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北道重要驛站-艾斯克霞爾古城堡

2020-10-11 西域遠方

《絲綢之路北道重要驛站-艾斯克霞爾古城堡》

撰文攝影:遠方

雅丹地貌 攝影:遠方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玄奘法師由絲路南道,途經蔥嶺、和田、樓蘭、敦煌返回長安。他在《大唐西域記》及弟子撰寫的《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中,描述西行經過的莫賀延磧,則稱"夜則妖魑舉火,燦若繁星,晝則驚風擁沙,散如時雨;"。形容恐怖,荒涼,有驚有險,命懸一線。

玄奘法師銅像

當我們穿越在歷史的時空,歷經歲月風雨的洗塵時,看著一座座古代遺址,仿佛在向人們回憶著一個個"絲綢之路"的往事,不僅嘆為觀止,更為心緒震憾。

哈密艾斯克霞爾古城堡,就是玄奘法師到達西域古"絲綢之路"的第一站。

艾斯克霞爾古城堡 攝影:遠方

貞觀二年(公元627年)玄奘法師從長安(今陝西西安)冒險出關,途經涼州(今甘肅武威)甘洲(今甘肅張掖)爪洲(今甘肅安西)繞道西域去天竺(今印度)取經。

當玄奘走到了一個十分險惡,且讓人膽戰心驚的地方名叫莫賀延磧。莫賀延磧意為突厥語,古時稱"沙河"。漢,唐時期稱"沙磧",今稱噶順沙漠。

它位於現在的新疆哈密以南偏東和甘肅嘉峪關和敦煌交接處。玄奘法師在九死一生,身臨絕境,以驚人的毅力,頑強的拼搏,不取真經,誓不回還的信念,成功穿越八百裡茫茫戈壁,死寂一般的沙漠後,來到西域一個叫伊吾的地方。

莫賀延磧大沙漠 攝影:遠方

伊吾位於新疆東部,也就是現新疆哈密一帶。據史料記載,東漢時期劉莊(漢明帝,東漢第二位皇帝,生於公元28年,卒於公元75年,在位18年)時期在哈密設置宜禾都尉(漢朝委派的地方軍政長官)。

三國時(公元220年到280年)因戰亂,時屬鮮卑族(古代北方民族)管轄。唐代時太宗李世民(生於公元598年,卒於公元649年,在位23年)在貞觀初年,在哈密設置西伊洲,到了貞觀六年改為伊洲,並設置西伊洲,貞觀六年改為伊洲,並設置節度使(唐朝時,中央賦予的軍,政權力,以管理地方事宜的長官)民國(公元1912年至1949年)初期,改置為現在的哈密。

雅丹地貌 攝影:遠方

艾斯克霞爾古城堡,位於今哈密西北五堡鄉附近,也是莫賀延磧的南端。艾斯克霞爾古城堡,維吾爾語其意思為"破舊的古城堡"。其城堡初期是中原人開設的一個佛教寺廟,中期是古絲綢之路的驛站,後期演變成寺院,驛站,城郭為一體,歷經千年歲月後逐漸廢棄。

當年,玄奘法師西天取經,長途跋涉,九死一生,橫穿莫賀延磧後,就到達了這個艾斯克霞爾很小的一個小寺廟。寺廟裡當時只有三個分別從洛陽,長安來的漢僧,其中一個老僧聽說從大唐長安來了一個名叫玄奘的法師。這位老僧"衣不及帶,赤足出迎,抱吾哭泣,哀號哽咽不已"。老僧悲喜交加,注目凝視,自語,"豈期今日重見鄉人"(真沒想到在這裡能遇到家鄉人)雖然,伊吾離長安路遠迢迢,更重要的是唐朝初期,內亂外患,東突厥經常在騷擾周邊,所以,嚴禁任何人出境。

玄奘法師西行圖

此時,玄奘法師在西行途中,偶見內地僧人,自然也是雙手拱讓,百感交集,相互傾訴,湧念佛語。玄奘在寺廟休整數日後,伊吾的胡僧,胡王(當時的西域胡人,一大部份都信仰佛教,西域36國基本以佛教小乘為國教)先後拜見了這位從大唐長安來的玄奘法師。

