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氣象部門守藍護綠增色紀實

2020-12-12 中國氣象局

  中國氣象報記者 餘亞慶 通訊員 趙丹 於文超 王毅

  初春時節的阿拉善,胡楊毅然挺立,在金色沙漠中投下斑駁的影子,平添幾許生機。

  從一望無際的沙漠變為水草肥美之地,阿拉善的生態環境發生了極大變化,整個內蒙古自治區的生態也有了質的提升。

  在這艱難的蛻變過程中,氣象部門緊跟步伐,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囑託,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為自治區生態文明建設交上一份科技感滿滿的成績單。

  守藍

  「巍巍興安嶺,滾滾呼倫水,千裡草原無翡翠,天鵝飛來故鄉歸……」

  一望無際的呼倫湖在微風下蕩漾,這藍色從眼前一直延伸到天際,「一碧萬頃」正如眼前之景。

  作為我國第五大淡水湖、北方第一大湖,曾遭遇生態危機的呼倫湖備受關注。

  2006年,針對呼倫湖區域生態環境退化,內蒙古自治區氣象局應用多源遙感數據,對呼倫湖區域近20年的生態環境演變狀況進行持續監測評估。結果表明,呼倫湖水域面積萎縮,水位下降,水質變差。

  針對這一結果,自治區氣象局集中力量開展氣候變化和影響分析,提出:呼倫湖區域近50年來氣候變暖、氣溫升高,引發降水量減少、蒸發量增加,導致水溫、溶氧量和生物活動的改變。這份報告得到國務院和自治區主要領導的批示。

  為保護呼倫湖,自治區氣象局經多方研究論證,提出疏通河道、增加補水量;加大環湖地區草原生態的保護力度;恢復湖泊河道內水生植被,禁止工業和生活用水排入;加強湖區生態環境監測、掌握水質變化及其演變規律等五方面保護與建設的建議。一系列舉措應聲落地,近10年氣象衛星遙感監測顯示,呼倫湖面積得到恢復,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2016年7月,自治區政府批覆呼倫湖一期工程實施方案,其中就包括生態氣象監測。

  包括呼倫湖在內,內蒙古的水生態綜合治理始終是習近平總書記的掛心事。在連續兩年的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都強調,要抓好呼倫湖、烏梁素海、岱海的生態綜合治理,對症下藥,切實抓好落實。

  為此,自治區將通過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加強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和有效保護。氣象部門也將進一步把常態化、精細化動態監測評估服務融入「一湖兩海」水體生態修復工程中。

  護綠

  提起內蒙古,茫茫大草原和大興安嶺林區的綠便會浮現於眼前。但在春秋季節更替之際,森林草原會面臨火險威脅。若及早發現火點,迅速部署撲火力量,就能為滅火贏得時間和勝算。

  「核查森林草原地區的生態恢復、植被生長與災害監測評估曾經是一個難題,但現在衛星遙感監測技術把這個難題解決了。」自治區氣象局局長黨志成說,「衛星遙感監測技術的應用,生動詮釋了『智慧氣象』的內涵。」

  作為自治區防火指揮部的主要成員單位,內蒙古氣象部門積極搭建了森林草原防撲火應急服務平臺。該平臺可以第一時間獲取受災地區的天氣實況、天氣預報、林場、下墊面及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等信息。

  監測到火情信息後,氣象部門將依託多個衛星資料接收系統和航空遙感測量系統進行連續監測。同時啟動應急機制,與相關單位組成撲火指揮部,在其中做好火災實時監測、火場天氣預報、火場人工增雨、災害損失評估等工作。

  2018年,針對先後發生的奇乾林場和汗馬自然保護區重大森林火災,氣象部門上下聯動,通過實時火情監測、精細化火場天氣預報,為相關部門指揮、決策、部署提供依據。

  增色

  綠色,本應是草原應有的底色,而氣象條件則是影響草原生態環境最為活躍的因素。一般來說,降水會影響牧草的生長高度和產量,並影響其營養含量。

  要讓草原生態系統良性循環,需要保持天然草原牧草產量與放牧飼養牲畜數量之間平衡。這其中最有效的途徑便是減少牲畜飼養量,使牲畜數量嚴格控制在適宜的載畜量範圍之內。

  超載過牧不僅制約草原畜牧業的持續穩定發展,甚至會嚴重損害草原生態系統。因此,必須準確計算載畜量,並依此規劃草場。

  為此,氣象部門依託現有氣象站網,確立包括土壤水分及土壤特性監測、水文特性監測、草場荒漠化及沙塵天氣監測、衛星遙感監測等在內的項目,將數據加工處理後製成生態環境建設和保護服務產品。由此來準確評估草原生態系統的現狀及發展趨勢,從而為草原監理部門合理安排家畜存欄、出欄數等提供科學依據。

