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最美蔦屋書店 帶你回到書的世界

2020-12-18 環球網

乍一聽到「蔦屋書店」這個名字,很容易誤以為就是一家完全新開的店鋪,讓人覺得很陌生。其實,代官山蔦屋書店就是全國連鎖綜合書店TSUTAYA 的代官山店鋪。對於熟悉日本的人們來說,全國各地都可以見到的藍色底黃色LOGO 的TSUTAYA 是絕對不會陌生的,因為TSUTAYA 不僅是書店,也是日本最大的租借音樂和電影的綜合店鋪。

東京是一個很神奇的城市,龐大卻異常細緻。在東京的每一個大區域,幾乎都有著自己的鮮明特色:澀谷的年輕新潮,青山的高級優雅,表參道的設計感⋯⋯代官山,則摩登而有品位,關於代官山的另一個關鍵詞,則是「住宅區」,從明治大正年間開始,代官山便是高級住宅區,至今還可以看到已經成為國家文化財產的百年建築。即使作為遊客,走在代官山街頭,生活氣息也會濃濃地瀰漫在你身邊。

就在代官山,2011 年的12 月5 日,沒有媒體招待會也沒有大肆宣傳,蔦屋書店低調地開張了。乍一聽到「蔦屋書店」這個名字,很容易誤以為就是一家完全新開的店鋪,讓人覺得很陌生。其實,代官山蔦屋書店就是全國連鎖綜合書店TSUTAYA 的代官山店鋪。對於熟悉日本的人們來說,全國各地都可以見到的藍色底黃色LOGO 的TSUTAYA 是絕對不會陌生的,因為TSUTAYA 不僅是書店,也是日本最大的租借音樂和電影的綜合店鋪。

代官山的蔦屋書店的名字當然並不是根據TSUTAYA 的漢字諧音決定的。其實在29 年前,TUSUTATYA 的第一家店就是以「蔦屋書店」的名字在大阪府枚方市開門迎客。「蔦屋」兩個字的由來是因為TSUTAYA 的經營商Culture Convenience Club Company(CCC)希望能夠作為新時代的有為出版人,所以選擇了日本江戶時期著名的浮世繪出版人蔦屋重三郎的姓氏。

第一家蔦屋書店就以電影、音樂和書籍的綜合經營打破了以往任何書店的經營模式,為當時的年輕人提供了一種新的生活方式的選擇。在1993 年開始涉及CD 行業之後,「蔦屋書店」這四個漢字就很少被使用,1994 年之後的店鋪都基本上以「TSUTAYA」作為店名。代官山蔦屋書店之所以重新啟用漢字,是因為當時第一家蔦屋書店開張時,利用過店鋪或者是因為店鋪而生活方式受到影響的年輕人,在近30 年後的現在也跨入了50 歲,面對這一代經歷了經濟高速增長以及泡沫經濟崩毀的人們,CCC 覺得有責任並且也非常強烈地想再一次為他們提供一種新的生活方式的選擇。所以,這一家不僅是集合了電影、音樂和書籍,更是有著文具、咖啡和Lounge,同時有著眾多獨一無二服務和活動的店鋪,如同29 年前一般,也叫「蔦屋書店」。

雖然名字由來和書店歷史聽來有些繁瑣,但是這些真的可以讓你不誤將代官山蔦屋書店當作僅僅是設計精良的書店來看待。開業不久的代官山蔦屋書店便被美國網站Flavorwire.com 評為世界最美的20 家書店之一。每一個第一次看到蔦屋書店的人,應該都會忍不住些許驚嘆吧。整個書店如同森林中的圖書館一般,毫無違和感地存在於代官山的住宅區之間。書店的設計出自英國著名設計工作室Klein Dytham architecture 之手,精緻而低調,仔細觀察細節之處,「T」字形的外牆白磚有趣而實用地起到了LOGO 的作用。

書店由三幢2 層的建築物組成,一樓和二樓都有通道連接。三幢建築分別以1 號館、2 號館和3 號館來稱呼。所有書籍不分新刊舊刊、日文或者外文書籍,全部陳列在一起。以人文文學、藝術、建築、汽車、料理和旅行六個領域,在1-3 號館一樓的各自區域裡等待讀者的選擇。連接1-3 號館的長達55 米的一樓通道則被稱為「magazine street」,擁有1300 多種日本雜誌和1000 多種海外雜誌,共計3 萬多冊,幾乎集合了全世界的最新信息。

