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為什麼淡水魚刺多,海水魚刺少?

2020-12-14 魏公子的Vlog

魚肉,因其肉質鮮美,價格便宜,深受大眾歡迎。

糖醋鯉魚

著名詩人老白就曾詩曰:

「今日非十齋,庖童饋魚肉。」——出自唐·白居易《春日閒居三首》

解釋:今天是禁止殺生的十齋日,所以,傲嬌的我要讓廚童做些魚肉解饞!

但是,又因為魚肉多刺,使得大眾在喜愛中多了一些顧慮:

畢竟,誰都有被魚刺卡喉的慘痛經歷!

但是,沿海地區的小夥伴卻表示:魚肉刺很少呀!

為什麼會有這種誤差?

其實,內陸的小夥伴平時吃的都是淡水魚,而沿海居民吃的大多是海水魚。

海魚
淡水魚

那麼,為什麼海水魚比淡水魚魚刺少呢?

其實,這是一種偏差認知!

首先,淡水魚和海水魚的多刺部位是不一樣的。

淡水魚主要防水面上方的敵人,因此魚刺多集中在背上(常吃);

而常吃的海水魚是海裡中上層水域的魚,這些魚更需要防禦來自下方的敵人,所以魚刺集中在肚腹(不常吃)。

另海水中魚需要抵禦的外界壓強更大,所以多是大而粗、稀疏的骨架,大型的魚類(如鯊魚)就進化成了軟骨魚類

海魚骨架
淡水魚骨架-鯉魚

我們不能一概而論說淡水魚刺比海魚多,只不過說平時我們吃的河魚,都是比較低級的魚類,而平時捕捉到的海魚都是比較高級的。這是因為生物進化的趨勢是骨骼數目減少,骨刺少的魚在進化序列上是比較高級的,如鱸魚,比目魚等。反之,則骨刺數目較多,如白鰱光頭骨就有387塊,鳳尾魚的骨刺數目也不少。

河魚也有骨刺少的,譬如淡水鯧、鱖魚、鱸魚等。一釣魚愛好都的結論是無論是江河湖海:越是沒有攻擊能力、或是容易受到攻擊的魚類,大都多刺;有些弱小浮魚連肌肉裡面都布滿亂刺。這大概是它們自我保護的演化成果,一是讓攻擊者知道我刺多、不好吃,二是生存環境惡劣,需要骨骼細膩的靈活身軀來逃避災禍。而兇猛魚類如海裡的鯊魚、虎鯨,江河裡的黑魚,鯰魚等除了主幹骨骼就沒有亂刺。當然,這和動物進化等級高低有關,越高級骨骼就減少而合理集中(無脊椎低等生物除外)

