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訴nauer】江浦的美食和故事

2021-02-14 南槽

每天早上一定大排長隊的一家店,因為離地鐵口很近,不僅餵飽了過路的上班族,也是老江浦人的最愛。

老闆看起來有點嚴肅,但其實人很好,只有在有人不守規則插隊的時候才會兇一下。

他家的包子並不像有些店裡賣的又軟又白,反而是很原始的麵粉發酵出的灰黃色,鬆軟之外還多了一絲韌勁。

三丁包、肉包都超級好吃!很久都沒有這種吃完一嘴油的幸福感了!

地址:中聖南街9-5號

花瓣雨茶樓,聽起來很小資的店名,最讓人惦念的確是那一碗鴨血粉絲。

與南京人常吃的鴨血粉絲不同,他家的湯底尤其吸引人。不僅保留了老鴨湯的鮮味還有些微辛辣的八角香,再加一點他家特製的辣油,口感一下就豐富了好幾個層次,吃起來很讓人上癮。

鴨心也是他家的主打,幾乎每個來的人都要點一份。肉質很有彈性,醃製的也很入味,香辣味很突出。

不夠的話再來一份鍋貼,這樣的早午餐剛剛好。

地址:文德路市民廣場

文德路地鐵站一出來,就看到了一家非常洋氣的西點店。黑色的招牌,暖黃色的內部裝飾,顯得格外出挑。

不用走進,就可以聞到店裡面傳出的焦糖混合著黃油的香氣。

門口一架復古老爺車型的臺子上放著琳琅滿目精緻多樣的麵包甜點,在旁邊轉一圈,甜香不住地侵鼻腔,你一定忍不住不流口水。

不過他家最火爆的是確是鴨脖雞爪鴨腸,存放食物的冷鮮櫃沒一會兒就會空空如也。這麼混搭又獨特的味道也許才是老江浦人向新改變致敬的方式。

地址:近郊公園北路9號

濮家餛飩據說已有110年的歷史。店鋪幾經易址,從老北門搬遷到現在的鳳凰大街,唯獨多年不變的紅色門頭格外醒目。

他家的餛飩5塊錢一碗,湯料辣油是秘制的,味道很好。薄如紙片的餛飩皮裹上香嫩的豬肉餡,呲溜一下爽滑入口,還透著鹹鮮。

豬肉餡的鍋貼用老式的油煎法煎出厚厚的底子,脆而不硬。獨特的醬油味,保留著傳統的老味道。

一碗餛飩、一兩鍋貼、一份鵪鶉蛋,小時候的回憶立馬就跳了出來。

地址:鳳凰大街(中醫院前面)

這家店開在江浦實小和文昌路中學的旁邊,據說開了有十年,老闆夫妻倆從二十來歲的小青年漸漸邁入而立,送走了附近一屆又一屆的學生。

粉粉嫩嫩的草莓乳酸菌蘇打,是夏日陽光下最清新的色彩,酸甜的味道攜帶著草莓的香氣一瞬間就能侵佔你的味蕾。

蜜桃烏龍茶,蜜桃的甜香中和了烏龍茶的些許苦澀,勾起回憶裡恰同學少年的時光。

地址:文昌路1號(文昌路中學旁)

算是江浦城裡的老味道,生意一直好的不得了,而且老闆通常只做早市,所以想吃一定要趕早!

15塊錢一籠的湯包,在如今物價飛漲的江北新區還算良心,更何況他家的包子據說都是黑豬肉做的,跟平常吃的完全不一樣!

輕輕一戳,濃濃的湯汁就跑了出來,肉香撲鼻。

肉餡非常細膩,沒有生薑蔥過分調味,所以保留了豬肉本身的甜鮮,就更顯原材料的難得,吃完嘴巴都會粘起來!

地址:文昌路8號(實驗小學對面)

一個大冰櫃放在店門口,透明的櫥窗乾淨又安心。老闆還會經常檢查食材的狀況,確保新鮮。

湯底統一是不辣的,桌上有辣油,蒜泥香菜也可以憑自己喜好來添加。

湯底鮮而不鹹,就算整碗喝光也不會覺得口乾。炎熱的天氣,來一碗葷素搭配的麻辣燙,辣到極致時猛喝一口冰汽水,才是最消暑的方式!