在一樓的書籍區域中,最特別的是「料理」和「旅行」區域。在「料理」區域,除去書架上種類齊全的書籍以外,通道間的小小展臺是絕對不可錯過的。根據季節及主題,料理書籍區域的展臺上會有一個非常綜合的展示。例如,義大利食物菜譜的展示臺上,書中介紹的意面、醬料等食材是由實際商品陳列的,可以和書籍一起購買;又如關於稻米的主題展臺上,你可以驚喜地發現十幾種不同產地和種類的小包裝大米可以直接購買;配合相關主題,甚至可以買到料理工具等;而「旅行」區域,則是真的有在書架後設有一個旅行櫃檯,無論是巴黎的雜貨之旅,或者是世界美麗沙灘之旅,即使只是從書架上抽出一本感興趣的書,對此有了一個模糊的想法,或者是很久以前在小說中讀到的某個場景,甚至是雜誌上的一張照片,旅行櫃檯的專門人員都可以為你將之實現。

對於主要客戶層50-60 歲的客人來說,即使不會使用電腦去預訂機票和酒店,也可以將一切安排妥當。這件事情幾乎可以說是魔法了吧。3 號館的一樓除去書籍區域以外,星巴克咖啡大約佔了三分之一的面積,整個書店中的任何一本書,讀者都可以拿至星巴克,坐下來邊喝咖啡邊閱讀。即使不購買,只要閱讀完歸還至原處即可。另外佔了大約四分之一大小的是書店的文具區域,100 多種品牌的1000 多支高級書寫筆陳列了整整一面牆,絕大多數的種類都可以根據要求刻上名字。各種文具以及雜貨,也是一應俱全。

1-3 號館的二樓分別是電影、lounge 和音樂專區。在電影專區,即使是沒有DVD 版本的老電影,也可以應要求由錄像帶轉錄為DVD 購買回家。面對50-60 歲的主要客戶群,店內的老電影種類可以說是應有盡有,許多我甚至連封面甚至片名都未曾見識。電影專區的電影專業服務員,可以根據顧客的要求,準確推薦相關影片供租借或者購買。「無論什麼電影都有的」,這句話在這裡幾乎不是自誇。2 號館2 樓1-5. 1 號館的2 樓是電影專區,專業性和數量以及品種的齊全,可以完全體現在他們的廣告詞上—「無論什麼電影都有的」。

3 號館的2 樓是音樂專區,從爵士、古典到60-80 年代的搖滾等等,外加各式已經很難在別處看到的封套和海報,這裡就是完全屬於你的音樂世界。除去試聽區域的耳機以外,ULTRASONE 等專業級別的高品質耳機也可以免費外借使用6-9.3 號館1 樓的文具雜貨區域,從品種齊全的鋼筆等讓人體會書寫樂趣的筆具用品以外,筆記本,書信用品甚至日本傳統漆器工藝的手機殼等小物品也讓人覺得全部都愛不釋手的Lounge Anjin也是書店自己經營的,不僅可以享用咖啡、美食或者是小酌,也可以攜書店中任何書籍入店閱讀。同時,本身Lounge 內也是一個小型圖書館,各式少見的全套雜誌以及珍本書籍等都可以任你自由閱讀。3 號館的音樂專區除去和其他區域一樣有專業人員提供諮詢服務以外,所有的曲目都可以在如同自家客廳一般的舒適試聽區視聽,耳機可以選擇不同品牌的來使用。店內還放有LG、CD 和黑膠等多種播放設備,同一首曲子,你可以用不同器材播放試聽,對於音樂發燒友來說,這簡直可以說是天堂。

代官山蔦屋書店的宣傳語是:「歡迎回到書的世界」。這是作家原田宗典為書店選擇的。所以店內的整體氛圍,完全可以用「日式現代中產階級家庭」來形容。店內的照明基本上都是暖色調的間接照明,對於家具等也沒有刻意地選擇高級品牌或者是設計品牌,只是儘量選擇有質感但讓人放鬆的物件。店內沒有任何推銷的海報,書籍之間也沒有任何書店都可以見到的購買指引小旗子。全書店的書籍都可以當作咖啡館或者是餐廳讀物閱讀。各種用心之處,真的讓身在店中的人會誤以為自己是在家看一本好書或者是聽一曲好音樂,恍惚間,只覺得是推開了家裡的一扇門,到了這裡。