部分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本文由魏公子的Vlog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闢謠:所有海魚都比淡水魚刺少?不,決定刺多刺少的並不是淡海水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許多小夥伴肯定和題主有一樣的認知,那就是淡水魚比海水魚的刺多,尤其是在魚肉裡的小刺,讓人想大口吃魚又不太敢。那麼,事實上淡水魚的魚刺真的都比海水魚多嗎?答案是否定的。這要具體地看是哪種魚,有的淡水魚比海水魚的刺還要少,而有的海水魚比大多數的淡水魚的刺都要多。下面,我們就來詳細地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哪些淡水魚的刺比較少?
  • 為什麼有的魚刺多有的魚刺少呢?
    知識點:魚刺的學名,叫肌間骨,它是分布於魚類椎骨兩側肌隔中的小骨,主要生長在低等真骨魚的體內。古生物學家們發現,隨著魚類的逐漸演化,肌間骨經歷了一個從少到多,又從多到少,最後消失的過程。可以說,魚刺的多少,部分程度體現了魚類的進化史。
  • 哪種淡水魚魚刺少還好吃?最好吃的淡水魚:鱸魚的做法
    哪種淡水魚魚刺少還好吃?最好吃的淡水魚:鱸魚的做法。說到淡水魚,魚刺少還好吃,那非淡水鱸魚莫屬了。鱸魚有海鱸魚和淡水鱸魚之分,相比海鱸魚,淡水鱸魚的腥味更少一些,魚肉鮮嫩無過多骨刺,特別適合小孩子吃。可能有人會覺得淡水鱸魚是養殖,會不會有一股土腥味,其實不會的,優質的淡水鱸魚是養殖地是一半淡水一半海水,這種淡水鱸魚因是鮮活的,味道甚至不比海鱸魚差。鱸魚最為常見的烹飪方法一般有:清蒸、水煮或是燉湯,其中以清蒸鱸魚味道最為鮮美,原汁原味。
  • 哪種淡水魚魚刺少還好吃?
    今兒給大家介紹十種常見淡水魚中魚刺少、味道非常好的魚。這些魚無一不是肉質細嫩滑爽,鮮美異常。另外,我也跟大家聊聊這些魚怎麼吃更有營養、更好吃。1、鱖魚「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鱖魚即桂魚,屬於中國菜中珍貴的淡水魚種類,現在早已人工養殖。
  • 有的魚刺多有的少緣何?
    魚刺的學名,叫肌間骨,它是分布於魚類椎骨兩側肌隔中的小骨,主要生長在低等真骨魚的體內。古生物學家們發現,隨著魚類的逐漸演化,肌間骨經歷了一個從少到多,又從多到少,最後消失的過程。可以說,魚刺的多少,部分程度體現了魚類的進化史。那麼,肌間骨主要有什麼作用呢?
  • 伏天少吃肉多吃魚,這種魚肉質鮮嫩魚刺少,搭配番茄燒一鍋,太鮮
    【伏天少吃肉多吃魚,這種魚肉質鮮嫩魚刺少,搭配番茄燒一鍋,太鮮】伏天的時候我家肉類吃得少,魚肉成了餐桌常客。魚肉雖好吃,但有一個缺點,吃的時候不小心就會被魚刺卡住。我也有好幾次被魚刺卡住的經歷,那種取不出又吞不下的感覺著實難受,為此,每次吃魚我都要萬分小心。後來我聽吃貨朋友說可以買刺少一點的魚,比如鴉片魚巴鯊魚這些。我去超市逛了一圈,看到了處理好的魚,白白嫩嫩的特別招人喜歡,價格也實惠,一大塊也才9塊錢。巴鯊魚是東南亞的淡水養殖魚,意思是「三塊脂肪魚」。
  • 油炸獅頭魚 魚刺都酥香
    油炸獅頭魚。   文/圖 廣州日報記者曾毅   獅頭魚生活在海水與淡水交匯處的區域,是廣東海鮮的特產魚。值得提醒的是,寵物金魚中也有「獅頭魚」這一品種,但本次為食貓介紹的,是體型細小、頭大身小、呈金黃色、香滑細嫩、十分美味的食用獅頭魚,並不是可愛的金魚。
  • 什麼樣的魚刺比較少呢?看看過來人怎麼說的,最後一種比較貴
    我覺得一般淡水魚要講好吃刺少,應該從淡水魚的習性上來選擇,一般淡水魚有這三種習性:肉食性雜食性慮食性慮食性的魚一般生活在水的上層,靠過濾蜉蝣生物為生,魚肉比較腥,而且魚身上的小刺也多,所以都不太好吃。要講刺少好吃的淡水魚,我覺得這幾種絕對應該排上號。
  • 一根魚刺,讓他花費了50萬,還差點丟了命!醫生:這種情況少吃魚
    吃魚一定要挑魚刺廣東的梁先生就因為忽視這事付出了50多萬元的代價!▲從患者體內取出的魚骨,長約2.5釐米據了解這根魚刺最終讓梁先生家人付出了50多萬元的代價但好在性命得以保住梁先生的妻子介紹對此,醫生提醒日常生活一定要注意飲食安全喝酒少吃魚,吃魚少喝酒為啥呢?
  • 這5種魚刺少又鮮美,營養價值非常高,小孩吃了長高又聰明!
    這5種魚刺少又鮮美,營養價值非常高,小孩吃了長高又聰明!可是很多事情都不是完美的,娛樂,雖然說味美,營養價值高,可是很多魚都有很多次,今天小愛就來給大家介紹五種刺比較少的魚,這五種魚刺少又鮮美,營養價值非常高,小孩是長高又聰明。第一種叫做帶魚,很多人還叫帶魚為刀魚,雖然說這種魚比較少見,可是它的營養價值也是非常高的,裡面的不飽和脂肪酸,還有鐵鈣等營養物質非常的豐富。
