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維和部隊的單兵裝具相當細緻入微 手鍊都是特製

2020-12-16 騰訊網

一直以來,解放軍的戰鬥裝具都落後於世界先進水平,直到跨入新世紀以後,隨著財政能力和國防投入的增加,解放軍軍人從軍服到個人裝備都有了巨大的進步。2015年中國赴馬力的維和部隊,部署了一個700人的摩步營,這是中國首次向海外派駐成建制的戰鬥部隊。

這支維和摩步營的單兵裝具極其豪華,相當細緻入微,考慮周全,但只能給極少數要露臉的部隊。更需要的野戰和邊海防部隊想都別想,譬如去年赴朱日和演習的各裝甲部隊,以及阿里地區邊防部隊和印軍的對峙,完全看不到有啥後勤裝具保障上的無微不至的照顧。

譬如這些女兵們手腕上的「救生手鍊」,由尼龍傘繩編織而成,拆開以後就是一根4米長的救生繩,可以承受100公斤的拉力,能夠吊掛一個成年人。手鍊的鏈扣是一個救生口哨,在緊急的情況下可以發出聲音示警。

維和部隊的頭盔,都加裝了風鏡、小型頭戴式強光電筒,配備了護膝和護肘等等。這些精緻的個人裝具目前還只是配備在維和部隊等涉外單位,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我們的邊海防普通部隊也會普遍配發這些設備。中國軍隊的後勤被裝部門,已經在裝具器材種類和質量上,追上了世界最先進國家的水平。

這種手鍊,在國內網上的銷售價是15元一根,還包郵。但網上賣的低價貨質量較差,千萬不能用來當救生繩吊掛人體,通常無法承受一個成年人的體重,用這種繩子在野外攀爬,會送命的。而且低價貨不是快拆型,不能夠在幾秒鐘內拆成繩索,所以沒什麼實際用途,緊急時候解開都急死人了。真正的軍用快拆手鍊,是拉住兩頭一扯就能直接拆成一根,編制的技術難度較高,而且使用的是真正的尼龍傘繩,價格比較貴。

