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和在馬裡 - 中國青年網

2020-12-21 中國青年網

2019年8月17日,中國第七批赴馬裡維和警衛分隊赴綠洲靶場組織哨位協同實彈射擊演練。

數百米高的沙塵暴鋪天蓋地襲來,大風裹挾著豆大的紅泥雨點傾瀉而下,整個加奧超營被沙塵暴吞沒,監控視頻上很快顯示不出任何畫面。

5月28日,部署在加奧超營的中國第七批赴馬裡維和警衛分隊,終於告別了馬裡漫長的旱季,迎來了今年的第一場降雨。

除了風雨,更有戰火的洗禮。去年5月部署到任務區以來,維和警衛分隊官兵已經受了整整一年的戰火考驗。

中國第七批赴馬裡維和警衛分隊共210名官兵,承擔著聯馬團東戰區加奧超營警戒防衛、外圍巡邏、武裝護衛等任務。他們以陸軍第78集團軍某合成旅為主體組建,官兵們參加過俄羅斯「東方-2018」戰略演習、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國慶閱兵等重大任務。海外維和,是這支英雄部隊旅史上的嶄新一筆。

位於非洲西北部的馬裡,是聯合國在全世界開展的13個維和行動中傷亡人數最多的一個任務區。維和官兵的手機時常收到這樣一條簡訊:「中國駐馬裡大使館提醒您,請謹慎前往馬裡東北部地區!」由於戰火頻仍,位於馬裡東北部的加奧國際機場至今未對民航飛機開放。

聯馬團東戰區加奧超營毗鄰加奧國際機場,營區空中俯瞰近似梯形,超營設有北門、西門兩個車輛通道口,10餘個國家的維和分隊、民事人員和聯馬團東戰區司令部,錯落有致地駐守在0.6平方公裡的超營內,相鄰分隊僅隔一條6米寬的沙路。

對於警衛分隊的維和官兵來說,萬裡迢迢來到馬裡的第一件事並不是倒時差,而是立即進入戰時狀態,開啟維和模式。

「你們的表現非常優秀」

經過三天兩夜的空中顛簸,2019年5月23日,警衛分隊官兵走下空軍伊爾-76大型運輸機,全部抵達馬裡加奧超營。剛落腳,分隊就接到了聯馬團東戰區導調綜合防衛演練的通知。

5月24日15點整,超營拉響警報,營區廣播裡傳來東戰區的導調命令:「曲射火器打擊!」

「所有人員立即進入掩體!」警衛分隊大隊長劉勇已是第三次赴海外執行維和任務,經驗豐富的他迅速發出命令。分隊官兵立即穿戴裝具、攜帶武器進入地下掩體,快反力量所屬的3臺裝甲車成員完成登車出發準備。

「佔領一線射擊陣地和二線防禦陣地!」15點10分,根據東戰區命令,警衛分隊各中隊按照防區任務劃分,依次佔領超營外圍近3公裡防衛線的一線射擊陣地和警衛分隊營地外圍二線防禦陣地,形成基本防禦態勢。

「351,命令你部迅速支援北門,根據現地情況佔領有利陣位!」

「351明白!」

「351」是快反中隊長郝建雄的代號,受領任務後,他立即指揮裝甲車到達北門預定陣位,隨時為可能發生的突發情況提供有力支援。

部署在聯馬團北戰區的一處營區,曾在遭遇曲射火器打擊後接連遭到兩次汽車炸彈襲擊,而後恐怖分子潛入營區實施攻擊,營區內人員傷亡慘重。因此,應對「複合式襲擊」訓練是聯馬團各維和部隊演練內容的重中之重。

中國警衛分隊負責守護超營的多個哨位,北門共設有1號、2號、3號3個哨位,控守北門通道的東西兩側,是汽車炸彈衝撞襲擊的第一道關卡。

3號哨位當值主哨鄭志家在接收到導調命令後,第一時間關閉了北門通道,開啟阻車樁、破胎器,輔哨王昊利用高倍望遠鏡仔細觀察外圍車輛人員,不放過任何可疑情況。

演練一直持續到17點,全程參與導調的司令部防衛官、孟加拉國軍官霍馬雲·卡伯在檢查完北門、西門哨位後,放心地說:「雖然你們剛剛完成輪換交接,但是處置流程很正確,你們的表現非常優秀。」

