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來,景區是有生命的,山水是有靈氣的。有些景區,只要你一走進它,就能很強烈地感受到它的氣場,領略到它的妙處;有些景區,初看時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它的形象在你的腦海裡慢慢變得清晰起來……
小武當山顯然屬於第二種。它位於江西省最南端的龍南縣武當鎮境內,贛粵交界處,主峰海拔864米,座座奇峰平地突兀而起,綿延數十公裡。這些礫巖峰林形成於古生代,距今已2億年,屬於典型的「色如渥丹,燦若明霞」的丹霞地貌。
從粵北沿105國道進入江西,一路逶迤北上,遊走在贛南大地的青山綠水之間,峰迴路轉,陡然間,在你眼前閃出無數赭紅色的巨大石峰。這些石峰,身軀龐大,體態渾圓,仿如陸地動物界的巨無霸——大象。走在最前面的是兩隻「頭象」,身驅最為高大壯實。這哥倆肥頭大耳,身寬體胖,步態穩健,象鼻低垂,舉止親暱,邊走邊聊,悠哉遊哉,頗有首領風範,是為「雙象凌空」,系小武當山開山第一景。隨國道蜿蜒,「頭象」身後陣營強大、聲威豪壯的「巨象群」在你的眼前展開了一幅壯美的畫卷。如此之多的赭紅礫峰錯落有致地在碧綠的林帶之上袒露著偉岸的身軀,舒展著強健的筋骨,令人嘖嘖稱奇。整個小武當山景區,猶如上天遺落在龍南寶地的一座天然的巨型盆景、一幅奇美的山河畫卷,被人戲稱為「遠看比近看好、山下看比山上看好、不買票在景區外看比買票進景區看更好」的景區。是的,你只要從105國道走過,無論你進不進景區,你都能遊目騁懷,享受這大自然的恩賜。這個過程,在我看來,最形象的表達,叫作「趕著大象去散步」。
當然,慕名而來的遊客,是不甘心這樣走馬觀花、浮光掠影的,那麼,就掃碼購票,拾級而上吧!
從「象腳」攀升到「象背」的觀光棧道雖然只有短短的三四百米長,但要爬起來卻沒有那麼容易。「之」字形的登山棧道隨著山勢逐級抬升,像一條巨龍一樣伸向山的高處。慢慢地,我們由「大象」腳掌爬到「大象」小腿,由「大象」腿部爬到「大象」腹部,由「大象」腰腹爬到「大象」背部。此刻,俯瞰著山下的田疇村舍,遙望著遠方的山川原野,心情特別的豪邁和激動!騎著「大象」在雲端旅行的感覺,果然大不一般:往裡看,巉巖壁立,一塊塊卵石深嵌在礫巖當中,似乎在向每一個遊客訴說著大自然滄海桑田的巨變;一朵朵小花紮根在石縫中,顫抖著纖弱的身軀,好奇地打量著身邊這些好奇的遊客。往外看,先前在山腳所見的高大的杉、松、茶、竹,現在看來如小草一般;穿行林間寬闊的瀝青國道,退縮成了一條黑絲帶,路上奔馳的汽車成了在絲帶上爬行的甲殼蟲。漫遊在座座山峰之間,覽武當勝地,踏疊翠霞谷、巡南海行轅,玻璃棧道練膽,U形觀景臺走秀,五女拜壽、天開一線、神猴亮相、定海神針……十大景區,九十四處景觀,令人目不暇接,流連忘返。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贛州是我國明代著名的「心學」流派創始人王陽明「立德、立功、立言」的重要實踐地,是王陽明學術思想的主要成熟地。「武將文臣皆下馬,當天奏帝且停車」。「武力不如法力,力修力行力作善;當仁何必讓仁,仁心仁德仁為宗」。這兩副對聯都是王陽明正德三年率兵平「三浰之亂」時遊龍南武當山所題。上下聯句首兩字合在一起,正是「武當」二字。當地百姓以先賢賜字為山命名,從此這片矗立在贛粵邊界的丹霞石峰林便有了響亮的名字——武當,小武當山從此聲名遠播,成為東南沿海粵港澳地區著名的旅遊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