地址:中聖南街1-9號

張姐的來頭不用多說,是個南京人都知道~100+一碗的豪華魚湯麵讓無數土豪驅車百裡,只為一嘗。

貴是貴點,但也是實打實的量多料足。乳白色的魚湯略微粘稠,是熬出來的正經魚湯。辛香的黑胡椒很好的掩蓋了魚腥味,只剩下鮮鹹適中的奶香。

圖源:青城山下小惡魔

可以自己選擇加料,肥牛厚實大塊,魚片嫩滑,魚丸緊實Q彈,腰花軟嫩沒有羶味,在魚湯的浸泡下味道更加出色。

他家現在還增加了水晶蝦餃,透明的麵皮包裹著一大顆蝦,很有廣式味道。

圖源:超超大大王

地址:同心路珠泉花園大門口


開了很多年的老店,以前南門沒有改建的時候就有了,算是江浦有一定歷史的麵館。

雖然有吃貨抱怨漲價,但是料足、口味好。雜燴麵很地道,非常的好吃,各種料給的都很足。

地址: 浦口區 上河街珠江小學旁

生意一直很火,江浦一絕, 從小吃到大 。很多人會特意來吃,價格也一直飆升,不過來吃的人只增不減,湯很濃正。羊肉麵比較好吃,個人感覺比較正宗,當然價格也不親民,性價比比較高。

味道不錯的羊肉麵,在珠江派出所那邊,適合秋冬季節吃。想吃他家的羊肉還得再等段時間,也有其他麵條小吃呢,早上開門,生意也是很好的。

地址: 浦口區 建工局對面10號線龍華站3號口

每天下午5、6點鐘,經常有一家包子店門前會排起長長的隊伍,沒錯,這就是陳平包子店,這裡的煎包皮特別薄,心急的人吃包子很容易燙到喉嚨,要吃陳平包子,得要趁早哦。

人均:5元

地址:浦口區江浦街道文昌路江浦招待所旁邊

他們家生意爆好,幾乎天天排隊,麵條都是手工面,很有嚼頭,湯很濃鬱醇厚,牛肉更是沒得說。要去的親一定要在12點前去,他們家只做早市和午市,據說是限量的,貌似每天2000碗。

人均:10元

地址:浦口區人民小學旁

如果你是老江浦人,你會知道凡星菜市場這塊地方,原先一片池塘,叫胡家塘。它的附近有一家醬油廠,附近巷子裡的人都會上這裡打醬油。

胡家塘的東邊有座六角亭,塘的南邊是縣人武部。小時候經常到「胡家塘」去遊泳,水面上遊著附近人家養的鵝鴨。

如果你是老江浦人,你就會知道文德路在80年代的時候才剛剛修建起來。文德路一直延伸到菸草局的小圓盤,以前江浦人叫這裡「小東門」。

路西邊是西門橋,那時候這裡到處都是水灣灣的,感覺髒兮兮的!這裡的人特別擅長撈魚摸蝦。當時一句民謠這麼唱的:「東門人,一根扁擔兩根繩;西門戶,魚叉魚網加皮褲」。


如果你是老江浦人,你一定知道實驗小學。實驗小學是江浦最好的小學。那時候,一放學就跟著班上的同學經常跑到街上打街機,97拳皇、三國戰紀、月華劍士······

那條街上做學生生意的小店不少,賣串串的多,街機室也多。現在回想起來,滿滿的童年味道。

如果你是老江浦人,你一定記得,蘇果剛開的時候可讓不少江浦人欣喜又激動,下了班全家一起逛超市是開心又快樂的事。

旁邊的小巷子聚集了一家又一家的的美食,逛完了超市再逛個夜市吧,手上拎著嘴裡吃著,眼睛還要滴溜溜的去尋找下一站美食。

如今的江北新區,越來越繁華,新的美食廣場建起來了。

橋林大酒店也不再是這裡最高大上的請客聚餐地。

共享單車漸漸取代了這裡的摩的、馬自達...

老江浦人會感嘆

這個江北新區和以前的老江浦不一樣了

...

