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軍校選送學生赴莫斯科中山大學

2020-12-20 黨史頻道

原標題:黃埔軍校選送學生赴莫斯科中山大學

第一次國共合作實現後,國共兩黨對幹部的需求量激增,蘇聯政府在莫斯科成立的東方大學中國班及黃埔軍官學校已不能滿足實際需要。於是,蘇聯方面另外再單獨創辦一所培養國共兩黨幹部學校的計劃便應運而生。

1925年10月7日,蘇聯顧問鮑羅廷在國民黨中央政治委員會第66次會議上,正式宣布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而籌建的莫斯科中山大學建立,同時建議國共兩黨迅速選派學生赴該校學習。根據他的建議,廣東國民政府成立了由汪精衛、譚延闓、古應芬組成的選拔委員會,鮑羅廷任選拔委員會顧問,並立即著手在廣州、上海、北京、天津等地選拔學生赴莫斯科學習。

當時正處於第二次東徵期間,戰事正頻,雖然黃埔軍校嚴禁黃埔一、二期學生報考,但基本上還是尊重了學生的個人意願。蔣經國以及許多國民黨黨政要員的子弟也都報了名。

廣東地區的留學生選拔主要是通過考試來進行的。考題為《什麼是國民革命》論文一篇,筆試之後,公布初選名單,然後再進行口試。在黃埔軍校學生中,報名也非常踴躍。據不完全統計,僅黃埔第一期去莫斯科中山大學留學的就有梁乾喬、陳啟科、蕭贊育、鄧文儀、左權等人。為了能去留學,很多人都開動了「腦筋」。比如鄧文儀先去偷偷報考,獲得通過後,再繞過學校,直接跑到汕頭前線向蔣介石懇請恩準。

這批學生進入莫斯科中山大學後,依黨籍、年齡和教育程度進行分班。考慮到回國以後的安全,到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的每位中國學生都取了蘇聯名字。

大學的學制為兩年,第一學年主要學習俄語,每天為4課時。其他課程有:政治經濟學、歷史、現代世界觀、俄國革命理論與實踐、民族與殖民地問題等。第二學年主要課程為中國革命運動史、世界通史、馬克思主義哲學、列寧主義原理、經濟地理等。此外,莫斯科中山大學還設有軍事訓練。在軍事研究室裡陳列著各種普通武器和地形沙盤。學生常去莫斯科附近的軍事院校參觀和到附近兵營去打靶,接受野戰訓練。辦學期間,列寧夫人克魯普斯卡婭、史達林、宋慶齡、馮玉祥、胡漢民、鄧演達等曾來大學作過演講。曾任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的邵力子是常駐中山大學負責監察的人士之一,他不僅來校視察學生情況,還和他的兒子邵志剛一同聽課。

中山大學的留學生們在生活上得到了蘇聯政府的特殊照顧。當時的蘇聯,雖然戰爭的創傷尚未完全恢復,卻為莫斯科中山大學花費了大量的人力、財力。據蘇聯檔案記載:莫斯科中山大學預算達1000多萬盧布。在飲食上,可說近乎奢華。學生們「早餐就有雞蛋、麵包、黃油、牛奶、香腸、紅茶,偶爾還有魚子醬」,且「每天開五次飯」,更請來中餐廚師,學生們可選擇吃俄餐或中餐。學校完全免費發放勞保用品,每個月還有10盧布生活津貼。起初,學校一律按性別安排宿舍,後來學校租了一棟家屬宿舍提供給已婚學生,校長拉狄克更準備幾年後為「小革命家辦幼兒園」。

學校的文化娛樂活動非常豐富:有電影、戲劇和音樂會,還可以看到有關中國的新聞紀錄片。還安排芭蕾舞劇團、音樂演奏家到禮堂演出。學生們可以免費參加各種體育活動和觀光。中山大學還設有一個門診所和一個小醫院,在學習期間為學生提供保健服務,醫藥全部免費。中山大學還有專管學生及其在中國的家庭經濟福利的機構。家庭經濟有困難的學生可以通過向學校申請救助金,甚至學生回國探親時還發給經費,並讓中國留學生享受和蘇聯人一樣的休假。

1927年7月26日,國民黨中執會全體會議正式發出通令,決定取締中山大學並與之斷絕一切關係,禁止國民黨員繼續在該校學習,同時命令國民黨各級組織嚴禁再向莫斯科派遣留學生。1930年秋,莫斯科中山大學停辦。