相關焦點

  • 漫展COSER穿維和部隊軍裝下跪 軍媒:丟人現眼且涉嫌違法
    6月1日,是維和戰士申亮亮犧牲一周年的日子。去年六一,中國駐馬利共和國維和部隊遭遇恐怖襲擊,申亮亮不幸犧牲,年僅29歲。 聯合國總部於今年5月24日舉行紀念儀式,緬懷為和平獻身的維和人員,並向申亮亮等3位犧牲的中國維和軍人在內的殉職維和人員追授達格·哈馬舍爾德勳章。
  • 中國新一批赴黎維和部隊接受首次裝備核查
    新華社貝魯特11月20日電 中國第19批赴黎巴嫩維和建築工兵分隊和醫療分隊已分別順利通過部署到任務區以來的首次聯合國裝備核查。20日,由聯合國駐黎巴嫩臨時部隊(聯黎部隊)9個部門官員組成的核查小組來到維和建築工兵分隊,對作戰裝具、武器裝備、醫療設備等11項主裝備和餐飲、通信、野戰防禦工事等16項自維持裝備進行檢查,並就分隊遂行任務期間的後勤保障、物資儲備和疫情防控等能力情況進行綜合評估。核查小組官員對分隊的疫情防控工作提出表揚。
  • 抗戰國軍單兵裝備:人家有雨衣 我有大草帽
    連個軍服顏色都搞得這樣雜亂,還談什麼其他的單兵裝具。相比較來說,自然是中央軍比較正規一些,好歹還有些政府軍的氣度。不過就拿當時的情況來看,就拿中國軍隊最高標準的中央軍精銳部隊來說,單兵標準個人裝具也就五大件,鋼盔、子彈帶、水壺、乾糧袋和防毒面具。
  • 俄羅斯新型單兵裝具搭配AK魔改 形似外星戰士 獨特設計世界領先
    現代戰爭,單兵的裝具除了考慮防彈性能和隱身性能外,防生化防輻射同樣也相當重要。這時就需要防毒面具,一般戴在頭上,保護人的呼吸器官、眼睛和面部,防止毒氣、粉塵、細菌、有毒有害氣體或蒸汽等有毒物質傷害的個人防護器材。近日俄羅斯公開了最新研製的PMK-4防毒面具。
  • 越軍公開新型單兵裝具,但卻被越南網民瘋狂吐槽
    近日,越南媒體在報導其國防部副部長視察越軍Z176工廠的新聞中,首次對外展示了該廠為越軍作戰部隊最新研製的新型單兵作戰裝具。從媒體對外發布的照片看,這套裝具包括一套穿戴式戰術背心、一個背包和一頂可以加裝夜視儀和其他附件的防彈頭盔。
  • 維和在馬裡 - 中國青年網
    中國第七批赴馬裡維和警衛分隊共210名官兵,承擔著聯馬團東戰區加奧超營警戒防衛、外圍巡邏、武裝護衛等任務。他們以陸軍第78集團軍某合成旅為主體組建,官兵們參加過俄羅斯「東方-2018」戰略演習、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國慶閱兵等重大任務。海外維和,是這支英雄部隊旅史上的嶄新一筆。
  • 南空航空兵某團試穿新一代飛行裝具(圖)
    從今天起,本版陸續刊登一組反映三軍部隊作戰訓練著裝變化的新聞,敬請關注。  南空航空兵某團試穿新一代飛行裝具  飛行員開什麼飛機穿什麼衣  本報特約記者 張 力 遲玉光  6月上旬,南空航空兵某團組織跨晝夜飛行訓練。
  • 中國第十一批赴北蘇丹達爾富爾維和部隊出徵
    圖為此次出徵的維和部隊官兵圖為中國濟南軍區第十一批維和部隊大隊長崔偉宣布出徵命令   4月20日,中國第十一批赴北蘇丹達爾富爾維和部隊在河南洛陽某部營區舉行歡送儀式,第一梯隊105人和交接指導組於4月20日晚出發。第二梯隊120人於月底前出發。
  • 廈航聯合夢想號飛赴馬裡接送我維和部隊官兵
    北京時間7月22日凌晨,203名頭戴藍色貝雷帽,身著星空迷彩服的旅客整齊劃一登上廈航「聯合夢想號」順利啟程,他們是中國第八批赴馬裡維和部隊的官兵們,此番出徵將接替駐守在那裡的中國第七批維和官兵,執行為期一年的國際維和任務。
  • 中國赴海地維和部隊生活:怕染愛滋不去理髮店
    查閱相關資料,記者注意到,近年來維和人員遇險遇難的事件,已不鮮見。相對於聯合國其他國家的維和部隊來說,中國軍隊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的數量和規模,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歷程。那麼,中國的維和人員是否會面臨越來越多的危險?他們的安全如何保障?記者就此採訪了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
