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專門為南平、三明的業主寫的。態度誠懇,有乾貨,只是一家之言,僅供老百姓買房參考,房產奸商請繞道。
這是一個投資方面的原則,因為三四線真的發展太慢了,可以有情懷,但不要太衝動。當然,這是對投資而言。
這幾天樓市方面有個大新聞:住房和城鄉建設部8日約談廣州、合肥、寧波、東莞、南通等5個城市政府負責人,要求切實提高政治站位,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上來,充分認識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重要性,牢牢把握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切實扛起城市主體責任,確保實現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目標。
為此,網友還製作了一條搞笑視頻:
(視頻來源抖音,侵刪)
但是很快網上又有個新觀念,很值得思考,在此不展開討論,大家心領神會吧!
(圖源丨網絡)
總之,「房住不炒」這四個字請大家在購房時默念三遍。我們不反對投資,合理的投資是被允許的,但是,千萬不要過分了,尤其是在一些沒有投資價值的城市,房子再多最後都是包袱,發展緩慢的城市,房子只是消費品。如果要對自己的資產負責任,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一定要去更有發展空間的地區,去能級更強的城市,去人口增加快速的地方。
城市能級可能很多人傻傻搞不清,其實判斷的標準真不少,但是以下這個標準還是值得參考的,不妨學習下:
1、4大直轄市:北京,上海,天津,重慶
2、副省級城市:瀋陽、長春、哈爾濱、南京、武漢、廣州、濟南,杭州,成都,深圳、廈門、寧波、青島、大連(後5個同時也是計劃單列市)
3、其他非副省級的省會城市(比如福州)
4、一般地級市(正廳級)
5、省直管縣級市(副廳級)
6、一般縣級市(正處級)
投資建議就在1-3等級去找。第4檔除非是例外,比如蘇州、無錫、東莞這些比較強的地級市,否則大多數不一定房價以後還會很堅挺。至於縣一級,那就自己掂量吧。
三明和南平,都屬於福建發展比較靠後的城市,地理位置上也位於北部(三明同時也偏西),山多,地少,情況都比較類似。
三明如今正在往大三明的戰略打造一個新的三明。沙縣,如今也已經變區了。梅列區與三元區合併後,一個新的三元區也出現了。這次重要領導也到了沙縣這個城市調研指導,給了大家很多鼓舞和信心。從三明的城市發展來推演,三明的市區已經連片整合,未來隨著城市新一輪更新完畢,也隨著新城開發成熟,一個更加高效整合的大市區必將展現在世人眼前。同時,2020年三明GDP增長還是較快的,實現了4.1%的增速,破2700億元。相信2021年一個全新的大三明這個數據會更加好看。
(圖源丨網絡)
南平現在有一個比較讓大家關心的問題就是「搬遷」。其實,網上段子很多了,南平給大家印象好像就是市府一直搬來搬去。建陽、延平就是兩個博弈的狀態。從目前的情況看,自2020年「搬遷」後,延平整個城市的建設確實明顯不如建陽(武夷新區),城市風貌不太好看,市區雖然人口稠密但是能夠享受到的公共資源不多,也不太高端,比如偌大一個城市居然沒有像樣的體育中心。建陽就不一樣了,大舉建設「奧體」,確實高大上,同時樓房也是密集地蓋,城市風貌更新很快,本身又有萬達這個商圈發揮優勢,而延平幾乎沒有打造現代化大商圈。相信很快建陽就會和武夷新區合體發展了。
南平的現狀,就像左右手突然間失衡,一個有力一個沒力。從南平對外展示的形象看,現在開始是以新區為主,但是新區的問題是人口太少,而延平作為老城區人口雖多但已經在對外形象上被弱化。所以也像三明那樣打造一個「大南平」,感覺還是有點難的。有人會說,這好辦,投新區,不投延平。也不全對。任何一個城市,假如一個成熟的市區突然進入更新放緩的狀態,一定會動搖投資者的信心,只有好的越好,不好的才會跟著好,如果好的突然不好,那麼別的地方就算是張白紙恐怕也很難令投資者信服會畫出一張很好的圖畫了。以上擔憂肯定不是沒道理的,數據能看出一點端倪:2020年南平GDP幾乎沒有增長,2007.4億元感覺是很努力才弄到破2000大關的,這個和隔壁的三明是差了很多啊,三明是2702.19億元,幾乎快超越南平一個大臺階了,南平比不過沿海可以理解,可是和三明差這麼多,怎麼解?