相關焦點

  • 留學史話:莫斯科中山大學往事
    選派工作分別在廣州、上海、北京、天津等大城市進行,上萬名青年踴躍報考,考中大一時成為革命的時髦象徵,就連黃埔軍校學生還未畢業,就吵嚷到國民黨中央執委申請報考莫斯科中大。雖然蔣介石下令嚴禁黃埔軍校一、二期學生報考,但最終黃埔一期學生鄧文儀(後任國民黨政府內政部次長)偷偷報考,並獲得考試通過。
  • 廣東廣州中山大學高等學府旅遊景點以及黃埔軍校舊址旅遊景點遊記
    廣東廣州中山大學高等學府旅遊景點圖三二、廣東廣州黃埔軍校舊址旅遊景點黃浦軍校舊址為清代軍事小學和海軍學校,1924年,孫中山在這裡創辦了軍事人才培訓學校黃埔軍校舊址旅遊景點實拍圖一抗日戰爭期間,黃埔軍校舊址被毀,1964年進行了重大整修,基本恢復了原貌。1984年,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成立。
  • 從莫斯科中山大學走出的萍鄉人
    莫斯科中山大學1925年10月成立,1928年9月改名為「中國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仍簡稱中山大學),1930年秋停辦,存在了五年的時間,舉辦了四期,共接收了近千名中國留學生。留學莫斯科中山大學的萍鄉人有凱豐、孔原、張國庶、陳洪時、龍其光、劉齊峰六人,他們都是中共黨史或萍鄉歷史上的傳奇人物。
  • 莫斯科中山大學有多厲害?對清華北大根本看不上!
    一般人家的子女根本沒有希望上大學,能上大學的學生家裡都是非富即貴,有權有勢的大家族。民國初期時中國歷史上最亂的時期之一,國家內各類實力縱橫交錯,軍閥橫行,現在許多小文青幻想回到那個年代,幻想撐著油紙傘走在青石板上,這種幻想是好的,但是真正的民國可沒有想像的那麼好,那是一個飯都吃不飽,整天生活在恐懼的時代,一般的人家還能有錢買傘?那是有錢人才能有的東西。
  • 莫斯科中山大學存在五年 為國共培養大量幹部
    可以說,曾經為國共兩黨培養過大量幹部的學校就是黃埔軍校和莫斯科中山大學。  快被遺忘的舊址  按照最新的資料,莫斯科中山大學舊址就是現在的沃爾洪卡大街14號、16號樓以及18號的部分樓。而當年的沃爾洪卡大街16號,曾經是莫斯科最古老的一所中學——莫斯科省立第一文科中學的所在地,後來成為中山大學的校園。
  • 劉若英的爺爺是黃埔軍校高材生,官拜中將,戴笠的得力幹將
    1924年8月,劉詠堯考入了黃埔軍校第一期,跟胡宗南、徐向前、陳賡等人都是同學,也是同期學生中年齡最小的,那年只有15歲。別看劉詠堯年紀小,打起仗來那可是不要命。黃埔軍校畢業後,劉詠堯參加了國民革命軍的兩次東徵,年僅16歲就爭當敢死隊隊長,在戰鬥中多次負傷。戰後,劉詠堯因功被提拔為營長。
  • 珍貴的《周至籍黃埔軍校英雄榜》
    蔣介石檢閱黃埔軍校畢業學生 1937年激於抗日愛國熱忱赴延安考入抗日軍政大學。1939年介紹安平生(原雲南省委書記)到延安考入抗日軍政大學學習,在校期間集體加入中國共產黨,1940年畢業後赴山西參加青年抗敵決死隊未去成,遂於1940年4月和本鄉侯克勤一同又考入成都中央軍校第十七期學習,1941年奉命調軍事委員會戰時工作幹部訓練團第四團,受訓於長安王曲鎮。1942年因家中遭土匪搶劫,父母勸其歸家操持家務,處理農事。
  • 開國將帥中,哪些人曾在黃埔軍校任教
    大家都知道,黃埔軍校是中國現代史上第一所培養革命軍隊幹部的軍事學校,從軍校走出來的學生中,有不少人成為未來戰爭中國共兩邊的骨幹將領。國軍中比較出名的有杜聿明、廖耀湘、宋希濂、黃維、王耀武等,我軍中比較出名的有徐向前、陳賡、周士第、左權、李運昌等人。
  • 大革命時期的黃埔軍校
    1924年5月5日,第一期學生入校學習,6月16日舉行開學典禮,孫中山致開學辭,黃埔軍校正式成立。黃埔軍校最高領導機構是校本部,由孫中山(總理)、蔣介石(校長)、廖仲愷(黨代表)組成,之下設政治、教授、訓練、管理、軍需、軍醫6個部。 中國共產黨積極參加了對軍校的領導。1924年秋,周恩來擔任軍校政治部主任,1925年4月又兼軍法處處長,後又兼任國民革命軍東徵總政治部主任。
  • 黃埔軍校為何選址長洲島?
    黃埔軍校學生宿舍黃埔軍校、柯拜船塢、外國人公墓、粵海關舊址、巴斯樓、長洲炮臺等歷史遺蹟散落於島內。從這些古蹟的名字中就能依稀看到中國近代史的風雲。走馬樓二層有兩間學生宿舍,都是整齊、樸素的通鋪,每個房間能住56個人。黃埔軍校本部共辦學七期,有畢業生八千多人。創辦黃埔軍校,中山先生希望建立一支具備新思想軍隊。長洲作為清政府黃埔海關的所在地,這裡有外國人開辦的船廠,產生了中國第一代產業工人。這裡對外貿易活躍,海內外商賈雲聚,中西方文化交匯,思想開化。他認為,這對於培養學生的民主進步思想十分有利。
  • 莫斯科中山大學三位校長都是誰?
