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徽州圖文介紹

2020-09-03 旅行專家

黃山風景區

黃山,位於安徽省黃山市,原名黟山,唐朝時更名為黃山,取自「黃帝之山」之意。黃山是世界自然和文化雙遺產,世界地質公園,中國十大名勝古蹟之一,國家5A級旅遊景區。 黃山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冬雪「五絕」著稱於世,擁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稱。「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是對黃山最好的評價。

宏村

宏村有「畫裡鄉村」之稱,截至2014年,全鎮完好保存明清民居140餘幢,主要景點有:南湖春曉,書院誦讀,月沼風荷,牛腸水圳,雙溪映碧,亭前古樹,雷崗夕照等。

西遞古民居

西遞古鎮所有街巷均以黟縣青石鋪地,古建築為木結構、磚牆維護,木雕、石雕、磚雕豐富多彩,巷道、溪流、建築布局相宜。村落空間變化韻味有致,建築色調樸素淡雅,體現了皖南古村落人居環境營造方面的傑出才能和成就,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

西遞燈光秀

西遞大型水幕燈光秀《西遞傳奇》以徽文化和民俗風情為創作題材,以西遞千年歷史、人文典故、文化故事為線索,通過「傳頌」「傳承」「傳世」「傳奇」四部曲,再現了西遞悠久的歷史文化,讓觀眾收穫感官體驗的同時,也收穫了文化認知體驗。

瑤裡古鎮

2003年8月9日,瑤裡鎮、高嶺村分別被評為江西省首批歷史文化名鎮名村。2005年,瑤裡鎮一舉並獲「中國歷史文化名鎮、高嶺國家礦山公園、中國自然與文化雙遺產名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景區、國家森林公園「六塊國家級品牌。瑤裡「高嶺「是聞名世界的陶瓷聖地,是世界「高嶺土 「 的命名地,現遺存古礦坑 127條,古窯址67座、水碓149乘、古作坊600處、古碼頭100個。

木坑竹海

木坑竹海位於塔川東南1.5公裡,距黟城北面15公裡,距宏村4公裡。漫山的竹林,鬱鬱蔥蔥,且前往遊玩的遊客不多,非常地安靜,讓人心曠神怡。在氣候條件好的情況下,還可見到類似於黃山雲海般的景致。是臥虎藏龍竹林打鬥地的拍攝地。木坑以竹海而著名,地處桃源山村東大門,為黃山入黟第一寨。木坑竹海又稱「滴翠谷」,此谷縱深約6公裡,四面環竹,鬱鬱蔥蔥,形如金鬥,聚財不漏,風水甚佳。雨後觀景,翠竹深處,白雲人家;晴觀日出,有如黃山雲海翠浪波濤;谷中賞月,仿佛天上人間。

篁嶺

篁嶺建村於明代中葉,有500多年歷史。篁嶺梯田疊翠鋪綠,村莊聚氣巢雲,被稱為「梯雲人家」。篁嶺屬典型山居村落,民居圍繞水口呈扇形梯狀錯落排布,景區由索道空中攬勝、村落天街訪古、梯田花海尋芳及鄉風民俗拾趣等遊覽區域組合而

齊雲山

齊雲山,古稱白嶽,因遙觀山頂與雲平齊得名。位於安徽省黃山市休寧縣城西十五公裡處,中國道教四大名山之首,中國五大仙山之一,歷史上素有「黃山白嶽甲江南」之美譽。

守拙園

守拙園」座落在黟縣西武陶村,是陶公《桃花源記》意境中的某一處,也稱「鍾毓處」。當年,陶淵明在此遊歷時,受黟縣小盆地秀山麗水的陶冶和人們摯愛田園生活的感染,寫出了流傳千古的《桃花源記》名篇。從此,人傑地靈的黟縣被譽為「桃花源裡人家」。

新安江山水畫廊

新安江山水畫廊風景區位於安徽省黃山市歙縣深渡鎮,全長約百裡,景區以中國獨特的徽文化與自然風光、古村落的結合著稱。兩岸生態環境呈現「高山林、中山茶、低山果、水中魚」立體生態格局,徽派古民居點綴在青山綠水之間,素有「東方多瑙河之稱」的新安江穿行而過。一年四季,景色各異,似一幅流動的山水畫卷,故稱之為新安江百裡畫廊。

屏山

國家AAAA級景區、中國風水文化名村——屏山位於安徽省黃山市黟縣縣城東4公裡的青陽山下,在唐宋時稱長寧裡,後因村北的屏風山妝如屏風,而得名屏山村,又因明清建制曾屬徽州府黟縣九都,故又稱九都舒村。村內居民多姓舒,舒姓是伏羲九世孫叔子的後裔,唐朝末年由廬江遷居此地,踞今已有1100多年的歷史。

