戲曲頻道播出。

據了解,戲曲春晚是央視每年都會舉辦的新春大餐,有「小春晚」之稱。今年戲曲春晚的主會場設在北京,廣東江門和河南洛陽同時設立分會場。其中江門是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有著「中國第一僑鄉」美譽——400多萬五邑籍海外僑胞、港澳臺同胞分布在全球107個國家和地區。如今,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深入推進,這樣珍貴的人緣優勢,正激發出新的活力,演繹著新的精彩。

在節目設置方面,本次江門分會場共有11個節目,節目豐富多彩,形式多樣。值得一提的是,不少節目加入了僑鄉文化符號,如茅龍筆、荷塘紗龍、柑普茶、禾雀花、碉樓文化等。屆時,觀眾可以看到江門極具代表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晚會在開場節目《盛世龍騰》中拉開帷幕,醒獅、荷塘紗龍、詠春拳、蔡李佛拳集中亮相。表演者以飽滿的熱情,用整齊劃一的動作表演武術。舞獅舞龍隊也在場上騰挪跳躍,上下飛舞,可謂龍騰獅躍,熱鬧非凡。

1月2日至4日,鶴山市組織帶領了近200名"詠春拳""龍獅匯"運動員參與央視2020年新春的戲曲春晚江門分會場大型節目《盛世龍騰》的訓練、彩排、錄製工作,節目的成功錄製和播出對於彰顯鶴山城市獨特的文化魅力,增強大灣區文化軟實力,進一步提升市民民文化素養與社會文明程度,共同塑造和豐富灣區人文精神內涵具有重大的宣傳價值和時代意義。

此次參演的陣容強大、名家薈萃,上至七旬名家,下至四歲孩童,近千名演員為全國觀眾獻上一臺精彩的廣東戲曲視聽盛宴。

《2020春節戲曲晚會》將於大年初一至年十五期間在CCTV綜合頻道、CCTV戲曲頻道等平臺播出!有濃縮版和展演版,還會在海外長城頻道播出!敬請期待!

譚成偉 攝

文化是城市的靈魂和持續發展的核心競爭力。《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支持弘揚以武術、醒獅、龍舟、粵劇等為代表的嶺南文化,彰顯灣區獨特文化魅力。

近年來,鶴山市委市政府聚焦城市文化核心優勢,傾力打造"詠春擂、龍獅匯、三夾騰龍、鐵夫書畫"四大文化城市品牌,以梁贊詠春為內核,推動文化體育旅遊深度融合。強化品牌策略,積極探索和實踐"政府主導,協會管理,企業投資,資本運營,社會參與,全面普及"的市場化運作模式,全面開啟「詠春+市場開發」模式,整合全市文化體育旅遊資源,積極構建文體旅項目策劃、投資、運營新格局,推動鶴山市全域旅遊提質增效,不斷推動城市精神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2017詠春擂破冰前行。首部競技規則誕生,首個有統一競技規則詠春擂品牌打響,率先打造武術文化城市品牌,首次創建全國武術之鄉。

2018年鶴山市龍獅運動協會正式成立,打響了鶴山市"龍獅匯"城市文化品牌,獅藝文化產業蓬勃發展,目前鶴山市龍獅運動協會共有獅藝館已超過四十多家,龍獅從業者人員和練習者超過一萬多人。

2019詠春擂碩果纍纍,詠春擂規則全面升級,品牌定位"國際視野,本土特色",萬人詠春拳匯演考段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實現了詠春文化進校園全覆蓋,61間中小學習武練武人數超過六萬人,詠春擂品牌市場競爭力和衍生效應不斷增強,武術文化旅遊產業迅猛發展。

