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淳安縣全域土地整治吹響鄉村振興新號角

2020-12-25 人民交通網

人民交通網訊(通訊員張建飛王盼)作為助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促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抓手,浙江省杭州市淳安縣正按照「生態優先、保護優先、節約優先」的原則,大力推進楓樹嶺鎮下姜周邊區域及姜家鎮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作,吹響鄉村振興新號角。

農村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作,是利用土地開發整治平臺,挖掘佔補平衡和增減掛鈎指標,一方面藉此優化用地空間和布局、另一方面獲取較大的指標交易收益,實現區域基礎設施、產業項目順利落地,美麗鄉村、生態化建設資金得到充分保障的一項系統性工作。

浙江省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啟動實施百鄉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程。同時,省國土廳提出了四個重點目標:優化用地空間布局、大力開展農用地整治、規範推進建設用地整治、著力推進生態整治。

而結合淳安縣實際情況,在工作中,淳安縣主要從六個方面著手,對鄉村生態農業建設空間進行全域優化布局,對「田水路林村」進行全要素綜合整治,對高標準農田進行連片提質建設,對存量建設用地進行集中盤活掛鈎,對新農村和產業融合發展用地進行集約精準保障,對鄉村人居環境進行統一治理修復,達到整治村鎮,提升區域環境質量,整合資源,保障產業發展的目的,最終形成合力,推進鄉村振興。

在項目選址過程中,該縣以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原則,從後備資源摸底情況出發,選取土地整治資源豐富集中,產業發展潛力優良,鄉鎮高度重視村班子戰鬥力強的區域進行。

楓樹嶺鎮位於淳安縣西南部,距縣城48公裡、杭州市區180公裡,境內有縣道淳楊線橫貫東西,風常線貫穿南北。區域內地形地貌多樣,地形複雜,生態環境優美,自然資源豐富,有縣境磨心尖、楓樹嶺水電站、白馬盆地、白馬乳洞群、白馬紅軍牆、大源原始次生林等特色景點,是典型的浙西山區、庫區和革命老區。現有企業主要集中在小水電、制絲紡織、木材加工、石材開發、茶葉加工等行業,目前已經形成了茶葉、油茶、水果、筍竹、中藥材等為主導的農業發展體系。特別是作為浙江省四任省委書記的的基層聯繫點的下姜村,先後獲得「全國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浙江省「美麗鄉村」稱號,在全省鄉村振興發展中走在前列。

姜家鎮是杭州市首批「風情小鎮」、市級中心鎮,距縣城39公裡,依託縣域主幹交通「千汾」線,是淳安的旅遊副中心。區域內產業經濟穩中有升、量質並舉,已形成小標桃園、方盛樂園、悅水農業等依託高標準基地建設和現代化種植技術,高品質有機果樹熱銷市場。旅遊發展氣勢如虹、後勁十足,集水下古獅城文化展示、親水運動休閒產業、水上民俗體驗、涉水文創產業及養生健身產業五大功能於一體,並建成開放一批高端星級酒店、主題特色酒店、個性名宿項目(西坡民宿、文淵獅城主體藝墅、安麓酒店等)。

楓樹嶺鎮下姜村及周邊地區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項目整治範圍涉及下姜村、楓樹嶺村、白馬村等17個行政村,規劃面積約156平方公裡,預計可新增水田2000畝,新增旱改水500畝,新增建設用地復墾150畝。

姜家鎮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項目整治範圍涉及姜家村、獅石村等14個行政村,規劃面積約86.45平方公裡,預計可新增水田398畝,新增旱改水197畝,新增建設用地復墾330畝。

在規劃中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進行重點項目的規劃布局,規劃實施一批對鄉村振興、民生改善具有決定意義的項目。

楓樹嶺鎮項目以「紅色傳承」為核心,項目分為紅色傳承、基礎設施、環境提升整治、產業發展、消薄增收等五大類。一是紅色傳承,主要為下姜基層幹部培訓學院、薛家源碼頭建設、「四種人」首提地建設等。二是基礎設施,主要為楓常線改造工程、自來水引水及廠區建設、生態水電建設示範區等。三是環境提升整治,主要為楓樹嶺鎮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新建集鎮汙水處理站等。四是產業發展,主要為集智慧農業管理中心、農產品展銷中心、創業培訓中心為一體的楓樹嶺鎮綜合服務中心建設項目、下姜村4A級景區村莊建設500萬元、源塘獼猴桃莊園等精品果園發展提升等。五是消薄增收,主要為楓樹嶺鎮物業聯建房、楓樹嶺鎮建材市場等。

