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沙筍嘢上市 啖啖鮮甜爽脆

2020-12-24 珠江時報

■新鮮挖出的朗沙沙口筍。 ■馮達從土裡把挖好的筍提出。

■全筍宴。

每年的四月中旬開始,香滑可口的朗沙沙口筍就陸續上市了。朗沙沙口筍以口感清甜、味鮮無渣美名在外,吸引不少廣佛等地的吃貨前來尋味。端午前後是食筍最好時機,5月7日,記者跟隨筍農來到朗沙社區竹筍種植示範基地體驗挖筍,併到獨樹塱農莊品嘗朗沙沙口筍。

挖筍

筍身金黃筍頭肥大為優質品

幾場雨過後,竹林裡的筍便冒出了「頭」,獅山鎮朗沙社區竹筍種植示範基地裡的筍正是如此。朗沙社區竹筍種植示範基地的竹子是去年一月種下的,今年是第一年收穫。自從這裡的筍開始冒「頭」後,老筍農馮達每天早上6時許就會到這裡開展一天的巡查工作,及時將「冒頭」的竹筍挖掘出來。

馮達是該基地的管理者,七八歲開始便與朗沙沙口筍打交道的他,有著60多年種筍經驗。5月7日上午,記者來到基地時,馮達正在忙著挖筍。只見他彎著腰,一手扶著筍鏟,一手握著筍錘敲打筍鏟,反覆幾下,一棵新鮮的朗沙沙口筍「脫泥而出」。

記者站在基地裡環望四周發現,才種下一年多時間的竹子雖然不高,但是低下頭細細觀察,可看到有不少竹筍已經破土而出。

「挖筍首先要找到一個可挖的目標。」馮達介紹,筍尖冒過泥土5釐米左右,且不會分叉,那就可以開挖了。每棵竹子的竹筍都是根據竹眼的位置長出來的,有經驗的筍農看一眼就能判斷竹筍生長的位置。找到「目標」後,便可先用筍鏟將竹筍周邊的泥土鏟開,然後再用筍鏟斜45度插入竹筍,並用筍錘敲打筍鏟,直至朗沙沙口筍完全從泥土中斷裂出來。

「挖完竹筍後要把泥填回去,過一段時間這裡還會再長出竹筍,一般一棵竹子一年最少能長出6隻竹筍。」馮達說,竹筍的優劣可以通過筍身顏色和個頭來判斷,一般筍身呈金黃色,筍頭肥大則為優質品,也可以通過在敲筍時的聲音來判斷筍的質量。

朗沙社區竹筍種植示範基地共有40畝,裡面種有約800墩竹林,每墩平均有4棵竹子。目前,基地裡一天能挖出竹筍約一百斤,產出竹筍主要銷往附近的農莊以及南海範圍內的一些酒樓,一般是早上挖出竹筍後,當天送到酒樓、農莊等食肆。

朗沙沙口筍有上百年的種植歷史,它頭大尾小,中間彎曲,成菸斗狀,外表金黃,內如玉琢,其特有的鮮、甜、爽、脆口感更是遠近馳名,而這源於孕育沙口筍的肥沃沙泥。馮達介紹,朗沙社區及周邊地區位於東平河與汾江河交匯處,泥土中含沙量較多,在長期衝積中形成特殊的土地酸鹼度,特別適合筍的生長,且朗沙社區是佛山地區唯一仍然保留著竹基魚塘這種獨有的嶺南水鄉風貌的地方。

吃筍

最不可錯過是美味筍粥

每年的四月中旬開始,香滑可口的朗沙沙口筍就會開始上市,一直到10月份。而端午前後是食筍的最好時機,這個時候往往會吸引不少廣佛等地的吃貨前來尋味。中國詩歌學會會員、南海本地人藍子華曾在他的作品《覓筍》中寫道:很多朋友尋味來到羅村,只為朗沙竹筍(沙口竹筍)的那一口鮮甜的滋味,可見朗沙筍魅力之大。