首次演練檢驗了分隊綜合防衛能力,大多數官兵給自己的「首秀」打了「良好」的等級,但分隊聯絡員王昊琛卻覺得自己勉強及格。

來馬裡前,獲得英語專八證書的王昊琛在腦海中彩排了很多遍與外軍接觸的場景,但首次演練中,「稍微聽不懂就緊張,越緊張越聽不懂。」面對埃及、孟加拉國、約旦、塞內加爾等國維和人員的「萬國」英語,王昊琛聽得雲裡霧裡,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解決這種尷尬最好的辦法就是多聽、多交流。」東戰區每天8點30分組織的早交班會各國維和人員都會參加,王昊琛主動報名出席每天的交班會,並帶了錄音筆全程錄製,回來後對著司令部下發的交班課件反覆聽記。

在聯合國下發的各類文件中,英語縮寫多得超乎想像。王昊琛的本子裡密密麻麻記錄著近千條英語縮寫,其中有聯合國各層級各部門的縮寫,也有維和部隊司令部各處各分隊的縮寫。王昊琛說:「關鍵時刻,這個本子比英漢詞典還好使。」

經歷了多次外事活動後,王昊琛如今已是警衛分隊的「金牌翻譯」。5月31日,聯馬團東戰區司令、塞內加爾準將迪耶內視察中國維和警衛分隊,全程擔任翻譯任務的王昊琛獨當一面,圓滿完成了翻譯保障任務。

視察結束後,迪耶內司令為警衛分隊題詞說:「中國軍人很有職業素養,超營有中國軍人的防衛,我們感到很安全。」

經歷真實的恐怖襲擊

在維和警衛分隊中,三中隊副中隊長姜振宇是偵察專業出身,他每周都會認真學習上級通報、瀏覽新聞,從紛繁複雜的各類信息中梳理近期馬裡各地區襲擊事件,再從時間、地點、襲擊手段等方面加以分析,最終形成一周情報成果,下發分隊所有人員學習。

曲射火器打擊、汽車炸彈襲擊、武裝衝突、種族衝突……不同類型的襲擊事件,姜振宇用不同顏色的標識加以標註,然後標記在電子地圖上。

「以前,恐怖分子以小規模『孤狼式』襲擊為主,現在群體性襲擊事件逐漸增多。」姜振宇打開電子地圖,手指著一片注滿標識的地區說,「通過概率分布,哪些地方是高危區域,哪條路段是高危路段,哪些時段是高危時段,便一目了然。」

去年7月22日,警衛四中隊隊長謝王林正在超營西北角的4號哨位執勤,15點47分,突然傳來一聲震耳欲聾的巨響,碩大的蘑菇雲從不遠處的法軍巴克汗營地騰空而起。謝王林立即在警報器上按下代表汽車炸彈襲擊的黃色按鈕。

法軍營地與超營距離不到1公裡,營區內的官兵明顯感覺到板房在劇烈晃動,警衛一中隊下士高煜正走在北門接哨的路上,他甚至感到自己的身體被衝擊波推著走了幾米。

分隊官兵迅速反應,大家穿戴戰鬥裝具、攜帶武器裝備進入地下掩體待命。在大隊長劉勇的指揮下,正在哨位執勤的人員槍彈上膛,關閉了北門、西門進出通道,做好應對可能發生複合式襲擊的準備。

超營外圍,法軍、馬裡政府軍地面部隊封鎖了機場及加奧超營外圍周邊所有道路,10餘架「虎」式直升機、幻影戰鬥機在超營東北至加奧機場方向低空盤旋偵察。超營內部,正在開會的參謀人員、施工的民事人員全部就近進入掩體,情況十分緊急。

