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八大門派曲驚四座雅集山東

2020-12-21 中國青年網

八大門派的古琴名家共同登臺謝幕。 曾潔 攝

中新網濟南2月18日電 (曾潔)中國古琴名家名曲品鑑會18日下午在山東博物館舉行。儒家創始人孔子數千年前所作的《碣石調·幽蘭》經諸城派傳人高培芬打譜,得以重見世人,當天曲「驚」四座。

梅庵派名家劉善教以一首《平沙落雁》拉開品鑑會序幕,琴弦模擬雁鳴之聲,帶觀眾進入沙平江闊、天高雲遠的秋景。隨後,廣陵派劉揚、九嶷派李天桓、蜀派曾成偉、嶺南派區君虹、諸城派高培芬、梅庵派王永昌、吳門派裴金寶、川派顧永祥、虞山派朱晞相繼演奏了《憶故人》、《水仙操》、《流水》、《漁樵問答》、《白雪》等著名曲目。

諸城派古琴名家高培芬演奏孔子所作的《碣石調·幽蘭》。 曾潔 攝

山東諸城派第五代傳人高培芬彈奏了孔子所作的《碣石調·幽蘭》,再現了孔子周遊列國偶見鄉蘭,以蘭花自喻當時「生不逢時」的情懷。據悉,高培芬經過多年研究和打譜,三易其稿,才讓此曲重新展現在世人面前。打譜,指按照琴譜彈出琴曲的過程。現存的古譜大部分已經絕響,必須經過打譜恢復音樂。古代琴譜並不直接記錄樂音,只是記明弦位和指法,打譜者必須熟悉琴曲的一般規律和演奏技法,揣摩曲情,進行再創造,才能再現原曲的本來面貌。

記者在採訪中得知,出席本次古琴品鑑會的名家多有「打譜」經歷,如梅庵派的王永昌曾打譜《高山流水》等十餘首;還有的名家擅長製作古琴,如嶺南派區君虹曾修復明代古琴「亞綠綺」,均在中國古琴文化傳承上作出了貢獻。

梅庵派古琴名家王永昌演奏《平沙落雁》。 曾潔 攝

記者在現場看到,品鑑會座無虛席。對於觀眾來說,古琴仍充滿神秘感,因此人們樂此不疲地欣賞每位古琴名家抱琴上臺、安置琴身、調弦、辨音、鞠躬行禮、演奏、抱琴謝幕等一連串動作。演奏期間,有的人閉目聆聽,有的人用手機錄下精彩片段,還有的人根據節目單提供的文字介紹體會曲目內涵。

古琴是流傳三千年的中國傳統樂器,位列中國傳統文化「琴棋書畫」之首,被視為「高雅」的代表,自古以來是文人的必修科目。孔子大力推崇古琴,自己也曾向魯國樂官師襄拜師學琴,並親自作《碣石調·幽蘭》。

據悉,此次古琴品鑑會由山東省文物局和山東省文物保護與收藏協會主辦,入場券在兩周前就已全部預約完畢。山東博物館每年舉辦古琴教育研究活動,為人們學習古琴知識、練習古琴技藝、感受古琴文化內涵提供平臺。

