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菜心的種植技術一年種八茬

2020-12-20 吉山花瑤

優質菜心的種植技術一年種八茬

範 愛 麗等

基金項目:南 寧 市 科 學 研 究 與 技 術 開 發 計 劃 資 助 項 目( 20172147 - 1 );國家三區貧困村特派員專項資助項目;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專項資助項目(桂科 ZY18076007 );廣西 科 技 計 劃 資 助 項 目 (廣 西 重 點 研 發 計 劃,桂 科AB16380039 )。

菜心( Brassica   campestris  L.)又名菜薹,主要食用其嫩葉和花薹,具有營養豐富、味辛性涼和清熱解毒等特性,俗語說「三日不吃青,兩眼冒火星」,因此在華南地區大面積種植 。菜心對溫度的適應範圍廣,在3~28℃條件下均可栽培 [吉山花瑤 ] ,且隆安縣栽培26~55d可收穫,生育期短,複種指數高,效益好。然而廣西一些地區,尤其經濟落後的貧困地區菜心種植技術水平低,導致品質差、產量低、成本高等問題,制約了優質菜心的生產。因此,該研究為隆安縣的貧困戶周年種植優質菜心提供技術參考。

隆安縣位於廣西西南部、右江下遊兩岸,屬「十三五」貧困縣,是南寧市精準扶貧縣,現有77個貧 困 村 分 布 於 13 個 鄉 鎮。隆 安 縣 丘 陵 佔48.29% ,喀斯特佔 31.5% ,平原臺階佔 12.44% ,中低山佔 1.6% ,水域佔 6.11% ,屬典型的山區縣。山區夏長基本無冬,秋春相連,四季宜耕,平均氣溫一般不低於 10 ℃ ,晝夜溫差在 5 ℃ 以上,空氣溼度大,環境無汙染。這種小氣候特別適合菜心四季生產,1年可種植8茬,不僅產量高而且纖維少品質優。為積極響應國家「精準扶貧,產業扶貧」的戰略,在隆安縣貧困縣科技特派員的協助下,蔬菜相關專家等指導貧困戶進行菜心品種選擇、田間栽培、病蟲害防控等生產管理,提高產量,提升品質,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幫助貧困戶致富脫貧。

1  品種選擇及播期

根據市場需求、栽培季節和生長期等選擇適宜的早、中和晚熟的菜心品種,且品種兼有口感好、優質、高產、耐熱溼和抗病等特徵。早、中、晚熟品種合理搭配,1年可以生產8茬。

1.1  早熟品種

一般冬性弱,較耐溼熱,生長期短,不耐寒,抽薹快,花期整齊,採收時間短;缺點是株型小,產量低。播種至初收26~33d ,品種主要有「廣州40 」「廣州42 」「廣州49 」和「廣州50」菜心等。適合高溫季節栽培,適播期為 5 — 9 月。

1.2  中熟品種

耐溼熱能力比早熟品種弱,株型中等。播種至初收 38~45d ,品種主要有「廣州 60 」「油清」等,適合栽培季節為 3 — 4 月和 10 — 11 月。

1.3  晚熟品種

冬性強,株型較大,花球大,側芽多。播種至初收 45~55d ,品種有「廣州 80 」「增城遲菜心」「連州遲菜心」「柳葉遲菜心」等,適宜栽培季節為12 月—翌年 3 月。

2  整地施肥

菜心種植儘量選擇地勢高燥、排水方便、土層深厚、疏鬆肥沃的地塊,且有機質含量多的沙壤土,忌與十字花科連作。行距1.5~1.7m ,畦面1.0~1.3m ,畦面高20~30cm ,呈龜背形。播種前用石灰土壤消毒,平整畦面並將土壤細碎,淋透水後噴除草劑精喹禾靈或金都爾等防草。基肥根據土壤肥力情況,每667m2酌情施用腐熟農家肥或商品有機肥500~1 000kg ,播種前均勻撒施,注意夏天儘量少用雞糞肥。另外將甘蔗渣、稻穀、木薯和玉米秸稈等廢棄物建立沼氣池結合農家肥和複合肥作為基肥,可以充分利用廢棄資源並節約成本,尤其值得大面積推廣。

3  播種間苗

選擇新鮮飽滿發芽率95%以上的菜心種子,曬種 1~2h 後將其放入 55~60℃ 的溫水中燙種15~20min ,並不斷攪拌種子,隨時補給溫水,保持 55~60℃ 水溫。然後放入常溫水中繼續浸種1~2h撈出洗淨,瀝乾水分備用,摻沙或土混播,儘量做到均勻稀播,播種後及時淋水,保持土壤溼潤。