「各哨位重點觀察戰機飛行方向的地面情況,發現異常立即報告!」大隊長劉勇在北門3號哨上現地指揮。

「有沒有後續裝載炸彈的汽車?」由於大門通道關閉,機場公路上停滿了車輛,哨兵密切注意著眼前的風吹草動。

16點10分,根據聯馬團東戰區命令,警衛分隊派出人員佔領應急哨位及二線陣地,快反力量抵達北門二線陣地做好支援準備。

為防範後續可能發生的複合式襲擊,當天夜裡,警衛分隊全面提升安全警戒等級,大隊領導不間斷巡邏值班,機關幹部全時監控值守,各哨位均由幹部擔任主哨,並加強執勤兵力,確保聯馬團東戰區司令部及超營安全。

箭在弦上的緊張氣氛一直持續到第二天天亮。聯馬團下發的情況報告顯示,這次恐怖襲擊為自殺式汽車炸彈襲擊,襲擊由3名身著類似馬裡政府軍制服的恐怖分子乘坐1輛白色防彈越野車實施,1人殉爆、1人被擊斃、1人逃離。

防彈汽車怎麼打、怎麼防?「7·22」恐襲發生後不久,警衛分隊就結合聯馬團東戰區訓練計劃,來到加奧超營附近的綠洲靶場,組織帶汽車炸彈衝撞營門、恐怖分子攻擊超營等戰術背景的實彈射擊演練。

「車輛衝撞營門,處置!」在哨位協同射擊演練中,隨著指揮員口令的發出,狙擊手、步槍手、高射機槍手迅速佔領各自射擊陣位,對「恐怖分子」實施火力打擊。裝甲車還拋射煙幕彈,執勤哨兵手拋發煙彈,模擬真實作戰場景。

打靶歸來,警衛分隊根據射擊毀傷效果,將裝甲車上的高射機槍安裝到北門、西門兩個最重要的哨位上。這樣,控制超營車輛進出的兩個通道便具備了對防彈汽車的打擊能力。

「做好隨時射擊準備」

快反中隊是警衛分隊擔任巡邏任務的主要力量。巡邏隊每次執行任務,用時1個多小時。雖然是短途巡邏,但由於當地安全形勢嚴峻複雜,沒人敢掉以輕心。

「恐怖分子可能埋設路邊炸彈,大家不管乘車巡邏還是徒步巡邏,一定沿著車轍印行進!」每次任務,巡邏隊長郝建雄都要反覆跟大家強調。

車隊頭車駕駛員、二級軍士長杜波濤是警衛分隊兵齡最長的戰士,2018年9月赴俄羅斯參加「東方-2018」戰略演習,駕駛「鐵的連隊」方隊頭車駛過楚戈爾靶場。雖然開了20多年裝甲車,在馬裡杜波濤不敢有絲毫鬆懈,天一亮就爬起來給裝甲車氣剎充氣、檢查輪胎底盤、調整後視鏡。

「打開車載射擊孔,做好隨時射擊準備。」上了巡邏路,郝建雄便提醒大家做足各種防範措施。此時,就連平日裡愛說笑的高射機槍操作手王冠也變得一臉嚴肅,他全時在車頂外監視情況,要根據具體狀況靈活操作手中武器。

除了擔負超營外圍的例行巡邏任務,警衛分隊還會接到各種類型的武裝護衛任務。

3月22日,位於梅納卡市的多哥警察分隊在巡邏時遭遇炸彈襲擊,造成5人受傷,其中1人傷勢嚴重。當天深夜11點,警衛分隊接到任務:緊急護衛中國二級醫院轉運多哥傷員。

已經休息的快反分隊官兵立即穿戴戰鬥裝具,完成登車準備。此時轉運傷員的羅馬尼亞直升機已經起飛前往加奧機場。警衛分隊的裝甲車輛在中國二級醫院門口與醫療裝甲救護車完成了行進間編隊,隨後馬不停蹄地趕往加奧機場。