姜家鎮項目以「鮮花小鎮」為核心,項目分為鮮花小鎮建設項目 、百源經濟建設項目、農村「削薄增收」項目、美麗鄉村建設項目四大類。一是鮮花小鎮建設項目,規劃種植面積10000畝,配套建設用地500畝。二是百源經濟建設項目,引進現代農業,建設生態觀光園區,發展茶葉、有機水果、有機養殖、中草藥等特色產業。三是農村「削薄增收」項目,如村級物業樓建設,來料加工廠房建設。四是美麗鄉村建設項目,有序推進中,具體分為汙水運維、環境治理、立面改造、景觀節點亮化等工程。

在實施計劃中,該縣按照統籌規劃各類用地、保護優質耕地、合理開發低丘緩坡資源、集聚一定的空間規模的原則,引導人口向城鎮集中,工業向園區集中,使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作有序推進。

該縣一是積極推進建設用地復墾,合理開發利用騰退農村宅基地、村內廢棄地、空閒地,改造舊村莊、整合村莊建設用地空間,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二是挖掘土地開發潛力,促進耕地連片集中,提高耕地質量,優化耕地布局,推進生態造田造地,加強新增耕地景觀與周邊環境的融合。三是挖掘旱地改水田潛力,推進有條件的旱地改水田,特別是水源充足,基礎條件良好的旱地,完善農村道路以及水利設施等基礎,改善耕作條件,提高耕地質量。

該縣的土地整治與「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有機結合,有條件的村進行閒置和廢棄宅基地的盤活利用,強化集聚,騰挪發展空間,盤活城鎮存量建設用地,提高區域內用地節約集約水平。利用現有基礎提升改造,發展農旅商融合產業,激活特色產業發展活力。

該縣著力推進生態整治,優化調整林地、水域等生態用地布局,保護水源涵養地,實施生態環境整治修復。將整治與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和美麗鄉村建設結合。

淳安縣採取多種整治模式:首先採用「政府主導、部門聯動、村民自主、生態友好」模式。

政府鼓勵引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農民開展土地整治工作,將開展土地整治工作的決策權交給村集體經濟組織,真正實現「政府搭臺、群眾唱戲、百姓受益」。

其次採取「滾動實施」模式,採用「成熟一片,立項一片,滾動實施」的模式。有效控制工期。當年立項,當年驗收入庫,有利於資金回籠和周轉,凸顯整治效果。讓群眾看到整治後成效,有利於下階段整治工作的順利推進。

此外,還採用「生態文明與科學整治共贏」模式,將生態環境建設列為土地整治的重要內容,整治中堅持數量、質量、生態並重,採取綜合治理措施,加大生態環境建設投資力度,對土地整治結合景觀生態設計積極的探索。採取優先保護自然、保護鄉土風貌與特色建築、景觀異質性及多樣性等優化原則,通過完善聚落內部功能,優化聚落空間,大力發展鄉村生態農業和民俗生態旅遊。

淳安縣國土資源局以「多規合一、三產融合」為指導,以土地整治項目爭取資金和政策,科學分布墾造水田、建設用地復墾、產業發展、道路建設、生態整治等子項目,整合成「一張藍圖」,統籌推進,最終實現「土地優化用、壯大村集體、農民得實惠」的目標。

促進富民增收。示範區通過開展土地整治項目預計可墾造水田225畝,建設用地復墾125畝,既解決了建設項目的耕地佔補平衡,還可利用新增耕地推動土地流轉工作,盤活現存拋荒耕地資源,創造田園綜合體,切實增強村集體和農民收入。

城鄉融合發展。將土地整治收益投入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村莊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治理、文化氛圍打造等工程,完善村莊配套功能,提升村莊環境面貌,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打造農旅品牌。深入挖掘農村傳統底蘊、風土民情等文化資源,整合家庭農場、採摘園等農旅融合資源,依託現有旅遊品牌,以點帶面,輻射周邊。