鶴山是一片文體旅遊發展的熱土,全市旅遊配套服務設施建設不斷完善,旅遊接待能力有效提升。

在我市第四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竣工活動上,集中開(竣)工項目合計42項,總投資約186.5億元。其中,投資50億元的華僑城古勞水鄉大型文化生態旅遊度假區奠基,深圳華僑城參與古勞水鄉開發,將把鶴山的文體旅遊工作推上一個新高度。據統計,今年1-5月,全市旅遊接待遊客人數為308萬人次,同比增長12.1%;旅遊總收入28.45億元,同比增長16.94%。

下一步,鶴山市將進一步做強鶴山城市"四大"文化品牌,打造詠春文化、鐵夫文化及鶴山獅藝等文化品牌,做好鐵夫美術館、鐵夫故裡(陳山村)及水鄉藝術寫生基地等的產業化運營,不斷完善公共服務體系,深化文化遺產保護,強化市場監管,更好地促進文體旅遊產業的創造性轉發和創新性發展。

趕緊轉發分享,

為鶴山詠春、獅藝點讚!

為鶴山文化打call!

來源:鶴山政府網、鶴山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江門發布、江門廣播電視臺

編輯:呂敏玲

監製:呂悅怡

鶴山市委市政府官方微門戶

權威信息發布統一出口

鶴山市融媒體中心、鶴山廣播電視臺 運營

長按二維碼即可識別關注

原標題:《給力!鶴山詠春、獅藝文化將亮相央視!大年初一鎖定這個頻道……》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傳承鶴山獅藝 弘揚本土文化 打造鶴山文化藝術新名片
    江門日報訊 (文/圖 見習記者/易榮添) 近日,鶴山市鶴派獅藝新館落成及鶴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表彰慶祝活動在鶴山市鶴派獅藝會沙坪館舉行,江門市武術協會、廣東省內38家獅藝團體以及來自社會各界的嘉賓近300人參加了活動。
  • 鶴山第三屆梁贊詠春文化節將震撼開啟!詠春擂、牛肉節等...
    整部作品以詠春宗師梁贊為貫穿人物,在他用詠春救國救民的故事中,將鶴山當地的特色融入其中,觀眾不僅可以欣賞到《俠影 詠春》中的優美唱段,還將在舞臺上觀賞到諸如龍舟、舞獅等等鶴山的民俗非遺項目。整部作品將可看性與文化性相結合,為觀眾帶來一場美輪美奐的視覺感受,讓「情義鶴山,世界詠春」的主題,通過聲光電等高科技舞臺藝術的呈現,使得詠春精神和鶴山文化更好的得以傳播和推廣。
  • 江門鶴山:打造多元文化特色 弘揚地方特色傳統文化
    同時,鶴山市還對大雁山森林公園進行全面升級改造;引進深圳華僑城,投資50億元,把古勞水鄉打造成為中國最美嶺南水鄉和粵港澳大灣區文化生態旅遊度假標杆;投資5.9億元新建鶴山市文化中心公園,內設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文化館和鶴山劇院、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等,打造鶴山人的「城市客廳」……  鶴山市委副書記、市長聶加偉表示,通過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公園建設,讓美德與美景同行,將文明理念內化於心
  • 鶴山獅來了~
