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天2300公裡!19歲小夥騎著自行車,從四川到浙江上大學

2021-01-12 澎湃新聞

身高一米七,體重55公斤,看似瘦弱的少年,身體內卻蘊藏著大能量。

從四川什邡老家到上海杉達學院浙江嘉善校區,近2300公裡的路程,是19歲少年李治亨的上學路。和別的同學不一樣,今年第一次來學校報到,他的交通工具是一輛自行車。

一路上,遇到過狂風暴雨舉步難行,也曾登高望遠,領略山花爛漫。

實現騎行到學校的夢想,李治亨用了24天。

騎行途中

騎行

一藏了很久的夢想

想要騎行到學校,並不是李治亨的突發奇想。徒步、騎行,一直都是他的小愛好。小夥子身體素質不錯,平日裡,他經常長跑,騎車兜圈,還曾跑過半馬。

雖然只有19歲,年紀不大,但李治亨主意很大。

騎車上大學,是去年就埋下的種子,而且已經試過一次。花了5天,終於騎出了四川。

那時,意氣風發的少年,享受速度和挑戰,下坡時都不捏剎車,結果突遇急轉,車子漂移,整個人飛了出去。最後是爸媽趕來,連車帶人拉回了老家。

今年,李治亨再戰高考,分數比去年好一些,被上海杉達學院嘉善光彪學院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錄取。

騎行途中一半時間都在下雨

花1800元買了一輛山地車,一個登山包裡裝著三套衣服和一些麵包、巧克力等補給用品。9月10日早上6點多,輕裝簡行,信心滿滿的他從四川什邡老家出發。

李治亨的父母,一個是小學老師,一個是計程車司機,都樂觀開明,可也難免擔心。知道攔不住,只剩叮嚀囑咐:「每天一個電話,必須報平安。」

李治亨的自行車和裝備

旅程

遇過暴雨踩過泥濘也見過絕美風景

從什邡到嘉善,2000多公裡,打開手機地圖,選擇「騎行」,所有軟體都有相同提示:騎行路線過長,建議採用其他出行方式。

李治亨的騎行路線是怎麼規劃的?先確定大概方向,再根據當天行進情況,制定下一步路線。

德陽、成都、資陽、恩施、宜昌、荊州、武漢、黃岡、六安、合肥、南京、泰州、無錫、蘇州直到嘉興……李治亨的通信大數據行程卡,記錄了他的行進路線。

通信大數據行程卡記錄了李治亨的行進路線

路途

路過的每座城,每一片山川

都是不同的風景

最初,李治亨覺得重慶的山多路險車難騎,後來才發現,重慶和湖北交接之地才是真正的山高路陡,有時只能推著車子前進。最艱難的一天,遇上修路外加暴雨,15公裡的路程,走了一上午,快把他累趴。

9月暑氣未散,李治亨印象中全程近半時間都是雨天,套著雨衣更顯悶熱。慘的是套著塑膠袋的鞋襪、背包裡的東西也被打溼。

騎行中經常遇到泥濘的道路

為了省錢,他沿途尋找不到百元的廉價旅店,有時候只能借宿在農戶家中,一切都只能將就,洗澡、洗衣服都成了奢侈。

這一路,他曾在城市大道上疾馳,也在鄉間小道裡穿梭;遇到過暴雨如注山路難行,也看過雨後山谷薄霧嫋嫋。

山路能領略絕美風景

苦,毫無疑問,但一路山川美景是最好的回饋。

山中騎行常不見一人,有時候到了飯點也找不到落腳之處,李治亨只能從背包裡掏出麵包、巧克力解決。但相比城市中的車水馬龍,他更喜歡山谷裡的空曠幽靜和山明水秀。

路過一片農田

有一天早上,他見到了一處無名大草坪,晨曦光影之下,有了油畫般的意境。在山路悶頭騎行時,他見過一個山中峽谷,兩岸青松綠樹,碧水藍天,清風徐徐,吹散趕路人的一身疲憊。