相關焦點

  • 全球最美「蔦屋書店」,歡迎回到書的世界!
    ● 名稱:蔦屋書店(代官山店)● 地址:日本 東京都涉谷區猿樂町17-5● 開放時間:全年開放   07:00 ~ 凌晨02:00(一層)在日本的代官山有一家「蔦屋書店」,被譽為全球最美的20個書店之一,秉持著獨到匠心的設計和經營理念,成為了靈魂詩意棲居的林中圖書館,它滿足了人們對所有書店的幻想,成為了文藝青年必去的景點。
  • 「全球設計最美書店」蔦屋書店,終於要來中國了!
    作為傳統書店轉型典範  日本知名的連鎖書店「蔦屋書店」  被譽為「全球最美書店」之一  還有網友點評為「一家可以過夜的書店」  近幾年在日本、臺灣和中國大陸可謂瘋狂刷屏  說它是網紅書店一點也不過分!
  • 在日本東京,隨處可見的蔦屋書店早已入選為世界20家最美書店之一
    在日本東京,隨處可見的蔦屋書店早已入選為世界20家最美書店之一。而新宿鎮上的書店旅館,既可讀書,亦可住宿,兩者結合為一體,更是蔦屋書店的特色標誌,令每一個體驗過的國內外客人久久不能忘懷。那是37年前,蔦屋書店的創始人增田宗昭先生,接管了由祖父傳承的舊式書屋。那個時候,來書店的人絡繹不絕,但大家都特別安靜,互不打擾,找個舒服的地方,或坐或立或靠認真讀書。讀書的人,有花甲老人,有牽著手的甜蜜情侶,有懷著孕的靚麗媽媽,亦有咿呀學語的寶寶,更少不了正當少年的學子……每每看到這些喜愛讀書的客人光臨,增田宗昭先生心裡總是充滿著無限的滿足與欣慰。
  • 蔦屋書店:始於「顏值」,忠於「品質」
    蔦屋書店(DaikanyamaT-Site)是一家位於日本東京代官山的Tsutaya書店,以三棟建築組成,有書、DVD和CD出租,店內還有星巴克。書店部分以三棟建築組成,總計藏書十五萬冊,影音館的DVD和CD出租約有十三萬張,此外還並設溢滿大人味的咖啡館。
  • 全球「最美書店」—蔦屋書店,憑什麼如此出名?
    但是在日本有一家被評為「世界最美書店之一」的蔦屋書店,每天店裡的人絡繹不絕,每月盈利上億日元。Anjin提供咖啡、無酒精飲料與小食菜單的服務,顧客同時可以在電子菜單上了解代官山蔦屋書店與Anjin。當然,你也可以將樓下的讀物帶上樓,在Anjin餐廳,你可以同時補給閱讀與藝術的養分。3號館的二樓是音樂區。音樂區部分的館藏包含爵士、古典以及60到90年代的搖滾樂和流行樂,CD總收藏超過12萬張,顧客可以將其拿到座位愜意地試聽,並在此享用咖啡。
  • 「全球最美書店」來了!蔦屋書店籤約落戶西湖區
    籤約的項目包括林德工程亞太區總部、「村村兔」電子商務平臺、蔦屋書店中國首店、紅洋科技微小型智慧機器人、浙江美濃新製造業創新中心等。代官山蔦屋書店(來自官網)蔦屋書店身上的標籤有很多:全球最美書店、森林中的圖書館、北野武最常光顧的書店等。
  • 世界最美書店「蔦屋書店」到國內變「鷹屋書店」?
    世界最美書店「蔦屋書店」到國內變「鷹屋書店」?來源:聯商網2017-03-09 13:26聯商網消息:起初有平臺透露世界最美書店「蔦屋書店」將於2017年初進駐中國,預計2017年1月18日在蘇州新區金鷹與廣場同步開業,讓業內人士還是小期待了一把,然而,2016年12月23日在南京金鷹新街口店率先開了一家
  • 日本蔦屋書店印象
    坐落在東京的蔦屋書店代官山店日均客流量已突破萬人次,周末甚至能達到3萬人次。  第一,以書為核心。在蔦屋書店,書是核心、書是中心。蔦屋書店是綜合體,店裡有餐飲、健身、美容、購物,但書始終是核心。餐飲、健身、美容、購物等,都是書的延伸,是圍繞書來從事多種經營。以購物為例,在蔦屋書店,首先看到的是書,商品隱藏在圖書之中。
  • 被譽為世界最美20大書店之一的蔦屋經營哲學
    蔦屋書店是日本Culture Convenience Club株式會社(簡稱CCC)旗下的連鎖書店,目前在日本擁有1400多家分店,其會員人數已達6000多萬,約佔日本總人口的一半。其中位於東京都澀谷區的代官山蔦屋書店於2011年開業,被譽為"世界最美20大書店之一"。
  • 蔦屋書店:最美書店的經營方法論
    」,被稱為日本最美的書店。   在介紹蔦屋書店的經營門道的《知的資本論》中,增田宗昭把 2011 年在東京都澀谷區開業的「代官山蔦屋書店」,稱為其創業以來培養起來的理念的集大成之作。
  • 小道消息丨蔦屋書店即將首進南京,全球最美書店來了!
