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睿科雷電3硬碟盒:讓數據速度進入高鐵時代

2020-12-23 騰訊網

隨著英特爾開放Thunderbolt 3(雷電3)協議規範,支持雷電3接口的設備和擴展塢層出不窮。雷電3接口不再需要授權,對廠商和用戶來說都是好消息,有利於帶雷電3接口的筆記本、臺式機的普及。

雷電3接口在外觀形態上與Tpye-C接口無異,同樣支持正反插,使用上非常方便。雖然外形一樣,但雷電3接口內藏乾坤,在使用體驗上有很大不同,不可相提並論。而且,在雷電3接口旁邊會有閃電標誌,突出數據傳輸快如閃電,也彰顯雷電3接口的身份。

潮範君經常倒騰視頻素材,在大數據面前USB3的速度已顯吃力,數據轉儲總要耗費不少時間。雷電3的速度潮範君早有耳聞,看著手邊閒置的M.2 NVME固態硬碟,潮範君決定下手雷電3接口的硬碟盒,來發揮M.2 NVME固態硬碟的最大性能。

對比產品性能與售價,潮範君下手了奧睿科雷電3移動硬碟盒,在數據傳輸性能上能否帶來驚喜?來看本期的評測吧。

開箱

硬碟盒包裝上THUNDERBOLT閃電標識和40Gbps參數非常醒目,當然數據實際傳輸速度,取決於電腦設備、固態硬碟和移動硬碟盒等多設備的性能。

從硬碟盒背面的參數列表中,可以看到奧睿科這款硬碟盒支持Windows和Mac作業系統,跨系統交互數據很方便。硬碟盒支持最大磁碟容量為2TB,參考目前M.2 NVME固態硬碟的售價來說,作為移動硬碟1TB以下都能滿足了。

產品清單包括硬碟盒、數據線、螺絲刀、螺絲釘和矽膠導熱片。數據線兩端是常見的Type-C接口外形,那麼問題來了,雷電3接口能否走OTG協議,連接到手機上呢?

外觀細節

潮範君目前在用的也是奧睿科品牌的硬碟盒,尺寸僅略大於普通U盤,在使用和攜帶體驗上都很不錯,奈何只支持USB3.1,在數據傳輸性能上有局限。兩個硬碟盒對比,雷電3接口的硬碟盒明顯大一圈,只要速度上有質的提升,尺寸大些都能接受。

硬碟盒主體採用鋁合金材質,握持手感佳,散熱性能也很好。根據官方說明,雷電3設備的工作溫度較高,使用雷電3硬碟盒時發熱屬於正常現象,有矽膠導熱片和鋁合金外殼多重散熱,可以確保數據傳輸高速穩定。

拆開硬碟盒外殼,內部只有一塊PCB板,這款PCB板可不能小看,板子上鑲嵌有雷電模塊和JHL6340高級主控晶片。查看官方參數才發現,該硬碟盒不兼容USB3.0,只可通過雷電3接口連接設備,看來通過OTG為手機擴容的想法宣告破滅了。

主控板晶片特寫,各種電子元件排列規整,焊點整齊,看著就有種別樣的科技美感。

ORICO迅龍系列M.2 NVME固態硬碟,還是前段時間升級筆記本閒置下來的,這下可派上了大用場。硬碟存儲空間為256GB,日常轉儲數據完全足夠了,搭配上奧睿科雷電3硬碟盒,可以將NVME的全部性能釋放出來,高速的數據傳輸能力,用來做外部系統盤也很不錯。

硬碟安裝固定後,可以看到M.2硬碟與主控板之間還有很大縫隙,這種設計更便於硬碟盒內部散熱。

最後貼上固態矽膠導熱片,可將硬碟高速工作產生的熱量,快速傳遞到金屬外殼,避免溫度過高影響數據傳輸性能。硬碟盒外殼僅靠1個螺絲釘固定,拆解方便,硬碟安裝沒有難度。

使用場景

直接使用公司的開發筆記本測試,需要注意旁邊有雷電標識的才是雷電3接口。初次連接上居然找不到盤符,後來才發現這款筆記本出廠沒有安裝Thunderbolt驅動,可通過官網下載或通過驅動軟體,來安裝Thunderbolt驅動。

連接到電腦後,硬碟盒上的狀態指示燈亮起。硬碟盒尺寸為101mm*41mm,重量為88g,無論收進口袋還是背包都很方便。

使用CrystalDiskMark硬碟測速軟體,分別對雷電3外接硬碟和本地的固態硬碟進行測試,從測試結果中可以看到,雷電3接口的移動硬碟各項參數均能秒殺本地的系統硬碟,Seq Q32T1的讀取速度高達2791MB/s,寫入速度也達到902MB/s,比之前3.1的硬碟盒速度提升4倍有餘。可能是筆記本的限制,測試中並未完全釋放雷電3和M.2 NVME硬碟的讀寫性能。