山頂風景秀麗

收穫

都是人生難得的體驗

騎行2300公裡,不單靠「努力」二字就能完成。

對於每天的規劃,李治亨早有打算。早上七八點出發,晚上六點左右休息,平均每天騎行路程是100公裡。

為了找到這個最合適的速度,李治亨沒少吃苦頭。

騎行第一天,精力充沛,一切都很新鮮,完成150公裡,第二天還能堅持130公裡,到了第三天,腿疼手酸渾身難受。

有了頭一年騎行下坡漂移的經歷,這一次他學會提前看好導航,前方有急轉彎就提前減速。

修路遇上下雨,騎行艱難

但準備再充分,也難免會發生意外。

這一路,車子輪胎就被扎破了三次,好在運氣不錯,每次拖著車子行走得不算遠。最遠的一次,拖車走了6公裡,花了一個多小時,才找到了一家迪卡儂。還有一次,車子壞在山裡,沿途打聽尋找修車店,聽不懂口音,靠著村民的比劃,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個修車老漢。

有時也要穿過這樣的鄉村小道

這樣難得的人生體驗,李治亨還遇到很多次。

在湖北武漢,他碰上了一個來自上海的騎行者。一條空曠的公路上,李治亨在路的右邊,上海這位在路的左邊,兩人停下來打了招呼,還拍照留念。李治亨還遇到過一個騎行車隊,第一天碰上,簡單打了個招呼,第三天又遇上,騎行隊覺得有緣分,還請他吃了一頓飯,第四天相約一起騎行了一段。

途中遇到來自上海的騎友

當然,李治亨也體驗了很多人生第一次。

在三峽騎行,他第一次感受到,酈道元「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原來就是這樣的景致。在南京,為了坐上人生第一次渡輪,他在碼頭長凳上過夜。在涼都利川,他發現9月暑天早晨的氣溫可以低到14度,凍得他用衣服包起了手。

繞著山脈騎行,層巒疊嶂,風光秀麗

繼續

人生還有新的高峰要攀登

歷經24天,途中找同學玩了3天,10月4日,李治亨終於抵達目的地嘉善,距離學校開學還有3天,閒不住的他又申請了新生志願者服務。

李治亨花了1800元買的山地車

10月6日,李治亨比其他同學提前一天報到,辦理完手續後,幫助新生搬行李、辦手續。

連續忙碌近一個月,李治亨感覺自己體重沒變,飯量卻增加了,當然,收穫的不止好身體,還有勇氣。

這幾天,李治亨已經開始正常上課,他又有了新的夢想。

李治亨的騎行裝備很簡單

「上海有考插班生政策,既然要考,我就要考最難的。」李治亨的目標,是考上復旦大學,「哪怕考不上,也權當為考研做準備了。」

另外,李治亨還想攀登珠峰。他知道,這也意味著需要一筆高額費用。他已經想著,閒暇之餘可以靠創業、投資賺點錢。之前試水過一次,賺過幾千元,可惜最後都虧了回去,但失敗不可怕,畢竟騎行第一次,也是失敗而歸。

