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5 16: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2月25日,我市舉辦「文化賦能•產業振興」金山硯系列研究成果新聞發布會暨捐贈地方儀式。省政協科教衛體委員會副主任蔣永濤,省輕工集體企業聯社黨組成員、理事會副主任李修德和資產財務部處長李哲,省工藝美術協會會長袁敏,山東省工藝美術大師範玉慶,巨野縣負責人、省市媒體記者參加活動。李修德現場向曹州書畫院、李榮海美術館以及巨野核桃園鎮分別捐贈金山硯硯臺5方。
據了解,今年1月份,在省政協科教衛體委員會派駐巨野縣核桃園鎮鄉村振興服務隊隊長蔣永濤的推動下,省輕工聯社組織行業專家赴該鎮深入調研對接鄉村產業振興工作,對利用金山石資源,創新研發金山硯系列工藝品,培育當地文旅產業生態,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達成了一致共識,提出了「金山硯研究開發」的課題。經過課題立項、文化設計、小樣試製、硯石勘察、系列開發、大師驗證、拓片製作、報告撰寫等階段。11月底,組織的10位專家在對金山硯鑑定時,一致認為金山石具有質地細密溫潤,石品豐富,色彩絢麗,紋理多樣,發墨益毫的品質特點,符合硯材標準,一致認定金山硯為魯硯的新品種,填補了菏澤沒有魯硯的空白。
據介紹,金山石分屬於泥巖和碳酸鹽巖兩類,摩氏硬度在2.5—4之間,以黃、青色居多,顏色有青、黃、紫等多個花色品種,石眼除有「活眼」外,還有金山硯獨有的黑眼、白瞳貓眼。課題組根據硯石材質、大小、厚薄、形狀的不同,巧借天工,因材施藝,採用線刻、淺浮雕、薄意雕以及俏色雕、點刻等技法。融入漢文化、麒麟文化、牡丹文化內涵,突出了菏澤厚重的歷史文化傳承。以小篆、古隸、漢金文、漢簡四種書體,以文化傳承為靈魂,設計書寫了金山硯硯銘硯刻圖案,形成了獨一無二的金山硯文化。融入民間傳說、漢畫故事、風俗民情,寄託了人們深厚的鄉土情感和家國情懷。製作了長方硯、方形硯、八角硯、箕形硯、抄手硯、瓦當硯及隨形硯等30餘個品種,金山硯的文化特色承載著菏澤源遠流長的文化積澱,實現了造型、紋飾、雕刻三者的協調統一,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觀賞價值和收藏價值。
金山硯的成功研發只是起點和開始,省市縣各級部門將共同推動魯硯乃至整個工藝美術事業的繁榮發展,推動工藝美術走進千家萬戶。下一步,省工藝美術協會將匯聚各種資源向菏澤傾斜。深挖資源優勢,打造產業集群;加強人才培養,壯大人才隊伍;積極配合菏澤市委宣傳部做好「花開盛世」2021中國牡丹之都(菏澤)文化創意設計大賽作品徵集工作,面向全國範圍廣泛發動行業大師、從業者參加,推動菏澤牡丹資源與文化創意產業的創新融合發展。
金山硯作為魯硯新品種,巨野縣黨委政府將堅持保護發展並重,融合創新並舉,對製作金山硯的石材進行專門保護、收集,對全鎮具有石雕經驗的人才建立檔案,對其技藝進行再培訓、再提升,進一步提高金山硯的製作品質;同時,還將加大金山硯的開發力度,將金山硯打造成推向全國的文旅產品,最終實現農村產業發展、增加就業、提高農民收入,促進鄉村振興發展。
來源:菏澤日報
原標題:《文化賦能•產業振興」 金山硯系列研究成果新聞發布會召開》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