朗沙沙口筍獨有的口感讓它有著獨特的美味,灼、炒、煮、燜、煲是常見的做法。當天,記者來到一家專業製作朗沙沙口筍的飯店——獨樹塱農莊。朗沙筍絲螺肉魚蓉粥、白灼筍、牛腩燜筍……在獨樹塱農莊的菜單中,有不少以朗沙沙口筍為主要原料的家常菜式,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筍粥了。

「未吃過筍粥,未到過獅山羅村。」獨樹塱農莊老闆馮建深表示,朗沙筍絲螺肉魚蓉粥以魚蓉、花生、筍絲等為主要搭配,熬出來的筍粥入口綿滑,不加任何佐料就已經鮮甜無比,一口下去不僅有魚肉的鮮嫩綿滑、螺肉的脆口新鮮,還有筍絲的清甜爽脆。

馮建深說,一般而言,吃筍不吃隔夜筍,最好是現挖現吃,可以保證最鮮甜的筍味道。如果自己在家烹飪,一次性買了好幾個竹筍回去,一天吃不完的,可以把筍像切瓜一樣切開,然後放到鍋裡「出水」(即焯水)半小時,再放進冰箱,這樣可以存放一周,味道也不會有太大影響。

筍文化

計劃打造筍主題生態旅遊線路

朗沙沙口筍是朗沙社區的特色標識,也是獅山羅村極負盛名的本地特色農產品。近年來,朗沙社區致力於打造「朗沙筍」、「沙口筍」品牌,並申請成為商標,同時深挖筍文化內涵,結合利好政策,大力發展生態文化產業,將其作為「朗沙鄉村振興三年計劃」的重要著力點,探索鄉村振興發展新樣本。

憑藉著天時地利人和等優勢,朗沙社區於2019年舉辦了首屆「朗沙筍」文化節活動,從筍身上找亮點,深度挖掘朗沙沙口筍的文化淵源、典型故事、歷史底蘊、種植知識、烹飪方式等,還加入品嘗筍的環節,提高市民的參與度,為全社會講述未曾深入了解過的朗沙沙口筍文化。

「今年,我們將深入擴大宣傳筍文化,與影響力較大的連鎖商家合作,通過筍美食,將筍文化推廣到朗沙社區以外的地方。」朗沙社區黨委書記、主任羅德昌表示,擴大宣傳目的在於擴大筍的銷路,增強影響力,從而提高筍農積極性。此外,朗沙社區還計劃以認購的方式,增加朗沙社區竹筍種植示範基地竹筍的銷售渠道,「市民可以通過線上或者線下方式認購竹林裡的任何一墩,認購後可以隨時前來體驗挖筍,具體的操作我們還在討論。」

除了大眾熟知的朗沙筍,該社區還結合鄉村振興,將筍文化融入到朗沙社區三年鄉村振興計劃的招商引資中,把「朗沙筍」、「沙口筍」品牌打造成南海區的一張旅遊明信片。

旅遊產業發展,如何「吸客」是關鍵。朗沙社區竹筍種植示範基地目前已經初具觀賞、體驗功能,未來將重點完善竹筍種植示範基地的綠道、宣傳區域等硬體設施建設,展示朗沙筍的種植、飲食、歷史文化,並定期開展一系列以筍為主題的特色活動,打造成具有完備功能的文化旅遊體驗區。

朗沙社區還將打造以筍為主題的生態旅遊線路。據介紹,朗沙社區將設朗沙筍博物館,為外地遊客介紹朗沙筍的歷史淵源,並正在規劃建設面積400畝,包括水上樂園、水上活動基地等玩樂項目的竹基魚塘。未來,朗沙社區會將竹筍種植示範基地、朗沙筍博物館、竹基魚塘等多個地點「串珠成鏈」,將朗沙打造成一個集食、玩、遊、學為一體的好去處。

連結

老筍農支招如何挑靚筍

看筍殼。筍的外殼一般要選嫩黃色的,這種外殼的筍是深埋在土裡剛挖出來的,很新鮮。筍尖位置青一點就行,大面積青的竹筍口感會受到影響。

看筍形。買筍時要看筍的形狀,整個筍不用太彎,有一點半圓形的弧度就很符合規格。而且上部大而底部較小的筍,一般都是筍殼少而筍肉多。選擇筍的時候筍的整體如果從上到下粗細差不多,味道會更鮮嫩。上細下粗的筍,最上面最嫩,下面的筍肉稍粗糙,上面部分可以炒著吃,下面部分燉煮更美味。