伊吾國在當時,是一個介於獨立和依附之間的西域彈丸小國,又處於中西方交通咽喉要道,更不敢得罪任何西域大國。玄奘法師在艾斯克霞爾寺廟,白揚河大佛寺(今哈密五堡鄉)滯留數日後,就被高昌國(現吐魯番高昌故城)國王鞠文泰派來的使者接走。

雅丹地貌 攝影:遠方

艾斯克霞爾古城堡,現處在一片高24.5米的陡峭崖壁上,它依託千年雅丹地貌(意為陡崖,形容大面積分布的土丘和溝谷,經千萬年風蝕的地貌)陡壁而建。據史料記載,專家考證,屬青銅器時代(公元前3000年)的一戍堡,在漢、唐、明、清時期,經過歷代加固,擴建使用,也是漢、唐時期絲綢之路北道必經主要的驛站,城堡居高臨下,雄偉險要,遠看無法區分城堡建築,寺院,佛塔和雅丹巖壁,極為隱蔽。走近一看,城堡坐南朝北,分為上下兩層土坯建築,主要有城堡,瞭望孔,地道,且通左通右相連。

雅丹日出 攝影:遠方

在城堡左約二公裡處,現存古墓群,烽燧。右邊一公裡處,現存寺院,佛塔,水井,牛,羊圈,住宅區等遺址。古堡周邊,雅丹地貌則形態豐富,造型別致,風雕琢兀,鬼斧神工,栩栩如生,造化奇特,兀巖孤丘猶如殿閣瓊臺,身在其中,奇異迷蹤,讓人著實眼花繚亂。

目前,以艾斯克霞爾古城堡為中心,已先後開闢了東,南,西,北4大塊雅丹景觀旅遊區,分別規劃了步行線路,探險線路,汽車環繞線路。

艾斯克霞爾古城堡,再一次向人們展示出古"絲綢之路"重要驛站的風姿。

攝影:遠方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關注」、「點讚」、「 收藏」和「分享」,你的支持一直是我前進的最大動力。感謝閱讀,感恩有你!