相關焦點

  • 古琴八大門派曲驚四座雅集山東
    八大門派的古琴名家共同登臺謝幕。 曾潔 攝中新網濟南2月18日電 (曾潔)中國古琴名家名曲品鑑會18日下午在山東博物館舉行。儒家創始人孔子數千年前所作的《碣石調·幽蘭》經諸城派傳人高培芬打譜,得以重見世人,當天曲「驚」四座。
  • 古琴八大門派雅集山東 孔子所作《幽蘭》曲「驚」四座
    原標題:古琴八大門派雅集山東 孔子所作《幽蘭》曲「驚」四座   八大門派的古琴名家共同登臺謝幕。 曾潔 攝   中新網濟南2月18日電 (曾潔)中國古琴名家名曲品鑒會18日下午在山東博物館舉行。
  • 古琴八大門派雅集山東 孔子所作《幽蘭》曲「驚」四座
    原標題:古琴八大門派雅集山東 孔子所作《幽蘭》曲「驚」四座   八大門派的古琴名家共同登臺謝幕。 曾潔 攝   中新網濟南2月18日電 (曾潔)中國古琴名家名曲品鑒會18日下午在山東博物館舉行。
  • 「怡然松風—2020中國古琴名家怡園雅集音樂會」亮相蘇州怡園
    9月19日,「怡園雅會」品牌之一的「怡然松風—2020中國古琴名家怡園雅集音樂會」系列活動在蘇州怡園精彩亮相。當天,朱晞、劉善教、裴金寶等古琴虞山派、廣陵派、梅庵派、吳門派、九嶷派、浙派、川派等七大流派知名藝術家和中青年琴家,聯袂為現場觀眾呈上一道園林古琴饕餮盛宴。名家音樂會之前,還舉行了本次活動的開幕式和古琴七大流派名家論壇。
  • 琴韻書聲—鈴子古琴雅集 1
    今年4月,在煙臺市首屆市民文化節上,鈴子琴院被煙臺市文旅局授予「公益藝術培訓指定單位」,為自覺回饋社會,鈴子琴院於6月8日推出國學藝術公開課「琴韻書聲雅集」
  • 崇州白塔寺舉辦古琴雅集慶祝重陽節
    2018年10月14號下午一點半,四川崇州白塔寺舉辦「慶重陽古琴雅集(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於椿根) 2018年10月14日,四川崇州白塔寺舉辦古琴雅集慶祝重陽節。三十多名古琴愛好者和遊客聞聲而來一同參加古琴雅集,用古音供養三寶,共同慶祝重陽佳節。 白塔寺妙煦法師介紹:近年來白塔寺已舉辦多次古琴雅集。
  • 效古人 古琴雅集百年後再現百年古龍藏寺
    此次雅集首次由源於蜀派古琴館成都姜翠古琴工作室,若水琴齋,摩詰琴院聯合舉辦。其三位館主為姜翠,胥柳汛,鄧麗珠,皆為蜀派古琴第七代青年琴家代傳承人,師從第六代掌門川派古琴大師蜀派第六代傳人,古琴大師曾成偉先生。,以琴緣數十載,寄緣於此再續於此十餘年同門之誼,再續龍藏寺與蜀派古琴之緣。
  • 重慶雅集用古琴再現古代文人「大雪」時節聚會場景
    12月9日,重慶市渝北區,古琴師鄭寶春正在雅集上演奏古琴。作為山城人的鄭寶春在國畫上有很深的造詣,其作品曾被墨西哥大使館所收藏。而這些文化上的感悟與修養都被他融會貫通到了古琴演奏上。    12月9日,重慶市渝北區,古琴師鄭寶春正在雅集上演奏古琴。據了解,古琴文化在中華文明史中已活躍了超過三千年,古琴是漢民族最早的彈撥樂器。
  • 張友古琴&鋼琴音樂美學雅集成功舉行
    ­  2018年5月1日,由成都安仁華僑城文化旅遊開發有限公司主辦、成都安仁文博旅遊發展有限公司協辦的「落花深巷處——張友古琴&鋼琴音樂美學雅集」於安仁書院成功舉行。­  張友,著名古琴演奏家,天台寺佛教音樂學院常悅琴社社長,成都天台書院院長,印心琴院院長,四川省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民主同盟成員,民盟四川省委文化委員會委員。
  • 臺灣輔仁大學宗玄古琴社再次來社雅集
    2016年8月2日,臺灣輔仁大學宗教系碩士在職專班宗玄古琴社一行十二人,在陳德光院長的帶領下,再次相聚漢風古琴研究所,並與我社雅集和交流古琴發展問題