也許時代的改變是誰也阻止不了

兒時眼中門前的花,院裡的樹,蜿蜒的小路,乘涼的老人

一切都熟悉卻又略帶遙遠

只有在某條路不經意的轉角處

聞到記憶中熟悉的味道

才會發覺

曾經的老江浦

不過是換了另一種方式

在舌尖上延續著

相關焦點

  • 第五實小江浦校區自辦食堂受學生歡迎
    第五實小江浦校區自辦食堂受學生歡迎今天是我市小學開學第一天,市第五實驗小學江浦校區自辦食堂今天首次啟用,為一年級175位新生提供午餐。上午10點多,記者在市第五實驗小學江浦校區食堂廚房看到,廚師和幫廚正忙著製作午餐,紅燒獅子頭、雙色長菜豆、玉米冬瓜,海帶蘿蔔骨頭湯,熱騰騰的湯菜冒著熱氣,香氣四溢。晉江市第五實驗小學江浦校區負責人 許麗容:今天是食堂開辦的第一天,在前期我們其實已經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說對食堂員工的衛生方面的教育,對食堂菜譜的把關,對食堂進出人員的調控等。
  • 那些年,江浦和六合人民擠過的過江公交車
    上世紀初期,隨著江浦和六合撤銷縣改為區,作為當時鼎盛時期的中北集團一鼓作氣拿下了二地的公交經營權,那個年代,公共汽車線路有限,投入的資金不用太多既可以收購,隨機變把數據客運性質的漢中門江浦線路公交化,從原來的漢中門出來直接上高架橋到大橋南路下來帶客,逐步改為地面運營,同時為了疏散客流
  • 多個綜合體落戶 南京市江浦商圈現雛形
    原標題:多個綜合體落戶,江浦商圈現雛形 「往年採購年貨都要趕往市區或橋北,今年年貨在家門口就解決了。」家住江浦街道的居民任菁菁說,現在家門口的大潤發、慕斯薈都是去年剛開業的,超市、電影院什麼都有。
  • 江浦公園出現一株並蒂蓮
    圖說:楊浦區長陽路上的江浦公園景觀湖內,出現了一朵罕見的並蒂蓮 採訪對象供圖 新民晚報訊(記者 金旻矣近日,楊浦區長陽路上的江浦公園景觀湖內,出現了一朵罕見的並蒂蓮,給遊客帶來驚喜。並蒂蓮是一種變種現象,一莖產兩花,花各有蒂,蒂在花莖上連在一起,所以也有人稱它為並頭蓮、同心芙蓉、合歡蓮、瑞蓮。常見的並蒂蓮是荷花居多,在睡蓮中出現可謂少之又少。據楊浦區綠化管理事務中心工作人員介紹,楊浦區沒有專門引進過並蒂蓮這種變異苗種,這次出現自然變異的並蒂蓮,十分難得。
  • 南京江浦迎來明發新城天街、東方萬匯城等多個綜合體項目
    家住江浦街道的居民任菁菁說,現在家門口的大潤發、慕斯薈都是去年剛開業的,超市、電影院什麼都有。記者昨日了解到,江浦地區還將迎來一批大型商貿綜合體的建設、開工,橋北商圈在浦口「一枝獨秀」的局面已被打破,江浦商圈現雛形。
  • 江浦街道「三個方面」切實加強火災防控工作
    江浦街道深刻汲取山西太原「10·1」臺駘山重大火災事故教訓,站在講政治、顧大局高度,切實承擔起應當履行的消防安全責任,深入開展火災隱患排查整治工作,堅決堵住漏洞,不留盲區死角,全力壓降一般火災事故發生。二是深入排查整治隱患。
  • 江浦城管走進小區,讓垃圾分類常識深入人心
    為進一步推進垃圾分類工作,讓轄區居民更好地了解垃圾分類知識,近日,浦口城管江浦街道中隊在璞悅山小區開展垃圾分類宣傳活動。今後,江浦街道城管中隊還將在更多居民小區推廣這種活動形式,加強宣傳引導,鼓勵居民積極主動參與垃圾分類工作。
  • 江浦首家海底撈來了?
    今年花發枝,明年葉落樹服務於城市的配套、引領區域變革的品牌開發商,法治和體制的優化,這些都是一個板塊發展的內在發展動力隨著江北新區法院和江北新區檢察院的掛牌,江北新區直管區擁有的省級權限將更為立體。小道消息②:IMAX放映廳來了,海底撈江浦首店也要來?
  • 動態丨南京市江浦實驗小學濱江分校:「遇見美好」主題活動
    12月15日上午,南京市江浦實驗小學濱江分校在校體育館舉行「遇見美好」主題活動暨粉墨神韻藝術館開館儀式。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活動伊始,江浦實驗小學濱江分校副校長施玉鑫上臺講話,對到場嘉賓表達了誠摯的感謝。緊接著,由浦口區區委教育工委書記、區教育局局長餘榮國致辭。
  • 浦口區江浦街道海都嘉園舉辦垃圾分類宣傳活動
    為了進一步提升居民對生活垃圾分類的知曉率、參與率和覆蓋率,努力倡導「垃圾分類、聚美南京」的綠色生活理念,切實提高小區垃圾分類工作成效,2020年11月13日,江浦街道在海都嘉園開展主題為「隨手分一分,環境美十分」的垃圾分類主題宣傳活動。
