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貓體型碩大為什麼剛生出來的熊寶寶特別小呢?

2020-12-23 農民郭良課堂

首先,新出生的大熊貓長什麼樣子:剛出生的大熊貓體重僅100克左右,和兩個雞蛋的重量差不多。她們身上粉粉嫩,光溜溜得,有個小尾巴,尖尖的頭,兩隻眼睛長時間閉得很緊。約一至二個月後,它們的眼睛慢慢張開,身上也逐漸長出黑色和白色的毛髮,而三個月後,也就是在小熊貓學爬行的3個月後,它們變得有點像大熊貓。

大概到過成都大熊貓繁育基地的朋友都知道,新生的大熊貓一般是不讓人參觀的,一方面是因為大熊貓媽媽和幼崽們不能分離,另一方面新生的大熊貓身體虛弱,需要人悉心照料。一隻成年大熊貓的體重可以達到200斤,幾乎是一隻新生大熊貓(0.2斤)的1000倍,北極熊和大熊貓同屬熊科,但北極熊媽媽的體重只有新生大熊貓的400倍。對哺乳動物來說,母體體重與新生兒體重的比率平均為26:1,而對人類則為20:1 (按母親120斤,新生兒6斤計算),因此,大熊貓的確是哺乳動物中的一個特殊例子,與之相似的只有袋鼠,成年袋鼠則重約100斤,而剛出生的小袋鼠則重約5 g (0.01斤)。

新出生的大熊貓為什麼長得這樣?有些人戲稱大熊貓從出生到長大是一個「如何讓小老鼠變成大貓咪」的過程,雖然是玩笑話,卻又十分形象。新出生的大熊貓有其獨特之處,歷來受到動物學家的高度關注,但卻無定論,其中一句話說:「新出生的大熊貓其實都是早產兒」。

通過對夭折的熊貓寶寶進行研究,動物學家們得出了這樣的結論:上世紀80年代,在美國華盛頓史密森國際動物園出生的5隻熊貓,不幸的是,它們都未能順利地成長並在出生後不久死去,它們的骨骼標本仍然保存在動物園的庫房裡,其中兩隻寶寶的骨骼保存得很好,成為罕見的研究資料。

通過掃描兩隻熊貓幼崽的頭骨,研究人員發現,與其他許多哺乳動物的幼崽相比,特別是與灰熊、北極熊和棕熊同科的熊貓幼崽,熊貓寶寶的骨骼顯示出明顯的「發育不完全」。這就是說,儘管熊貓寶寶是「足月出生」,但他們的骨骼不夠健全,器官功能不夠完善,新陳代謝能力不強,就像一個早產了約3個月的嬰兒。

那就可以解釋另一種現象了,大熊貓媽媽在幼崽出生後的最初幾個月,基本上是寸步不離地照顧寶寶,每次走到寶寶嘴裡,還需要舔舐寶寶的身體,只有這樣,才能讓幼小而虛弱的大熊貓寶寶活下來。

還有就是大熊貓曾經瀕臨滅絕,部分原因是它們即使已經交配受孕,也會在環境惡劣時自行終止妊娠。此外,由於產道狹窄,熊貓難產,幼崽成活率也較低。

為一個奇特的物種,大熊貓在世界上並沒有多少動物能從以肉食為主的雜食轉變成食草為主的食草動物(除了像北極熊這樣的少數物種,它們多是雜食動物,當食物充足時,它們會吃肉,當食物不足時,它們會吃果子),大熊貓和其他許多食草動物一樣,主要靠竹子維持生命,竹子的營養無法與肉食相比,因此大熊貓一天中大部分時間都在吃,吃了又很快拉出來,對竹子的消化能力很差。

然而益處在於,在某些地區,竹子這東西到處都有,但人類活動對資源的需求相對較大,修建的公路橋梁等也會造成大熊貓種群的分裂和交配繁殖圈的縮小,導致不同的種群難以進行基因交換,區域內的種群會面臨近親繁殖等問題,再加上大熊貓自身生殖系統的特點,曾使大熊貓瀕臨滅絕。在退耕還林和工程建設過程中,由於更加重視環境保護,野生大熊貓的數量雖然有所恢復,但數量不到35000隻。