護送醫療車輛進入停機坪後,快反力量在機場入口依託有利位置實施警戒。深夜是敏感時間段,大家打開頭盔夜視儀,按照任務分工嚴密觀察各自方向的安全情況。

機場入口緊挨著法軍巴克汗營地,「7·22」爆炸留下的遺蹟還很明顯,下士李豪傑找到一堵防爆沙箱,在其後側實施警戒,副中隊長姜奇峰站上裝甲車頂部監視機場公路上來往的車輛,駕駛員古明臣保持車輛啟動,隨時準備機動支援。

警衛分隊堅強的護衛給中國二級醫院轉運傷員提供了有力的安全保障。醫護人員在機場內全身心地投入到傷員的救治工作中,與前來轉接傷員的羅馬尼亞分隊及時安全地完成了交接任務。

加奧機場的工作人員連連稱讚中國維和官兵,他們沒想到,剛接到飛機降落通知,中國維和部隊的裝甲車輛就抵達了機場。

今年1月28日,聯合國負責維和行動的副秘書長拉克魯瓦先生和聯合國秘書長軍事顧問羅伊特中將來到警衛分隊營區視察訪問。其間,羅伊特中將評價中國維和警衛分隊說:「你們能克服短期無法解決的困難展開巡邏任務,我非常高興,我對你們在加奧傑出的工作表現致以崇高的敬意。」