第一次間苗在播種後7~10d , 1~2片真葉後;第二次在10~14d , 3~4片真葉時,剔除過密的、弱的、不健康的幼苗,同時除去雜草。間苗密度因品種而定,一般早熟品種株距10~12cm ,中熟品種12~15cm ,晚熟品種15~20cm 。

4  水肥管理

播種後到幼苗期,須經常保持溼潤,早晚淋水。幼苗期每天保持淋水一次。葉片生長期每2d淋一次。菜薹形成期每 3d 淋一次。夏秋季雨天注意排水,以防畦面積水。越冬前灌水防寒,即灌即排,不漫灌。前期小苗追肥可以幹施,苗大後追肥結合灌水,每 667 m2施 用 芭 田 復 合 肥 80~100kg ,一般追肥3~4次。

5  病蟲害防治

菜心病蟲害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以農業和生物物理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方法,採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輪換使用不同作用機制的農藥,延緩有害生物的抗藥性,嚴格遵守農藥的安全間隔期。整個生長期病害主要有軟腐病、病毒病、炭疽病、霜黴病等。蟲害主要有小菜蛾、菜青蟲、斜紋夜蛾、黃曲條跳甲等。

5.1  生物物理防治

在生物防治中,充分利用天敵瓢蟲等防治蚜蟲和紅蜘蛛等。物理防治蚜蟲和飛蝨每667m2掛30~40塊黃板。晚上利用紫外燈誘殺蛾類等。有條件的菜農可以用防蟲網防治各類害蟲。

5.2  化學防治

化學防治儘量採取預防為主,儘量選擇使用對天敵殺傷力小的農藥,創造有利於天敵生存的環境,以防控病蟲害和用藥物安全為目標。如果發現病 蟲 害,打 早 打 準,連 片 防 治。軟 腐 病 用72%農用鏈黴素1 000~4 000倍液或46.1%氫氧化銅1 500倍液。病毒病用20%病毒 A500倍液或 2% 氨基寡糖素水劑 600 倍液等。炭疽病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500~700倍液等。霜黴病用800倍疫霜靈、60%百泰1 000倍液或80%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黃曲條跳甲用5%啶蟲咪乳油或0.5%印核素殺蟲劑等。小菜蛾、菜青蟲、斜紋夜蛾用500~800倍蘇雲金桿菌或1.8%阿維菌素乳油3 000~5 000倍液等。

6  及時適時採收

菜心以菜薹「齊口花」為採收標準,即頂葉與花蕾齊高,莖葉鮮嫩為標準,頂葉到根基部長約15~20cm 。在隆安縣菜心1年可以種植收穫8茬。早、中熟品種分4~5次採收,晚熟品種分6~7次採收。一般在清晨進行採收,採收時基部一般留 2~3 片葉,利於側芽生長採收,切口要求平整。每次及時採收粗壯的菜心,要求大小、長短均勻一致,餘下菜心生長達到採收標準後再採收,直到採收完畢。

7  經濟效益

隆安縣在「企業+基地+貧困戶」的生產銷售模式帶動下,菜心既可內銷,又可出口。 667m2年平均產量達3 500kg 以上,按照菜心年平均價格5.0元·kg-1 計算,年平均收入共17 500元,除去前期成本投入農藥、人工和肥料等每667m2約1 000元的費用,年淨收入為16 500元,為山區貧困戶增加了收入,也為該縣貧困戶脫貧致富探索出一條途徑。