  曾經,庫布其是一片荒蕪之地,沙塵肆虐時,甚至在一夜之間能刮到800公裡外的北京。在「黨委政府政策性主導、企業產業化投資、農牧民市場化參與、科技持續化創新」的四輪驅動下,庫布其治沙工作走出一條中國特色防沙治沙之路。通過衛星遙感監測,鄂爾多斯近20年植被變化趨勢總體向好,東部植被改善狀況好於西部和南部。

  此外,氣象部門積極開發空中雲水資源,擇機開展人工增雨來遏制草場退化沙化。據統計,2018年,全區年增雨影響區域面積達62萬平方公裡,增雨17億噸,防雹保護區域面積3.4萬平方公裡,收益達5億元。

   (來源:《中國氣象報》2019年3月29日一版 責任編輯:張林)

相關焦點

  • ——內蒙古氣象部門守藍護綠增色紀實
    從一望無際的沙漠變為水草肥美之地,阿拉善的生態環境發生了極大變化,整個內蒙古自治區的生態也有了質的提升。  在這艱難的蛻變過程中,氣象部門緊跟步伐,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囑託,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為自治區生態文明建設交上一份科技感滿滿的成績單。
  • 危難時刻顯身手——內蒙古東北部汛期氣象服務紀實
    內蒙古自治區氣象預報服務能力在暴雨中經受了重重檢驗,氣象人持續作戰近兩個月經歷了嚴峻考驗,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真諦,向黨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贏得了各級黨委政府和人民群眾的讚許和信任。  汛情嚴峻,極端降水事件頻發  內蒙古根河市、圖裡河、海拉爾區、額爾古納市、鄂倫春旗、鄂溫克旗一改往常。
  • 臺媒解析臺灣南部縣市長選舉:綠固守藍拼突圍
    臺媒解析臺灣南部縣市長選舉:綠固守藍拼突圍
  • 澧水護城將「綠」繞——張家界市林業發展紀實
    澧水護城將「綠」繞——張家界市林業發展紀實綠色之城 朱利 攝 八大公山古樹 魯承虎 攝 人與森林 彭立平 攝 綠色寶峰湖同時形成了黨委政府總攬、林業部門牽頭抓總、各級各部門具體落實、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創森」工作格局。 2017年「國家森林城市」創建成功,張家界生態建設熱潮迭起。 張家界創森投入之大,前所未有,總額達18.44億元,為重點項目的實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 ①內蒙古自治區氣象部門事業單位2019年度招聘 ...
    本文原標題:《①內蒙古自治區氣象部門事業單位2019年度招聘 ②鄂爾多斯市源盛光電有限責任公司招聘③鄂爾多斯市巴音孟克投資集團招聘④企業招聘》內蒙古自治區氣象部門事業單位2019年度招聘33名應屆高校畢業生公告 根據《內蒙古氣象部門事業單位公開招聘應屆高校畢業生管理辦法
  • 內蒙古馬鈴薯氣象服務中心被認定為特色農業氣象服務中心
    近日,中國氣象局與農業農村部認定的第二批特色農業氣象服務中心名單正式公布,內蒙古氣象局與內蒙古農牧廳聯合申報的內蒙古馬鈴薯氣象服務中心位列其中。   內蒙古馬鈴薯氣象服務中心是氣象與農牧部門的聯合服務平臺,依託自治區生態與農業氣象中心和自治區農業技術推廣站建設,成員單位包括蘭州區域氣候中心、貴州省山地環境氣候研究所、雲南省氣候中心、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科學院。
  • 為何今春花早開、樹早綠?生態氣象監測預測評估告訴你!
    生態氣象監測預測評估春季全國大部樹兒早綠 花兒早開春天,大地復甦,處處充滿生機與希望。(圖:彭鈺媛)<< 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 >>越來越綠一直以來,氣象部門把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作為做好新時代氣象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在生態系統保護、推進綠色發展等方面取得了明顯進展。
  • 非洲國家氣象行政官員訪問內蒙古氣象局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劉乾 薛志華報導 6月27日,內蒙古自治區氣象局迎來非洲英語國家氣象行政官員訪問團,來自衣索比亞、加納、埃及等十多個國家的非洲友人,對內蒙古氣象事業發展現狀進行參觀了解。  期間,自治區氣象局主要負責人首先向訪問團一行簡要介紹了內蒙經濟社會發展概況及氣象事業發展歷程,並就訪問團人員所提出的風電氣象服務、全區氣候特點、公共氣象服務開展情況等問題進行一一解答;同時,還演示了由內蒙古氣象部門研發的氣象預警收音機的各類功能,詳細介紹了其在氣象防災減災工作中所發揮的作用。
  • ——甘肅氣象部門強降雨服務紀實
    面對嚴峻的汛期形勢,甘肅省氣象部門精準發力,靶向預警,全力應戰汛期。  4個藍圈 提前「鎖定」降雨落區  7月22日,夜已深,蘭州中心氣象臺依舊燈火通明,討論聲、電話聲、滑鼠點擊聲……一派緊張忙碌的景象。
  • 內蒙古自治區氣象部門招聘142人公告