芙蓉谷

芙蓉谷暱稱春谷,位於黃山北大門。芙蓉谷距城區10公裡,它是黃山北麓一道神秘的大峽谷,也是世界名山黃山的主要景觀之一。 峽谷上至黃山北海和西海,下至黃碧潭,全長10公裡。谷中群峰嵯峨,怪石羅列,原始森林茂密,其中眾多形態各異的池潭碧如翡翠,波光閃爍,斑斕紛呈,令遊人流連忘返

右龍村

右龍隸屬休寧縣鶴城鄉,是一個古村落,有「黃山生態第一村」 、「中國有機茶第一村」的美譽,村中千年古樹比比皆是,樹種主要是紅豆杉、香榧。古村四周翠峰環抱,徽饒古商道穿村而過,古道兩側是錯落有致的有機茶園,五股尖瀑布懸在山腰。五股尖上方的六股尖便是新安江

木梨硔

木梨硔村是黃山市百佳攝影點之一,該村生態絕佳,地形獨特,地處山脊,三面懸空,徽風濃鬱,被譽為「黃山最美的高山村落」。近幾年來,木梨硔逐漸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以雲海景觀為主,吸引了一大批攝影愛好者前來欣賞風景,在安徽省攝影展上,以為攝影家以此山村為主題,拍攝的新安之無限風光獲得了一等獎。

祖源村

祖源村,偎依在海拔685米的插角尖山腰,村莊始建於宋代,生態絕佳,流泉飛瀑,粉牆黛瓦,徽風古韻,村內擁有水口、古橋、古民居、古樹、思賢嶺等歷史文化景觀,尤以千年紅豆杉而聞名,有百餘畝梯田景觀。是黃山市百佳攝影點之一。

婺源石城

婺源菊徑村

該村始建於宋代初期,該村被譽為:中國最圓的鄉村、中國八卦村,村中有文物多處,宋代何氏祠堂,祠堂內有大明崇禎皇帝於崇禎元年御筆親賜的皇匾「黃閣調元」之牌匾(被盜),意思為「榮登宰相之位,執掌天下大政之意」還有多處名勝古蹟。

謝裕大茶葉博物館

謝裕大茶葉博物館位於安徽黃山市徽州區,該博物館收藏了徽州各種民間傳統制茶工具、毛峰茶文化歷史書籍等,展現了中國徽文化和徽州茶文化悠久的歷史,2008年4月建成對外開放。

千年徽州大道

徽州大道是右龍到江西瑤裡古鎮,是徽饒古道保存最完好的一段。 千年驛道穿村而過,每一塊斑駁的石板路上都寫下了悠悠的故事。早在1000多年前,徽州商人就是從這裡,把徽商的影響力傳播到江西甚至更遠的地方,古道依山傍水古樹環繞、茶林遍地景色宜人,全程10公裡適合戶外初驢徒步最佳線路

