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郭老街示意圖 |
商報訊(記者 王駿)蘇州又將多一處好玩好看的風景絕佳地。昨日,位於石湖邊的漁家村文化旅遊項目首期工程新郭老街開工建設。有別於一街兩面的單一形式,新郭老街由12組體量不一的建築群組團而成。待到年底完工時,與市民見面的將是一處以粉牆黛瓦為主題,具有濃鬱村宅韻味的蘇式生活懷舊區。
漁家村文化旅遊項目是石湖景區和上方山"三園"工程的二期工程,它位於石湖北岸,東起煙波橋北延線向北連接滄浪新城,西至越來溪,南鄰石湖,北靠新郭港,規劃用地約21.5公頃,預計總投資約16.5億元。作為漁家村項目的首期,於昨日開工建設的新郭老街分為建築、景觀、水系、公共空間藝術、能源、數字智能化六個部分,待到今年年底完工時,將組成一個縱橫交錯、具有蘇州和江南水鄉特色的老街。
"與一般老街一街兩面的單一形式有所不同。"滄浪新城管委會主任陳建斌告訴記者,新郭老街的最大特色在於由12組體量不一的建築群組團而成,以粉牆黛瓦為主題,融入木貼面、塊石牆裙、木封板等造型,保留原有的老樹、老井、老屋,形成具有濃鬱村宅韻味的蘇式生活懷舊區。
據了解,漁家村文化旅遊項目所在地歷史悠長,最遠可追溯到距今6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馬家浜文化,春秋時期越王勾踐進攻吳國在此處屯兵,隋代隋文帝時期宰相楊素在此築城,宋代著名田園詩人範成大晚年歸隱於此,明清時期民間廟會、文人詩畫等盛極一時,乾隆六次南巡必到此地。
為了保護好這些歷史遺蹟,使開發利用與原有風貌協調一致,新郭老街乃至整個漁家村項目的設計規劃都精益求精。這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項目核心建築——蘇州石湖歷史博物館的建築設計方案。據悉,它由我國建築設計大師程泰寧擔綱,先後共形成5套概念方案,歷時一年半,目前博物館的外立面設計已經確定,正在進行內部結構的深化處理。
此外,在建設過程中,為了不讓空調、排汙等管線破壞江南水鄉的韻味,項目還與國家電網合作,綜合地源熱泵、冷熱電三聯供、能源總線等高新節能技術,實現能源利用最大化。陳建斌介紹說,待到今年年底新郭老街建設完成後,將力爭啟動漁家水鄉、蘇州石湖歷史博物館建設,整個漁家村文化旅遊項目預計於2017年左右全部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