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運營商取消漫遊費 想當年打個長途電話得「鑽桌子」

2020-12-14 北晚新視覺網

對趙本山小品熟悉的人,應該能記得這樣一句臺詞:「Hello啊,飯已OK了,下來密西吧!」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國內通訊業還不發達的時候,這應該是人們理想中生活的樣子,當時還流行著一句話,叫做:樓上樓下,電燈電話。時代變遷,今年兩會期間提出,我國將全面實施取消手機國內長途和漫遊費,讓不少人感嘆,以後打電話更便宜了。

1988年的東單電話局/北京日報資料圖

新一代的年輕人或許還不能理解這種心情,畢竟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各種通訊工具層出不窮,微信、視頻更是不在話下。但對於那些從通訊不便利年代過來的人,電話,永遠是其心中抹不去的記憶。

「大點兒聲,我聽不見」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北京市民想往外地打電話,都得跑到西單的北京電報大樓或大一點的郵電局,路途遠不說,線路還非常繁忙,經常堵塞。

有一些生意人經常要和外地廠商聯繫訂貨,都只能依仗郵電局裡那部天天排著長隊的長途電話。芝麻君(ID:ZhimajiangNews)聽一個朋友說,1989年,他要和廣州的廠商訂貨,到郵電局辛苦排了一天隊,人家下班了還沒挨上號,第二天又起大早去排,結果好不容易挨上號了對方卻始終佔線。等第三天終於接通了,人家卻說貨已經被訂光了。

當時的電話線路用的都是銅線,通話距離長了就會聽不清楚,別說是省外了,有人給郊區親戚打個電話,急得都能鑽到桌子底下大聲喊。

因此,郵電局裡經常是人聲嘈雜。年過六旬的趙先生至今都記得,他1984年到北京出差時在北京站郵電局給家人打電話時的場景:

營業廳裡擠滿了人,可是北京打往山西的線路只有1條,打了一個半小時也打不通。通話質量很差,打長途電話像吵架,喊破了喉嚨,連房間外面的人都被吵得受不了。營業廳裡裡外外,為打電話吵架甚至打架的事常有。話務員耳朵上戴著大耳機,脖子上掛著俗稱「牛角」的話筒,一天下來也很辛苦。

當時,正在《北京日報》擔任美術編輯的著名漫畫家李濱聲,還繪製了一幅名為《愚公新課》的諷刺漫畫,反映的就是北京46局電話打不通的現實。


李濱聲創作的漫畫《愚公新課》/北京晚報圖

市民反映的問題,電信局也都清楚,內部還總結了個說法叫「四害」:錯號、串話、掉線、雜音。

據說當時有位老太太給在日本的兒子打國際長途,等半天好不容易接通了,卻聽不清對方在說什麼,急得這邊「餵」了半天,一句正經話也沒說成,可掛了電話一看話費單,老太太急了:460元!這在當年絕對是天價了。

「302!江路電話!」

「302!江路電話!」這是嚴歌苓小說《繼母》開篇的一句話。

上世紀八十年代,公用電話走進了人們的視野。胡同口、小區院子裡的一部電話負責著一片街坊。大爺接到電話,就在專用的小本上記下門牌號、找誰、回電號碼,然後去通知街坊。距離近的,乾脆就喊一嗓子,通知對方下來接電話。一個電話5分錢,雖說不便宜,但確實方便了不少。

當時的感覺就是,一條胡同像一個大家庭。


影視劇中的傳達室電話

與此同時,1982年中國的第一批投幣式公用電話也出現在北京市東、西長安街等繁華街道,共22個投幣式公用電話亭。這種電話的出現為人們提供了更大的便利,即使在路上遇到急事,也能在短時間內和別人取得聯繫。不方便的是必須用硬幣才行。

