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全境由47都道府縣構成,分別為1都(東京都)、1道(北海道)、2府(京都府、大阪府)43縣。
日本全國又分為八個地區:北海道地區、東北地區,近畿地區,本州地區,中國地區,九州地區,四國地區,中部地區。
日本「中國地方」(假名:ちゅうごくちほう,羅馬字:Chūgoku chihō ),是指日本本州島西部的山陽道、山陰道地區,由山口縣(山口市)、岡山縣(岡山市)、鳥取縣(鳥取市)、島根縣(松江市)、廣島縣(廣島市)5個縣組成。面積為31,917.37平方公裡、人口約771.8萬人。
古代日本的山陽道包括播磨、美作、備前、備中、備後(三備)、安藝國、周防和長門,山陰道包括丹波、丹後、但馬、因幡、伯耆、出雲、石見、隱岐,共十六國。中國地方於日本歷史的中古時期,因戰亂較少,而成為當時日本除了京都之外,文化及藝術風氣發展最盛的地區。
將山陽道和山陰道等地方合稱為「中國」,最早有文獻記載的應該是日本南北朝時代的《太平記》。書中記載足利直冬初時被委任為長門探題,後來也管治著山陽道的周防、安芸、備後、備中及山陰道的出雲、伯者、因幡等國,故後來稱足利直冬為「中國探題」。所以相信最遲在室町幕府之後,便用「中國地方」來統稱以上諸國。
為什麼中國地方會被稱為「中國」呢?其由來和意義沒有統一的說法,眾說紛紜。
1.「中國」意味著日本中部的地區
在奈良時代(710年~ 794年),根據與都城(現在的京都)的距離遠近,日本各地區都有不同的叫法,「中國地方」由此而來的說法也相較有說服力。
江戶時代(1603年~1868年),日本模仿我國唐朝的律令制度,規定「凡諸國部內郡裡等名,並用二字,必取嘉名」。將全國分為「五畿七道」。
「五畿」也叫「畿內」,是指京都(到江戶時代為止的都城)周邊的五個地區。
●山城國(今京都府南部)
●大和國(今奈良縣)
●和泉國(今大阪府西南部)
●河內國(今大阪府東南部)
●攝津國(今大阪府北中部及兵庫縣東南部)
畿內附近的地區被稱為「近國」,而較遠一點的地區,比如現在的九州地區、東北地區、北陸地區等被稱為「遠國」。然後,把位於都城和遠國中間的地區稱為「中國」。(較早一點的說法)「中國」是指現在的靜岡縣、山梨縣、長野縣、富山縣、石川縣、福井縣的部分地區、岐阜縣的部分地區、香川縣、德島縣、島根縣的部分地區、廣島縣的部分地區等。
因為是位於都城和遠國的中間,所以不僅是西日本,東日本當然也有所謂的「中國」,但是到了明治時代(1868年~1912年),只有西日本保留了「中國」這個叫法。
2.中國路的由來之說
從奈良時代到平安時代(794年~1185年左右),太宰府(今福岡縣)都是日本與東亞貿易的據點,因此連接都城和太宰府的山陰道和山陽道貿易繁盛,人來人往。
又因為山陰道和山陽道經過都城與太宰府之間的中國,所以被稱為「中國路」。
到了江戶時代,「中國路」變成了「山陽道」的別稱。
江戶時代的中國路是從現在的京都和大阪為起點,連接山口縣下關市和福岡縣門司區的街道,雖然不是經過現在的「中國地方」(山口縣、岡山縣、鳥取縣、島根縣、廣島縣),但卻保留了「中國」這一詞,所以也有把該地區稱為「中國地方」這樣的說法。
雖然不能明確地知道為什麼會取名為中國,但似乎都與距離都城的遠近有關。
3.另外一種說法是來自比延喜式更久遠的神話傳說。根據古事記裡的神話記載,眾神居住的地方叫高天原,死去的人去往黃泉之國。在它們之間,伊邪那岐和伊邪那美兩位神創造了現在的日本列島,這塊土地被叫做「中之國」。之後,直到中之國被平定為止這段時間,黃泉之國的傳說、須佐能乎神的傳說、大國主神的讓國傳說等,都是以現在的島根縣出雲地區為中心舞臺。這也是有原因的,據說當時出雲地區出現了很有勢力的豪族。從考古學方面來看,出土了很多當時非常貴重的青銅器,也證實了這一點。
讓這些神服從於天照大神一統全國的經過,正是神話中描寫的平定中之國的故事。因為這件事,以出云為中心的地區就稱為「中之國」,這個名字流傳下來就變成了現在的「中國地方」。
有一個說法就是,日本一些典籍把出雲國地區叫做「葦原中國」,也稱作「中津國」和「中國」。
民國肇建後,開始將「中國」定為正式的國名,因此就出現了爭議,中國人覺得日本那個地方需要改名,畢竟一個國家和一個地區的名字相同有所不妥。
但日本表示堅決不同意進行改名,解釋說中國古代的名字一直是以朝代來命名,中國也不是一個正式的國名,並且他們強調是他們先叫這個名字的,這個名字屬於他們,就算是打死都不會更改。
後來戰爭打完以後,日本失敗了,我們再次提出讓他們改名,他們才把名字改了。現在叫山陰山陽地區。但是在當地地區,還有很多人把這塊叫做中國地區。
編外:
在1895年,甲午戰爭慘遭失敗,清日在日本馬關談判,隨後籤訂了罪惡的《馬關條約》。在此次籤約談判中,日本再度認為「清國」非中國,拒絕清朝使用「中國」自稱。
大清自然是嚴重抗議譴責,聲明「中國」的稱呼,自古以來就有《禮記·中庸》「洋溢乎中國」,《漢書》「統天下,理中國」「中國」的稱呼自古就有。日本詭辯稱「中國系對己邦邊疆荒服而言」,並堅稱中國為「清國」,稱之為:《日清修好條規》。
隨後,李鴻章出面,與日本約定:「漢文約內則書中國日本,和文約內則書大日本、大清」。面對剛剛改革兩年就咄咄逼人的小日本,大清習慣性的妥協了。
日本行政區劃:都道府縣
日本各地代表性美食大全
日本是一個小國嗎?看數據才知道真相
日本把整個洛陽都搬走了,而我們卻渾然不知
日本地震竟然是核試驗!日本人再次欺騙了世界!
日本47個行政區劃,43個是縣,為什麼單單設置了一個「北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