本期的奧睿科雷電3移動硬碟盒的評測,數據的傳輸速度遠超潮範君的預期。後面潮範君將把這塊移動硬碟通過winToGo改造成系統盤,在家和在公司都有熟悉的工作環境,有雷電3接口的加持,速度和性能體驗上,完全不輸本地系統。

相關焦點

  • 拆解報告:ACASIS阿卡西斯雷電3移動硬碟盒FA-TB34
    生活中每時每刻都在產生數據,人們需求的內存越來越大,數據傳輸速度越來越快。近期充電頭網拿到一款ACASIS阿卡西斯雷電3移動硬碟盒FA-TB34,光是看到雷電3這三個字,大家估計已經有了初步概念,沒錯,經過充電頭網對該款產品的實際測試,發現其傳輸數據的速度的確非常的快。今天,小編就跟大家分享這款硬碟的拆解,看看裡面用料如何。
  • 更快速更小巧,奧睿科TCM2M硬碟盒與迅龍SSD體驗
    ORICO雙協議M.2硬碟盒奧睿科(ORICO)對於電腦裝機愛好者而言都並不陌生,作為數碼智能周邊配件研發的廠家,豐富的硬碟盒產品可以說深厚用戶的喜愛。而這款ORICO雙協議M.2硬碟盒支持NVMe/SATA兩種傳輸協議,解決了兼容性不好、硬碟掉速、卡頓的痛點,最快支持10Gbps的傳輸速度。
  • USB4時代已到,阿卡西斯推出USB4硬碟盒,雷電4與USB標準均可使用
    一直以來雷電3因為超高速數據傳輸性能而刷新人們認知,但高昂的授權費用無法大範圍普及,用戶無法體驗極速數據傳輸的樂趣。而且雷電3設備雖然物理接口是USB-C,但雷電3硬碟盒無法在常規USB系統中使用,讓很多花重金購買產品的用戶苦不堪言。
  • 擴展卡+硬碟盒DIY固態移動硬碟,Macmini告別空間緊張
    固態硬碟是現成的,在選擇移動硬碟盒的時候考慮到要在不同主機之間使用,不能在硬碟盒速度上產生瓶頸,所以就選擇了ORICO奧睿科速度為20Gbps的移動硬碟盒。在USB4.0技術還沒有普及之前,目前USB接口速度最快的也就是USB3.2 Gen2×2規格,速度為20Gbps。
  • Orico雙盤位M.2固態硬碟盒評測:多盤對拷方便好用
    Orico/奧睿科雙固態硬碟盒的尺寸還算合適,106.6*62*14.9mm。體積和傳統的移動機械硬碟差不多。全金屬的材質外加條紋設計,使用硬碟盒的散熱面積大大的增加,有利於降低硬碟高速讀取時產生的熱量。Orico/奧睿科雙固態硬碟盒採用的是Type-C接口。在現在來說,這個接口是與時俱進順應時代潮流的。
  • 擴展卡+硬碟盒DIY固態移動硬碟,Macmini告別空間緊張
    固態硬碟是現成的,在選擇移動硬碟盒的時候考慮到要在不同主機之間使用,不能在硬碟盒速度上產生瓶頸,所以就選擇了ORICO奧睿科速度為20Gbps的移動硬碟盒。在USB4.0技術還沒有普及之前,目前USB接口速度最快的也就是USB3.2 Gen2×2規格,速度為20Gbps。
  • 2800MB/s讀速 秒傳電影的Thunderbolt雷電3硬碟盒測試
    USB-NVMe移動硬碟出現已經有一段時間,其1GB/s的傳輸速度介於SATA與NVMe固態硬碟之間。而要徹底釋放NVMe固態硬碟潛能,非Thunderbolt 3接口不可。
  • 奧睿科WH100固態硬碟評測:國風與科技的碰撞
    而我這次拿到的奧睿科WH100固態硬碟便是一個例外,其不僅兼顧了讀寫速度和尺寸方面,還把當代最潮的國風元素融入了這款固態硬碟。 外觀細節 奧睿科WH100固態硬碟的外包裝延續了奧睿科家族設計風格,正面透明塑料包裝隔膜,可以讓消費者一眼看到盒子裝的產品長什麼樣子。
  • 不當韭菜,USB命名再變,奧睿科USB3.2 SSD硬碟盒給M.2SSD 正名
    真正的USB3.2 GEN2x2的速率真在原來的基礎上翻了一倍,已經追上了Thunderbolt2的速率了,這裡我馬上想到的就是前段時間組的M.2移動固態硬碟,當時就覺得受接口協議問題限制了M.2固態的真正讀寫實力,有點大材小用了。不過當時USB3.1 GEN2速度在U盤裡算是最快的了,只能將就用著.現在換成USB3.2 GEN2x2速度會怎麼樣?
  • 支持USB4高速傳輸標準,阿卡西斯USB4硬碟盒評測