  • 古琴文化公益行,"媯水琴殤"文化雅集記
    "媯水琴殤"文化雅集舉辦地延慶,古隸屬媯州,在五千年前曾經有一位聖明君王在這裡撫琴高歌,曾經有兩位聖女,在這裡鼓瑟和鳴,以禮樂教化天下,開創華夏民族早期的太平盛世。五千年前這裡曾是文明聖地,是中華根脈文化的源泉。
  • 邯鄲尚古居——古琴中秋雅集
    雅集內容2018年,成員以青年琴家為主,是中國音樂學院古琴考級和師資認證指定單位,河北省古琴協會副會長單位,國家古琴非遺人才培訓中心。尚古居以嚴謹負責的態度,堅持古琴進大眾的理念,致力於古琴文化生活化,培養音樂藝術人生。
  • 讓崑曲回家 崑山市巴城鎮將再現"玉山雅集"勝景
    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崑曲,10月27日至29日,崑山市巴城鎮將再現「玉山雅集」勝景,舉辦「雅樂正聲」—第二屆全國崑曲曲社曲友雅集暨崑曲小鎮·重陽曲會(2017)系列活動,提升「崑曲小鎮」影響力
  • 溫江澄園雅集,「造心」古琴音樂會
    川派古琴優秀代表張杰君先生家三代琴師,高山流水,傳承有續。詩茗琴聲雅會時,先生儒雅飄逸,仙風道骨,自成一景!先生愛女現墨香琴館館長先生的孫兒時年九歲,習琴三年「八月二十三日下午,雨後初睛,天朗氣清,「造心」古琴雅樂會在溫江區文化新名片的澄園隆重舉行
  • 溪山琴況,古琴之雅
    原創:林可斫古人之於詩則曰風、雅,於琴則曰「大雅」。自古音淪沒,即有繼空谷之響,未免郢人寡和,則且苦思求售,去故謀新,遂以弦上作琵琶聲,此以雅音而翻為俗調也。中正平和為雅,鄭衛之音為俗自我的、個性的就是雅的?不是!本身如果就是個俗人,俗人學雅四不像啊。如果我執我見、貢高我滿沒放下,如果功利心、名利心沒放下。發的這個心就不對,從佛法的角度來說這都業障,何來雅之說。
  • 賀關山街文化站中秋祭月暨愷元堂古琴社中秋雅集圓滿成功
    《詩影藝術世界》編輯部聲聲慢·古琴悠揚伴月圓(賀鑄體)文/成彧知音雅集,又度良宵,煙波秋水沈沈。從容雅和激越,欲將心事付瑤琴。空靈幽遠,感神明,照我心!祝賀關山街文化站中秋祭月暨愷元堂古琴社中秋雅集圓滿成功!
  • 癌症晚期古琴演奏家病房裡辦雅集,鼓勵病友
    ,時不時會看著家裡的一把古琴思考自己患癌以來幾個月的人生,眼前的古琴是他的老師——著名蜀派古琴名家楊清如的遺物。因為直腸癌晚期的病痛以及一系列的治療,現在方文偉已經不能隨心所欲的彈琴了,但就在剛剛過去的4月8日,他才和這把古琴以特殊的方式,為自己的病友們送上了一份禮物。
  • 七夕古琴雅集 古琴曲中的愛情故事也可以如此唯美
    8月23日,在中國傳統節日七夕節到來之際,孔學堂舉辦了古琴雅集,30多位古琴愛好者與授課老師國際古琴學會常務理事、貴州省古琴學會常務理事令狐傑曉,相聚在優雅靜謐的琴室,在一首首古琴情曲中,感悟古人的唯美愛情故事。
  • 福清市「八音琴韻·同鑑初心」古琴雅集系列節目正式上線
    2020年福清市「八音琴韻·同鑑初心」古琴雅集系列節目正式上線。古琴課堂古琴位列八音之首,素有「八音之君、琴定八音」之說。北宋徽宗時期,福清籍大晟樂府典樂師劉詵奉詔制禮作樂《大晟樂章》,奠定了後世禮樂制度的典範而載入《宋史》,造就了福清「海濱鄒魯、文獻名邦」之美譽。劉詵還負責徽宗收藏古琴的收集和鑑定工作,由此也開啟了中國古琴的收藏史和鑑定先河。
  • 當中秋遇上國慶,船子和尚故地來了場吳韻古琴中秋雅集
    9月30日晚,秋月朗照,伴隨著婉轉悠揚的古琴曲,2020我們的節日 「傳統文化在朱涇」吳韻古琴中秋雅集在船子緣公園優雅開場,開啟了一場文明靜心之旅,觀古寺、賞古樂、品香茗、度中秋,共抒家國情懷。 在朱涇,古琴文化日益受到一批傳統文化愛好者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