    自馮庚長越塘傳藝以來,鶴山獅藝已經走過了100多個年頭。近年來,在鶴山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鶴山獅藝再次興起,獅館、獅隊紛紛成立,獅藝發展逐漸火熱。馮庚長將鶴山獅設定為「劉備」角色,改造原來的南獅獅頭造型,形成以青、黃色為主色調,青鼻、企眼、鯉魚額、拳角、蓬花座、蓮蓬眼頂、貓須面、蛤乸嘴、爛耳兜風、五蝠背的鶴山獅造型,使醒獅的形態不怒而威。之後,馮倫創造了「鴨嘴獅」,呂憲創造了「龍頭獅」,彪記創造了「貓頭獅」,大大豐富了鶴山獅造型。
  • 央視等七個媒體平臺同時直播2個多小時,超600萬人在線觀看!
    直播節目以央視主持人遊覽古勞水鄉的形式,分別展現了古勞水鄉的嶺南民俗風情、龍獅文化、詠春文化、地道美食等。全 國 熱 議其中,鶴山詠春拳、龍舟、鶴派獅藝引起了全國眾多網友的熱議和點讚▲很多留在異鄉的鶴山人,都紛紛表達了遊子的鄉愁,鶴山真的是一個人才輩出,文化源遠流長的好地方拍 攝 花 絮說了那麼多大家都可能等急了我們馬上跟著央視美女主持人楊陽
  • 「你好,我來自鶴山!」
    ▲鶴山文化中心夜色傳統嶺南文化在這裡薪火相傳▼>▲址山碉樓(網絡)這裡源遠流長 底蘊深厚古勞三夾騰龍鶴山獅藝▲鶴山詠春拳(歐蕊榮 攝)▲鶴山獅藝
  • 熱播大片《除暴》在鶴山取景,你看過了嗎?
    城市人文篇鶴山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詠春拳、獅藝、香火龍習俗、三夾騰龍等都是鶴山的文化名片彰顯著鶴山悠久的文化傳統和人民卓越的智慧第三屆梁贊詠春文化節近年來,鶴山市委市政府投入大量資源,著力打造詠春文化、獅藝文化、龍舟文化、火龍文化四大文化品牌。
  • 鶴山入選全國文明城市參評公示名單,「秘訣」是什麼?
    以文化人:持續擦亮「鶴山特色」文化名片文明城市需要用美麗公園扮靚顏值,更需要精神內核做強力支撐。如何打造一座城市的精神內核?離不開優秀傳統文化的支持。近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愛上功夫》《行在中國》欄目攝製組走進鶴山,探秘古勞水鄉人文歷史、聚焦鶴派獅藝和記錄鶴山詠春文化。鶴山是該節目組唯一拍攝記錄的縣級市。
  • 鶴山又有「大片」獲獎!趕快來看~
    二等獎《情義鶴山》(報送單位:鶴山廣播電視臺)廣東鶴山,中國著名僑鄉之一,地處粵港澳大灣區西翼,一座正在崛起的珠西門戶城市。這裡,鍾靈毓秀,英才輩出。全球詠春一代宗師梁贊、中國油畫之父李鐵夫都是從這片土地走出去,這裡也是王老吉涼茶、源吉林涼茶的發源地。
  • 最具梁贊詠春文化範的吉祥物新鮮出爐!趕緊來圍觀!
    明朝和清朝給丹頂鶴賦予了忠貞清正、品德高尚的文化內涵。而丹頂鶴更與鶴山的地方文化息息相關,具有「鶴」的多重涵義。丹頂鶴在中華文化中有仙鶴的美譽,而「瑞」是指吉祥的事物。所以,把吉祥物命名為「瑞鶴」,小名「瑞瑞」,期望著瑞鶴給鶴山詠春文化帶來更好的發展。它不僅僅只是一隻吉祥物,更是希望藉由吉祥物能夠把鶴山的詠春文化發揚光大,展現出鶴山的歷史文化底蘊和魅力。
  • 鶴山美食與詠春傳說
    鶴山,位於廣東省南部珠江三角洲腹地,與佛山市隔江相望。鶴山置縣始於清朝雍正十年(1732年),縣城設在鶴城,因其北面有一座山峰形似大鶴而得名。境內氣候宜人、四季如春、景色秀麗,每年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旅遊觀光。
  • 央視2020戲曲春晚江門分會場圓滿完成錄製!精彩視頻搶先看!
    戲曲春晚是央視每年都會舉辦的新春大餐 有「小春晚」之稱 昨晚(1月4日)2020央視春節戲曲晚會 江門分會場圓滿完成錄製
  • 鶴山非遺 | 鶴山獅頭製作技藝,民間絕活!