這隻熊貓的幼仔很小,甚至只有成年熊貓體重的四分之三,剛出生的幼仔體重在100-200克之間。如今網絡發達了,也許很多朋友看過熊貓分娩的視頻,在出生前十多個小時,由於小熊貓從產道中跌落已經讓它非常痛苦,在產道中非常狹窄,產道狹窄很容易造成生產困難,小熊貓長時間在產道中被產道肌肉擠壓,會引起缺氧等不良後果,而且小熊貓的產道也會因為受驚等因素,導致產道緊張收縮,小熊貓的排卵困難,小熊貓在產道中長時間被產道肌肉擠壓會引起缺氧等不良後果,還會增加胎兒的死亡機率。

而小熊貓在生產過程中也會因受驚等因素,導致產道緊張收縮,小熊貓的排出延遲,也會導致小熊貓的缺氧,導致幼崽成活率降低。隨著演化,大熊貓逐漸適應了這一特點,已經是在幼崽較年輕時試著生下的,但問題是,幼崽太小,母親體內發育不足,還是會增加幼崽死亡的機率。

所以根據統計,人工繁殖的大熊貓幼崽存活的機率約為90%,野生大熊貓生存的環境遠比人工環境殘酷,幼崽的生存機率更低。小熊貓對產道特性的適應有助於提高其存活率,但也會遇到新的問題,導致野生大熊貓幼崽存活率較低,難以達到維席種群的「代謝」。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大熊貓那麼肥大,生出來的孩子卻像只「小老鼠」?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說起我們的國寶大熊貓,大家腦海裡一定會浮現起它圓滾滾的樣子,可以說我們的國寶顏值還是很高的,如此可愛的樣子讓人看了都覺得歡喜。
  • 為什麼萌萌的大熊貓體積那麼大,生的寶寶卻那麼小呢
    大熊貓可以說是全世界關注的焦點,因為它們在我國是獨一無二的,所以它們是我國極為珍貴和受保護的動物,而且數量非常少,由於其可愛的外觀,它吸引了很多人,被圈養的大熊貓每一個都具有獨特的個性,它們在日常生活中除了睡覺就是吃東西,生活的非常舒適,竹子是大熊貓最愛的食物,它們的飲食基本上與竹子不可分割
  • 大熊貓體型胖乎乎的,為什麼產下的幼崽,卻像只「小老鼠」
    熊貓被稱為「活化石」和「中國國寶」,這種動物有著可愛的縮影,據說熊貓每天吃一半以上的時間,成年熊貓每天吃25斤左右的竹子,但是熊貓的體型比較豐滿,為什麼熊貓寶寶會像「小老鼠」一樣出生呢?成年大熊貓身長1.5米左右,體重200斤左右,在我們人類中已經是肥胖體型,但是,人類產下的幼崽在2500克~ 5000克左右,熊貓產下的幼崽只有100克~ 200克,就像沒有毛的老鼠,熊貓是矮胖的體型,生下的孩子差距如此之大,是因為熊貓是早產。
  • 大塊頭的大熊貓,生下的寶寶為何卻如此迷你?
    研究表明,大熊貓的受精卵延遲著床,且在1個月內完成發育,導致出生時骨骼發育不完全。 剛出生的大熊貓寶寶令人印象深刻——它們粉嘟嘟的身體就像家貓幼崽,體重大約只有母親的九百分之一。
  • 為什麼熊貓看起來那麼大,生的寶寶卻那麼小?真相讓人哭笑不得
    對於大熊貓想必很少人會覺得陌生吧,大熊貓這種生物在地球上存在的時間可以說也非常久了,它身為我們國家特有的動物,不僅受到我們國家人們的喜歡,而且受到全世界人們的關注與喜愛,大熊貓本身是一種非常有實力的動物,不過它卻僅僅靠賣萌便徵服了眾多人類,大家都知道大熊貓有著非常龐大的身軀,它可以長到1.8米,並且它的體重可以達到180千克,屬於重量級的熊類,但是卻很少有人知道如此龐大的大熊貓為什麼生出來的寶寶體型非常小
  • 沒有人知道大熊貓寶寶出生的時候為什麼那麼小