攀登珠峰,是藏在心底的另一個夢想,等著他有一天去實現。

來源: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朱麗珍

原標題:《24天2300公裡!19歲小夥騎著自行車,從四川到浙江上大學》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19歲小夥騎行2300公裡,從四川來到浙江上大學,用時24天
    本次分享的主題是19歲小夥騎行2300公裡,從四川來到浙江嘉興上大學,整整用了24天!於是,有的人選擇了騎行這種相對健康和環保的出行方式,或者是騎車上下班,或是騎車去學校等等,可是一般距離不會太遠,頂多幾公裡或者十幾公裡罷了,否則騎行下來就需要超強的體力和意志力了!但是,在我國四川卻有這麼一位19歲的小夥子,他竟然騎行了2300多公裡,來到了浙江,只是為了上大學而已!
  • 19歲四川小夥,騎行2300公裡來嘉興上大學
    從四川什邡老家到上海杉達學院浙江嘉善校區,近2300公裡的路程,是19歲少年李治亨的上學路。和別的同學不一樣,今年第一次來學校報到,他的交通工具是一輛自行車。 一路上,遇到過狂風暴雨舉步難行,也曾登高望遠,領略山花爛漫。 實現騎行到學校的夢想,李治亨用了24天。
  • 63天,4250公裡,江西信豐一95後小夥騎著自行車抵達西藏
    這樣的詩和遠方註定成為那些敢於挑戰,敢於放下生活的瑣碎的人這不,信豐一95後小夥子就實現了很多人的夢想從信豐出發,騎著一輛二手自行車到達了西藏▼2020年6月1日,信豐一95後小夥(網名小蘇)▲「小蘇」在318國道3878公裡處留影從信豐出發,騎著一輛二手自行車,歷經艱苦,用了63天,8月3日終於抵達了西藏布達拉宮
  • 寧德90後小夥從福州徒步到北京 24個城市55天2300多公裡
    24個城市,55天,2300多公裡,他從福州一路徒步到北京。  為了挑戰自己,給自己一趟「蛻變」的旅程,寧德90後小夥吳崇營毅然辭去了工作,背上背包,一個人從福州出發了。  一路上有艱辛,有溫暖,也得到了滿滿的收穫。
  • 268天騎行29576公裡!四川青神小夥自行車環遊中國
    來自中國竹編之鄉的沈洪,也會自己編織了一個美好的夢:騎著自行車環遊美麗中國。12月6日,30歲的沈洪,完成了這個夢想的最後103公裡,從成都回到了家鄉眉山青神。他說心情五味雜陳,既想完成夢想,又有很多不舍。268天,疫情之下,不少人還困在原地時,他騎著自行車,在最恰當的季節,行遍最美的中國。
  • ...東北大學研究生學籍管理細則(試行)》(東大校字〔2017〕70號...
    文 / Cherry2020-10-22 10:12:19來源:FX168 【社會新聞播報】1.東北大學清退52名博士生研究生。10月20日,東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在官網發布一則《關於對部分超期博士研究生作出退學處理的公示》,共52名博士研究被清退。
  • 小夥自製竹子自行車 從成都騎行到拉薩(圖)
    (該圖片由採訪對象提供)  用竹子做成的自行車支架。  成都小夥自製的竹子自行車經測試達到歐洲行業標準  華西都市報記者吳小川攝影報導  近日,一段成都小夥騎著「竹子自行車」馳騁高原的視頻在朋友圈火了。竹子還能造自行車?
  • 挑戰川藏線,14歲少年24天騎行2200公裡
    點右上角「設為星標」每天為您奉送知識,遊記,攻略,以及跟自行車相關的有價值的內容。騎著自行車旅行這種騎行方式,目前受到多小夥伴的歡迎。只要閒來無事,小夥伴們都很樂意,騎上自行車,來一場說走就走的騎行。騎行即鍛鍊了人的身體,也磨鍊了人的意志,一舉兩得的事情,如何又不受人歡迎呢?
  • 22歲小夥到峨眉山旅遊已失聯4天 中途給導遊留言「不要等我」
    22歲小夥到峨眉山旅遊已失聯4天 中途給導遊留言「不要等我」時間:2018-08-31 21:1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2歲小夥到峨眉山旅遊已失聯4天中途給導遊留言不要等我 山東一大學畢業生日前赴四川峨眉山旅遊,目前已失聯四天。
  • 小夥自製竹子自行車從成都騎行到拉薩(圖)
