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無悔入華夏,來世還在種花家。 ——《那年那兔那些事兒》
上學的時候,班裡經常會出現重名的同學。一個班如果出現了兩個"李雷"或者兩個"韓梅梅",是毫不稀奇的事情。但是,你們知道嗎?不光人有重名現象,就連中國兩個字,也出現了重名。這是怎麼回事呢?今天,就讓我們來一探究竟吧!
中國vs"中國"
中國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有著五千年璀璨的華夏文明歷史。五千年的華夏文明史,形成了中國人特有的身份認同與文化認同。中國這兩個字,其實早在2700多年前的西周時期就已經出現了。青銅器"何尊"上刻著"餘其宅茲中國,自之闢民",意思是周武王已經佔據中國,統治了這裡的百姓。不過此時中國的意思僅僅是西周京畿地區,後來才演變成中原地區,1912年才有了國家的概念。
然而,世界之大,卻是無奇不有。就在我們的鄰國,島國日本,居然也出現了"中國"。這裡的銀行被稱為"中國銀行",這裡的郵局叫做"中國郵局"。這種情況不禁讓人大跌眼鏡!這是……?
原來,這個地方就在日本本州島的西部,被稱為"中國地區"。
這個地區由鳥取縣、島根縣、岡山縣、廣島縣、山口縣這5個縣組成,面積約佔全國的8.4%,人口達到740萬。
據日本史料記載,"中國地區"這個名字在日本南北朝時期就有了。
而在當時的我國,人們很少稱自己的國家是中國。往往以朝代自稱,比如大唐王朝,大宋王朝,大清王朝等等。這樣一來,日本便有了可乘之機。
絕不改名
在東亞的儒家文化圈裡,"中國"一直都代表著"中心之國"的含義,意味著"世界的中心",隱含著興旺昌盛,繁榮富強的意味。唐朝是中國的鼎盛時期,周邊的國家紛紛向中國進貢,主動派外交使節來中國學習,積極地與中國進行文化交流,爭先恐後地與中國開展貿易往來。這時的中國,真可以說是"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
大家還記得《西遊記》裡面的情節嗎?《西遊記》裡的唐僧拿著"通關文牒",但凡一說自己來自東土大唐,立刻受到來自各方的敬重與仰慕。此時的中國,真可以稱得上是無比繁華。是真真正正,名副其實的"中心之國",當之無愧是世界經濟,政治,文化的中心。
然而,到了晚清末年,懦弱無能的清廷任人宰割。曾經的繁榮昌盛一去不復返。中國,早已不是那個"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琉"的富庶強大的國度了。整個國家被蕭條落魄所籠罩。那時的中國人民貧窮困苦,整個國家動蕩不安,風雨飄搖。那時的中國人民真正嘗到了國破家亡的滋味。
甲午戰爭後,中日兩國在籤訂《馬關條約》時,還因為"究竟誰才是真正的中國"引發了爭論:當時的大清朝在條約中就自稱中國。然而這遭到了來自日方的反對,日方認為當時的大清朝腐朽無能,整個國家貧窮落後,怎麼還好意思稱自己為中國呢?還有沒有點兒自知之明了?還懂不懂儒家文化對於中國兩個字的定義了?
現在回頭看,任何一位有氣節的中華兒女,回憶起那段歷史都會倍感屈辱。但是,當時我國剛剛經歷了一場又一場失敗的戰爭,籤訂了一個又一個不平等的條約,遇到不公正的對待,也只能打落了牙往肚裡咽,忍受著不公與侮辱。
1912年,清朝覆滅,民國建立。當時的民國政府為了避免外交誤會,第一次把這個問題搬到了檯面上來解決。要求日本政府更改"中國地區"的名字。但是卻被日本政府毫不猶豫地給拒絕了。
現在想想,日本政府拒絕改名也是意料之中的事。當時的民國政府剛剛建立,國內還是一片民生凋敝,整個國家依然積貧積弱。弱國無外交啊。在當時,想讓日本改名字當真是比登天還難。日本政府根本不予理會。
日本政府還揚言,日本早在千年之前就有"中國地區"了,比中國還早。而我國則一直以朝代自居,因此,日本是不會為"中國地區"改名字的。對此,民國政府也頗感無可奈何,只能隨他去了。
山陰山陽地區
但是,隨著戰爭的結束,中國的國家實力與日俱增,中國成為了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一提到中國,國際社會大家公認指的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基本上沒有人再去理會日本的"中國地區"。
這樣一來,反而給日本政府在外交上帶來了諸多不便。面對這種情況,日本政府也變得識趣兒了。由於在日本,"中國地區"是山陰道和山陽道的合稱,因此日本主動將"中國地區"改名為了"山陰山陽地區"。現在,日本的"中國地區"已經不復存在了。
我的中國心
現在說起中國,每一位中華兒女心中立刻就會升騰起了無限的敬意。國家實力日益強大的今天,說起中國,我們會想到什麼呢?我們會想到960萬平方公裡的遼闊山河,我們會想到氣勢巍峨的壯美河山,我們會想到14億勤勞樸實的中華兒女,我們會想到"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的愛國誓言。
"長江,長城,黃山,黃河,在我心中重千斤。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心中一樣親。"
就像歌詞中唱到的那樣,國家在我們心中,是神聖不可侵犯的,是可親可敬的。每一位中華兒女,對於國家,都有著濃厚的感情。每一位中華兒女也都會因為自己是一名中國人而感到無比的驕傲自豪。
但是,在這個故事裡,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實力才是硬道理。只有當祖國強大了,我們才更有底氣,在外交中才能夠有更多的話語權,才能收穫更多的尊重。
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是近代以來最偉大的中國夢。而要實現這個中國夢,需要我們全體中華兒女共同的努力與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