  • 這幾種魚味道鮮美,魚刺又少,是吃魚的首選,更加的適合小孩子吃
    但是魚肉也有不好的一點,那就是魚肉中的刺非常的多,刀功好的廚師可以將魚肉中的刺完全的剔出來,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廚師都有這麼好的刀功,所以才吃魚的時候,只要一想到那麼多的魚刺就會覺得吃的不痛快,雖然魚肉非常的好吃,讓很多的人都心心念念,但是魚刺確實阻擋了很多人的腳步。小編就給大家總結了一些魚刺比較少的魚。這幾種魚味道鮮美,魚刺又少,是吃魚的首選,更加的適合小孩子吃!
  • 沒有魚刺的魚是什麼梗_我想吃沒有魚刺的魚段子是什麼梗
    沒有魚刺的魚是什麼梗?網絡上流傳的我想吃沒有魚刺的魚是什麼梗呢?相信還有不少朋友不清楚沒有魚刺的魚是什麼梗吧,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沒有魚刺的魚是什麼梗_我想吃沒有魚刺的魚段子是什麼梗  小時候吃過一種魚黑色的皮膚,無鱗片,很滑的 中間有一排白色軟骨,沒有魚刺,軟骨還是一節一節的
  • 日料店吃飯被魚刺卡喉 女顧客認為魚刺沒挑乾淨 網友:無理取鬧
    吃魚的時候要格外小心,不要說話,也不要分心,魚刺卡喉輕一點的要去醫院,麻煩的甚至會要人命。杭州的胡女士近日到一家日本料理店吃飯,在吃鰻魚的過程中被魚刺卡喉,跟日料店反映情況後,希望店員陪同就醫卻被拒絕了,店員還報了警。
  • 聰明人就買這5種魚,肉嫩魚刺少,價格親民營養足,目前無法養殖
    內行人就買這5種魚,肉嫩魚刺少,價格親民營養足,目前無法養殖。對於生活在沿海地區,最大的福利就是一年四季,每天各種海鮮吃不停,隨時想吃隨時都有,這對於一個無魚不歡的人來說,那可是給肉都不換的大福利了。老家靠海,出門就是海,許多老一輩的人都以打漁為生,一年四季,除了颱風天,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海上生活。家裡老人也是一位老漁民,再加上自己從小生活在海邊,吃著海魚長大,對於魚的種類有所了解,平時在菜市場上買魚時,若是碰到下面這5種魚,可以放心買回家,肉嫩魚刺少,價格親民營養足,目前無法養殖。
  • 你吃魚柳漢堡、麥香魚堡,沒被魚刺「刺穿臉」,都是它的功勞!
    原來竟是因為:魚刺 對於魚刺,相信大家一定是記憶深刻,從小到大,誰沒有過如鯁在喉的慘痛經歷呢?無論是什麼種類的魚肉,如果殘留的魚刺沒被徹底剔除,每個人都可能吃到大大小小的魚刺,影響口感不說,甚至還可能被魚刺刺傷。像這位朋友在吃不知名的魚柳漢堡的時候,竟然吃出了這些多的魚刺。
  • 破壁機能打碎魚刺嗎
    前幾天有朋友留言問「破壁機能打碎魚刺嗎?」,我的回答是能,當然能!每分鐘轉速可以達到兩三萬次的破壁機不僅能打碎魚刺,還能打碎魚頭、魚尾,把一條魚全身上下的營養成分全都釋放出來,一點都不浪費,通通喝進肚子裡!
  • 魚刺少肉多的羅非魚,為何很多的消費者卻不願意購買羅非魚呢?
    羅非魚於上個世界五十年代引進我國市場,屬於淡水養殖魚類。從屬性來看,無疑是可食用的魚類。但是,對於羅非魚,很多消費者並不願意購置,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羅非魚的魚刺少肉多,可以算得上的絕佳食材。但是,羅非魚有一個別名,叫做「水中清道夫」。羅非魚是雜食魚類,什麼都吃,而且,生存能力極強,就算是在汙水口都能生存,還能治理汙水。所以,羅非魚擁有美譽的同時,也被列為「世界十大髒魚之一」。
  • 這種魚刺少、好吃又便宜,竟被稱為「垃圾魚」,到底敢不敢吃?
    魚是人們餐桌上經常會見到的一種食材,其中,有一種魚叫「羅非魚」,刺少、便宜還味美,但是被一些人劃為「垃圾魚」,這是為什麼?羅非魚,又叫作越南鯽、南洋鯽、金鳳魚、吳郭魚……其實,羅非魚是因為它是在上個世紀,從越南引種而來的。
  • 遇到這5種魚,千萬別錯過,魚刺少營養高,給孩子吃非常好
    遇到這5種魚,千萬別錯過,魚刺少營養高,給孩子吃非常好魚這種食物大家應該都非常熟悉,它是我們家中不可缺少的一種美食。現在的魚肉都非常鮮嫩,而且營養都特別高,常吃對身體好。家裡有孩子的一定要多買點魚給孩子吃,補充營養提高免疫力。
  • 患者扇形魚刺卡喉  專家妙手解危
    儋州市融媒體中心消息  近日,海南西部中心醫院消化內科主任程芃憑藉嫻熟的內鏡操作技術,為一名患者取出卡在咽喉部約1.5cm長的扇形魚刺,成功幫助患者轉危為安,避免了手術風險。據了解,該名患者系就餐時不慎吞入魚刺,導致卡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