    大熊貓寶寶生下來就很小,而且發育也不發達,沒有人知道是為什麼,而且主要的理論也被證明是錯誤的。根據一篇剛剛發表在《解剖學雜誌》上的論文所稱,食肉動物——包括所有的熊、狗、貓、浣熊、黃鼠狼和海豹等哺乳動物,在其他物種中一般都偏小型、虛弱、無毛和失明。
  • 大熊貓身高一米八,體重180公斤,為何幼崽卻像只「小老鼠」?
    在我們大多數人的印象裡,大熊貓就是蠢萌的代名詞。然而在野外環境下,大熊貓可是當之無愧的「食鐵獸」。目前人們發現體型最大的大熊貓,身高能達到1.8米,體重能達到180公斤。可以說大熊貓是名副其實的龐然大物,然而大熊貓有一個生活習性很奇怪,那就是大熊貓的幼崽剛出生的時候,簡直像一隻沒毛的小老鼠一樣。而我們觀察自然界的其他熊類,比如西伯利亞棕熊。西伯利亞棕熊大小和熊貓類似,但它的幼崽出生的時候體重大概是500克,而大熊貓的幼崽體重只有一兩百克。熊類的幼崽剛出生的時候都很小,但熊貓的特別小。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 棕熊和熊貓體型差不多,為什麼我們都喜歡熊貓而不是棕熊呢?
    棕熊和熊貓體型差不多,為什麼我們都喜歡熊貓而不是棕熊呢?熊貓和棕熊雖然說兩個物種只有一字之差,但在人們心中的印象可不僅僅是一個字那麼簡單。多數人都喜歡性格溫和而又圓呼呼的大熊貓,而對於兇狠有十分高大的棕熊人們估計只剩害怕了。
  • 因吃不到新鮮竹子,將提前被送回國,大熊貓最早為何要吃竹子呢
    這兩隻大熊貓是由2014年到達加拿大,而按照兩國的協議,應於2023年再歸還中國。如今為了它們的健康考慮,將在今年下半年時間送還我國。並且它們產下的兩隻熊貓幼崽,也將被一起送回。每當提起國寶大熊貓的時候,總會想起它們嬌憨逗趣的模樣,再加上大熊貓們對人類,尤其是飼養員總是充滿了依賴感,所以儘管知道大熊貓並不像它們表現出來的那般和藹,卻還是會忍不住想要親近它們。
  • 四川是我國大熊貓基地,問題來了:為啥大熊貓幼崽只有丁點大呢?
    大家在四川大熊貓基地看到大熊貓寶寶時有沒有疑問:為什麼大熊貓寶寶只要定點大呢?大熊貓寶寶出生時非常小,而且發育不發達。沒有人知道原因,而主要的理論知識被證明是錯誤的。根據《解剖學雜誌》上發表的一篇新論文,食肉動物——哺乳動物中的一種,其中包括熊、狗、貓、浣熊、黃鼠狼和海豹等等,當它們來到這個世界時往往體型小、虛弱、無毛、失明。特別是熊會生下非常小的幼崽。
  • 為什麼老虎獅子碰到大熊貓不攻擊?看完大熊貓的來歷明白了
    要知道,大熊貓這樣的體型在動物界也算得上是比較高大的動物了,而高大的動物往往性格都不怎麼好,所以,人們想要親近大型的動物都有點發怵,怕被攻擊。可是大熊貓基本不會主動攻擊人類,如果你跟它們相處好了,會非常粘人,可以說大熊貓是大型動物中的奇葩。大熊貓受到人們的關注越來越多,很多人開始研究大熊貓的一些歷史。
  • 熊寶寶太粘人所以要被安樂死?網友們被這背後的邏輯氣哭……
    就在這時,有眼尖的遊客發現,有個圓滾滾黃唧唧毛茸茸的小東西,從距離滑雪場不遠的樹林裡慢悠悠地爬了出來。它越來越近越來越近……大傢伙兒定睛一看,這…居然是一頭棕熊!!!這玩意兒可不得了啊。雖然名字叫棕熊,但它的毛色通常偏灰褐色,體重通常在130到700公斤之間,體長最高可達3米。
  • 熊貓寶寶出生時為什麼這麼小?
    我們的國寶大熊貓,備受世人喜愛。Peishu Li記得他19歲還是美國杜克大學學生第一次看到熊貓寶寶出生時的情景,那是在生物課教授Kathleen Smith的一段視頻中。Li說:「這就像是從自動售貨機上裡出來的軟糖一樣。」
  • 大熊貓最喜歡吃的食物是什麼呢?不是竹子也不是竹葉
