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民宿每周三用專業的眼光為你推薦海外嚴選民宿,我們相信每一個都值得入住
玩味旅社開業於2014年,藏身在臺北市太原路一棟40年的大廈的五樓。
太原路以西是舊時的臺北,有這個城市最具風華的老街區大稻埕,這裡有保存的最完整也最有意義的老街迪化街,充滿了舊時臺北的回憶。而太原路以東則是青春的臺北,這裡有新興的設計園區,每一條街巷裡也都隱匿著各色創意十足的新生小店。
用北京作比的話太原路以西是充滿了胡同回憶的東西城,而太原路以東就是三裡屯和798的結合體。
談到亞洲的設計,臺灣的設計文化肯定是要佔據一席之地,但是與之對應的臺灣設計產品市場卻因為島嶼消費能力有限而未得到蓬勃發展。
旅社主人Daniel與Grace皆為設計背景出身,他們想做的不僅僅是旅社,而是希望玩味旅社變成一個平臺,一個臺灣設計師作品對外展示的空間,更希望它成為外國旅客與臺灣設計與文化的接觸媒介。所以在旅社初期的定位上,就定位為有一定的消費能力,懂得設計價值並且願意為設計付費的外國客人。而在產品的選擇上,也堅持房內的每樣物品,從盥洗用具到kingsize的床,都堅持選用臺灣品牌,這樣設計師的作品就不再束之高閣,有了被使用的機會,而在得到使用者的回饋之後也能積極做出改進。而事實上,旅社運營之後的效果也和兩位主人預計的一樣,95%的客人都來自於國外,不少客人都是學設計出身,還有精品品牌的行銷人。
這裡最大的特點就是可以按照客人的需求提供特殊的擺設服務,房客在入住前可以先通過網站選擇他們想要在房內擺設使用的家具組合,選擇房型,挑選自己中意的設計師作品、決定它們的擺設位置,入房後映入眼帘即是專屬於自己的房間。
在最初的設計過程中,沒有旅社經驗的兩人反而擺脫了既定的限制,所有的一切設計從自己認為最好的體驗出發設計了這個旅社。
他們選擇了水泥底色的輕工業風格,沒有了繁雜的背景,客人可以用心的體驗每一樣客房的產品。考慮到水泥的顏色給人的冰冷的感覺,又在每個房間裡都布置了面積適度的玻璃窗,既不至於大到一覽無餘也可以充分的採光,欣賞城市的街景。向東可以看見新城的高樓大廈,向西可以望見老區的一點一滴,現代與傳統在這裡完美融合,既有時尚氣息又有生活的煙火氣。
玩味的空間裡無處不顯示著主人對於舒適居住的思考與周到,也無處不實踐著他們要讓客人與臺灣設計充分接觸和互動的意圖。旅社WiFi的登錄頁面設置為玩味官網中設計產品的介紹頁,而每一個房間也都以一個不同的角度帶動著設計、城市和旅人之間的主動探索。
為了客人更好的出行,也為了客人能夠更好的了解臺灣文化,Grace走遍太原路的東西兩側,繪製了一張中英文兼具的精美細緻的旅行地圖,還製作了一本獨家設計的私房導覽手冊。裡邊不止有各種美食、小店、工坊的詳盡資訊,還按照看建築、看民俗、嘗美味、逛設計等等不同主題連結出了不同的周邊散步路線。
僅僅擁有六間客房的玩味旅社每一間都有不同的主題和設計。
Guest Selections Room
這個房間擁有五個房間裡最好的風景,不僅有光線充沛的起居室,還帶有一個可以從不同角度欣賞城市的浴室,一側的窗戶可以遠望臺北的時尚地標101大樓,而另一側又可以欣賞到南京西路的老街。這個房間的主題是客人定製,除去大件的家電和床,房間裡的書桌、椅子、沙發、茶几、邊幾、衣架、落地燈、檯燈、吊燈和時鐘,客人都可以在預訂之後到旅社的官網親自挑選搭配,現在的選擇已經可以達到一百多種。每個人都是房間的設計師,而每次入住隨著選擇物品的不同入住體驗都是獨一無二的。或許僅僅只是一夜的停留,但是在這樣的互動之下客人將獲得和這個城市更多溫柔的聯結。