  • 中國第八批赴馬裡維和部隊出徵!203名「藍盔勇士」登上廈航...
    他們就是「藍盔勇士」 藍盔 勇士 7月22日凌晨 203名頭戴藍色貝雷帽 身著星空迷彩服的旅客整齊劃一 登上廈航「聯合夢想號」 他們是中國第八批赴馬裡維和部隊的官兵們
  • 中國赴黎維和部隊完成「藍線」觀察哨修建任務
    新華社貝魯特7月14日電(彭希 李明桂)聯合國駐黎巴嫩臨時部隊(聯黎部隊)13日在黎巴嫩與以色列邊境附近舉行「藍線」觀察哨修建任務竣工儀式,聯黎部隊司令德爾科爾高度讚揚中國維和部隊高標準完成其中最困難的工程任務。
  • 蒙古維和部隊有位「中文翻譯」 曾留學中國吉林
    聯合國南蘇丹特派團(聯南蘇團)蒙古維和部隊確實有一位「中文翻譯」,雖非專業級,但一口地道、流利的中國話頗具專業水準。  前不久,一輛標有「UN」標誌的越野車駛近中國第十批赴南蘇丹維和工程兵大隊營地大門,正在執勤的哨兵楊攀攀一個標準的「停車」手勢,越野車緩緩停在了警戒線外,一個高大壯實的維和軍人下車走向哨位。  楊攀攀仔細一瞧,原來是蒙古維和部隊的一位中尉軍官。
  • 出去維和才知道,越南維和部隊也要過春節
    如果不是參加維和,我會堅信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只有中國人才過春節。在每年農曆春節到來之際,在紐約、雪梨、杜拜慶祝的是中國節。 2020年1月25日大年初一,在聯合國南蘇丹特派團執行任務的越南維和部隊歡聚一堂,慶祝傳統春節的到來。
  • 我馬裡維和部隊:在撒哈拉沙漠守護和平
    由170名官兵組成的警衛分隊,是我國向聯合國維和任務區派出的首支安全部隊,主要負責聯合國馬裡綜合穩定特派團(聯馬團)東戰區司令部和維和部隊營區的守衛任務,在危險來臨的時候首當其衝處於第一線。    當地時間去年5月19日中午,因馬裡國內政治局勢惡化,千名加奧民眾分乘摩託車、皮卡車突然聚集在東戰區司令部南門,高舉旗幟示威。
  • 中國赴南蘇丹(瓦烏)維和部隊完成第十次輪換交接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當地時間11月30日下午,中國赴南蘇丹(瓦烏)維和部隊第十次輪換交接儀式分別在南蘇丹維和工兵、醫療兩支分隊的營區進行。中國第11批赴南蘇丹維和工兵和醫療兩支分隊正式開始履行維和使命。
  • 中國赴馬裡維和部隊換防不足半月,「直接襲擊營區」非常罕見
    :澎湃新聞 當地時間1月12日,中國第三批赴馬裡維和部隊以「應對不明身份武裝人員恐怖襲擊」為背景,組織實彈戰術演練。
  • 【中國赴黎巴嫩維和部隊已做好應急救援準備】黎巴嫩首都貝魯特...
    【中國赴黎巴嫩維和部隊已做好應急救援準備】黎巴嫩首都貝魯特港口區4日傍晚發生大爆炸後不久,中國第18批赴黎巴嫩維和醫療分隊接到聯合國駐黎巴嫩臨時部隊(聯黎部隊)司令部通知,抽調其醫療力量提供醫療救助。中國維和醫療分隊接到通知後,立刻抽調來自外科、內科、燒傷科、麻醉科等領域的9名醫護人員組成應急醫療分隊。
  • 我軍改良穿防彈衣後裝具披掛方式 不掛水壺背水袋
    原標題:廣州軍區某旅規範穿著防彈衣時裝具攜行方式防彈衣不再成為戰鬥「束身衣」 攀登越障、格鬥射擊、班組協同……5月22日,在廣州軍區某旅訓練場上,官兵們雖然穿著厚重的防彈衣,卻依然身手靈活、戰術動作到位。「防彈衣是士兵的戰場『鎧甲』,必須適應穿著它打仗。」
  • 維和部隊又發現四座「科索沃解放軍」軍火庫
    中新網貝爾格勒7月25日消息:最近幾天,駐南斯拉夫聯盟科索沃國際維和部隊連續查獲原科索沃阿族非法武裝「科索沃解放軍」藏匿的四座軍火庫。  據南通社援引駐科索沃國際維和部隊24日發表的公告說,三天來,駐科索沃維和部隊的芬蘭營和挪威營在科索沃中部和南部地區共發現四座原「科索沃解放軍」藏匿的軍火庫,並收繳了大量武器彈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