北京街頭廢棄的投幣電話/北晚新視覺供圖

1988年,更為方便的磁卡電話在北京露面,此後人們只要帶著一張磁卡就能在街上打電話。


90年代初期北京街頭的插卡公共電話/北晚新視覺供圖

到了1994年,北京市共有磁卡電話330部,雖然安裝的場所有限,但受到不少人歡迎,當時電信管理部門發行的電話磁卡就達到了270萬張。

「有事打我家裡電話!」

七八十年代,家庭固定電話開始嶄露頭角,但數量很少,絕大部分是領導幹部家因工作需要由單位出資安裝的。據當時電信局副局長尹世泰回憶:

早期要想裝電話得看級別,司局級以上領導幹部才能申請在家裡裝電話。可是那時候線路太少,北京那麼多領導都只能排隊等著,託關係找人批條的事情太常見了。
……

拖上幾個月到半年是常有的事兒,有個別用戶三五年都沒裝上電話的事情也發生過。

芝麻君(ID:ZhimajiangNews)也曾看一個電話安裝員的回憶記錄,其中講到:

1985年以前,普通居民家根本裝不起電話,一方面電話線路「推進」緩慢,一方面裝機費也太過昂貴。為了早點裝上電話,很多單位對裝機工實行車接車送,完了還要送幾盒煙表示「感謝」。郵電局為此曾規定嚴禁「吃拿卡要」,違者開除。

所以說,當時裝一部電話真是不容易呀。

除此之外,那時候的電話安裝費也是相當貴。九十年代初,裝一部家庭電話都得花費三千多塊錢,當時的工資一個月也就一百來塊。芝麻君(ID:ZhimajiangNews)聽一個朋友說,她家1994年安裝的第一臺電話,共花費了3038元,包括2800元的初裝費和238元的電話機費。

按照這個標準,不禁聯想起之前在微博上看到,有網友說自己家在1986年就裝上了電話,那得是多大的「土豪」啊。

這裝上電話的第一件事就是通知所有親朋好友———「有事打我家裡電話」,還有人會在名片上印「宅電」,出去遞名片的時候「倍兒有面兒」!

當時的街坊鄰居關係也好,誰家裝了電話,一般都會借別家使用。尹世泰就曾說:「我剛當上副局長不久,單位宿舍樓裡只有我和黨委書記兩家裝了電話。這下可好,我們兩家幾乎成了樓裡的傳達室。」

「有事兒您呼我!」

「有事兒您呼我!」1986年,北京開通了第一家尋呼臺126臺。90年代以後,腰挎BP機逐漸成為一種潮流,BP機一響,人們就迫不及待地直奔公用電話亭。不少人至今還記得北京尋呼臺當年那個名句:聲聲百斯特,遙遙兩心知。


北京日報資料圖

BP機也叫尋呼機,剛開始只能顯示號碼,發展到後來,還能顯示信息。一臺尋呼機不會太貴,通常賣幾百元,成為很多人的選擇。今天人們都迷戀「蘋果」,那個年代有臺摩託羅拉就是非常有面兒的事了,想必有人還記得那句廣告語:摩託羅拉尋呼機,隨時隨地傳信息。

 


吳興宏詩並畫

當時《北京日報》上還刊登了一首打油詩,充分展現了那個年代人們對資訊時代的嚮往:

對講機、大哥大,
BP機、加電話,
隨時隨地可通話。
談生意、傳佳話,
重時間、效益大,
資訊時代需要它。

「手持大哥大,走遍天下都不怕」

1987年,摩託羅拉公司推出了一款像磚頭一樣大小的手機,學名叫800兆行動電話,民間稱其為「大哥大」。這東西個頭不小,也有分量,厚厚的外殼包裹著零件,最上方有一塊小屏幕,下面是普普通通的數字鍵,還帶一根天線。

它的出現,讓人們隨時隨地接打電話成為了現實。當時還有句廣告詞叫做:「手持大哥大,走遍天下都不怕。」

1992年《北京日報》上的大哥大廣告

大哥大可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用的,一般拿它的都是大老闆或者是當年第一批下海淘金的中國股民。

九十年代人們的月收入從百元到一千不等,一臺大哥大都要上萬元,在黑市甚至高達5萬元,通話費也十分昂貴。


手持大哥大的人/北晚新視覺供圖

皇明太陽能董事長黃鳴曾回憶:

