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赴馬裡維和戰士護送受傷戰友回國後重返馬裡

2020-12-15 華夏經緯網

   為了戰友的生命安全

   新華社記者王猛

    6月27日,載有中國赴馬裡維和部隊兩位重傷員的民航飛機緩緩降落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近一個月寸步不離守護在戰友身邊的董玉書在微信中告訴記者,此時心裡的石頭總算落了地。

    董玉書是中國第四批赴馬裡維和部隊醫療分隊空運後送組組長,承擔著聯合國馬裡多層面綜合穩定特派團(馬裡穩定團)東戰區傷病員的轉運救治工作,這也意味著他和他的組員們要時刻準備著衝上前線,從戰場上把傷員救回營地進行救治。在恐怖襲擊頻發、戰火紛飛的馬裡北部,董玉書和他的空運後送組每一次出任務,都意味著一次與死神的賽跑。

   5月31日馬裡穩定團加奧營區遭遇恐怖襲擊,造成中國維和戰士申亮亮犧牲,多人受傷,其中司崇昶、李濤兩位傷員傷勢嚴重。在接到消息後,空運後送組軍醫、衛生員和駕駛員在醫療分隊隊長畢光遠帶領下,立即全副武裝、攜帶急救裝備,在敵情不明,道路不暢的夜間,駕駛裝甲救護車到達受襲營地,成功將傷情嚴重的司崇昶接送到加奧營區二級醫院進行搶救。

    在全程參與重傷員的搶救後,空運後送組認為二級醫院缺少CT設備,無法判定司崇昶有無顱內出血等致命傷,為了戰友的生命安全著想,他們果斷提出申請緊急醫療後送。在等候轉運期間,董玉書和他的組員整夜監測著司崇昶的各項生命體徵,一刻也不敢放鬆。第二天天亮後,在同隊長畢光遠和戰友冒著危險趕到受襲營地接回申亮亮烈士遺體之後,他們又馬不停蹄地陪同司崇昶及另一位需要轉運的重傷員李濤乘坐裝甲救護車奔赴加奧機場,乘坐聯合國醫療專機護送傷員飛赴塞內加爾首都達喀爾。

   6月1日,在安全抵達達喀爾中央醫院後,兩位傷員當天就進行了手術。牽掛著戰友的安危,空運後送組成員一直守候在手術室外,直到塞方醫生宣布手術成功之後才稍稍放下心來。在傷員結束手術回到重症監護室之後,他們又擔負起重症護理的任務,為兩位傷員翻身叩背、餵水餵飯、接尿倒便、按摩四肢、洗臉擦身……前來看望傷員的當地華商劉波看到疲憊不堪的董玉書和他的組員時,不禁連連感慨中國軍人「太不容易」。

    董玉書說,在達喀爾期間,中資企業和華僑華人給予他們的幫助讓他深切感受到海外中國人的深情厚誼;塞方醫護人員的悉心照料和關懷也讓他們感動。他說:「我們傷員身體裡輸有非洲兄弟的血液。中國軍人來到非洲是為了維護世界和平,愛好和平的非洲人民也同樣在無私地救助我們,這是多麼深厚的血濃於水的兄弟情啊!」

   董玉書在離開達喀爾護送戰友回國前表示,等把傷員安頓好後,他們就會馬上返回加奧,繼續完成他們的維和使命。

    (新華社達喀爾6月29日電)

 