相關焦點

  • 優質高產菜心種植技巧:掌握2個施肥方法,菜心增產又提質
    前面我們講過菜心的種植技術,今天我們來講一下菜心要高產,應如何施肥。菜心是速生蔬菜,生長迅速,生長期短,生長量大,再加上根系淺,吸收能力差,種植較密,對肥水的要求比較嚴格,所以必須加強肥水管理才能獲得優質高產。
  • 濰坊玉泉窪:蔬菜種植立體化 一年收穫16茬
    坊子區玉泉窪種植專業合作社,運用現代科技改造傳統農業,使蔬菜一年能種16茬,種植空間也從地面向空中發展,給農業插上了科技的翅膀。「這是我們利用三年時間研發成功的『智能種植床』,一年可以種植蔬菜16茬。靠著這項技術創新,我們這些大棚畝產值能超過100萬元。」坊子區玉泉窪種植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總經理、坊子區窪裡村黨支部書記劉向東介紹。
  • 坊子區窪裡村:蔬菜種植立體化 一年收穫16茬
    坊子區玉泉窪種植專業合作社,運用現代科技改造傳統農業,使蔬菜一年能種16茬,種植空間也從地面向空中發展,給農業插上了科技的翅膀。「這是我們利用三年時間研發成功的『智能種植床』,一年可以種植蔬菜16茬。靠著這項技術創新,我們這些大棚畝產值能超過100萬元。」坊子區玉泉窪種植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總經理、坊子區窪裡村黨支部書記劉向東介紹。走進坊子區窪裡村玉棵松數字農業產業園的有機蔬菜智慧工廠,10層立體化盆栽種植讓濰坊日報記者眼前一亮。一層一層的立體化種植架上長滿了各種各樣的盆栽葉菜。
  • 涼州:一年如何種出四茬西瓜
    【專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原標題:涼州:一年如何種出四茬西瓜  記者 房惠玲 實習生 孫晶  「一年四季都不閒,面朝黃土背朝天,春夏秋冬種西瓜,四季都賣好價錢。」這是位於我省河西走廊武威市涼州區大柳鎮瓜農們生活的真實寫照。
  • 廣西花生—糯玉米—連州菜心周年輪作栽培技術
    花生、糯玉米及連州菜心周年輪作栽培模式既解決了糧油問題又充實了「錢袋子」,對打贏脫貧攻堅戰、鞏固脫貧成果及助力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 現將花生—糯玉米—連州菜心周年輪作栽培技術總結如下。1 茬口安排花生、糯玉米及連州菜心一年三熟栽培,季節緊張,合理安排各季茬口尤為重要。
  • 壩區產業引領,福泉優質蔬菜遠銷粵港澳
    近年來,福泉市在推進振興農村經濟的產業革命中,緊扣「八要素」要求,精準定位產業、引領專業隊伍、拓寬產銷渠道,著力打造特色品牌,讓綠色無公害優質蔬菜走出山區,遠銷廣州、香港等地,促進群眾增收致富。初冬時節,福泉市鳳山鎮金鳳村金鳳壩區仍然一片生機盎然,成片的綠油油的菜心長勢正好,村民們正在地裡忙著採收,技術指導員在一旁耐心指導。金鳳壩區共709畝,土質好,透水性強,為發展生長周期短、銷售市場廣的菜心、豆苗等蔬菜提供了優質條件。
  • 菜心種植很簡單,下面方法要牢記,產量會提高
    現在給大家說的就是關於種的時間還有方法。第一方面就是什麼是菜心?這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蔬菜,買回家之後就把新鮮的比較嫩的葉子摘下來,然後就可以直接炒著吃了,如果再加點大蒜口味就會更好了。菜心還有一個名字叫做菜薹,屬於一,兩年生的草本的植物的一種,這是我們國家的南方地區特別產的一種蔬菜,一年中每個季節都是可以種的額,現在各地都有栽培的。1.有哪些品種的菜心?按照生長期的不一樣,還有栽種的季節不一樣,可以分為早些成熟,中期成熟還有晚點熟的種類。
  • 菜心怎麼種植?學會以下幾個方面,保證種出的菜心脆嫩可口!
    直到現在菜心也是非常的受大家的歡迎,不僅是在我們國內市場銷售的比較不錯,更是我國出口港澳地區和東南亞的重要蔬菜之一,所以說菜心的經經濟價值十分的高,是非常適合農民朋友選擇種植的。那菜心怎麼種植?學會以下幾個方面,保證種出的菜心脆嫩可口!
  • 農村有種作物,一年種植兩茬,可製成脫水蔬菜,曾是高端貢品
    農村有種特色作物,寒冬臘月露天移栽不怕凍,生長期4個月左右,一年可種植兩茬,可製成脫水蔬菜,成當地農民發家致富的特色農產品。寒冬臘月,一年當中最冷的季節,即便是勤勞的農村人,這個季節大多數也都待在家裡圍著火爐貓冬,然而,在亳州市沙土鎮陳莊村的一處農田裡,村民劉正新夫婦正半蹲在那裡,將一棵棵嫩綠色的幼苗移栽到土壤裡。