那個年代大哥大很少,只有港片裡邊的那些大佬才有。我當時剛創業,帳面上資金少得可憐。有一天,我向我媳婦借五千塊錢,加上帳面上的一萬三千多,買了一個一萬八千八的大哥大。


用大哥大打電話/北晚新視覺供圖

當時,誰要在馬路邊上拿大哥大大聲喊話,必然會引來羨慕的眼光;擁有者一到公共場所,一坐下來,必然是什麼話也不說、什麼事也不做,先把這大傢伙放在桌上,勝過千言萬語,絕對的顯擺!

不過,真正用過它的人就知道,這東西攜帶不便,信號不好,還有輻射,打電話時間長了都燙耳朵。1993年,《北京日報》還刊登了一篇文章,討論「大哥大會不會奪命?」

1997年底,北京每百戶城市居民家庭僅有6部手機。在此之後,大哥大價格不斷下降,也越來越普及。

再往後,通訊業的發展似乎被按下了快進鍵,從小靈通到黑白屏手機,再到彩屏手機、智慧型手機。一眨眼,今天幾乎人手一部智慧型手機。


地鐵上低頭看手機的人們/京報網圖

兩會期間,三大運營商稱將取消漫遊費,不少人表示,如今都不怎麼打電話了。

是啊,我們有了越來越薄的手機,有了微信、語音、視頻,即便身在異國他鄉,也能隨時隨地跟親朋好友「見面」、「聊天」,以前抓緊時間和家人噓寒問暖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但與此同時,好像又少了點什麼,鄰裡之間的熱鬧氣氛少了,人與人之間真正見面說話的機會少了,對信息的期盼勁兒少了……

未來,還會有更多的高科技、新設備,只是希望甭管到了什麼時候,人們之間的真情還能一如當初。

 

