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客機的機翼是向兩旁平伸出去,如果把飛機兩個機翼的末端稍微翹起,不只使客機看來更特別,對住在機場一帶的居民,來說,還是降低客機飛行噪音的一大好消息。
每年售賣數百架客機的國際波音公司的噪音研究小組就發現,把機翼的高度調高,再把機翼末端翹起,就能改良客機的升空效能,更快地起飛,降低飛機起飛時所產生噪音對地面的幹擾。
更有趣的是,讓飛機斜斜徐緩地降陸,而不是現在多數機場採用的L字形降陸,就能把飛機下降時噪音所影響的範圍,從65平方公裡減少到40平方公裡左右,而且能源的消耗也較少。
[b]測試用燃料電池發電[/b]
波音公司客機噪音與排氣經理馬恆達昨天受訪時說,這些都是公司研究如何降低飛機噪音的方法,以達到4年後國際新的噪音標準。新標準規定現有的飛機必須把噪音下調10個分貝。10個分貝,相等於把飛機噪音對人們的幹擾減少一半。
要減少飛機噪音,先決條件是提高飛機的性能和能源使用效率。飛機更有效地使用能源,就能更迅速升降,減少發出地面噪音,排出的廢氣也相應減少。
波音公司準備明年測試燃料電池發電,希望取代傳統燃油發動法,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避免對臭氧層的破壞,導致溫室效應。
不過,目前燃料電池的面積大,體積較重,需非常多的燃料電池才能產生足夠的推動力,因此公司還在研究如何加以改良。明年測試小型燃料電池飛機,證實可行後,考慮取代傳統燃油推動器。
馬恆達說,這些年來,客機製造商不斷設法減少客機噪音。和60年代末相比,現在同類型的客機,噪音影響的地面面積已從16平方公裡範圍,縮減至2.4平方公裡。
飛機噪音最大來源是發動機。波音公司就發現,改變機翼下方發動機的入口形狀,讓入口的底部稍微突出,就能把發動機發出的噪音反射回上方,降低噪音量。
馬恆達說,這個設計雖然可以降低噪音,不過卻可能影響飛機升降速度,因此需要進一步評估才決定如何運用到客機上。
另一個設計,是把發動機後方的排氣處,從平滑的圓型設計改為波浪型,讓發動機內渦輪排出的氣體,能與發動機外殼的氣體互相流通,減少摩擦,降低噪音。有趣的是,波浪太大,反而會影響飛機升空效果。
馬恆達說:「設計上,我們設法改善以減少噪音和排氣,但做得太多,卻可能增加飛機重量和升空效率,這是我們必須平衡的。」
以徐緩降陸來減少噪音方法為例,儘管對機師而言,駕駛時更簡單,耗油更少,但機場控制塔的人卻得重新接受導航訓練,而且得兼顧更多飛機升降往來的資料。目前只有英國倫敦機場採用這個環保的降陸法。
>>以往評論<<
2薦聞榜
(新加坡《聯合早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