  • 河南麥壟套種花生規範化種植技術
    河南麥壟套種花生規範化種植技術任春玲為解決河南省北部傳統麥壟套種花生不能機械化播種、種植不規範、田間結構不合理等突出問題,多年來在農業農村部和全國農技中心重點新技術試驗示範項目的支持下,河南省經濟作物推廣站集成了麥壟套種花生規範化種植技術,在全省豫北、豫東地區得到大面積示範
  • 菜心之王——增城遲菜心上市啦,教你如何識別正宗增城遲菜心!
    增城遲菜心是遠近馳名的冬種優質蔬菜品種,素有「菜心之王」、「菜品之冠」的美譽。
  • 農村有種懶人種植模式,一年只種一季,收入與兩季差不多
    最近通過皖北農村的「草根形象」發現,麥茬後的玉米還沒有完全成熟,但部分土地已經深度耕種,準備下一季種植。在農村,很多年輕人選擇外出打工,家裡的土地一般都是用最簡單的方式種植,比如一年兩季種小麥玉米。這種方式特別適合收割機養殖,留在農村的老年父母很容易應付。
  • 它年用量2500噸,一年收3茬,4年一個高價節點,種植前景看好!
    湖南、湖北、山東部分地區也有種植。多用種子繁殖,一年四季均可播種,其中第一年產量略低,第二年產量最高,三到四年後開始衰老,單產降低,須重新播種。河南產區頭茬每年5月10日左右採收,比安徽產區早一星期左右,採收所採用的設備,使用半枝蓮收割機採收,一年收3-4茬,頭茬貨質量上質量為佳,頭茬量佔總產量的50%上下。
  • 清徐:200畝廣東菜心開採上市
    清徐:200畝廣東菜心開採上市 2020-05-06 18: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人工種植艾草效益及艾草種植技術
    人工種植艾草效益及艾草種植技術據測產情況看,第1 茬產量為3 750 kg/hm2,每公頃效益22 500 元左右,艾莖產量3 900 kg/hm2,每公頃效益9 000 元左右,全年可收穫2~3 茬,預計每667 m2 效益可達4 000 元 。
  • 彭陽縣2020年一年生優質牧草種植實施方案
    村集體集中連片種植青貯玉米和甜高粱項目,實行申報制,提供齊全的土地流轉手續或經鄉鎮政府確認後實施;對外縣(市、區)企業在我縣境內無養(種)植及飼草加工等經營實體的,禁止申報種植青貯玉米、甜高粱。 (二)組織實施。
  • 市面上菜心賣得這麼貴,都賣8元一斤了,種植一畝利潤收入多少
    菜心是我們常見常吃的一種蔬菜,品種有很多種,菜心品質柔嫩,味甘,而且營養很豐富。在我國南方,一年四季均可種植,因為南方氣候溫暖,比較適合菜心一年的種植生長。在市面上菜心價格也貴得驚人,都賣8元一斤了。那麼,種植一畝菜利潤收入多少呢?下面為大家分析。
  • 這3類蔬菜買一次夠吃一年!家裡就能種,吃完一茬又一茬!
    陽臺的空間有限,可能還承載著休閒、晾曬等多種功能,能供種菜的空間就更小了,所以小陽臺要儘量選擇可以「擠」在一起種的蔬菜,比如韭菜、芹菜、香菜、蔥。韭菜,很容易種植。只要有肥沃的土壤,充足的陽光和水,它們就能長得很好,而且割完一茬又一茬,在陽臺上種上幾盆,就可以吃很久。
  • 63個特色菜心亮相大灣區菜心文化節
    展示推廣會以田間展示蔬菜新品種、新技術為主,結合開展大灣區菜心文化嘉年華活動、「乾農杯」蔬菜主題攝影、科普嘉年華、扶貧對接、種業交流洽談、鮮蔬現場品嘗、種企與農民交流互動、產品展示、市農科院建院60年成果展等。茄果類、瓜類、葉菜類、豆類、特色盆栽蔬菜、特用玉米等合計1035個蔬菜新品種亮相推廣會。蔬菜新品種齊齊亮相。
  • 農民種植一種蔬菜,一年內種植三茬,3畝收入18000元
    農民種植一種蔬菜,3畝收入18000元,值得借鑑嗎?「芹菜畝產在6000多斤,一年內可以種植三茬,平均每畝收入6000元以上,特別適合當地種植。」村裡的楊大嫂高興地說道,她今年種植3畝溫室大棚芹菜,按照目前每斤一元的行情,預計3畝芹菜能夠給她帶來18000元的經濟效益,讓她感到很滿意。芹菜屬於傘形科植物,它含有較為豐富的蛋白質、胡蘿蔔素、B族維生素、碳水化合物等微量元素,是人們生活中經常常吃的蔬菜,其具有降低血壓、健腦鎮靜、平肝清熱、祛風利溼的作用,深受人們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