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題為《走出空難陰霾 民航總局將解禁「紅眼航班」》的新聞吸引了廣大網友的眼球。不久,新聞《「紅眼航班」已悄然解禁 民航總局人士否認》卻引用民航總局人士的聲明:「『紅眼航班』指的是通宵航班,而我們目前只是將航班時刻安排延長到凌晨2時,『紅眼航班』仍然是沒有解禁的……」,讓「紅眼航班」平添了幾分「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覺。
無論是「紅眼航班」,還是「延時航班」,如今已被廣大網友統一冠以「紅眼航班」的稱號。隨著「紅眼航班」的恢復,民航論壇裡的討論也逐漸多了起來。
網友「駱崗的孩子」緊跟潮流,首先發帖《[討論]如何看待「紅眼航班」?》引發討論。網友「貢嘎機場」立即跟進,回帖表示:「運力不足,不要「透支」體力,畢竟安全才是第一的。」而網友「Airbus」則針鋒相對,認為:「市場有需要就應當開!至於如何保證安全,那是各家公司的事總局可以定個標準,達到就可以放飛。」網友「yyyy」也持相同觀點:「將紅眼航班與安全扯在一起比較勉強……數數跨洋飛行有多少是跨零點的?也沒說什麼。而且從刺激經濟的角度出發,還應該鼓勵這種航班,有利於提高飛機利用率,有利於旅遊業的發展。」
還有一些網友從飛行員角度來考慮這個問題。網友「nose_gear」認為:「坐紅眼航班其實沒什麼,飛就比較累了!」網友「半職業飛行員」馬上表示贊同:「……那個難受勁就別提了!不是為了身家性命就辦睜半閉落地了,別說出了特情怎麼處理,反應都會慢半拍!」而「GRANDDAD」則不以為然:「市場需要『紅眼航班』,我們就『培養』出『紅眼航班』人才咯,好像工廠上深夜班同樣道理罷了。」
帖子《[新聞]「紅眼航班」全面解禁 將考驗航班夜間服務》同樣引起了網友們的疑慮。一些跟帖的網友疑惑:在安全第一的大環境下,為何要增加「紅眼航班」?此外,航班多了會不會加重現在的運力過剩?對此,網友「尋找摩羯」提出希望:「我希望領導們還是將安全放在第一位。」而一些業內人士則對待遇問題憂心忡忡。網友 「生活真的不容易」哀嘆:「完了,我們通宵的機會又增加了……難道你不知道我們的加班費是打6折的嗎?」聽起來讓人忍俊不禁,但確實發自肺腑。
業內人士的抱怨似乎還沒有完。在帖子《[新聞]紅眼航班26日開禁 首都機場將全天晝夜運行》發布之後,機務、地服也開始大倒苦水。網友「masfu」感嘆:「這這可累壞我們機務了,我們要求家工資。」網友「ruskin」也抱怨:「地服員工的噩夢。」應該說,如今幹哪一行都不容易,再者,凡事必是有利有弊,至於「紅眼航班」是不是真那麼沒勁,還得「騎驢看書——走著瞧」。
記者也成為遷怒的對象。帖子《[新聞]四年來全國首個紅眼航班周日首飛 單程230元》一經發布,撰寫該新聞的記者就遭到口誅筆伐。網友「cych82」率先發力:「錯了吧,試過凌晨2:30分落地的嗎?不就是0:15分落地嗎,見多啦!『全國首個』,笑話。」網友「titan20042008」也隨聲附和:「現在的記者,專業知識太差!」客觀來說,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記者犯錯不假,但「無錯不成報」也屬正常。要知道,當業內人士在為航班「紅眼」時,記者們也在為報導「紅眼」呢。
0薦聞榜
(民航資源中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