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實施文旅強市戰略,全方位展示保定市文旅行業建設成果,近年來,保定市連續舉辦了多屆文旅行業「十佳」評選。其中,2019年度文旅十佳評選表彰名單,包含了諸多景區、度假區、新業態小鎮、酒店,值得回味的特色餐飲、特色小吃,以及做出突出貢獻的文化藝術年度人物等。因此我們策劃了《走近保定文旅十佳》系列欄目,帶你品讀保定文旅行業的魅力與風採。
從當年在板西村痴迷於戲臺上眼花繚亂武戲的懵懂男孩,到河北四大劇種之一的保定老調劇團的掌門人,半個世紀的風雨,並沒有讓已經退休的杜振忠停止追索的腳步。年逾耳順,他出任了保定市直隸老調藝術研究院院長,又兼任了河北小學名譽校長、保定藝術學校常務副校長等職位。老調不老,杜振忠振興老調的雄心也從來不會老。
杜振忠出生於 1956 年,家鄉是老調劇種的發祥地之一、武戲之鄉雄縣板家窩鄉(現米家務鄉)板西村。聊起自己的家鄉,杜振忠十分自豪。「全國各地的戲班基本都有我們雄縣人。」
濃厚的戲曲氛圍讓杜振忠從小耳濡目染,而父親對戲曲的喜愛也給了他進一步學習的動力。「我父親特別喜歡聽戲,我深受影響。」年幼的杜振忠經常和小夥伴在熱鬧的戲臺前,一呆就是半天。村子裡有專門的老師教授戲曲的基本功,杜振忠白天到學校學習文化課,晚上的時候就跟隨著名的武功教師趙庭臣學習基本功,這也為以後杜振忠入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現在回憶起當時的歲月,杜振忠仍心懷感激。「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杜振忠比劃了一個亮相的動作,「內行的一看就知道你練沒練過,基本功紮實不紮實。」在杜振忠看來,紮實的武戲基本功會沉澱成一種韻味和氣度、一種精氣神,配合唱腔,是戲曲的精髓所在。
最初接觸老調,是在杜振忠考入保定地區戲曲學校並被輸送到保定地區老調劇團之後。專業的訓練更加苛刻和艱苦,但杜振忠憑著一股子韌勁,堅持下來。他曾受著名武生張振榮的指導,在武戲的功夫上大踏步前進,同樣,他在唱功上多方拜師,認真學習老調的發音、吐字、行腔,系統的學習讓他武生、小生的表演技藝更加爐火純青。
1987 年,杜振忠參加了河北省文化廳組織舉辦的河北省青年演員電視大獎賽,參賽劇目《周仁獻嫂》,他飾演周仁,榮獲了「十佳演員獎」,此獎為全省唯一的文武小生獎。1988 年, 杜 振 忠 32 歲, 接過了保定老調劇團團長之職,一幹就是 23 年。
在戲曲演出整體市場不景氣的大環境下,老調的生存與推廣同樣舉步維艱。作為劇團掌門人,杜振忠想盡辦法,一方面發揚保定老調這一地方傳統戲曲,另一方面也要為劇團演職人員謀出路。
「鑼鼓一響,黃金萬兩,演出不能停。」杜振忠當仁不讓成了劇團跑得最勤的"業務員」。「說白了就是臉皮要厚。」從每年的正月開始,杜振忠就要到河北各地聯繫廟會戲曲演出,春季對戲曲演員來說,是最忙碌的季節。「一年最多的時候演出 800 多場,平均一天兩場多。」到夏季時,一方面杜振忠聯繫外省地的演出事宜,有演出就去,沒有演出就在劇團研究新的劇目。
另外,杜振忠也與各地企業合作,拓展老調生存之路。釜陽春釀酒總公司、秀蘭集團、中鐵集團等都成了他選擇的「聯姻對象」,有了企業的支持,劇團度過了那段艱難的時光。
在杜振忠任團長的時間裡,他率劇團常年下基層為廣大觀眾演出,燕趙大地乃至偏遠村鎮都留下過他們的足跡。同時,他帶團兩次進京為首都人民和中央領導進行演出,博得了中央領導的高度讚揚和首都觀眾的歡迎。由他參演的五個劇目曾被載入《中國戲劇精品庫》,中央電視臺在 2008 年錄製了他和毛素欣合演的《盤夫》全劇在央視戲曲頻道播出,引起強烈反響。他還把每年演出節約下來的資金自排了本地地域文化的新創劇目,如《直隸總督唐執玉》和《風雨秀蘭》等,為老調事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2008年,老調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杜振忠也成為省級非物質遺產傳承人。
退休之後的杜振忠,仍然沒有閒著,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老調、會唱老調,他進社區、進農村、進校園,就在不久前,他還參與了保定老調藝術研究院回訪雄安民間老調團體的活動。正如他的一位戲迷所說:「哪裡有老調, 哪裡就有杜振忠;哪裡有杜振忠,哪裡就有老調。」
2016 年 12 月,保定市直隸老調藝術研究院成立,杜振忠被任命為院長。他積極為廣大老調戲迷們搭建平臺,四處奔走,把遍布民間的老調戲迷、票友們召集起來,深入了解他們的需求,並對他們進行輔導、培訓,使戲迷們的演唱水平大幅度提升,為傳承老調藝術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018 年 9 月「非物質文化遺產保定老調傳承基地」落戶河北小學,作為名譽校長、保定老調非遺傳承人、國家一級演員的杜振忠,帶領藝術家團隊走進河小課堂,傳播戲曲知識,課程受到了家長和同學的歡迎。為傳承老調、培育人才,杜振忠又擔任了保定藝校的常務副校長,一招一式地為藝校的學生們傳授技藝。
「老調養育了我,成就了我。現在退休了,迫切希望老調藝術後繼有人。活到老、學到老、教到老,無論有多難,我也一定要把老調這面旗幟傳到下一代人手中。」透過杜振忠的話,我們聽到了一個老調人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