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濟南4月19日訊上個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三部門發布《關於加強電動自行車國家標準實施監督的意見》,並要求各地公安機關在今年4月15日後,嚴格按照地方規定對符合新國標的電動自行車進行登記上牌,並且針對電動自行車標準作出了新改變,具體情況如何,來看記者調查。
據了解,此次電動自行車新國標相較於以前有了3點新變化,首先最高車速由舊國標的20公裡每小時提高到25公裡每小時,最大整車質量提高到了55公斤,電機功率提高到400瓦,蓄電池最高標準電壓仍保持在48v,腳踏功能仍保留。並且規定自今年4月15日起,不符合新國標的電動自行車一律不得生產、銷售。
那情況如何呢?記者來到了濟南市華龍路附近,這裡聚集著雅迪、小刀、臺鈴等十多家電動車專賣店,門口也都擺滿了電動車。「這個1498元,最快能開到37公裡左右。」這家專賣店的銷售人員向記者介紹起了他們賣的很火的一輛電動自行車。
但當記者問起這輛車是否符合新國標時,店主卻告訴記者,他們店裡目前只有門口的四輛電動車是符合新國標的,其他剩餘的十幾輛都不符合。「老國標還是有的,你們可以正常買。「店主稱新國標電車賣的並不多。
交談中,這位銷售人員並不建議記者入手新國標電動自行車,原因就是相同電機情況下,新國標版本不僅時速慢了,價格還要比老版本貴出不少,以店員給記者推薦的這一款看,新國標版本售價在1900元左右,舊版只要1400左右。為何貴出這麼多,這家店的銷售人員給記者算了一筆帳。「新國標車都要有備案,每個備案車型需要20萬,這部分錢哪兒出啊?當然反正不是從我們這裡出。」
記者實地探訪濟南部分電動車銷售市場發現,超標電動自行車銷售的現象仍然存在。除了這種情況,部分電動車專賣店還假借新國標車噱頭推銷。一家電動車工廠店的老闆看記者對於國標車很感興趣,主動推薦了一輛給記者,「這屬於電動自行車。和工廠置換1680。這車大約能跑到30多公裡每小時,車是工信部公證過的。這是屬於國標車。」但是依據新規,電動自行車最高時速不能超過25公裡每小時。
記者實地探訪濟南部分電動車銷售市場及街區也發現,目前,不僅電動車市場舊國標車的數量依舊明顯多於新國標車,而已經投入使用的電動自行車裡,新國標的也是少之又少,以濟南為例,電動自行車的存量保守估計有400萬輛以上。相對之前長達19年的舊規,新國標頒布的時間不算長,所以市面上的超標電動車數量龐大。從趨勢來看,需要一步一步規範,如何處置這個龐大的存量,有待時間的考驗。
山東省公安廳交管局副局長胡家興在前幾天的交通會議上對電動自行車的問題也提出了三點建議,一是設立合理過渡期,積極穩妥淘汰超標電動車自行車;二是加強登記和通行管理,三是加大宣傳,形成良好的電動自行車整改氛圍。
閃電新聞記者 孫家棟 濟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