相關焦點

  • 新疆精河縣:盛產枸杞的古絲綢之路北道交通咽喉之地
    從公路上看,國道312線和連霍高速及多條省道穿越精河縣境內,地理位置顯得尤為重要。關於精河縣的歷史,在公元前300多年前,這裡屬於塞種人的遊牧地,漢代時大月氏西遷到這裡,之後烏孫又被匈奴逼迫西遷,烏孫人趕走了大月氏人,精河又成為了烏孫的遊牧之地。到了隋唐後,西突厥又盤踞在這裡,依此類推,不同的時代,就有不同的民族在精河縣境內繁衍生息。
  • 這裡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繁榮水寨,全靠著馬幫和駝隊
    尤其是我國的古村落,生動地展現著民族文化的多種多樣,更加能反映出我國的歷史,民族文化的起源和發展。古村落集人文、歷史、建築、民俗等多種文化於一身,具有極高的文化藝術、歷史科學和旅遊價值,成為了所有人了解中國歷史和文化的重要窗口。這裡生活著多種族的少數民族群體,是這些少數民族經常在一起交流的場所,也是我國的第三長河瀾滄江下遊水灣處,有著上千年歷史的古老山寨。
  • 」龍門客棧「憶往昔:小談絲綢之路上的驛站
    為表示不忘初心,這次介紹古絲綢之路上的驛站,它既是建築,也是保障古代人類交往的廣義上的技術。希望本文能為未來朋友們絲路旅行提供參考吧~**********轉發,就是最大的支持**********古道,黃沙,駝鈴,刀客……這是西部武俠片為我們帶來的對絲綢之路上往來旅途的印象。
  • 「駱駝宮」絲綢之路上的土耳其古老驛站
    絲綢之路上在土耳其境內至今仍有很多當年的古驛站,被稱為「駱駝宮」 當年聰明的塞爾柱人採取了很多措施來保證貿易的繁盛、暢通和安全,為了增強自己的經濟實力,必須確保從東部運來的貨物能夠順利得穿過安納託利亞。
  • 古絲綢之路第一驛站現狀紀實(2020年11月航拍於長武亭口)
    今天我們來到了古絲綢之路西出長安經過了的第一個驛站。名叫亭口,它地處陝甘交界,位於絲綢之路通往西北、連接秦隴的咽喉要道。據記載,古絲綢之路在郴州經過的路徑先後有三條,最終都經過了「亭口」,足見亭口在古絲綢之路上的位置有多麼的重要。至今還留有千百年來被往來車輪碾軋出的車轍,見證著兩千年前古絲綢之路的歷史變遷。古絲綢之路車轍遺址為雙向石道遺址,分為上行道和下行道,中間就像今天的隔離帶,一上一下,各行其道,避免了擁堵和碰撞。
  • 新疆塔縣有座千年石頭城 曾是古絲綢之路最繁榮的城堡
    「石頭城」,顧名思義,就是用石頭壘築起來的城堡。我國有三大石頭城(遼寧石頭城、南京石頭城、新疆塔什庫爾幹石頭城)。石頭城都有著重要的歷史、建築和軍事研究價值。在這三大石頭城之中,最為出名的就是塔什庫爾幹石頭城。塔什庫爾幹石頭城位於塔什庫爾幹縣城東北角。
  • 中國十大石窟之一,古絲綢之路東段北道必經之地,距今1500年歷史
    須彌山石窟始創於北魏晚期,石窟藝術歷時1500餘年,早在漢代,須彌山就見證了古絲綢之路上的文化交融。遙想當年無數駝隊馬幫帶著各式東西方寶物,在此倒換文牒,穿關而過,熱鬧非凡。須彌山石窟所處的位置自古以來就是中原通往河西走廊、大漠南北的交通樞紐和戰略要地。
  • 新疆帕米爾:古絲綢之路遺址,高原風景壯美無比
    帕米爾高原古稱蔥嶺,又稱不周山,古絲綢之路在此經過。地處中亞東南部、中國的最西端,橫跨塔吉克斯坦、中國和阿富汗。有紅其拉甫、明鐵蓋等山隘,是古絲綢之路南下印度、西去阿富汗、伊朗的重要通道。帕米爾是古絲綢之路上最為艱險和神秘的一段,帕米爾高原屬高寒氣候,是現代冰川作用的一個強大中心,約有1000多條山地冰川。
  • 加強絲綢之路驛站文化研究
    加強絲綢之路驛站文化研究 2020年08月05日 07:32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朱羿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 中國歷史:在戰火中消失的古城堡
    現今的六德傈僳族彝族鄉的玉水營盤村是他留古城堡遺址。這裡是歷史上滇西北通往華坪及內地的關津道口,既是軍事重地,設有防禦設施,也是茶馬古道的重要驛站。由於城堡已在9世紀中葉毀於戰火,人們只能在遺址上去勾勒其輪廓,想像當年的壯觀景象和他留人曾經創造的輝煌。步入營盤村,他留古城堡遺蹟便歷歷在目。城堡遺址佔地為130餘公頃,東、西、北三面環山,南為開闊的緩坡地。
  • 張庫大道上的那些遺蹟,草原絲綢之路上的塞上風雲錄