    作為我國的國寶,大熊貓憨態可掬的形象可謂是深入人心了。我們知道,大熊貓是主食是竹子,但是實際上大熊貓應該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肉食性動物,直到今天,大熊貓的消化器官仍然保留著食肉動物才有的特點,比如說他們的消化道非常短,而且沒有盲腸。那麼大熊貓最喜歡吃的食物是什麼呢?
  • 為什麼大熊貓天天吃竹子,還會那麼胖?飼養員一語道出內幕
    「胖」是現如今的人類最經常討論的話題之一,尤其是女性最喜歡討論的話題,在很多女性看來沒有贅肉,擁有苗條的身材是一件非常棒的事情,可是卻偏偏有一些人哪怕只吃素食不吃肉都會變胖,那麼為什麼人們只吃素食也會變胖呢?
  • 野生大熊貓可能自己遷徙到國外,成為其他國家的動物嗎?為什麼?
    大熊貓之所以能夠成為我國的「國寶」,「我國獨有」這個因素非常的重要。眾所周知,動物與植物最大的區別之一,就是動物可以自由的行動,而植物只能待在原地。那麼,大熊貓有沒有可能自己遷徙到鄰國去,打破「我國獨有」的分布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從兇猛「食鐵獸」到賣萌為生的國寶,大熊貓到底經歷了什麼?
    「本文章已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說到大熊貓,我們就會在腦海裡浮現出一隻黑白相間,圓滾滾的身子,抱著竹子在吃的憨憨的樣子。熊貓是中國的國寶,活化石,因為它可愛的外表深受人們的喜愛,但是沒想到大熊貓在以前可是一種連鐵塊都能咬碎的動物,那麼從兇猛「食鐵獸」到賣萌為生的國寶,大熊貓到底經歷了什麼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大熊貓其實屬於食肉動物,毛髮為黑白兩種顏色,體型龐大,體重能達到一百八十公斤左右,所以大熊貓看起來總是圓滾滾的。
  • 為什麼「大」熊貓出生時那麼「小」?看看這個研究怎麼說
    那麼,細心的讀者有沒有看過剛出生的大熊貓的模樣呢?實際上,大熊貓出生時的體型十分的幼小,其重量往往只有100克左右,相當於一塊黃油!為什麼「大」熊貓出生時那麼「小」呢?在今年的12月2日,國際著名解剖學SCI期刊《Journal of Anatomy》在線發表了一篇研究發現,熊貓是傳統大自然規則的一個例外,即使是足月的小熊貓,它們的骨頭外觀也很像早產幾周的小狗的骨頭。
  • 統編教材三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習作「國寶大熊貓」指導及範文
    有了這些知識儲備,我們就開始寫作文了,怎麼寫呢?第一,先確定好寫作思路,你想選擇有關大熊貓的哪幾個方面來寫。題目叫」國寶大熊貓「,所以大熊貓的外形,它為什麼是我國的國寶,是一定要交代的,而且這還是這篇作文的重點。其他的方面,選自己感興趣的就可以了。
  • 獅子老虎為什麼不攻擊大熊貓,都是食肉目動物誰怕誰
    有網友問:老虎和獅子為什麼都不敢攻擊大熊貓?其實,對於這樣的問題根本沒必要回答,不是獅子老虎不敢,只是大家都是道上混的,要是不小心肉沒吃到還把自己搞傷了實在是劃不著,畢竟大家都是食肉目的大型哺乳動物。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大家生活的地域不同,見面機會較少,就像北極熊為什麼不吃企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