責任編輯:胡光曲

相關焦點

  • 馬裡維和犧牲戰士回家:一個士兵的禮遇!
    首先我們能夠看到在北京時間6月1日凌晨襲擊發生之後,就經習近平主席和中央軍委批准,中國軍隊工作組專機趕赴了馬裡接回申亮亮和另外一位受傷回國接受治療的戰士,因此今天迎接儀式,也是以中央軍委的名義來舉行的,而且中央軍委專門成立了40人聯合工作組代表軍委去迎接,現場一共有500人這樣的團隊,申亮亮的靈柩覆蓋著國旗,戰友敬獻了花環,三鞠躬,14名持槍的禮兵分列在紅地毯的兩側,10名禮兵抬著申亮亮的靈柩轉運到靈車
  • 馬裡穩定團為犧牲中國維和戰士申亮亮舉行追悼會
    6月7日,聯合國馬裡多層面綜合穩定特派團(馬裡穩定團)在位於馬裡首都巴馬科的總部,為犧牲的中國維和戰士申亮亮舉行追悼會。這是馬裡穩定團司令洛斯加德將聯合國和平勳章放置在申亮亮烈士的靈柩上。當地時間7日上午,聯合國馬裡多層面綜合穩定特派團(馬裡穩定團)在位於馬裡首都巴馬科的總部,為犧牲的中國維和戰士申亮亮舉行追悼會。馬裡穩定團民事和軍方官員、馬裡政府和軍隊代表、中國駐馬裡大使館工作人員、中國軍隊工作組成員以及中國赴馬裡維和部隊和參謀軍官代表等200餘人參加悼念活動,為英雄送行。
  • 我馬裡維和部隊:在撒哈拉沙漠守護和平
    由170名官兵組成的警衛分隊,是我國向聯合國維和任務區派出的首支安全部隊,主要負責聯合國馬裡綜合穩定特派團(聯馬團)東戰區司令部和維和部隊營區的守衛任務,在危險來臨的時候首當其衝處於第一線。    當地時間去年5月19日中午,因馬裡國內政治局勢惡化,千名加奧民眾分乘摩託車、皮卡車突然聚集在東戰區司令部南門,高舉旗幟示威。
  • 廈航聯合夢想號飛赴馬裡接送我維和部隊官兵
    [video:廈航聯合夢想號飛赴馬裡接送我維和部隊官兵]  視頻:廈航聯合夢想號飛赴馬裡接送我維和部隊官兵北京時間7月22日凌晨,203名頭戴藍色貝雷帽,身著星空迷彩服的旅客整齊劃一登上廈航「聯合夢想號」順利啟程,他們是中國第八批赴馬裡維和部隊的官兵們,此番出徵將接替駐守在那裡的中國第七批維和官兵,執行為期一年的國際維和任務。
  • 維和在馬裡 - 中國青年網
    5月28日,部署在加奧超營的中國第七批赴馬裡維和警衛分隊,終於告別了馬裡漫長的旱季,迎來了今年的第一場降雨。除了風雨,更有戰火的洗禮。去年5月部署到任務區以來,維和警衛分隊官兵已經受了整整一年的戰火考驗。
  • 中國赴馬裡維和部隊換防不足半月,「直接襲擊營區」非常罕見
    中國軍網 資料中國第四批駐馬裡維和部隊換防不到半個月遇襲。新華社6月2日消息,聯合國馬裡多層面綜合穩定特派團(馬裡穩定團)位於馬裡北部加奧市的維和人員營區5月31日晚遇襲。中國外交部6月1日證實,一名中國維和人員在襲擊中犧牲,另有4名中國維和人員受傷。
  • 我們在馬裡:直面生死 守護和平
    管竹淼(右三)和戰友們為當地人義診   管竹淼:和平真的太重要   江蘇姑娘管竹淼,是中國第3批赴馬裡維和醫療分隊法語翻譯。   實際上,馬裡任務區由於安全形勢,並不適合經常開展義診。因此,在當天的聯合義診中,原本計劃接診300名民眾,但最終接診了800多名。    在馬裡執行維和任務期間,管竹淼最大的感受是當地民眾對中國有著非常友好的感情。在一次和馬裡政府軍聯合舉行的排球賽上,一位馬裡軍官曾對她說,「中國人是好人,你們是來幫助我們的,對我們很熱情」。這讓管竹淼和戰友們備受鼓舞。
  • 中國藍盔在馬裡:血庫耗盡 用二戰土方法救非洲軍人一命
    在此之前,她經過層層選拔,最終以法語翻譯的身份,加入了中國第3批赴馬裡維和醫療分隊。管竹淼所在的營區,位於馬裡東部加奧,緊鄰撒哈拉沙漠。對她首當其衝的挑戰,莫過於難以想像的惡劣氣候:整個聯合國超級營地圍著一口大井吃水,不同國家的汽車,為運水排起長龍;沙塵肆虐,平時手機信號就不穩定,跟家人打個電話都要跑上老遠,若趕上沙塵暴天氣,會直接失聯。
  • 【世界看中國】馬裡 非洲點讚中國「大國擔當」
    請記者顧雪嘉來介紹一下中國是如何通過維和行動來展現「大國擔當」的。  記者顧雪嘉:我現在是在非洲國家馬裡的加奧聯合國維和部隊營地為大家做報導。由於馬裡與中國有8小時的時差,我這邊還是7日晚上11點多。  事實上,一直以來,中國在國際社會總是以一個負責任的、崛起中的大國,承擔起對世界的責任。
  • 軍網:在馬裡倒下的兄弟,讓我們接過你的藍盔
    6月1日凌晨,聯合國駐馬裡多層面綜合穩定特派團營地的維和部隊受到了襲擊,造成重大傷亡,其中中國維和士兵1人犧牲,5人受傷,消息傳回,舉國皆悲。  回顧中國的維和歷史。從1990年到2016年,從科威特到馬裡,世界上越是戰火紛飛,衝突頻發的地區,就越有中國維和軍人的身影在活躍。炮火、疾病、炎熱等一切困難都無法擊垮他們維護和平的信念。