看筍的長度和重量。一般新竹種出來的筍,7寸左右的筍就很好了,如果是種植4-5年的竹子種出來的筍,就要挑8寸左右的。而重量方面,通常說「越大隻越靚」,但其實有3斤以上的筍就可以了。

醫生建議:五類人群少吃筍

羅村醫院消化內科專家李智提醒,筍含有大量的粗纖維,難以消化。竹筍雖有滋陰、益血、化痰、消食、利便等功效,但筍中因有難溶性的成分如草酸和鞣酸,食用過量易出現消化不良、胃腹脹、反酸噯氣等不適症狀,嚴重的甚至會引起消化道出血。因此,建議五類人群要儘量少吃筍。●胃潰瘍等胃腸道功能紊亂者

平時一吃生、冷、油膩的食物容易拉肚子、胃痛、肚子痛的人,要少吃春筍,每次嘗嘗鮮就可以了。肝硬化者,尤其是食道靜脈曲張者,要注意春筍中的大量粗纖維很容易擦傷腹壁或消化道,容易引起患者大出血,建議勿食。●大病初癒者

大病初癒者的消化功能較弱,吃春筍易引起胃痛、胃脹、腹瀉。●過敏體質者

患有過敏性鼻炎、哮喘、蕁麻疹等人群,不宜多吃春筍,因為筍含有的草酸,會引起過敏或過敏加重。●四歲以下小孩、產婦、老人

此類人的腸胃功能相對較弱。4歲以下的孩子最好不要食用,因小孩消化吸收能力、咀嚼能力都較弱,很可能會直接吞下去。剛生完孩子的產婦、老人體質也比較差,所以儘量少吃,吃的時候也要細嚼慢咽。●結石病人