來源:芝麻匠通訊社

相關焦點

  • 取消長途費、漫遊費三大運營商業績承壓 聯通受影響最小
    例如,三大運營商推出的3G、4G套餐大多已不含長途費漫遊費了,但我國政府還提出今年全部取消,就因為還有不少這樣的老用戶。  通信觀察家項立剛也指出,現在的4G套餐都是長、市、漫合一,但提速降費是必須做的一件事情,而且做得非常有效果。「當然,這是以電信運營商大量員工收入沒增加為代價的,但這個代價給整個社會的經濟發展,尤其是網際網路經濟的發展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 9月1號起取消長途、漫遊費,對手機用戶是個福利,對電信運營商而言...
    我有個朋友在某電信運營商的市場部,最近,他經常和支撐、客服、新聞宣傳等相關部門的人一起開會,討論取消長途漫遊費的方案和宣傳口徑,現在方案都確定了,支撐部門正在緊鑼密鼓地開展系統改造工作,在八月底前取消手機的長途和漫遊話費。取消長途漫遊費,對很多用戶來說是個福利,出差或旅遊去外地再也不會捨不得打電話了。
  • 全國人民喜迎手機長途漫遊費取消
    三大運營商一齊發聲,表示從今年9月1日起將取消長途漫遊費。圖/新浪 手機長途漫遊費即將取消,然而我們卻很少打電話了。遲來的正義還是正義,但遲來的福利還是福利嗎?超過一分鐘,未滿兩分鐘,都得按兩分鐘算,可就浪費了錢。近日,三大運營商一齊發聲,表示從今年9月1日起將取消長途漫遊費,大發慈悲地為國人減負。有意思的是,很多人都是開著4G網絡或連著Wi-Fi看到這條消息的,爭分奪秒打長途的情景早已是前塵往事,手機上網的流量才是硬通貨。
  • 10月1日起,三大運營商全面取消手機國內長途和漫遊費!
    「 昨日上午(5日)李克強總理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宣布了一個大好消息:今年網絡提速降費要邁出更大步伐,年內全部取消手機國內長途和漫遊費,大幅降低中小企業網際網路專線接入資費,降低國際長途電話費。 」 總理話音剛落,三大運營商立即做出回應。
  • 三大運營商:10月起全面取消國內長途和漫遊費
    會上三大運營商表示,今年10月1日起將全面實施取消手機國內長途和漫遊費。   中國移動表示,10月1日起全面取消國內手機長途漫遊費。降低國際長途資費,下調重點方向直撥國際長途資費。下調「一帶一路」國家語音和流量漫遊資費,將「一帶一路」沿線全部64個國家和方向的漫遊語音資費下調至0.99元/分鐘。
  • 網友:三大運營商總算良心了一把,流量漫遊費終於取消了!
    三大運營商的這一舉動也獲得了網友們的紛紛點讚!以筆者為例,筆者之前訂閱的沃家總管500MB省內流量如今也已經變成了全國流量。上個月筆者恰好在省外出差了半個月,因此這沃家總管500MB的流量就完全沒用到,倒是把全國流量都花光了,還得買額外的流量包。如果這項政策早一個月執行,筆者這筆錢就可以省了。一、流量漫遊費取消後,資費會漲價嗎?
  • 今天國內三大運營商正式取消了手機漫遊費!
    漫遊費終於是取消了!從發稿時間也就是2017年的9月1日起,漫遊費正式退出歷史舞臺,國內三大運營商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都正式取消了漫遊費。從1994年開始收取,收了23年的漫遊費,終於告別了用戶。對於漫遊費,相信很多朋友都頗有微言,今天就讓我們來回顧一下這23年漫遊費的歷史,談談為何漫遊費會被取消吧。為何運營商要收取漫遊費?
  • 7月起流量免漫遊 三大運營商取消流量漫遊費
    7月起流量免漫遊 三大運營商取消流量漫遊費 日前,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都相繼發布公告稱為貫徹落實國家提速降費政策,自2018年7月1日起,取消流量「漫遊」費,新老用戶省內流量升級為國內流量(不含港澳臺)。
  • 三大運營商已取消流量漫遊費 但計費方式未調整
    中國移動7月1日起,已取消流量漫遊費;2015年初到2017年底,中國移動手機上網流量單價降幅約80%,累計惠及27.7億人次;2017年9月1日全面取消手機國內長途漫遊費,惠及客戶超過3億。此外,三大運營商都提到了進一步「提速降費」。中國移動中國移動表示,下一步,加強產品和業務創新,為老百姓提供更多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務,促進薄利多銷,讓客戶和企業切實受益。
  • 三大運營商已落實「取消流量漫遊費」 但計費方式暫未調整
    三大運營商已落實「取消流量漫遊費」 但計費方式暫未調整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8年07月03日 10:36 A-A+ ,取消手機流量漫遊費已全面落實。>  中國移動表示,下一步,加強產品和業務創新,為老百姓提供更多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務,促進薄利多銷,讓客戶和企業切實受益。
