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以後不會再來鶴崗。
幾天前,許康還為鶴崗的那套房子辦理了過戶手續,並坦言「鶴崗的房子是買不來的」。
來自湖北荊州的許康,出生於1992年,14歲就離家打工,那時他在拉薩做廚師。
曾經因為買了30,000元的鶴崗一套房卻被22000元賣掉的許康,如今他終於割斷了與這座城市的聯繫。
一次性購買,一次性出售房屋。只去鶴崗一次,一度改變了許康的生活軌跡,但不久又歸於平靜。
與拉薩相比,鶴崗的工作收入更低
若非看了之前著名的「鶴崗買房」新聞,許康認為自己不會這麼快就擁有自己的房子。
2年前,舟山船員李海帶著5萬元到鶴崗買房安家的新聞,不僅讓全國人民知道了國內有這麼便宜的房子,還促使一些有同樣想法的人到鶴崗安家。
而許康也是其中之一,他說:「當我看到鶴崗的便宜貨時,我知道,房子離我不遠。
明年十一月初,許康在拉薩乘火車到西安轉機再從哈爾濱轉車前往5000多公裡外的地方,途中兩天半,終於抵達鶴崗。他這樣描述自己在路上的心情:「凌晨三點多去坐火車繼續睡覺。營養豐富。
在鶴崗,許康只看了一眼房子就決定買下它。儘管該房屋已有10年房齡,許多牆皮都已褪色,只有47平方米,沒有電梯,樓道上貼著瘋狂的小廣告,但許康還是決定買下。
生命已經26年了,終於有了自己的房子,不管這房子是什麼。「我們家住在自己家裡,看著寫在本子上的名字,就知道這房子對我們有多重要。」許康說。
剛買房子的時候,他整天都沉浸在快樂之中,他吃了一頓7元的早餐,吃了一頓15元的午餐。當他在街上溜達時,看見了排隊打山泉的當地人,想到自己以後也會來打山泉。看到鶴崗的雪景,他很激動,說對面是俄羅斯。
如此激動的心情,直到過戶時達到頂點,拿到房產證後,他激動的自拍,表示「也算是真正有了房子」。
同樣的,許康的故事也鼓舞了很多人,一個網友說,「老哥,看了你的帖子,感覺人生充滿希望。」
許先生14歲就離家去北京學習手藝,幾經輾轉來到拉薩稍顯穩定,已在那裡生活6年。之所以堅決選擇鶴崗買房,是因為「因為窮,錢不夠」,無論是拉薩還是洪湖的房價都讓他難以承受。
然而,在鶴崗幾天後,許康還是選擇返回拉薩,原因也很簡單,鶴崗的工作收入不如拉薩,這裡就成了他暫時休息的地方。
鶴崗的房子不可能再買了
返回拉薩後,許康在火鍋店找到了一份新工作,月薪5000元,比鶴崗的收入略高。
但是新冠型肺炎的爆發卻改變了許康的一生。這家火鍋店一天不如一天,接著又是禁止餐館營業,他徹底失去了財源。一天只吃方便麵,青稞面,他還展示了自己不到一元錢的銀行卡餘額,感慨道:「我現在真的有困難了。」
無奈之下,就在兩個月後的2020年1月,許康決定賣出這套鶴崗的房子。
他把鶴崗的房子掛在網上。最終在2月底,有人願意買這套房子,從3萬元降到了2.5萬元,在最後2.2萬元成交,賠錢8000元後,他終於把手中的房子賣掉了。
而就在此時,以「男青年3萬鶴崗買房2萬2千賣」之名,許康幾乎一夜爆紅。許康認為買主是在幫助自己,能夠在自己最困難的時候拉他一把。
有一個人問房子是賺還是虧,但是房子畢竟是人住的,所以不存在虧與不虧,只有人的心意,對房子的看法。
八月中旬,許康又來到了鶴崗,這個曾經給過他溫暖的地方,不過這次他是來這裡把房子過戶給別人的。
在離開前,許康在走廊上拍下了貼滿小廣告的照片,發了朋友圈,「走了」。準備離開鶴崗去拉薩。再見,鶴崗.」
在許康事件引起關注之後,他自己也很享受被記者撲上來採訪的感覺,他也很驕傲地說,「現在去哪兒都有人管飯。」
但隨著鶴崗熱浪逐漸消退,他的生活也逐漸回到正軌,儘管網上也有「帖子沉沒?」但是他最後也若有所悟地說:「什麼紅不紅,沒關係。」
回到拉薩後,許康很快安定下來,他對鎂編說:「鶴崗的房子已經買不下了,」問到原因,他說:太遠了。
問到下一個目標,他的回答是:待會兒。
所有的事情塵埃落定後,生活還得繼續。