  • 《戰狼》的故事也在這裡上演:中國維和士兵在非洲馬裡的戰地紀實
    ▲中國維和士兵向馬裡當地婦女買菜。《彈在膛上》是一個中國維和士兵的戰地紀實,脫胎於作者在非洲馬裡維和過程中所寫的20多萬字的日記。該書講述了中國首批赴馬裡維和部隊組建籌備、防衛部署、正式任務、恐怖襲擊、民情社情、官兵故事、外事活動和突發事件等維和行動的各個方面,詳細記述了西非風情、馬裡內亂、維和行動、外軍印象以及中國軍人的表現等內容,生動呈現了中國的正面形象。
  • 西非馬裡的槍林彈雨中,有他們執著的身影
    5月末,中國第六批赴馬裡維和部隊圓滿完成為期一年的國際維和任務凱旋。一年來,395名維和官兵在這片土地上勾勒出屬於中國軍人的色彩,讓閃亮的中國印記刻在了西非土地。前不久代表中國維和部隊參加聯馬團國際維和日活動的上士梁星,是工兵分隊保障中隊駕駛員兼修理工。2018年年初,聽到中國第六批赴馬裡維和工兵分隊集訓隊成立的消息後,他激動不已,趕緊去報了名。「和平時期能夠參加維和為國出徵是何等的榮幸,作為軍人我應該響應號召走出去,展示中國軍人的風採!」三月的陸軍某野外靶場,風沙肆虐,寒風刺骨。
  • 結婚四周年紀念日,我們在馬裡度過
    每日的例行醫療交班過後,護士朱姝便開始了一天的忙碌,她需要接待前來就診的各國維和人員,通過簡單的詢問病情後把患者分到各個診室,並對他們的身份信息進行登記留存。馬裡,這個曾經對大部分國人來講非常陌生的國家,隨著我國派出維和部隊而被人熟知。
  • 中國第八批赴馬裡維和部隊出徵!203名「藍盔勇士」登上廈航...
    他們就是「藍盔勇士」 藍盔 勇士 7月22日凌晨 203名頭戴藍色貝雷帽 身著星空迷彩服的旅客整齊劃一 登上廈航「聯合夢想號」 他們是中國第八批赴馬裡維和部隊的官兵們
  • 恐怖勢力滲透馬裡北部
    原標題:恐怖勢力滲透馬裡北部  西非國家馬裡發生政變,局勢動蕩,一些宗教極端組織趁機在馬裡北部發展勢力。多個分離主義組織欲借政變之機推翻政府。   馬裡北部圖阿雷格部族反政府武裝「阿扎瓦德民族解放運動」2012年1月聯合多支分離主義武裝在北部發動攻勢,奪取一些城鎮。
  • 馬裡國家概況
    2013年4月25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馬裡問題2100號決議,授權成立聯合國駐馬裡綜合穩定團(「聯馬團」),總兵力約為12600人,「非馬團」部分人員將併入「聯馬團」。7月1日,聯合國在馬維和行動正式啟動。2016年5月31日,「聯馬團」駐加奧營地遭遇恐怖襲擊,造成中國維和人員1人遇難,多人受傷。2014年10月23日,馬出現首例伊波拉病例,後共有7人確診,其中5人死亡,2人治癒。
  • 馬裡
    【人口】1277萬,馬裡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由班巴拉、頗爾、塞努福和薩拉考列等23個民族組成。官方語言為法語,通用班巴拉語。1959年4月與塞內加爾結成馬裡聯邦,1960年8月聯邦解體。同年9月22日宣布獨立,改國名為馬利共和國。莫迪博·凱塔任總統。1968年11月19日穆薩·特拉奧雷中尉發動政變,推翻凱塔政權,成立全國解放軍事委員會,掌管國家權力,特拉奧雷任主席。1979年3月馬裡人民民主聯盟成立,特拉奧雷當選為總書記。同年6月全國舉行總統和立法選舉,第二共和國誕生,特拉奧雷當選總統。全國解放軍事委員會自行解散。
  • 柬埔寨4名維和官兵回國後確診感染新冠肺炎
    (抗擊新冠肺炎)柬埔寨4名維和官兵回國後確診感染新冠肺炎中新社金邊7月24日電 (記者 黃耀輝)柬埔寨衛生部24日通報,境內新增4例輸入確診病例,患者為柬派出赴馬裡維和官兵。通報稱,10日,80名柬軍事人員結束在馬裡的維和任務回國後病毒檢測結果陰性,但在柬實居省軍營隔離第13天後進行第二次核酸檢測時,4人被確診感染。目前,患者已接受住院治療。據柬衛生部通報,截至7月24日,柬埔寨累計確診202例,累計治癒142例。
  • 西共體特使組赴馬裡首都「尋求解決方案」 聯合國呼籲儘快恢復...
    8月22日,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西共體)特使組按照計劃將赴馬裡首都巴馬科,以幫助尋求這個西非國家18日軍事政變後的政治解決方案。聯合國也呼籲,政變後的馬裡儘快恢復「憲法和民主秩序」,尊重法治,避免暴力。
  • 3名聯合國維和士兵馬裡遇害 或為極端組織所為
    摘要:據聯合國西非維和特派團(U.N. mission)消息,當地時間周四維和團在馬裡北部護送一個車隊時遭遇爆炸裝置襲擊,致使3名聯合國士兵遇難,另外2人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