    鶴山獅藝歷史悠久,源自佛山獅藝,創始人馮庚長公認為廣東獅王。馮庚長1852年出生於鶴山沙坪越壙大朗村,自幼隨其身為少林俗家弟子的父親習武,打下了深厚的武功底子。長成後師從在佛山開醫館、武館的同鄉馮了性學武藝、獅藝。由於勤奮好學,善於變化創新,終於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創立了鶴山派醒獅,遂與佛山醒獅成為代表南國醒獅的兩大派。
  • 2020年大年初一 蘇州專場文藝演出將亮相央視
    去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音樂頻道推出了大型文藝系列節目《唱響新時代》。每一期節目以一座城市作為主要拍攝場地,展現不同城市的獨特魅力和藝術風採。2020年春節期間,《唱響新時代》蘇州篇即將和全國觀眾們見面!
  • 央視綜藝頻道改制後首次改版 10個新節目明起亮相
    中新網北京9月3日電 (記者 馬海燕)實行頻道中心制改革後的中央電視臺綜藝頻道今天以新欄目、新編排亮相。這是該頻道改制後的首次改版,也是自該頻道的前身「文藝中心」成立以來力度最大的一次改版。   綜藝頻道總監張曉海表示,此次改版是在出現同質化競爭、部分節目資源枯竭、創作動力不強等問題的情況下,採取的重大扭轉收視率的舉措。
  • 探秘比麟堂:亮相央視春晚背後的百年傳承!
    南獅或許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國文化符號,也是南海文化無法分割的部分。據不完全統計,南海醒獅團至少有3000支。佛山南海比麟堂(簡稱「比麟堂」)作為其中之一,在2019年央視春晚上大放異彩,成為首個以節目主角身份亮相央視春晚的醒獅隊,在全球華人面前展現南獅魅力。究竟是一支什麼樣的隊伍,能在南海異軍突起、走上央視春晚?
  • 吳川飄色亮相央視「小春晚」,年廿九記得鎖定央視綜藝頻道!
    《2019東西南北賀新春》特別節目 2月3日(大年二十九) 將在中央電視臺綜藝頻道19:30播出 湛江的吳川飄色、東海人龍舞等
  • 拜師:拜三星獅第五代傳人龐兆升為師深造——傳承發揚三星獅文化
    她不斷傳承且經過時代的洗鍊,逐漸演化既富含文化傳統又富含時代精神的文化特色。醒獅就是其中之一……  佛山醒獅,原名為瑞獅,意為吉祥如意,是佛山民間獨有的慶祝方式。直到鴉片戰爭的戰火蔓延到這片南方之地,因為「瑞」字方言諧音「睡」,具有民族憂患意識的佛山人便將其改為「醒獅」,從此,「有華人之處,必有醒獅」,這成為了揚民族之威、立中國之魂的重要儀式。
  • 2020,鶴山愛你愛你!這一年,讓我們只爭朝夕,不負韶華!
    大型山水實景音舞詩劇《情義 詠春》 萬名中小學生詠春拳匯演 詠春擂——2019「梁贊杯」國際詠春拳邀請賽 …… 梁贊詠春文化在展現其獨特魅力 「鶴山梁贊、世界詠春」
  • (視頻)佛山醒獅之傳統佛山三星獅
    講起傳統佛山三星獅,2016佛山秋色巡遊裡面有一個方陣——張槎街道傳統佛山三星醒獅聯隊。這個方陣演繹的正是傳統的佛山三星獅技法(想回顧佛山秋色巡遊我隊的表演,請回復「2016佛山秋色巡遊」)。接下來我們回顧一下2016佛山秋色巡遊中傳統三星獅舞亮點介紹佛山是廣東醒獅發源地,分為三星獅藝與七星獅藝兩大流派,三星獅它根據史料記載可追溯到清代以前,是迄今最原生態的原始獅藝文化,它沒有被外來醒獅文化所衝擊影響,正因如此它也沒有被業界廣泛知悉、流傳、利用與推廣,隨著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深挖與地方政府的大力弘揚及推廣,才得以在各種平臺向市民重新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