徽派民宿圖片參考

徽州美食圖片

相關焦點

  • 黃山徽州五日遊圖文介紹
    黃山風景區黃山,位於安徽省黃山市,原名黟山,唐朝時更名為黃山,取自「黃帝之山」之意。黃山是世界自然和文化雙遺產,世界地質公園,中國十大名勝古蹟之一,國家5A級旅遊景區。 黃山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冬雪「五絕」著稱於世,擁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稱。「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是對黃山最好的評價。
  • 徽州賞秋圖文介紹
    黃山風景區黃山,位於安徽省黃山市,原名黟山,唐朝時更名為黃山,取自「黃帝之山」之意。黃山是世界自然和文化雙遺產,世界地質公園,中國十大名勝古蹟之一,國家5A級旅遊景區。 黃山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冬雪「五絕」著稱於世,擁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稱。「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是對黃山最好的評價。
  • 安徽黃山與徽州糾纏不清,黃山學院有中科大的血脈
    公元1121年宋徽宗時期歙州更名為徽州,管轄歙縣,黟縣,婺源,績溪,祁門,休寧,這個府治一直在歙縣。1949年徽州專區設立後,治所初在歙縣,不久遷往屯溪。現在的黃山市主城區就是現在的屯溪區。屯溪本為休寧縣一鎮,在徽州府存續的800餘年,並沒有歸屬於歙縣,所以當時黃山市設立的時候,改名徽州市也是不合適的,當然最主要的原因是為了發展經濟,把黃山當作旅遊名牌來運營。畢竟徽州的名氣遠遠比不過黃山,大家都知道徽商起源於徽州,但是名噪一時的晉商起源於哪裡,恐怕大多數人只知道是山西,具體的地市大多數人根本不知道。至於改名是非對錯,留待後人評說吧。
  • 黃山與徽州,經濟與文化的對決
    去過黃山的人,一定知道「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這句詩出自明代戲曲大家湯顯祖的《遊黃山白嶽不果》,原詩為「欲識金銀氣,多從黃白遊。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前半句土俗,後半句清雅。我們可能都知道黃山在哪,但不一定知道徽州在哪,那是因為徽州在1987年改名為黃山。
  • 徽州歌 黃山情
    不是經常說黃山集泰岱之雄偉、華山之險峻之類的話嗎?」他說:「不瞞你們說,我也去過很多山,但是我每次去黃山,總是能被它的氣勢所震撼!黃山真的太美了,你們真應該去看看。」跟他一路上的攀談,更加激發了在黃山腳下的我們內心中對於黃山的渴望。在採風的最後一天,我們終於登上了黃山。  (二)黃山歸來不看嶽  在唐朝之前,黃山有一個古老的名字:黟山。
  • 徽州民宿為黃山旅遊添活力
    蜿蜒古樸的石板路旁,徽派建築白牆灰瓦連成一片,在黃山腳下的呈坎古村,不少旅遊達人慕名來到徽州民宿,以慢遊的方式放鬆身心。「網紅民宿」黃山澍德堂酒店負責人蘇彤感受到,徽州民宿已逐漸從遊客的臨時落腳點,變為長期吸引遊客前來的旅遊目的地。據介紹,目前,黃山市發展徽州民宿2000餘家,其中精品民宿300多家,在黃山湯口、休寧祖源、屯溪老街等旅遊熱門地打造了民宿集群。僅在黃山市徽州區就有民宿182家。
  • 徽州為什麼要改名為黃山?
    就名稱而言,「黃山」較之「徽州」也不算多土。傳說軒轅黃帝在此地煉丹得道,故後人將黟山改名為黃山。如此說來,黃山這個名字還挺大氣的。如果說黃山名字土,難道像張家界把「乾坤柱」改成「哈利路亞山」就洋氣了嗎...
  • 深秋徽州,大美黃山
    深秋徽州,大美黃山圖文 ,大概不單單說,黃山變幻莫測的美景對大師畫技的影響,也還有登黃山的過程中,意志品質得到的考驗吧?!,他們傳遞著一種不屈不撓的精神,這大概才是上黃山的意義所在。,站上黃山北站的站臺,遠山上一束刺破黑夜的光,還有一大片溫暖的天空,那一霎,無限感動。
  • 徽州民宿 為黃山旅遊添活力
    新華社合肥10月20日電(記者董雪)蜿蜒古樸的石板路旁,徽派建築白牆灰瓦連成一片,在黃山腳下的呈坎古村,不少旅遊達人慕名來到徽州民宿,以漫遊的方式放鬆身心。    「疫情後開業的第一天,我們這裡15間房全滿,6月開始客流量就不錯了,10月迎來客流量高峰。」
  • 安徽省的徽州,為什麼之後要改名為黃山?徽州名氣多大呀
    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是不是很有詩情畫意?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處於,皖南的徽州,為什麼如此有詩情畫意的名字,到現在卻變成了黃山市,一座山代替了一座城。徽州是整個安徽的記憶,也是安徽省名字的重要組成部分,安徽省這個名字取自安慶部和徽州府的一個字,當年徽州為什麼改名為黃山,他有一定的因素在裡面,黃山自古屬於徽州管轄,黃山在安徽屯溪,別以為你到了黃山就到了黃山旅遊區,黃山風景名勝離黃山市還很遠。很多人一直不明白,為什麼好的徽州要改名為黃山?