    2021年全國氣象部門招聘高校畢業生2000餘人公告單位簡介:氣象事業是經濟建設、國防建設、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的基礎性公益事業。中國氣象局作為國務院氣象主管機構,為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經國務院授權,承擔全國氣象工作的政府行政管理職能,負責全國氣象工作,主要履行公共氣象服務以及氣象防災減災、應對氣候變化、開發利用氣候資源、人工影響天氣等業務、服務管理等職能。招聘單位:中國氣象局直屬單位和全國31 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氣象局。
  • 氣象部門完成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氣象服務任務
    2012年6月29日上午10時03分,神舟九號飛船返回艙順利降落在內蒙古中部主著陸場預定區域,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載人交會對接任務全面實現了「準確進入軌道、精準操控對接、穩定組合運行、安全健康返回」的預定目標。
  • ①內蒙古自治區氣象部門事業單位2019年度招聘 ...
    本文原標題:《①內蒙古自治區氣象部門事業單位2019年度招聘 ②鄂爾多斯市源盛光電有限責任公司招聘③鄂爾多斯市巴音孟克投資集團招聘④企業招聘》內蒙古自治區氣象部門事業單位2019年度招聘33名應屆高校畢業生公告 根據《內蒙古氣象部門事業單位公開招聘應屆高校畢業生管理辦法
  • 智者見於未萌——內蒙古建氣象預警信息發布長效機制
    在手機信號不夠穩定、牧民居住地十分分散的牧區,是什麼樣的方式確保了氣象預警信息及時有效地覆蓋全部牧民呢?帶著疑問,記者探尋了內蒙古氣象部門的預警信息發布情況。  「我的羊,去年冬天一隻都沒有被凍死」  什麼是草原110?
  • 中國氣象部門揭秘內蒙古天賦河套背後的氣候答案
    千龍網北京10月29日訊(記者 劉美君)29日,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氣象應用室主任趙帆在「天賦河套·黃金農業種植帶」氣候認證發布會上表示,氣象部門專業的評估,可以深入挖掘當地氣候價值,增強品牌市場競爭力。趙帆表示,「天賦河套•黃金農業種植帶」氣候認證工作意義重大。
  • 內蒙古:建立完善與應急管理部門聯動工作機制
    中國氣象報記者餘亞慶報導 4月15日,內蒙古自治區應急管理廳與自治區氣象局召開工作聯席會議,就建立完善應急管理與氣象監測預報預警服務聯動工作機制進行溝通協商。
  • 各地氣象部門積極部署春運氣象服務保障工作
    內蒙古:積極做好2015年春運氣象保障服務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餘亞慶報導 近日,內蒙古自治區氣象局積極部署,多舉措做好2015年春運氣象保障服務。一是切實加強春運氣象服務工作的組織領導,充分認識做好春運氣象服務的重要性和艱巨性,加強對春運氣象服務工作的組織領導,完善春運氣象服務方案和應急預案。
  • 神州大地為何變得越來越綠——《2019年全國生態氣象公報》解讀
    近20年來,我國採取植樹造林、退耕還林還草等生態建設工程和農業高產、種植結構優化等措施,充分利用降水增多、氣溫上升等有利氣候資源,加快了植被恢復進程,促進了全國植被生產力和覆蓋度的整體提高,地表變得越來越綠。問:2000年至2019年,我國地表變得越來越綠,其原因是什麼?產生哪些影響?
  • 各地林草頭條丨內蒙古森工集團「十三五」改革發展紀實
    算好綠色帳 走好綠色路 打好綠色牌——內蒙古森工集團「十三五」改革發展紀實 全力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經過「十三五」期間的全面深化國企改革與動能轉換,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以築牢祖國北疆生態屏障為己任 這一切緣自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廣大幹部職工以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家國情懷,用一雙雙勤勞有力的雙手,如基石般鑄就了北疆生態安全屏障。 春回大地千峰秀,日暖興安萬木榮。每逢春季,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的林間地頭,隨處可見林業職工植樹增綠的身影。
  • 內蒙古氣象科普工作獲中國科協表揚啦~
    內蒙古氣象科普工作獲中國科協表揚啦~ 2021-01-14 21: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內蒙古氣象科普工作連續3年獲中國科協表揚
    正北方網訊(北方新報正北方網記者 馬麗俠) 記者1月14日從內蒙古氣象局了解到,中國科協官方網站於近日公開了《中國科協辦公廳關於對2020年全國科普日有關組織單位和活動予以表揚的通知》,在文件中,內蒙古自治區氣象局再次獲評2020年全國科普日活動優秀組織單位,這是內蒙古氣象局連續3年在全國科普日活動中獲得中國科協表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