再扯一句,武夷新區好像從概念出來都快十年了吧,十年應該是滄海桑田,看看深圳、杭州、廈門,十年真的改頭換面、雄風大振,但是目前來看咱們的新區發展腳步過慢,還在基建狀態,人口稀稀拉拉,高端產業、製造業都還是留白,作為普通人沒有那麼多十年可以等待。
延平城市風貌
武夷新區城市風貌
並且,和三明很不一樣的是,南平這兩個區,地理上根本是割裂的,中間隔著建甌市,從延平到建陽(武夷新區)最快的辦法竟然是坐高鐵,這就非常誇張了,哪裡像一個城市。以南平經濟全省墊底的實力肯定不足以支撐兩個區合體發展。未來一段時期的南平大概率會呈現兩種可能:要麼建陽與新區合體強大、弱化延平,要麼延平也一塊兒強大從而打造出南平的強兩極。後者願景當然是好,也應該是新南平的奮鬥目標,只是從南平現在釋放出的信號看,不太像在打造強兩極的趨勢,否則延平區也不至於連「南平」兩個字招牌都儘可能地撤光光了。「雙子星」願景感覺不太好實現,可能很長一段時期要出現「偏科」的。這樣一個狀態的城市,投資者絕對會觀望為宜,而不是貿然加注。當然我們願意相信南平明天會更美好,只是願望歸願望,投資歸投資,2021年感覺錢不好掙。
所以,假如業主非要投資在閩北,可能會選擇投資一個將更有可能做大的城市吧。當然我們建議能投資到福州肯定會更好。
上面說了很多南平的現狀,也提煉出一個信號,就是延平在這幾年肯定是呈現被弱化的趨勢,因為隔壁的隔壁太強勢。這好不好呢?其實也不完全不好。比如,可以倒逼延平產業轉型、發展模式轉型,而且隨著一部分人口的外流,可以釋放更多土地空間開展更現代化的建設,也更加地注重到環保與生態發展這個領域。所以,這樣的延平,從長遠看,也沒什麼不好。
再說,與福州實在是太近了,半小時生活圈,如果不考慮那些山脈阻隔,其實和福州等同同城化。未來的中國,有一個趨勢就是發展軌道上的城市,延平-福州,正好滿足這種模式。如果你真正理解都市圈的意義,看到福州強省會發展戰略,就應該會對延平還是有信心的。
當前,延平肯定是有「利空」,就是樓市動蕩。肯定是動蕩了。比如拋售房子的人更多了,新樓盤去化率更低了,房產中介估計都很不好做了,甚至警惕地產公司資金鍊斷裂產生的爛尾樓。是的,延平樓市會經過一個調整時期。這種時期,雖然不太利於短線投資,但卻很利於剛需一族。比如原先需要花100W買房居住,現在只要80W,何樂而不為。對於有房一族也不要太過悲觀,只要你還在居住,還需要延平戶口,還需要延平學區,房子短期的跌宕起伏和你有啥關係?你又不會賣。
另一個角度,用炒股做個比喻,此時不正好是建倉期嗎。難道你非要去追高殺跌不可?高位就是拋,地位才是吸,股民都懂的道理。雖然我們不鼓勵炒房,但是,投資我們是持客觀態度看待的,假如從投資角度看,這時候的延平不正是一個入手的好時期嗎?原本你看中的房子買不起,現在可能就買得起了,趁這個時候,趕緊換掉你早就想換的房子吧,換個你原本就看中的房子和地段,是好時候。
建陽有點狂。是的,我們說的是樓市。之前就聽說,一些樓盤的售樓部就很牛了,態度不是特別好。因為當時樓市太火爆了,從延平擠過來的需求,也從其他縣吸引來的投資客,總之,無論是建陽還是新區都迎來了一個房價高速發展的好時期。但是,這個時期差不多到頭了。當下,大的城市在不斷加碼調控,炒房的人備受打擊。這難道會迫使投資者轉移到建陽這種四線城市投資嗎?肯定不會。因為當下就是「房住不炒」,這是一個全國樓市的大背景,建陽肯定也無法例外。在大城市調控加碼的背景下,很快的,二線城市、弱省會城市都會開始受到輪動,觀望的人會越來越多,大家也會開始真正進入反思,樓,真的有這麼好炒嗎?
