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料:臺北標誌性建築——101大樓(圖)

2020-12-15 中國新聞網

新聞資料:臺北標誌性建築——101大樓(圖)


2008年11月03日 15:59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資料圖:臺北101大樓 中新社發 黃少華 攝

版權聲明:凡標註有「cnsphoto」字樣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新聞網,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使用。

  中新社北京十一月三日電 題:臺北一0一

  中新社記者

  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陳雲林三日率海協會協商代表團抵達臺灣舉行兩會會談。當天傍晚,海基會在臺北一0一的八十四樓為代表團舉辦接風宴。

  臺北一0一,是位於臺灣臺北市信義區的一棟摩天大樓,由知名建築師李祖原設計。高度五百零八米,地上一百零一層,地下五層。

  這座大樓超越單一量體的設計觀,從二十七層至九十層共六十四層,以八層樓為一個結構單元,層層相疊,構築整體;其造型如勁竹節節高升、柔韌有餘,象徵生生不息的中國傳統建築意涵。

  在信義計劃區,臺北一0一主建築佔地八萬一千餘平方米,周邊街道寬闊、有地景公園以及嫵媚的遠山環繞,現在被公認為臺灣最適合居住的區域之一。

  臺北一0一的八十九樓、九十一樓,設有室內觀景臺、室外觀景臺,遊覽者可在此遠眺臺北地區景色;如今,它被視為臺北的標誌建築之一。

  臺北一0一是臺北市政府與民間攜手開發的大型BOT專案,一九九七年由臺灣十四家企業聯合組成的臺北金融大樓股份有限公司取得地上開發權,開始規劃建造並負責經營管理,原名臺北國際金融中心。

  二00三年,大樓完工啟用時,其建築物頂端高度(五百零八米)、樓頂的高度(四百四十九米)、最高樓層地板高度(四百三十九米)打破當時世界紀錄。

  二00五年,臺灣證券交易所籤約進駐後,瑞泰人壽、荷蘭銀行等跨國企業先後進駐,臺北一0一正在成為臺灣金融商業重鎮。(完)