    一所學校大家眾所周知,培養軍事人才,就是黃埔軍官學校。為了紀念這位對革命先父,該校取名為「中國勞動者孫中山大學」,簡稱為「莫斯科中山大學」。 1930年夏天宣布解散,前後歷時短短5年。莫斯科中山大學對中國現代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培養了諸多的人才:蔣介石之子蔣經國、馮玉祥之子馮洪國、女兒馮弗能、馮弗伐、邵力子之子邵志剛、于右任之女於秀芝,和共產黨方面的「二十八個半布爾什維克」、鄧小平、葉劍英、烏蘭夫、等都曾經是該大學的學生。
  • 保定軍校生與黃埔軍校對中國歷史的影響
    黃埔軍校的建立具有重大意義:它標誌著中國國民黨第一次有了自己的武裝力量。在嗣後的歲月中,特別是在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和張學良東北易幟之後,隨著黃埔軍校校長蔣介石擁有了民國軍政的最高權力,黃埔系"順理成章"地成為了中國軍事政治的主導力量。  黃埔系有黃埔師系和黃埔生系之分。前者由在黃埔軍校效力的教官、隊官及校軍中的一部分軍官構成;後者則由黃埔軍校的歷屆畢業學生,特別是早期畢業生構成。
  • 風雲起:黃埔軍校潮州分校同學錄
    這是黃埔軍校潮州分校第二期同學錄扉頁唯一潮州分校的影像文獻。 如從歷史影響與人物成就說,潮州分校畢業生與本校同學沒法比。但從同學錄珍稀度上說,潮州分校同學錄與黃埔一期同學錄不差分毫,原因亦是極度稀罕。除耳聞粵省檔案館藏有潮州分校第一期同學錄、還有我所見這冊潮州分校第二期同學錄,目前還沒聽說過哪裡有。
  • 近代三大著名軍校,講武堂、保定軍校、黃埔軍校首任校長都是誰?
    中國近代史上最有名的軍校有三所,分別是雲南講武堂、保定軍校和黃埔軍校,這些軍校走出了很多優秀的軍校生,整個民國時期的軍閥內戰基本上都是在他們之間展開的,抗擊日寇侵略的將領也有不少出自於這些學校,今天就讓我們來說說這幾所軍校的歷史。
  • 保定軍校:中國近代第一所軍校 教學能力超黃埔(全文)
    1912年至1923年期間,保定軍校辦過九期,畢業生有6000餘人,當中不少人後來還成為黃埔軍校教官。在國民黨及共產黨內都有保定學生。若然從北洋軍學堂算起,保定訓練了接近一萬名軍官,當中超過一千六百人獲得將軍的銜頭。造就了大批軍事人材,在我國近代史上有不可忽視的地位。保定陸軍軍官學校位於保定舊城東北5華裡,總面積約一千五百餘畝。
  • 看一看我們的開國將帥,有多少人是黃埔軍校畢業的?
    大家都知道,黃埔軍校是第一次國共合作的產物,被譽為國共兩黨將帥的搖籃,培養了許多能徵善戰的革命將領,為東徵、北伐和抗戰的勝利,立下汗馬功勞。今天秀才就和大家一起來看一看,我們的開國將帥,有多少人是黃埔軍校畢業的?
  • 黃埔軍校六期都出了哪些著名學生?最厲害是哪一期?
    黃埔軍校黃埔軍校在中國聞名已久,近代史上的很多著名人物都來自這所軍校,而這所軍校至今仍然是國人熱議的焦點,其中最熱烈的問題之一就是黃埔軍校究竟哪一期的學生最厲害,本文小編就為大家簡單列舉一下,黃埔軍校六期學生中的那些佼佼者。
  • 兩岸e眼|赴廣州黃埔軍校採訪,臺灣記者:這是我母校
    設於高雄鳳山的"陸軍軍官學校",是臺灣培養陸軍幹部的搖籃,追根溯源,其建校歷史可以追溯到1924年6月16日,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於廣州黃埔正式成立,通稱黃埔軍校。參加海峽兩岸網絡新媒體大陸行聯合採訪活動的兩岸媒體人,今天上午來到廣州黃埔軍校舊址,一睹「黃埔建軍」的榮光。
  • 黃埔軍校與保定軍校和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的區別與聯繫
    在民國各路軍隊中,各級軍官的基本來源分為四類:黃埔軍校畢業生、保定軍校生、日本軍校留學生、各地自辦的講武堂畢業生,其實在此之上,還有一個高級軍事人才的培訓機構「陸軍大學」。那麼,除去像四大講武堂之類的地方軍校之外,保定軍校、黃埔軍校、陸軍大學和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在學制學科建設上,以及軍事專業傳承上,到底有什麼區別和聯繫呢?
  • 黃埔軍校珍貴文物將在香港展出
    ——近代中國軍事人才的搖籃」展覽在香港孫中山紀念館舉行預展,適逢黃埔軍校今年建校90周年,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及廣東省革命歷史博物館合作展出多項與黃埔軍校發展史有關的珍貴文物,讓香港市民近距離感受一代傑出軍事精英忠心衛國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