    作為天目裡的看點之一,項目商業部分分地上、地下兩塊,目前入駐的商戶包括日本最大連鎖書店、全球最美書店之一的蔦屋書店中國首店、精品咖啡Seesaw Coffee杭州首店、火爆全球的京都網紅咖啡%Arabica、首家山葵家居酒屋、喜茶GO等熱門品牌。
  • 蔦屋書店的經營哲學,你學不會
    被譽為「全世界最美書店」的蔦屋書店,從建築設計,到室內的複合功能,都已是實體書店推崇的樣板,而由表及裡,蔦屋和背後的 CCC 公司,真正想倡導的,是一種全新的文化與商業的融合。在書店內,一條網羅了世界各地雜誌、長達 55 米的雜誌街橫亙其中。書籍按照「美食」、「旅行」、「設計」等分類陳設,店內還同時設有休閒氛圍的咖啡廳和風格沉穩的休息室。在代官山 T-SITE 不遠處的中目黑地鐵站,便是蔦屋書店 x 星巴克合作店。
  • 蔦屋書店即將落戶上海,就在上生·新所!
    被譽為「全球最美書店之一」的蔦屋書店, 終於宣布:落戶上海, 選址在同樣很美很迷人的上生·新所。 那座被美國娛樂網站Flavorwire評為全球最美的20家書店之一的代官山蔦屋書店,就此誕生。
  • 蔦屋書店開回大阪枚方,體驗「全球最美書店」不用特意跑東京了
    在許許多多理由中,以蔦屋書店為中心的 T-SITE 或許要算作其中一個。過去不少人會專門到東京代官山去好好體驗 T-SITE 的美好,而現在它終於回到了品牌的起源地大阪枚方,在那裡開了一家規模最大的「枚方 T-SITE」。
  • 不靠賣書賺錢的蔦屋書店,憑什麼成為世界上最賺錢的書店?
    蔦屋書店這一書店品牌正式誕生於1983年,隨後兩年間,枚方店、江坂店陸續開業,延續著「複合」形態。到了90年代,在網際網路技術的洪流中,蔦屋書店也思考著轉型嘗試。1999年,TSUTAYAonline(蔦屋在線)早於亞馬遜在日本開展電商業務;2002年,網際網路宅配租借服務TSUTAYA DISCAS上線。
  • 我在蔦屋書店的消費體驗
    書店有看頭,所以才會去到這些書店,這個說法在日本和中國都是成立的。東京新宿街頭的某個十字路口,分別是紀伊國屋新宿總店、BOOK OFF(日本很大的二手書店)和蔦屋的TSUTAYA BOOKAPARTMENT(書店公寓),你會去哪裡?對於目標是買書的人,會去前兩者,但隨便逛逛準備坐下休息的人,就到了蔦屋,哪怕只有一點點書。
  • 中國書店人要向蔦屋書店學什麼?
    2017至2018年,筆者先後走訪了中國臺灣地區的臺北信義蔦屋書店以及日本4座城市的11家蔦屋書店。站在20餘年書業從業經歷的書店人視角,實地考察、置身於蔦屋所營造的文化和商業空間中,更深刻地理解了蔦屋書店如何打造以書為核心、多元化的生活解決方案。觀照當下,蔦屋書店對空間設計的精準把握,值得國內實體書店學習、借鑑。
  • 「賣」生活方式的書店它來了!上海首家蔦屋書店正式開業
    上海首家蔦屋書店正式開業上海首家蔦屋書店於2020年12月22日正式開業,書店坐落於上升新所內的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將以保護和展現建築之美、記錄和延續歷史文脈為主軸,將城市更新與文化傳承有機結合,用博物館般的場景設計,賦予閱讀儀式感,構築起一個約2000平方米的全新藝術文化策源地。蔦屋書店是融匯書籍、文具雜貨和咖啡業態的生活方式提案型書店。
  • 書店測評|日本蔦屋書店首家海外分店:憑什麼比誠品還火
    上個月,日本知名連鎖書店蔦屋書店(TSUTAYA BOOKSTORE)開出了海外第一家分店,落地於中國臺北東區的「統一時代百貨」五樓,前方就是威名遠播的誠品書店信義店。相比號稱亞洲最大規模的誠品旗艦店,對門只有163坪的蔦屋在規模上完敗,但店員介紹,自開業以來,每天都有慕名而來的客人在此排起兩行長龍,只為踏進一家「書店」?
  • 蔦屋書店的秘密-虎嗅網
    近日,一則「日本蔦屋書店2020年落戶中國杭州」的消息引起關注。蔦屋書店不僅是日本知名的連鎖書店,也是亞洲最著名和最有影響力的書店之一。圍繞蔦屋書店,大家討論的重點,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幾點:1. 有人重點談它的場景設計。從建築美學到生活哲學,從圖書的擺放到空間的布置,它對於每一個細節都很考究,這些基於人性化的場景設計,讓它成為網紅打卡地,被評為「全球最美書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