    雷電3傳輸標準一直以來都是最高的速度傳輸標準,但也一直因為高昂的授權費用導致無法普及。2020年下半年,inter開放雷電3的授權協議,兼容最新發布的USB4,使得費用大大降低,這也就意味著搭載USB4傳輸協議標準會在筆電與周邊配件中大範圍的普及,阿卡西斯抓住這一時間節點,推出了支持USB4的硬碟盒,併兼容雷電3。
  • 支持USB4高速傳輸標準,阿卡西斯USB4硬碟盒評測
    雷電3傳輸標準一直以來都是最高的速度傳輸標準,但也一直因為高昂的授權費用導致無法普及。2020年下半年,inter開放雷電3的授權協議,兼容最新發布的USB4,使得費用大大降低,這也就意味著搭載USB4傳輸協議標準會在筆電與周邊配件中大範圍的普及,阿卡西斯抓住這一時間節點,推出了支持USB4的硬碟盒,併兼容雷電3。
  • 奧睿科M.2 NVMe移動硬碟上手實測:940M/s讀寫速度
    最近了解到奧睿科(ORICO)推出了一款針對高性能玩家設計的M.2 NVMe移動固態硬碟,不僅讀寫速度快,而且小巧便攜,真的這麼好用嗎?今天我們就一起看一下!如今這個看臉的年代,無論任何產品,顏值才是第一生產力,「有顏任性」這句話一點都沒有錯,因此外觀設計一定要用心。作為都市小資生活的必備產品,移動硬碟也必須好看!
  • GB級別的難題:雷電接口轉換如何解決
    更致命的是,雷電數據線的接口各有一顆主控晶片和其餘不同功能的5顆晶片,如果我們做成USB3.0 to 雷電接口的轉接模塊,它的成本可能比一根399元的雷電數據線還要貴。  我們從主流的移動硬碟的解剖圖可以看出,將USB接口直接焊在盤體的西數移動硬碟。另一個較為典型的是內置獨立的USB3.0模塊的東芝移動硬碟。這兩種類型的移動硬碟只能依靠成本高昂的轉接器。
  • 都有百兆的速度 USB3.0硬碟盒/座推薦
    泡泡網硬碟盒/底座頻道3月18日 自2008年11月USB3.0技術標準發布以來,全球各地的開發者正緊鑼密鼓的進行著各類USB3.0設備的設計,終於在09年底至今年初,USB3.0移動產品終於開始湧現出來,其中USB3.0移動硬碟近期更是出現了數款,這種產品的出現讓數據傳輸速度更進一步,由於eSATA
  • ORICO移動硬碟盒玩出新花樣,變身手機備份寶
    在此感謝有範試玩和ORICO奧睿科提供的本次體驗產品。手機備份寶的外包裝繼承了ORICO產品近年來的一貫白藍配色和風格。正面印有手機備份寶的產品外觀圖片。最上面的BACKUPER For Mobile Phone Data說明了這款樣子和硬碟盒一樣的產品所不同的地方,這是一款手機備份產品,具體的型號是BA2110。
  • 娛樂存儲站 世特力四盤位外置硬碟盒評測
    其實在國外主流的家用存儲方案主要是機載硬碟作為系統盤符使用,而數據盤通常都是通過雷電口和USB口外接硬碟盒進行存儲,這樣的方案首先可不拆機箱即可輕鬆的擴容電腦的存儲空間,其二使用雷電口和USB口將數據存儲到外置設備,可以讓數據更安全而不受整體系統的影響。
  • 秒殺USB2.0 藍碩USB3.0移動硬碟盒評測
    USB 3.0是最新的USB規範,也是下一代數據傳輸標準之一,由英特爾、惠普(HP)、NEC、NXP半導體以及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等公司共同開發,其理論數據傳輸速度為4.8Gb/s,是現在主流的USB2.0接口(理論值480Mb/s)的十倍,可以帶給我們極速的傳輸體驗。
  • 架在家中的媒體庫-鐵威馬TD2 Thunderbolt3 Plus雷電3存儲器評測
    而選擇移動硬碟不僅容量有限,而且目前普遍的USB3.0的接口理論最大速率只有5G,在媒體編輯時傳輸速度不能滿足需求。鐵威馬針對不同的領域推出了不同產品來加以匹配,將具備40G速率的THUNDERBOLT3(雷電3)協議運用到產品中,並加入了磁碟陣列的功能,大大加快讀取速度,已滿足專業影視非編的高速需求,這款產品就是鐵威馬TD2 THUNDERBOLT3 PLUS雷電3存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