    這裡是全國保存最為完整的明清建築城堡的代表,被稱之為明清建築博物館。氣勢恢宏的古代商號,裝飾精美的磚雕石刻,都記錄著堡子里的繁華煙雲。雞鳴驛古城是戰略地位非常重要的塞外主要古驛站。在戰爭年代的主要作用是備戰,在和平年代是商貿物流交流的重要節點。草原絲綢之路繁榮時期興建官家古驛館,古城內商鋪、廟宇林立,為古城的經濟和文化發展建設帶來了繁榮。
  • 免門票的4A級景區,紅軍經過的四川古鎮,南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
    咱們今天說的這個古鎮,曾經是古南方絲綢之路臨邛古道進入雅安的重要驛站,當年紅軍長徵北上的時候也從這裡經過。這裡目前還有很多保存完好的明清風格的吊腳樓,依山傍水,田園風光,很多影視劇都在這裡取景。即是國家4A級景區,也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什麼古鎮有這麼大的名頭?
  • 免門票的4A級景區,紅軍經過的四川古鎮,南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
    咱們今天說的這個古鎮,曾經是古南方絲綢之路臨邛古道進入雅安的重要驛站,當年紅軍長徵北上的時候也從這裡經過。這裡目前還有很多保存完好的明清風格的吊腳樓,依山傍水,田園風光,很多影視劇都在這裡取景。即是國家4A級景區,也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什麼古鎮有這麼大的名頭?
  • 這裡直通緬甸和印度,是大西南古絲綢之路最後驛站,不是瑞麗口岸
    提起大西南我國雲南和緬甸的邊境口岸,相信大多數人第一個會想到,坐落於雲南省德宏州的瑞麗口岸,因為瑞麗口岸是中國和緬甸邊境口岸中人員 車輛 流量最大的口岸,最繁忙的口岸,今天我要說的不是這個口岸,而是另一個非常重要的中緬邊境口岸,同樣是國家一級口岸,戰略位置勝過瑞麗口岸,但很多人卻並不了解
  • 進入《一千零一夜》,古波斯帝國的貴族,置身古絲路驛站
    在距離伊朗亞茲德約30英裡的地方,薩爾亞茲德城堡就像沙漠中的一座巨大的沙堡。亞茲德處於沙漠地帶中,被浩瀚的大漠包圍,城市建築充分展現了古波斯人的智慧。在這裡會不自覺代入「如置身古商旅驛站」的復古感。亞茲德是連接義大利威尼斯和北京的古絲路中重要一站。約八百年前,穿梭古絲路從事絲綢、茶葉、香料買賣的商旅隊一般都會在這裡停留休息。亞茲德古城中心是商旅隊活動的核心地帶,當地人當年靠經營與商旅隊相關生意如旅館、民宿、餐廳來維持生計甚至致富,城市亦漸漸發展出現在的規模。
  • 這是新藏線的起點,古絲綢之路最重要的城市,卻神秘消失至今?
    隨著絲綢之路的復興,古代絲綢之路成為了話題,其中新藏線的起點是古代絲綢之路中最重要的城市——錫提亞神秘城神秘消失的事情,是人們議論的熱點話題。這個神秘的城堡什麼時候消失的?怎麼消失的?那個歷史是什麼?看法因人而異,但是,我們可以追溯到這個城市很有名的時候,13世紀初,在遭受戰爭災害的祖國,經歷了災難。
  • 絲綢之路途徑了哪些城市
    西安:古稱長安。為絲綢之路東段所經重鎮。現存有古瓜州治所晉昌城遺址,即今鎖陽城遺址。敦煌:漢武帝收河西地,置敦煌郡,治敦煌。北魏為敦煌鎮。後歷代為沙州治所。清置敦煌縣,民國迄後因之。為絲綢之路東段入西域之門戶。現存有絲綢之路重要遺蹟,如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以及榆林窟、玉門關、陽關、漢代驛站懸泉置等遺址。
  • 新疆有個石頭城,有2000多年歷史,古「絲綢之路」一座耀眼的城堡
    石頭城,古「絲綢之路」一座耀眼的城堡。(塔吉克人)我國有三大石頭城,分別在南京、遼寧和新疆,最為出名的就是新疆的塔什庫爾幹(簡稱塔縣)石頭城。它位於塔縣城東北角,海撥3100米,地勢極為險峻,曾是絲綢之路最繁榮的城堡。根據史料記載和考古調查,此石頭城被認為是公元初期,塔吉克人先祖建立的「羯盤陀國」都城。(石頭城遠景)塔縣石頭城,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 自駕西域記:從甘肅嘉峪關到新疆哈密,走絲綢之路,看最另類風景
    於是,中國最著名的兩條自駕遊路線就進入了我的視野——大西北的絲綢之路和新疆的獨庫公路。西域自駕遊路線示意圖此行,我們從蘭州出發,沿著古代絲綢之路一直向西,抵達新疆巴音布魯克大草原後折返獨庫公路(217國道獨山子至庫車段)向北,跨越天山腹地,返回新疆自治區首府烏魯木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