春筍中的草酸容易和體內的鈣形成草酸鈣,加重結石患者病情。

文/珠江時報記者彭燕燕通訊員葉少珍圖/珠江時報見習記者廖明璨

相關焦點

  • 朗沙筍嘢上市 啖啖鮮甜爽脆
    每年的四月中旬開始,香滑可口的朗沙沙口筍就陸續上市了。朗沙沙口筍以口感清甜、味鮮無渣美名在外,吸引不少廣佛等地的吃貨前來尋味。端午前後是食筍最好時機,5月7日,記者跟隨筍農來到朗沙社區竹筍種植示範基地體驗挖筍,併到獨樹塱農莊品嘗朗沙沙口筍。
  • 鮮嫩爽脆​!新種兩年的「朗沙筍」開挖上市!請你來食(文末送福利)
    筍農講述的「二年頭有筍」就是第一年新種的竹苗,要第二年才會有筍挖;第三年生產的筍質量是最好的;每年5月至10月是筍的上市季節。「未吃過筍粥,未到過獅山羅村。」朗沙筍食之爽甜無渣,是竹筍中難得的美味,數百年來,村民開發了筍的N種做法。
  • 鮮甜爽脆!朗沙筍就這樣俘獲了食客味蕾 - -珠江時報-數字報刊平臺
    朗沙筍是佛山民俗記憶中的一道刻痕。在獅山鎮朗沙社區,「早造靠竹、晚造靠蔗」的故事口口相傳。該社區居民種植朗沙筍已超過300年歷史,曾遠銷海內外,也曾一度衰落。    如今,因為本地粵菜師傅的一道「朗沙筍絲螺肉魚蓉粥」,朗沙筍越來越受食客青睞。鮮甜爽脆,是朗沙筍的最大特色,也是它俘獲食客味蕾的「法寶」。
  • 請你免費吃獅山「筍嘢」!鮮甜爽脆無渣!附尋味指南
    「掘地三尺」帶你挖「筍嘢」↓朗沙沙口筍食之爽甜無渣,是竹筍中難得的美味,數百年來,村民開發了筍的N種做法。「旺季每天需要300斤筍!和附近筍農籤到了協議,都是當餐用當餐收,保證筍味道最鮮甜。」筍絲魚蓉螺肉粥。
  • 「筍嘢」來啦!南海吊絲丹、朗沙筍上市!覓食地圖戳進來
    那麼,朗沙筍應該如何挑選呢?據波叔介紹,「外來筍的筍身是很白的,朗沙筍的筍身金黃,切口也帶點黃色,筍頭肥大,像個菸斗,軟殼細紋是最好的。蘸上芥末放入口中,小小刺激讓滿腦暑氣一散,緊接著甘涼、爽脆、清甜溢滿著你的味蕾!
  • 冇啖好食
    街坊何姨話,佢孫仔呢排唔多食嘢,於是佢翻開本食療湯譜,搵款靚湯煲俾個孫,點知越睇越煩:「陳腎湯」,擔心陳腎有亞硝酸鹽;「山楂水」,又驚住山楂幹有硫磺……何姨話,以前好多靚湯,家陣都唔敢再煲:豬膶、蛤乸、黃鱔之類,舊陣時最中意煲湯,如今好耐都冇食過啦。咁嘅煩惱,估計唔只何姨一個。
  • 冇啖好食
    街坊何姨話,佢孫仔呢排唔多食嘢,於是佢翻開本食療湯譜,搵款靚湯煲俾個孫,點知越睇越煩:「陳腎湯」,擔心陳腎有亞硝酸鹽;「山楂水」,又驚住山楂幹有硫磺……何姨話,以前好多靚湯,家陣都唔敢再煲:豬膶、蛤乸、黃鱔之類,舊陣時最中意煲湯,如今好耐都冇食過啦。咁嘅煩惱,估計唔只何姨一個。
  • 一啖砂糖
    用我的粵語講就是先餵一啖砂糖,再餵一啖屎。(啖就是口的意思)啖屎,百分百系美國佬的霸權面前是雙標的,我們說我們做了,老美說我們沒完成,這種無休止的爭吵是絕對不會在8月15日後,戛然而止的。所以,唔想啖屎,就只能儘可能把倉位降低到3成;手握好票也得有半倉資金,預防老美耍賴皮的意思。減完了之後,平安度過8月15日後,下周一再加回來就是了。
  • 啖啖鮮味的蠔仔烙
    (原標題:啖啖鮮味的蠔仔烙) 步驟1.蠔仔上裹有很多泥沙
  • 獅山朗沙筍上市!鮮、甜、脆!| 送福利
    筍絲魚蓉粥。鮮筍浸鹹雞。菊花筍蓉煎蛋。朗沙筍帶去了牛腩的油膩感,牛腩賦予了筍絲肉香,兩種口感相得益彰。此外,還有鹹蛋黃焗筍條、鮮筍蒸肉餅、五彩炒筍丁、竹筍海皇羹等「筍嘢」等你一飽口福。筍宴的美味,離不開獅山朗沙沙口筍。朗沙筍外形頭大尾小,中間彎曲,成菸斗狀。食之爽甜無渣,是竹筍中難得的美味。
  • 閒譚 ▏【啖】
    薄了,孔老二認為啖起來沒得撈撈,就拒收。也不知為何要如此糟蹋我們的大聖人。啖肉自有啖肉的方法。當我們啖起肉來,一定不能只是被動的等待筷子送肉上門,而是需要充滿激情的。既然是要啖肉,我們的舌頭就不能懈怠,一定得早早做好充分的準備。
  • 吊絲丹、朗沙筍上市啦!禪南最強吃筍地圖,認準這八家店!