優化空間配置。按照「宜農則農、宜建則建」的原則,將細碎化的農村生產、生活、生態空間連片集中,調整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空間布局,騰挪出建設用地空間,從而挖掘區域未來發展的新空間和新資源。

()

相關焦點

  • 城東吹響「全域美」大會戰的號角
    今年以來,城東街道積極開展美麗田園創建暨城鄉環境大整治大提升行動,轄區環境面貌得到改善。為進一步全面提升人居環境,城東街道再動員、再發力,全力推進「全域美」建設工作。會議號召,全街道上下要提高認識,切實增強「全域美」建設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要突出重點,全力以赴打好「全域美」建設大會戰;要全域聯動,齊心協力打好「全域美」建設大會戰。
  • 新春伊始 海口鄉村吹響鄉村振興號角
    新春伊始海口鄉村的田間地頭村民們都在忙著種養耕作農作物長勢喜人鄉村振興的號角已吹響
  • 我市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助推鄉村振興-南寧日報
    本報訊(記者阮曉瑩)近日,《南寧市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助推鄉村振興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印發,提出將整體推進農用地整理、建設用地整理、農村生態保護修復和鄉村風貌提升,解決城鄉融合發展和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用地保障問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促進農村產業興旺,助力建成一批農田集中連片
  • 且看潮鄉大地綠潮起——海寧以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助推鄉村振興紀事
    今年以來,海寧圍繞高質量發展主旋律,大力推進「兩提升、兩建設、兩改造、兩整治」工作,協調城鄉一體化發展,優化農村生產、生活、生態用地空間布局,助推美麗鄉村建設。  鄉村振興、生態文明……在海寧,這些詞語,正以看得見的方式被一一詮釋。  一道大難題 如何喚醒農村沉睡的資源  土地是農村最大的資源。
  • ...大膽改革創新 努力把兩堂村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項目做成鄉村振興...
    本報訊(記者羅洪)昨日下午,區委書記李應蘭深入淶灘鎮,實地調研淶灘鎮(兩堂村)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項目推進情況,並主持召開座談會,在一線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他強調,要認真學習浙江「千萬工程」經驗,大膽改革創新,努力把兩堂村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項目做成鄉村振興示範。
  • ——聚焦我區鄉村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工程
    記者 李露 實習生 胡晶潔 通訊員 王芳 沈煦鬱    鄉村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工程是指按照「山水林田湖草路村」系統治理的理念,進行全域規劃、全域設計、全域整治,對項目區內的各類土地開展全要素、多手段、高效益的整治和修復,結合產業、文化、旅遊、公共服務設施、基本設施建設等內容,建成農田集中連片、建設用地集中集聚、空間形態集約高效的美麗鄉村新格局。
  • 浙江電視臺《壹周播報》:嘉善踐行兩山理論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
    嘉善縣於2017年提出「率先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程」的工作要求,紮實有序地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作,切實為全國、全省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積累經驗、提供示範。三年來,嘉善縣將全縣域劃分為23個整治單元,並根據縣域內各鎮(街道)主體的自然稟賦,制定規劃,推進自然資源各種「元素集合」「要素集聚」「政策集成」,推進農業、田園綜合體和美麗鄉村升級版建設,加快形成城鄉融合、全域美麗新格局,探索出了一條獨特的「嘉善路徑」。2019年12月,嘉善縣入選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
  • 全國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的杭州樣板
    2018年以來,杭州按照「全域規劃、全域設計、全域整治」的總要求,改革創新,因地制宜,全面實施全域整治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全域優化農村生態、生產、生活空間,全力以赴助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和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奮力打造全國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作的杭州樣板。
  • 浙江電視臺《浙江新時空》:淳安縣中洲鎮打造美麗鄉村新樣板
    浙江美麗鄉村建設一直走在全國前列。淳安縣中洲鎮積極發揮黨組織和黨員引領示範作用,結合區域特色,通過串點成線打造全域風景,改善自然環境,發展紅色旅遊,彰顯了新時代美麗鄉村「紅色中洲」風採。中洲鎮位於淳安縣西部,是淳安最偏遠的鄉鎮,集老區、邊區、山區為一體。
  • 遼陽:燈塔市吹響新一輪務實發展號角