網上流傳的建陽(武夷新區)樓市現狀圖
建陽從4000-10000元的時代已經結束了。此時入手,有可能高位站崗,請記住這句話。2W元的時代有沒可能出現?很難。因為從全國來看,並不是什麼城市都可以隨隨便便均價突破2W元的。2W元,是一道魔咒一樣的關,是區別城市能級的一道價格關。同樣作為地級市,蘇州這種全國最強地級市不僅可以輕鬆破2W元,還可以破3W元,而南平,整體的經濟那麼弱,投資的環境也不是太好,地理位置又處於山區,所以不管是下面哪一個縣市區,都不可能均價突破2W元。1.5W元呢?也很難。其實,1W元已經差不多是南平當前樓市均價的天花板了。延平這種GDP較高、人口較多、也有產業的城市都做不到(延平樓市均價目前只有8000多元),其他城市難道就可以輕鬆做到?
有人說,建陽可以啊。是啊,可能在坊間製造出的一種宣傳氛圍裡,建陽(新區)就是「宇宙中心」。可實際上,建陽的GDP有沒有延平高,人口和產業有沒有延平多?它目前樓市均價的抬升(應該突破1W元了),靠情緒的因素會比較多,就是大家看到市府搬遷後的那種投資的信心化作的情緒。情緒這種東西,小城市的人體會不多,比較敏感,大城市的人見多了,每天都可以有情緒,房價還不暴漲暴跌不成?比如杭州就宣布今年要多開20幾家綜合體,這是不是情緒利好,肯定是,然而這對於一個強省會城市早就見怪不怪,一個商場而已,有什麼好炒樓市的?但是,反觀建陽,當年開了一個萬達就全城轟動,不僅周邊樓市大漲,還大老遠跑到延平來吸引投資客,是不是過於敏感了?要是建陽也一年開20家綜合體,恐怕大家早就要把房價炒到10W+了!
再舉個例子,建陽現在有個很熱門的投資區塊就是體育中心那個位置,因為2022年要辦第十七屆省運會,作為主場地,這個地方讓大家感覺非常牛,好像熱錢一定會湧過去似的,好像現在不買2022年就買不起似的。省運會,就是本省自己辦的運動會,設想一下它召開的時候能吸引多少流量和關注?能創造多少產業,帶動多少人口就業?再設想一下,省運會結束以後,新建的體育場館周邊還會不會受到持續關注,還能誕生怎樣的產業,帶動多少就業?這是你買房前必須想清楚的問題。巧了,2022年,杭州也要辦一場運動會,叫做亞運會。有人質疑,憑什麼杭州這幾年房價漲這麼兇,必須告訴你,除了那些人口、產業等原因,亞運會也是一個重要原因,要知道,當年的北京、廣州,一場亞運會帶來的世界級關注和城市面貌更新,以及拉動的產業,吸引的投資,引入的人口,是多麼的不可估量。以亞運後的廣州為參考,新廣州美不美,好不好,牛不牛,那個「小蠻腰」性感不性感哩?假如你說建陽(新區)的體育館也會變成世界級封面,那麼周邊房均價賣到5W元我也會買。
對比一下兩地的賽事場館:
建陽的賽事場館 (圖源丨網絡)
評論:周邊都是山,平整了一些土地開發了一些商品樓盤
杭州的賽事場館(視頻源丨網絡)
評論:周邊是一大片繁榮的新興之城(不只是蓋商品樓盤)
請網友們欣賞一下廣州「小蠻腰」:
(視頻來源抖音,侵刪)
所以現在好好想一想,杭州房價這幾年大漲,難道是因為區區綜合體開業嗎?雖然對附近樓盤是個小利好,但肯定造不成大情緒,想帶節奏非常難。深刻的背景是,人口暴漲(2019年人口增量全國第一位——50幾萬人,我們的大福州才增了6萬人,建陽你覺得有本事增多少人?)!城市發展動能不斷提升(比如擁有阿里巴巴這樣的企業)!以及更多大利好!這才是一個城市房價比較紮實上漲的動力!
所以啊,要想繼續追高建陽和武夷新區,小心被人帶了節奏哦。
武夷向左延平往右 原創發布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涉原創作品之版權歸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