    ­  成都小夥自製的竹子自行車經測試達到歐洲行業標準­  華西都市報記者吳小川攝影報導­  近日,一段成都小夥騎著「竹子自行車」馳騁高原的視頻在朋友圈火了。竹子還能造自行車?難道不是工藝品?不會散架吧?每一個觀看的觀眾心裡都在打鼓。這段八分鐘的視頻裡,一位年輕人騎著「竹子自行車」,時而下坡狂奔,時而賣力爬坡,視頻配上民族歌曲,更是讓人心馳神往。
  • 江蘇17歲小夥,騎電動車走完川藏線,25天4600公裡
    「00後」小夥的特殊旅程一位來自於江蘇常州的小夥子,2003年出生,到現在17歲,完成了一趟大多數人都不敢啟程的特殊旅行:騎一輛電動車去西藏,25天跨越4600公裡,將電動車開到布達拉宮門前。小夥子叫小偉,從中學年代起,淳樸、神聖的西藏就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 268天29576公裡,四川小夥騎著單車環遊中國
    268天,29576公裡,沿途經過22個省、5個自治區和4個直轄市……12月6日16時許,一人一車騎行中國大陸的青神小夥沈洪終於回歸青神這片故土,他不由得感嘆了一句:「終於回來了,真好!」沈洪是青神縣青竹街道人,今年30歲。
  • 從澳大利亞騎自行車回家 25歲的諸暨小夥在路上了
    浙江在線02月03日訊 「如果世界是一本書,我在翻開它的序。」這是何駱傑博客首頁上的話。在已過去的9個多月裡,這個25歲的諸暨小夥用自己的騎行和足跡,不斷印證著這句充滿青春理想的話語。這個名為「何駱傑路書」的博客裡,記錄了何駱傑沿澳大利亞東海岸北上,橫穿澳洲內陸大沙漠,途經爪哇島、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穿越泰國,入柬埔寨,經越南取道入寮國的旅程。
  • 39天騎行2910公裡 香港小夥新年第一天到天安門看升旗
    2021年1月1日,24歲的香港青年阿毛在天安門廣場觀看了新年第一次升旗儀式。為了實現這個願望,他騎著山地自行車從廣東出發,風雪兼程,於2020年12月31日下午趕到北京。阿毛在天安門前  經過這次長達2910公裡的騎行,阿毛說他對祖國5000年的歷史和改革開放取得的巨大成就有了更直觀的感受。
  • 14歲少年24天騎行2200公裡,一天翻越4座4千米大山
    騎著自行車旅行這種騎行方式,目前受到多小夥伴的歡迎。只要閒來無事,小夥伴們都很樂意,騎上自行車,來一場說走就走的騎行。騎行即鍛鍊了人的身體,也磨鍊了人的意志,一舉兩得的事情,如何又不受人歡迎呢?近日,一對父子用24天的時間,騎行了2200公裡路的318國道川藏線,這件事情一經發布到網絡上後,瞬間走紅網絡。
  • 268天29576公裡!眉山青神小夥騎行環遊中國
    268天 29576公裡 30歲的青神小夥沈洪 騎著自行車之後的268天,他騎著自行車,出現在美麗中國的各個角落,朋友圈遍布華夏大地。 當晚,他果真失眠了,只睡了3個小時。
  • 兩90後維吾爾族小夥41天從浙江騎行回烏魯木齊
    沒有騎行經驗,也沒有做過體能訓練,兩名新疆90後小夥愣是從浙江義烏出發,一路騎行,途徑武漢、西安、蘭州、西寧、全程6000多公裡回到老家新疆烏魯木齊市。「騎行41天,我竟瘦了14公斤,這是意想不到的收穫!」今年26歲的米爾·卡米力皮膚較黑,身高超過1.8米,他說,10月31日到烏魯木齊的時候,他的好多朋友差點沒把他認出來。同樣,這次騎行回鄉之旅,22歲的伊力亞爾·艾爾肯也瘦了,瘦了10公斤。
  • 23歲小夥134天騎行一萬公裡 拍攝40集紀錄片-紀錄片 騎行 況露...
    原標題: 23歲小夥134天騎行一萬公裡 拍攝40集紀錄片  134天,10248公裡,一個人的畢業旅行,深入邊陲異域,單車丈量這生息之地。圖為況露在阿里。   東方網6月9日消息:2014年6月,22歲的況露大學畢業。
  • 大學畢業生騎車從太原到杭州17天行近2千公裡(圖)
    大學畢業生騎車從太原到杭州17天行近2千公裡(圖) 2014-09-16 10:19:09郭偉說,第一天一騎就騎到了晚上,那時候國道上都是呼嘯而過的大車,他不敢攔。一路上就打著手電,穿著反光強的衣服,一直騎到旅館。  第二天到就騎到了寧晉和夏津的臨界點,開始下暴雨,他身上衣服已經全部溼透。再從安徽五河縣去滁州市的路都是上上下下的波浪形狀的路。「當時我騎到一個山坡最高的點,看前邊兒,波浪山路綿延不絕,後邊兒也是沒有盡頭。」
  • 他騎著3米長的太陽能自行車從裡昂到廣州
    ■Raf Hulle騎行45天抵達廣州人民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