  • 江浦客運站站區內禁止上下客!涉及9條線路調整!速看!
    今年和往年又有什麼不同嗎? 不過,不管今年生活或明或暗 日子是好是壞, 你經歷、得到或失去什麼, 都請對自己說一聲謝謝。
  • 一期10.22開業&二期即將啟動 金盛田廣場搶佔江浦商業先機
    ,以項目1.5公裡為半徑的範圍大概有13-15萬人,其中有2所大學,南京工業大學師生人數在5-6萬,南京審計學院1-2萬,周邊的四五個大型小區大概有7萬人口,針對這些消費者(學生和居民),餐飲等其他生活配套需求比較大。
  • 江浦隧道或明年通車 千萬總價你會選浦西還是浦東
    八埭頭濱江園位於東外灘和北外灘銜接部,西起秦皇島路,東至懷德路,北起平涼路,南至黃浦江岸;擁有悠久的歷史人文沉澱,以及區域範圍內一系列的歷史建築,坐擁浦江沿岸景觀,是集休閒放鬆、文化娛樂、生態體驗為一體的河濱景觀走廊。仁恆海上源具體位於楊浦江浦,屬於內環內地段,毗鄰東外灘,向西就是虹口區,離瑞虹天地非常近。
  • 解析楊浦區內的上海軌道交通18號線江浦路站:平民區的低調換乘站
    上海軌道交通18號線江浦路站也是與8號線的換乘站,這也是楊浦區一個非常低調的地方,周圍都是普通的居民生活區,而不是商業、辦公的地方,可謂是「平民區的低調換乘站」。下面地圖表示了上海軌道交通18號線江浦路站的位置。
  • 江浦公園出現一株並蒂蓮,但想來觀賞的遊客且慢……
    近日,在楊浦區江浦公園的景觀湖內,睡蓮群中出現了較為罕見的並蒂蓮。說其罕見,是因為這是一種變種現象。它是一莖產兩花,花各有蒂,蒂在花莖上連在一起,所以也有人稱它為並頭蓮、同心芙蓉、合歡蓮、瑞蓮。睡蓮喜陽光,通風良好,白天開花的熱帶和耐寒睡蓮在晚上時會閉合花朵,到早上又會張開。公園信息:江浦公園位於楊浦區長陽路1111號,面積約3.85公頃,其中湖面面積約3800平方米,主要種植的水生植物有睡蓮、香蒲、蘆葦等。
  • 南京賞花秘境,江浦這片山林桃花盛開!人少、景美、半小時到!
    據說上古時期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相互爭鬥。共工怒觸不周山,引發了天崩地裂,於是女媧煉五色石補天,多出了一塊五色石,落在了老山境內的響堂村。今天的響潭水庫,就是那塊五色石砸出來的。五色石落地濺起的絢爛火花,形成了灼灼耀眼的桃樹林。五色石落地產生的巨大聲響,持續了七七四十九天。「響潭」因此而得名。
  • 浦口區美食---特色必吃小吃專輯~文末爆單·····
    南京市區的美食總是讓人目不暇接,人們漸漸忘記,南京,有個老浦口,一個充滿老南京味兒的地方,這有《 情深深雨濛濛 》拍攝用的老浦口火車站
  • 超治癒 搜狗情緒美食地圖用美食與故事給你溫暖
    近日,搜狗地圖聯合公眾號我要WhatYouNeed共同策劃了廣州情緒美食地圖活動,通過美食講述人與人之間的故事和溫情,引發了都市共鳴。通過這個活動,我們會發現,每家餐廳的背後都有很多故事和意義,而每個意義的背後,又是完全不同的情緒,但是這些意義一直沒辦法被記錄下來,這就是搜狗地圖聯合我要WhatYouNeed製作這份「情緒美食地圖」的原因。
  • 南京和臺灣新北基層社區視頻連線 分享暖心抗疫故事
    27日,江蘇南京、臺灣新北基層社區的工作者通過視頻連線,分享了暖心抗疫故事。27日下午,「2020寧臺幸福社區匯」視訊交流活動27日在南京市浦口區舉辦。此次活動由南京市浦口區社區發展協會、新北市永和區基層建設發展協會主辦,由南京市浦口區臺辦承辦。南京市浦口區江浦街道同心社區黨總支書記葉連保講述了自己參與抗疫的故事。
  • 4部美食老電影,講述與食物有關的故事和情感
    如果生活總是讓你喘不過氣,那不如給自己一個機會,進入到這幾部與食物有關的電影裡,去聆聽與食物有關的故事與情感,給自己以鼓勵。《飲食男女》在一個傳統中國家庭裡,食物倒地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飲食男女》或許會告訴你答案。在這部1994年的影片裡,你可以看到傳統的中國式盛宴、家人團聚的溫馨氣氛,但也能強烈地感覺到年青一代與老一代在觀念上的衝突,這是一個中國家庭的真實寫照,也是我們一代又一代人經歷過的故事。於此時此景下,再看一下這部影片,或許你的心中會湧起「有家人,在一起,真好」的念頭,當然,或許這一部老片子,也可能激發你對於家庭與家人的真正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