    遼陽:燈塔市吹響新一輪務實發展號角 作者:尹林 2018-03-06 10:02   來源:遼陽日報     會議指出,2018年燈塔市將繼續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全力抓好全域項目建設年和生態環境建設年活動,確保實現縣域經濟新一輪振興發展開門紅。新一年力爭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5%以上,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0%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以上,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以上的經濟工作目標。  今年,燈塔市將全力開展全域項目建設年活動。
  • 浙江電視臺《壹周播報》:象山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
    實施鄉村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工程是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打造大花園美麗城市的重要舉措,也是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拓展高質量發展新空間的重要途徑。象山位於東海之濱,三面環海、兩港相擁。是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全國森林城市創建單位。
  • 寧波餘姚梁弄鎮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
    這一切,離不開全域土地綜合整治。 梁弄鎮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堅持規劃先行,突出多規融合,聘請浙江大學專家精心編制《梁弄鎮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實施方案》,全域規劃生產、生活、生態空間,統籌布局農地整理、耕地墾造、村莊遷並、產業進退和生態治理等整治工程,真正做到「一個規劃」統領鎮域發展建設,「一張總圖」指引生態型土地綜合整治。
  • 衢州新聞網丨萬田鄉整治「一片地」變身「綠富美」——全域土地...
    2020年,萬田鄉以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為主的集成建設項目,被列入浙江省農村綜合改革集成建設10個項目之一,也是衢州市唯一,全鄉獲得省財政補助美麗鄉村建設資金6000萬元。萬田鄉也正全力打造國家級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示範點。
  • 未來五年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怎麼做?秀洲畫出路線圖
    圖片:視覺中國  加快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是優化土地利用結構、拓展高質量發展空間、促進民生改善和鄉村振興的關鍵之舉。近日,秀洲區出臺《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 助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方案(2018-2022年)》,計劃通過實施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建立健全有利於促進綠色發展與鄉村振興的農村土地管理制度,形成農田連片與村莊集聚的土地保護利用新格局、生態宜居與集約高效的農村土地利用空間結構。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尋味經典」全域土地綜合整治 重塑美麗鄉村...
    2018年起,杭州按照「全域規劃、全域設計、全域整治」的總要求,全面實施全域整治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全域優化農村生態、生產、生活「三生」空間,將優化耕地格局、整治廢棄土地、盤活存量建設用地、修復治理生態環境等工作統一起來,重塑生態空間、重構生產空間、重建生活空間,助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和農業農村的高質量發展。
  • 浙江:高水平打造鄉村振興樣板
    浙江省以持續深化「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為抓手,以更大的決心、更高的目標、更強的力度,全面推動鄉村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高水平打造鄉村振興樣板,譜寫美麗中國建設的新篇章。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  青山碧水綠道,涓流淺灘廊橋。
  • 廣東惠東吹響創建全域旅遊示範區號角
    廣東惠東吹響創建全域旅遊示範區號角 2017-05-19 15:30:00來源:央廣網
  • 佛山三水:全域鄉村振興打開城鄉融合新空間
    全域聯動、全員推進、全鏈提質、全景呈現、全效評估  三水:全域鄉村振興打開城鄉融合新空間  連日來,中央、省、市等主流媒體紛紛將目光投向佛山市三水區,聚焦三水推進鄉村振興綜合改革的最新成效,受到了外界的廣泛關注。
  • 「明星村」帶動鄉村振興 下姜村迎來淳安縣首屆農民豐收節
    浙江在線9月23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記者 楊一凡 通訊員 汪文聰) 歌聲嘹亮、竹馬歡騰。「明星村」下姜村早早地喧鬧了起來,仿若過年一般。  9月20日,淳安縣下姜村及周邊地區鄉村振興發展誓師大會暨淳安縣首屆農民豐收節在下姜村舉行。
  • 浙江發布鄉村振興十大模式
    浙江日報訊 10月29日,部省共建鄉村振興示範省推進會在德清縣舉行,會上發布了「浙江鄉村振興十大模式」。2018年8月,農業農村部和浙江省共同籤署了部省共建鄉村振興示範省合作協議,浙江省成為全國唯一部省共建鄉村振興示範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