編輯:官志雄】

相 關 報 道

相關焦點

  • 新聞資料:臺北標誌性建築--101大樓(圖)
    資料圖:臺北101大樓 中新社發 黃少華 攝  中新社北京十一月三日電 題:臺北一0一  中新社記者  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陳雲林三日率海協會協商代表團抵達臺灣舉行兩會會談。當天傍晚,海基會在臺北一0一的八十四樓為代表團舉辦接風宴。
  • [分享]臺北101大樓消防分析資料下載
    臺北101大樓消防分析專題為您提供臺北101大樓消防分析的相關資料與視頻課程,您可以下載臺北101大樓消防分析資料進行參考,觀看相關視頻課程提升技能。 二、相應的防風減振措施 三、風載荷理論 四、調製阻尼器模型簡化及計算研究 五、外形模型簡化及計算研究  臺北101大樓臺北101(Taipei 101),又稱臺北101大樓,在規劃階段初期原名臺北國際金融中心(Taipei Financial Center),是目前世界第二高樓(2010年)。
  • 臺北101大樓當選「全球50最具影響力高層建築」
    中新網10月31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北101方面表示,大樓10月30日獲「世界高層建築與都市人居學會」頒發「全球50最具影響力高層建築」,也是該學會創立以來首次評選影響力高層建築。資料圖:一場降雨過後,臺北101大樓附近出現彩虹。
  • 臺北標誌是101大樓,那西安、烏魯木齊標誌性是什麼?
    同時,城市中也有標誌性建築,可以說是每一座城市的建築明信片,當人們提到城市標誌性建築時,很容易就會想到城市。如今,一座又一座建築在城市中崛起,城市的發展有目共睹,城市的標誌性建築也成為一座城市不可或缺的。我今天要講的是中國四大省會城市的標誌性建築,你知道哪一個?相信很多人都了解一些城市,而今天小編要說的是我們不了解的省會城市,首先來說說臺北。
  • 臺北101大樓 臺灣著名景點臺北101大樓照片(圖)
    臺北101大樓夜景  去臺灣旅遊臺北101大樓是一個必不可少的景點,很多人去臺灣玩去的第一個景點就是臺北101大樓,因為臺北101大樓實在是太有名了,它是臺灣地標性的建築物。如何玩轉臺北101大樓,小編給你臺北101大樓攻略,各種臺北101大樓經典照片讓你先過個眼癮。
  • 全球最高綠色建築 臺北101大樓獲認證
    全球最高綠色建築 臺北101大樓獲認證 2011年07月28日 21:54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臺北101大樓:彰顯「人定勝天」面子工程(圖)
    臺北101大樓2005年12月31日正式落成啟用。圖為元旦凌晨狂歡的車流經過大樓附近街道時的情景。中新社發 黃少華 攝  (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迄今世界第一高樓的臺北101,就是當年臺灣政府的一個「面子工程」,整個規劃充滿了好大喜功的樂觀期望  文/梁良  有「上海101」之稱的上海環球金融中心,不久前剛落成啟用。
  • 挑戰高難度 臺北達人打造巧克力101大樓(圖)
    挑戰高難度 臺北達人打造巧克力101大樓(圖) 2010年06月05日 13:42:00  來源:中新網
  • 建築設計資料:臺北101建築工程建構有哪些要求?
    臺北101建築工程建構有哪些要求?  臺灣位於地震帶上,在臺北盆地的範圍內,又有三條小斷層,為了興建臺北101,這個建築的設計必定要能防止強震的破壞。且臺灣每年夏天都會受到太平洋上形成的颱風影響,防震和防風是臺北101兩大建築所需克服的問題。
  • 臺北標誌性綠色建築——臺北101大廈,建築造價高達580億臺幣
    臺北101大廈臺北101大廈佔地面積15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9.8萬平方米,高508米,包含一座101層高的辦公塔樓及60米的商業裙樓6層和5層的地下樓面,每8層樓為1個結構單元,彼此接續、層層相疊,構築成為一個整體。
  • [分享]101大樓分析資料下載
    101大樓分析專題為您提供101大樓分析的相關資料與視頻課程,您可以下載101大樓分析資料進行參考,觀看相關視頻課程提升技能。 二、相應的防風減振措施 三、風載荷理論 四、調製阻尼器模型簡化及計算研究 五、外形模型簡化及計算研究  臺北101大樓臺北101(Taipei 101),又稱臺北101大樓,在規劃階段初期原名臺北國際金融中心(Taipei Financial Center),是目前世界第二高樓(2010年)。
  • 臺北101大樓董事長涉扁案
    近日臺灣各界紛紛有批評聲浪,說臺北101大樓的董事長陳敏薰女士不勝任,認為陳敏薰擔任臺北101董事長四年期間虧掉了120億新臺幣,要求對她進行撤換,而此前還傳出陳敏薰之所以拿到這樣一個職位是因為曾經向陳水扁家送了一億新臺幣的賄賂,那麼臺北101大樓董事長之爭究竟是怎樣的,今天我們就相關的話題通過衛星連線邀請到臺灣的兩位嘉賓來共同進行分析
  • 臺北101大樓
    但是由於杜拜塔在正式完工或至少有部份廠商、住戶進駐之前,仍只能被視為是一座人工建築結構而非摩天大樓,因此臺北101仍能暫時保有世界最高摩天樓頭銜直到新的對手完工並取而代之為止。臺北101樓高508公尺,地上101層,底下5層。
  • 臺北地標101大樓幾乎憑空消失(圖)
    臺北地標101大樓幾乎憑空消失(圖) 2016年12月06日 14:21:12  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北天空灰濛濛,101大樓憑空消失。
  • 颱風「凡亞比」挾帶強風 臺北101大樓竟被吹動(組圖)
    颱風「凡亞比」挾帶強風 臺北101大樓竟被吹動(組圖) 2010年09月20日 22:33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臺北101大樓:彰顯「人定勝天」的面子工程
    臺北101大樓2005年12月31日正式落成啟用。圖為元旦凌晨狂歡的車流經過大樓附近街道時的情景。中新社發 黃少華 攝(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迄今世界第一高樓的臺北101,就是當年臺灣政府的一個「面子工程」,整個規劃充滿了好大喜功的樂觀期望★ 文/梁良有「上海101」之稱的上海環球金融中心,不久前剛落成啟用。
  • 島內最高大樓——臺北101
    由建築師李祖原設計,KTRT團隊建造,是世界最高摩天大樓(含天線,不含天線則為第二高)與目前全世界第二高的大樓類結構物(以建築結構實際高度來計算)。保持了中國世界紀錄協會多項世界紀錄。  以實際建築物高度來計算,臺北101已在2007年7月21日時,被當時興建到141樓的杜拜塔(位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杜拜)所超越。
  • 臺北101大樓門票多少 臺北101大樓旅遊參觀指南
    象山半山,第一次看到臺北101感受臺北101大樓  去臺灣遊覽臺北101大樓一定要先做好充分的準備,要不因為景點太多時間不夠你就會錯過很多美麗的景點,小編將會為你獻上臺北101大樓旅遊攻略,提供臺北
  • 樂高建築大師:臺北101的故事
    本期繼續為大家奉上樂高建築大師系列:臺北101大樓。說到臺灣,你腦海中浮現的是什麼呢?阿里山?日月潭?還是墾丁?沒錯,這些都是臺灣的代表。但還有一個地方不得不提,它就是高度為508米的:臺北101大樓。當臺北101遇到樂高?「臺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沒有霓虹燈。」
  • 臺北101大樓簡介
    簡介   臺北101 (Taipei 101),原名臺北國際金融中心(Taipei Financial Center),設計師李祖原。業主是臺北金融大樓股份有限公司。是位於臺灣臺北市信義區的一幢摩天大樓,樓高508公尺,地上101層,地下5層,是目前全世界第二高的摩天大樓(第一現為位於中東杜拜的杜拜塔)。其英文名稱Taipei 101除代表臺北,還有「Technology、Art、Innovation、People、Environment、Identity」(技術、藝術、創新、人民、環境、個性)之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