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訊 4月15日,被稱為「史上最嚴」的電動自行車新強制性國家標準《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範》將正式實施。對於將電動自行車作為主要交通、配送工具的快遞行業,目前所使用的兩輪電動車大都不符合「新國標」。「新國標」實施即將,快遞電動車將何去何從?記者做了一番調查。
馬路上跑的快遞車都「超標」
4月3日,在南京金融中心的寫字樓下,順豐快遞員承良宏騎著他碩大的兩輪電動車,車後座比普通電動車長很多,上面放著一個巨大的藍色塑料框,裡面裝滿了快遞的包裹。這種兩輪電動車差不多是快遞員的標配:車身大、速度快、載重量大,並且配備了超大容量的電池,續航裡程能夠滿足一天的配送需求。
對於即將到來的「新國標」,他很茫然:「我們的車子肯定不符合標準,公司已經開會說過了,說肯定要改。但是怎麼改,我們還沒接到具體的通知。」
即將實施的「新國標」,可以簡單概括為:須具有腳踏騎行能力、最高設計車速不超過每小時25公裡、整車質量(含電池)不超過55公斤、電機功率不超過400瓦、蓄電池標稱電壓不超過48伏。
一位業內內人士說,根據這個標準,現在馬路上跑的兩輪快遞車,沒一輛能符合標準。快遞員騎行的兩輪電動車,電池容量最高甚至可以達到96V,續航裡程近百公裡,可以裝載兩三百公斤的貨物。對比「新國標」,是「每一項都超標」。
「新國標」加劇末端配送難題
據「新國標」的要求:「正式實施後,不符合技術規範的產品,不得生產、銷售、進口。」但值得注意的是:「對於既不符合新國標又不符合舊國標的超標電動車,將發放臨時信息牌,實行過渡期管理,由各地設置不超過 5 年的過渡期限,過渡期屆滿後不得再上道路行駛。」
快遞小哥們騎行的兩輪電動車,就屬於這一類「既不符合新國標又不符合舊國標的超標電動車」。這樣看來,快遞小哥們可以不用急著立即換車了,還有一個「過渡期」可以緩衝一下。但即使這樣,快遞企業仍然認為新國標的實施對快遞行業有不小的影響。
江蘇郵政管理局市場監管處負責人告訴記者:「根據2018年底的初步統計,江蘇快遞行業有15萬輛電動車,這個數字還是非常巨大的。對快遞行業來說,雖有過渡期,但業務量是不斷增大的,對騎行車輛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快遞企業每個月都要採購不少新的騎行車輛供快遞員工使用。但是,4月15後,市售的「新國標」電動車自行車比較小,載重量也很有限,不能滿足快遞員的使用需求。如不儘快解決快遞企業末端配送交通工具的問題,甚至會對正常配送造成影響。」
探索快遞末端配送的新途徑
該負責人告訴記者,為了解決快遞企業即將面臨的這一難題,江蘇正在積極地從「快遞專用電動三輪車」方向尋求解決途徑。今年三月,江蘇省郵政管理局與省公安廳組成聯合調研組,赴上海、蘇州等地調研。其中,在蘇州重點調研了快遞電動三輪車的規範制定和經驗做法。通過此次專項聯合調研,江蘇郵政管理局與省公安廳就全面加強快遞行業電動車輛規範管理達成了初步共識,為解決快遞末端通行難題創造了條件。
記者注意到,2016年4月,中國國家郵政局曾發布《快遞專用電動三輪車技術要求》徵求意見稿,據徵求意見稿顯示,快遞電動車速度不能超過15km/h,最大裝載量不大於180kg,裝備封閉式廂體,並具有統一藍底白字「快遞」標識。這是我國出臺的首份專門針對快遞行業車輛的國家強制性標準,由於標準「太過嚴格」而備受爭議,至今仍是「徵求意見稿」。
快遞三輪車期待「合法身份」
在南京奧體興元嘉園小區門口,快遞員小宋將自己的專用「坐騎」-一輛帶有小型封閉式車廂的電動三輪車在快遞櫃前停穩,向裡面投遞包裹。說起這輛車,小宋很得意:「我自己買的!不貴,才兩千多。車廂大,能裝幾十個包裹,下雨天還不會淋溼,好用!我送快遞全靠它了!」
而在南京這個城市,將電動三輪車騎上馬路,卻是違法行為。小宋略顯委屈地說:「我也就只敢在交警不多的路段騎它,也被交警也抓到過。抓到怎麼辦?認罰唄!開了罰單交了錢,回來還是繼續騎,沒辦法。」
據記者了解,江蘇省內,目前僅有為數不多的城市允許快遞三輪車上路通行,其中,蘇州做的最好。
2017年,蘇州啟動快遞電動三輪車規範管理工作,對全市快遞電動三輪車實行統一標誌管理、統一購買交通意外保險、統一規範使用管理的備案制度,並明確政府、協會、企業、駕駛人的各方責任。目前蘇州已有8000多輛標準化快遞電動三輪車上路行駛,「蘇州做法」既保障了城市交通安全,又滿足寄遞服務需求、推動了郵政業的發展,獲得快遞企業和市民的多方點讚。
電動自行車新國標實施在即,快遞企業對「快遞專用電動三輪車」的需求愈發強烈。目前,江蘇郵政管理局和省公安廳正在積極推進相關的規範文件,希望能儘早實現快遞電動三輪車在城市的暢行無阻。讓快遞三輪車,成為城市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記者 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