  • 三大運營商取消流量漫遊費 網民期待更多獲得感
    三大運營商取消流量漫遊費 網民期待更多獲得感 2018-07-037月1日起,國內三大運營商全面取消手機流量漫遊費。對此,網民紛紛點讚,認為政府力促三大運營商提速降費成效明顯,未來期待更多提速降費獲得感。  不少網民表示,這次免除流量漫遊費受益頗大,比上次取消通話漫遊費的感受還強烈。網民「劉先生」說:「太好了,我是經常出差的人,但套餐內的流量都是省內流量,出了省要另外花錢買全國流量,以後出差上網就不用再提心弔膽了。」
  • 三大運營商:已取消流量漫遊費 將繼續提速降費
    記者從三大運營商獲悉,取消手機流量漫遊費已全面落實。中國移動表示,1日起,已取消流量漫遊費;2015年初到2017年底,中國移動手機上網流量單價降幅約80%,累計惠及27.7億人次;2017年9月1日全面取消手機國內長途漫遊費,惠及客戶超過3億。
  • 中國移動取消國內長途和漫遊費
    3月5日,全國政協委員、原中國移動(微博)董事長奚國華在政協小組討論會上表示,堅決擁護取消國內長途和漫遊費,雖然三大運營商的利潤會因此下降,但取消之後可以拉動消費、增加就業和推動經濟。
  • 中國移動年底取消長途漫遊費 國內漫遊費或成歷史
    這也意味著,屆時,市面上將不會再有包含長途漫遊費的中移動號碼套餐。根據中國移動工作人員的介紹,目前已經開始取消一些套餐的長途漫遊費。  中國移動:我們對套餐有一個大的變動,就是取消這種漫遊費。就是兩個基本的套餐,歡樂套餐和長套餐有了變動。新推出的一個校園卡,現在也改為了全國性免費。
  • 省內流量漫遊費下月起消失 三大運營商取消流量漫遊費
    今天,三大運營商分別發布了關於取消流量「漫遊」費的正式公告。三大運營商表示,自2018年7月1日起,三大運營商將取消流量「漫遊」費。這是繼語音取消漫遊費後的又一惠民舉措。中國移動發布公告表示,為貫徹落實國家提速降費政策,自2018年7月1日起,中國移動取消流量「漫遊」費,新老用戶省內流量升級為國內流量(不含港澳臺)。詳情請諮詢客服熱線10086或當地營業廳,感謝您的支持!
  • 取消流量漫遊費、行動網路流量資費降低,提上三大運營商日程
    提速方面,中國的光纖寬帶和手機用戶數均位居世界第一,家庭寬帶速度在50兆及以上的帶寬用戶數佔寬帶用戶總數的70%以上,4G用戶數佔13億客戶的比例逐年提高,去年年底將近10億;降費方面,通過「提速不提價」,「流量不清零」、取消語音通話的長途和漫遊費等措施,電信用戶的資費也不斷下降。三年來,寬帶費用單價下降90%,移動客戶資費單價下降83.5%。
  • 三大運營商取消漫遊費後 最受益的可能是這些用戶
    6月22日,三大電信運營商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分別宣布將在7月1日起取消國內手機流量「漫遊」費,手機用戶的省內流量升級為國內流量(不含港澳臺流量),流量「漫遊」費進入歷史。
  • 7月1日,將取消流量漫遊費,以後三大運營商怎麼賺錢?
    總之一句話,人均使用流量正在快速增長,這也就意味著三大運營商在流量上很是賺錢。通過手機上網的流量達到154億GB,同比增長209%,佔移動網際網路總流量的98%。4月當月戶均移動網際網路接入流量達到3.41GB,同比增長154%。固定網際網路使用量保持穩步快速增長,1-4月固定網際網路寬帶接入流量同比增長52.6%。
  • 中國取消長途和漫遊費 掃描他國漫遊費怎麼收
    3月6日,在國新辦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三大運營商同時表示,今年10月1日起將全面實施取消手機國內長途和漫遊費。  手機漫遊費是2G時代的產物,收費依據源於1994年原郵電部發布的《關於加強行動電話機管理和調整行動電話資費標準的通知》,其中要求行動電話需收取每分鐘0.6元的自動漫遊費。在2008年,工信部規定主叫每分鐘0.6元為國內漫遊通話費上限。
  • 消費- 手機長途漫遊費取消移動手機打長途多少錢一分鐘
    手機聯繫是當下最便利的通訊工具,不過使用這個功能當然是要手機卡和話費流量來支撐的,如今手機長途漫遊費取消了,手機漫遊收費和在省內通話收費一樣了嗎?那移動手機打長途多少錢一分鐘?手機長途漫遊費歐洲議會、歐洲理事會以及歐盟委員會的代表今年1月31日就取消歐盟地區手機漫遊費用曾達成一致意見。並聲明,從今年6月15日起,歐盟地區的手機用戶在該地區內跨境旅行時使用手機接打電話、收發簡訊以及上網將不會被收取漫遊費用。手機長途漫遊費取消手機用戶在歐盟28個國家內打電話、發信息、上網按原所在國手機運營商資費標準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