孫伯語文並攝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

相關焦點

  • 廈航聯合夢想號飛赴馬裡接送我維和部隊官兵
    北京時間7月22日凌晨,203名頭戴藍色貝雷帽,身著星空迷彩服的旅客整齊劃一登上廈航「聯合夢想號」順利啟程,他們是中國第八批赴馬裡維和部隊的官兵們,此番出徵將接替駐守在那裡的中國第七批維和官兵,執行為期一年的國際維和任務。
  • 中國赴馬裡維和部隊換防不足半月,「直接襲擊營區」非常罕見
    中國軍網 資料中國第四批駐馬裡維和部隊換防不到半個月遇襲。新華社6月2日消息,聯合國馬裡多層面綜合穩定特派團(馬裡穩定團)位於馬裡北部加奧市的維和人員營區5月31日晚遇襲。中國外交部6月1日證實,一名中國維和人員在襲擊中犧牲,另有4名中國維和人員受傷。
  • 馬裡穩定團為犧牲中國維和戰士申亮亮舉行追悼會
    當地時間7日上午,聯合國馬裡多層面綜合穩定特派團(馬裡穩定團)在位於馬裡首都巴馬科的總部,為犧牲的中國維和戰士申亮亮舉行追悼會。馬裡穩定團民事和軍方官員、馬裡政府和軍隊代表、中國駐馬裡大使館工作人員、中國軍隊工作組成員以及中國赴馬裡維和部隊和參謀軍官代表等200餘人參加悼念活動,為英雄送行。
  • 中國第八批赴馬裡維和部隊出徵!203名「藍盔勇士」登上廈航...
    他們就是「藍盔勇士」 藍盔 勇士 7月22日凌晨 203名頭戴藍色貝雷帽 身著星空迷彩服的旅客整齊劃一 登上廈航「聯合夢想號」 他們是中國第八批赴馬裡維和部隊的官兵們
  • 《戰狼》的故事也在這裡上演:中國維和士兵在非洲馬裡的戰地紀實
    ▲中國維和士兵向馬裡當地婦女買菜。《彈在膛上》是一個中國維和士兵的戰地紀實,脫胎於作者在非洲馬裡維和過程中所寫的20多萬字的日記。該書講述了中國首批赴馬裡維和部隊組建籌備、防衛部署、正式任務、恐怖襲擊、民情社情、官兵故事、外事活動和突發事件等維和行動的各個方面,詳細記述了西非風情、馬裡內亂、維和行動、外軍印象以及中國軍人的表現等內容,生動呈現了中國的正面形象。
  • 我赴馬裡維和戰士護送受傷戰友回國後重返馬裡
    為了戰友的生命安全   新華社記者王猛    6月27日,載有中國赴馬裡維和部隊兩位重傷員的民航飛機緩緩降落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    董玉書是中國第四批赴馬裡維和部隊醫療分隊空運後送組組長,承擔著聯合國馬裡多層面綜合穩定特派團(馬裡穩定團)東戰區傷病員的轉運救治工作,這也意味著他和他的組員們要時刻準備著衝上前線,從戰場上把傷員救回營地進行救治。在恐怖襲擊頻發、戰火紛飛的馬裡北部,董玉書和他的空運後送組每一次出任務,都意味著一次與死神的賽跑。
  • 我馬裡維和部隊:在撒哈拉沙漠守護和平
    由170名官兵組成的警衛分隊,是我國向聯合國維和任務區派出的首支安全部隊,主要負責聯合國馬裡綜合穩定特派團(聯馬團)東戰區司令部和維和部隊營區的守衛任務,在危險來臨的時候首當其衝處於第一線。    當地時間去年5月19日中午,因馬裡國內政治局勢惡化,千名加奧民眾分乘摩託車、皮卡車突然聚集在東戰區司令部南門,高舉旗幟示威。
  • 馬裡維和犧牲戰士回家:一個士兵的禮遇!
    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 副主任 吳昌德:  向烈士敬獻花環 向烈士三鞠躬  解說:  中國在悼念,聯合國在悼念,馬裡也在悼念。  馬裡武裝部隊總參謀長 杜爾:  他不僅是為中國而犧牲,而且也是為馬裡人民而犧牲的,我們十分感謝,非常感激。我們與他的家人一同悼念他。
  • 軍網:在馬裡倒下的兄弟,讓我們接過你的藍盔
    軍網:在馬裡倒下的兄弟,讓我們接過你的藍盔 2016-06-03 13:03:06來源:中國軍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高辰 2016年06月03日 13:03 來源:中國軍網
  • 中國藍盔在馬裡:血庫耗盡 用二戰土方法救非洲軍人一命
    海外網9月18日電 「一去萬裡為家國」,今年,是中國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的第30個年頭。近日,海外網記者探訪位於京郊的國防部維和事務中心培訓基地,採訪多名維和官兵,近距離感受中國藍盔的風採與家國情懷。
  • 【世界看中國】馬裡 非洲點讚中國「大國擔當」
    請記者顧雪嘉來介紹一下中國是如何通過維和行動來展現「大國擔當」的。  記者顧雪嘉:我現在是在非洲國家馬裡的加奧聯合國維和部隊營地為大家做報導。由於馬裡與中國有8小時的時差,我這邊還是7日晚上11點多。  事實上,一直以來,中國在國際社會總是以一個負責任的、崛起中的大國,承擔起對世界的責任。