Naho Selections Room
此房間是日本知名插畫家小川奈穗(Naho Ogawa)和玩味旅社的一次跨界合作。房間所有的物品均由小川奈穗精心選擇,呈現出她眼中的臺北應有的模樣和理想中的居所。整個房間布滿了小川奈穗的新書《大家好,我是NANO-來自日本插畫家的臺灣發現》裡面的插畫,看起來別有一番趣味,入住後在完成簡單的任務之後你也將免費獲得這本書。
Future Lab
如果說玩味旅社本身就是實驗意味很重的一個住宿空間的話,那麼這個房間就是實驗住宿中的實驗室了。
這個房間來自臺灣「機體」的三位設計藝術家 - 林沛瑩、顧廣毅、宮保睿的實驗計劃,三位藝術家藉助這個房間探索了人與其他事物的聯繫並且由女鞋及織品設計師Rachel 更進一步將「機體」三位設計藝術家的研究物件,從形式和造型結構上轉化成房間內的不織布玩具、抱枕等產品。房間同時也邀請臺灣設計品牌「東海醫院」及新銳設計師程筱晴、姚孟築、何採穎等,展出各自的實驗室風格產品及實驗性設計創作,讓整間「未來實驗室」更添豐富多元性。
MIT3.0 ROOM
「MIT」則是Made in Taiwan簡稱,房間裡的產品不僅在臺灣製造,更集中展示了一些被重新定義的臺灣傳統工法、在地原材和文化符號。用磨石子工藝打造的雅致花器,利用東海岸漂流木和再回收材料設計的家具,經過水泥翻模置入了大量臺灣俗器文化符號的檯燈座,503是玩味中最有臺味的一間。
呼應著房間的「復古」,在503,Daniel和Grace選擇了明信片的方式讓設計者和旅行者對話。設計師通過明信片對自己的設計作出說明,而旅行者也可以將自己的想法通過明信片寫給設計師或者玩味。當然作為一件禮物,客人也可以把明信片帶走,把MIT的含義分享給自己的朋友。
Maker room
505號房主打臺灣的「Maker」自造文化。這個房間裡為喜歡動手的客人準備了一些便攜的小工具,房間裡的產品也大都是要到Maker工坊進行定製或者參與自造的。為了鼓勵客人走出去到附近的街區裡認識懷有匠心安於手藝的臺灣手藝人,Daniel和Grace在這個房間的床頭放置了一張Maker工坊手繪圖。從西區迪化街一帶的打樣中心、材料街到東區赤峰街一帶的設計師手作工坊、自造工作室,住在這個房間不僅有機會到工坊裡學習手藝動手自造,更可以在手工的探索之旅中了解城市。
Play Tea Room
這個房間則是玩味旅社和臺灣本土茶品牌八十八茶合作的意見主題房,在這裡你可以感受中國悠久的茶葉文化。
你可以選擇房間裡的任何一款茶進行品嘗,並可以在明信片上寫下對茶或者房間的建議,房間的互動設備可以為你展示茶的完整的製作過程,如果你充滿興趣,房間的牆上顯示屏還隱藏著附近的和茶相關的臺北的地點的秘密,等待你的發現。
這個小小的旅社裡現如今已經匯集了一百多個臺灣的本土文創設計品牌、獨立設計師的設計產品。房間的主題可能會變化,空間的布置也有可能每天都有不一樣的呈現,所以每一次入住,都是一次新鮮的體驗。而Daniel和Grace依舊孜孜不倦的在關注的臺灣的原創品牌,並不斷充實著這個原創設計的寶庫。
在玩味旅社,你永遠都不會厭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