    林嶽吊絲丹筍、羅村朗沙筍、禪城張槎沙口筍聲名遠揚,是公認的「筍嘢」,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端午小長假的第一天,快和南小遊一起探尋佛山「筍嘢」吧!「筍王」吊絲丹筍進入最佳時節啦!這種南海特產出產自南海區桂城三山林嶽一帶,只有在每年5-9月才可以品嘗。它以水分足、清新爽口、肉質鮮嫩、味甜無渣、可湯可炒為最大特點,味道與普通竹筍大相逕庭。
  • 古詩與美食的完美結合: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荔枝是南方特有的一種水果,一般在7、8月收成,大量上市。荔枝外皮粗糙鮮紅,果肉白嫩如玉脂!果肉多汁而且糖分含量較高,吃進嘴裡就像吃了蜜一樣!荔枝誘人的外表,鮮甜的味道,是很多人喜愛的水果之一!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可見其對荔枝是多麼的鐘愛!但是,話說回來,荔枝可不能多吃!因為糖分含量較高,吃多了容易上火!廣東人有一個俗語:一顆荔枝三把火!所以大文豪「日啖荔枝三百顆」也只是誇張的詩詞表現手法而已!
  • 廣東方言「日啖荔枝三百顆」其實是「一啖荔枝三把火」
    然而在蘇軾這首《惠州一絕 /食荔枝》中,「日啖荔枝三百顆」的&34;和「三百顆」在當地百姓的口中並不非此意。如果用廣東方言客家話或白話念「日啖荔枝三百顆」,其真正本意是「一啖荔枝三把火」的意思。當時蘇軾年近六旬,在當時可謂是年近古稀,對於本地方言自然一知半解,所以對當地百姓口中流傳的一啖荔枝三把火,理解成日啖荔枝三百顆也實屬人之常情
  • 「日啖荔枝三百顆」其實是「一啖荔枝三把火」?傳說蘇東坡聽錯了…
    這套新出版的國學讀本了解一下日前,由廣東填詞人梁天山、作曲家陳輝權、勞震宇花費4年,創作的第一套用粵語朗誦的國學讀本《粵韻唐詩》、《粵韻宋詞》上市。這套圖書所精選的詩詞皆來自中小學生課本,書中帶有二維碼,讀者掃描即可聽到陳輝權以粵語正音朗誦的詩文。
  • 春天裡野餐去 ——冷暖隨意啖啖鮮
    最美人間四月天,花正豔、草正綠……此時,帶上家人、邀上三五知己,一起走進郊野海濱、鄉村麥田、林間湖畔,漫步花海林間與大自然來個親密共舞的同時,順便挎上野餐的大籃子,帶上大家喜愛的美食,在青草和陽光的包圍中,與親朋好友一起享受輕鬆愉快的野餐
  • 【小丑尋味の福利】都江堰的水,成都人的情.龍門陣吹牛,啖三花聊天.
    龍門陣吹牛,啖三花聊天。麻辣燙吃了不想丟籤籤。這首這家串串店原創的膾炙人口的打油詩,如同這家店本身一樣,帶給人無盡的老成都的記憶和情懷。讓我印象很是深刻。沒錯,這家就是因為他家首創獨家「七彩碟」而聲名遠播的啖三花麻辣燙。麻辣燙可以說是四川最有特色也最接地氣的美食之一。
  • 蘇東坡鬧出的烏龍,卻成就了「日啖荔枝三百顆」的嶺南荔枝
    當年蘇東坡在惠州鬧出的大烏龍,卻成就了千年名句: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原來吃貨蘇東坡被貶到惠州來做官,日常特別喜歡吃荔枝,本地人勸蘇東坡少吃,因為:「一啖荔枝三把火」,意思是荔枝吃多了會上火,結果蘇東坡聽不太懂惠州話,誤聽成是日吃三百顆
  • 古詩與美食的完美結合: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荔枝是南方特有的一種水果,一般在7、8月收成,大量上市。荔枝外皮粗糙鮮紅,果肉白嫩如玉脂!果肉多汁而且糖分含量較高,吃進嘴裡就像吃了蜜一樣!荔枝誘人的外表,鮮甜的味道,是很多人喜愛的水果之一!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可見其對荔枝是多麼的鐘愛!但是,話說回來,荔枝可不能多吃!因為糖分含量較高,吃多了容易上火!廣東人有一個俗語:一顆荔枝三把火!所以大文豪「日啖荔枝三百顆」也只是誇張的詩詞表現手法而已!
  • 大啖吃肉大啖喝酒,快意人生!牛頭宴,牛市盛宴~!!
    牛運亨通地址:中森食博會全牛宴,始於三國時期,諸葛亮七擒七縱孟獲,以牛頭犒賞眾將士一席牛頭宴足夠10人份,啖啖肉,啖啖香呼喚股市牛市,來場好意頭的牛頭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