  • (維和白皮書)《中國軍隊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30年》白皮書(2)
    中國維和官兵的足跡遍布柬埔寨、剛果(金)、賴比瑞亞、蘇丹、黎巴嫩、賽普勒斯、南蘇丹、馬裡、中非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推進和平解決爭端、維護地區安全穩定、促進駐在國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  (一)監督停火  監督停火旨在確保衝突各方履行停火協議,是聯合國維和行動的初始職能,也是中國軍隊承擔的首項聯合國維和任務。
  • 中國倡議首個維和人員安全問題決議 積極參與全球維和與疫情防控
    中國第二十三批赴剛果(金)維和醫療隊積極提前做好各項防控工作。面對營房設施老舊、儀器設備老化、不具備核酸檢測等不利條件,醫療隊隊員在及時調整日常醫療保障方式的基礎上,改建隔離病房,設置預檢分診點,區分患者和醫務人員通道,劃分清潔區、半汙染區和汙染區,為患者和醫護人員建立了更多安全屏障。在加強疫情防控的同時,維和部隊日常安全保障工作也在強化。馬裡是聯合國維和行動面臨最大危險的國家之一。
  • 馬裡
    【人口】1277萬,馬裡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由班巴拉、頗爾、塞努福和薩拉考列等23個民族組成。官方語言為法語,通用班巴拉語。1959年4月與塞內加爾結成馬裡聯邦,1960年8月聯邦解體。同年9月22日宣布獨立,改國名為馬利共和國。莫迪博·凱塔任總統。1968年11月19日穆薩·特拉奧雷中尉發動政變,推翻凱塔政權,成立全國解放軍事委員會,掌管國家權力,特拉奧雷任主席。1979年3月馬裡人民民主聯盟成立,特拉奧雷當選為總書記。同年6月全國舉行總統和立法選舉,第二共和國誕生,特拉奧雷當選總統。全國解放軍事委員會自行解散。
  • 我們在馬裡:直面生死 守護和平
    中國維和部隊所在的維和任務區位於馬裡東部重鎮加奧,也是聯合國駐馬裡綜合穩定團(以下簡稱「聯馬團」)東部戰區。這裡是西非的交通要地,也是恐怖分子滲入馬裡首都巴馬科的必經之路,安全形勢十分嚴峻。   在馬裡執行維和任務期間,管竹淼最大的感受是當地民眾對中國有著非常友好的感情。在一次和馬裡政府軍聯合舉行的排球賽上,一位馬裡軍官曾對她說,「中國人是好人,你們是來幫助我們的,對我們很熱情」。這讓管竹淼和戰友們備受鼓舞。    作為維和女兵,管竹淼認為,女性從事維和工作具有天然的優勢,「溫柔、善良的女性特質以及與生俱來的親切感,可以在維和交流中發揮比較大的作用。」
  • 西非馬裡的槍林彈雨中,有他們執著的身影
    5月末,中國第六批赴馬裡維和部隊圓滿完成為期一年的國際維和任務凱旋。一年來,395名維和官兵在這片土地上勾勒出屬於中國軍人的色彩,讓閃亮的中國印記刻在了西非土地。——編 者閃亮在西非的中國名片——第六批赴馬裡維和部隊執行任務片段■王宏陽 劉曉帥 賈春明(照片由劉曉帥 賈春明 萬傑 阿勒木斯提供  製圖:扈碩)從接到維和任務那一刻起,「在馬裡,我們代表中國」這個信念,鐵打銅鑄般地印刻在中國第六批赴馬裡維和部隊每個官兵的內心深處
  • 3名聯合國維和士兵馬裡遇害 或為極端組織所為
    摘要:據聯合國西非維和特派團(U.N. mission)消息,當地時間周四維和團在馬裡北部護送一個車隊時遭遇爆炸裝置襲擊,致使3名聯合國士兵遇難,另外2人受傷。
  • 恐怖勢力滲透馬裡北部
    原標題:恐怖勢力滲透馬裡北部  西非國家馬裡發生政變,局勢動蕩,一些宗教極端組織趁機在馬裡北部發展勢力。多個分離主義組織欲借政變之機推翻政府。   馬裡北部圖阿雷格部族反政府武裝「阿扎瓦德民族解放運動」2012年1月聯合多支分離主義武裝在北部發動攻勢,奪取一些城鎮。
  • 結婚四周年紀念日,我們在馬裡度過
    位於馬裡北部加奧地區的聯合國馬裡穩定團(簡稱聯馬團)中國二級醫院,候診區已經坐滿了等待就診的各國維和人員。在這裡,中國二級醫院是聯馬團東戰區唯一一所二級救治醫院,擔負著為6000多名維和人員醫療保障的任務。朱姝與護士曹文雯為患者注射藥物。「Morning sir.Can I help you?」
  • 【維和追憶錄】(一)撒哈拉上的中國藍盔
    尼日河是馬裡人民的母親河。何為母親河?直接的回答莫過於,沒有你就沒有這裡的一草一木,就沒有這裡的生機與活力。作為西非重要的航運要道,尼日河的通航河段佔全河的四分之三。很多鐵公路線跨越其上,中國援建的巴馬科第三大橋和加奧大橋成了非洲重要的交通樞紐。撒哈拉南部資源貧乏,電力供應不足,普及範圍很小。千百年來,每當深夜降臨,村落就變成漆黑一片,沒有半點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