  • 黃山能恢復徽州之名嗎?
    國內改名的城市不少,如張家界、黃山、香格裡拉等,基本上都是為了發展旅遊而改名。這些年來人們逐漸意識到歷史文化底蘊對一個城市的重要性,有些城市就想改回古名,有成功的,如襄樊改為襄陽。當然,也有呼聲很高但一直沒能成功的,如由徽州改名而來的黃山市。
  • 徽州最高學府—黃山學院何時能更名黃山大學?
    黃山學院大門安徽的「徽」就來自「徽州」,古徽州基本上等同於現在的安徽省黃山市,黃山不僅僅指的是黃山這座山,實際上黃山就坐落在黃山市,而黃山市有一所本科學校,它也是黃山唯一的本科高校,是黃山的最高學府,它就是「黃山學院」。
  • 一品黃山 · 二品涵月樓 · 三品徽州年夜飯
    快過年了,充滿年味的黃山應該怎麼品?讓度假君來為你介紹最好玩又上逼格的品法。  「黃山四季皆勝景,唯有臘冬景更佳。」  冬日的黃山,忽而有大雪鋪山巒,忽而有玉珠連成串,忽而有雲海瞬息變……似天上的廣寒宮,又似海上的珊瑚島。冬日上黃山,大有看頭。
  • 原徽州地委書記魏心一藏書1656冊捐給黃山學院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4月30日,黃山學院發布消息稱,4月29日下午,曾兩次擔任徽州地委書記的魏心一藏書1656冊,已捐贈給黃山學院,該校當天舉行了捐贈儀式。魏心一曾先後兩次擔任徽州地委書記,生前一直心系徽州,關注黃山學院事業發展。在逝世十周年之際,魏心一家屬將魏老生前1656冊藏書捐贈給該校,並成立魏心一藏書陳列館。儀式上,魏心一親屬魏航深切緬懷了魏心一生前工作點滴,並向黃山市及黃山學院領導對藏書工作的高度重視和辛勤付出表示感謝。
  • 城市復名:從「黃山」到「徽州」可以兩全其美
    一個城市的復名,無疑要歸於對文化的傳承,日前,人民日報刊發題為《地名是我們回家的路》一文時提及,地名承載豐富的文化信息,接續千百年的情感傳承,「是一條回家的路」,「像『徽州』這樣重要的歷史地名,不妨考慮恢復。」一時引起熱議。「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人民日報》最近刊文評「徽州」被「黃山」替代,呼籲重要歷史地名不妨考慮恢復。
  • 徽州真的只有黃山嗎?徽菜,茶葉,歙硯,你不可不知的徽州
    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這是明代曲作家、《牡丹亭》作者湯顯祖的詩。徽州就是徽商故裡,我的家鄉。徽州地處皖南山區,境內群山連綿起伏、層巒疊嶂,黃白就是徽州眾多山巒中最為著名的黃山和齊雲山。、雁蕩之秀麗」為一身,登上黃山只見千峰崢嶸,萬壑競秀,風雲變幻,氣勢磅礴,蔚為壯觀。
  • 【徽州美食】舌尖上的徽州,看的讓人嘴饞
    徽州鍾靈毓秀,人傑地靈。徽州的美景、文化孕育出了大名鼎鼎的徽菜,明清時期一度居於八大菜系之首,被國人追捧和喜愛。也是作為徽州人非常值得驕傲的地方。TOP8 蟹殼黃燒餅徽州特色小吃,隨處可見。由於烘烤時間長,餅中水分大多蒸發,利於貯存,一旦受潮,烘烤後依然酥香如故。
  • 黃山人為何想恢復徽州之名?
    多年來很多黃山人一直在呼籲,希望能恢復徽州的名字,卻一直沒能實現。黃山市旅遊資源非常豐富,最著名的就是黃山,風景秀奇絕美,被譽為「天下第一奇山」,古人不吝對其讚美:「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黃山古稱黟山,因峰巖青黑,遙望蒼黛而名,相傳為軒轅黃帝「棲真之地」。唐玄宗崇尚黃老,敕改為黃山。
  • 譽滿天下的「徽州」為什麼要改名為「黃山」?
    曾經譽滿天下、揚名於世的徽商、徽菜、徽戲、徽派建築、徽州篆刻、徽州文學等,光彩奪目、光輝燦爛。在徽州這片土地上孕育出璀璨的徽文化,也因此一說到安徽時候,大家不由的想到徽州。不管管轄區域如何變化,不變的永遠是徽州文化。甚至現在婺源人到徽州來,當地人知曉後都會說「回老家來了啊!」當然徽商在唐宋時期已經開始成長,到了明清時期已經遍布全國,這是徽商發展的巔峰也是徽文化繁榮發展的鼎盛時期,也是徽州聞名全國的時期。徽州離不開徽商,更離不開徽文化,同樣昌盛的徽州地域文化也培育著一批批徽州商人。
  • 改名 「黃山」還是「徽州」 有多重要?
    曾經極富古韻的徽州,為什麼變成了如今的黃山市呢?△央視新聞視頻徽州:千年歷史經濟文化重地「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這是明代戲曲家湯顯祖留下的千古絕唱。△徽派建築徽學專家、安徽文史館研究員方利山表示,徽州作為古地名,大家都盼望它能夠恢復過來,使得徽州文化有個安身立命之所。打「黃山品牌」 設黃山市撤徽州據了解,當年,為了將黃山旅遊的牌子打出去,安徽省把原黃山管理處,改為安徽省黃山管理局,直屬省政府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